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90) 論儒教從頭到尾的專制

[複製鏈接]

101

主題

174

帖子

22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huque01 發表於 2013-7-5 23: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zhuque01 於 2013-7-5 23:24 編輯

標題: (2090) 論儒教從頭到尾的專制

xianzhen


發表於 2013-6-29 17:36         #1

美國漢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090) 論儒教從頭到尾的專制

總有人講,中國共產黨員腐敗是個人問題,與馬克思主義無關,馬克思主義還是好的。

在儒教問題上,也講,儒教專制只是個別人的問題,與儒教經典教義無關。

其實,說這話的人根本沒看過儒教教義,儒教教義與西方猶太一神論教義一樣,都是極度殘毒的。

西方興起猶太一神論教后,西方傳統宗教就被全面破壞了。
東方興起儒教一神獨尊后,東方上古文明也被全面摧毀了。

今天,我就帶領大家看一看儒教的教義。

(1)
孔子《論語·為政》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異端指與儒學不合的議論。後世儒教徒攻擊諸子百家,皆由此而起。
攻字在《論語》中出現過四次,都當攻擊講,這裡強調通過批判異端來消除禍害,正反映孔子思想的文化專制主義。

(2)
至於他「為魯攝相,朝七日而誅少正卯」一段公案,《荀子·宥坐》、《史記·孔子世家》、《尹文子·大道》及《呂氏春秋》、《說苑》、《孔子家語》等,均有明確記錄,在少正卯的罪狀中,就是「言偽而辯」、「聚徒成群」、「飾邪營眾」等名目。很顯然是被當作思想異端分子而被處死的。孔子並不贊成華夏道家文化。他所希望的是儒家大行天下,而不是諸說並存。

(3)
《孟子》其中的文化專制主義情緒更表現得活靈活現。公都子曰:「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孟子即十分激動地回答說:「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是什麼情況讓他按捺不住,非要站出來大聲疾呼呢?據孟子自己說,那便是「世道衰微,邪說暴行有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尤其讓他看不下去的是「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沒它們儒家的地盤了,孟子所說的「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首先就是要把楊朱、墨翟兩派的學說徹底撲滅。事實上也做到了這一點,特別楊朱一派學說已經被儒教徹底滅亡。

(4)
此外,孟子還對許行、告子、陳仲等,進行過嚴厲痛斥,並罵背離儒者陳良、而服膺許行學說的陳相兄弟是「下喬木而入於幽谷者」。這些情況說明,孟子雖常以「先王之道」的捍衛者自居,他所捍衛的實際只不過是儒者的一家之言。

(5)
荀子生活的時代又後於孟子,已到戰國晚期了。為了呼喚即將出現的統一,他對規範輿論的重要性作了較充分的論證。首先,荀子明確提出了「天下無二道,聖人無二心」的觀點。此就作為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重要論據之一。

(6)
荀子辱罵諸子百家各派學者雖「辯說譬喻,齊給便利」,卻都「蔽於一曲,暗於大理」,統統是「無用之辯」,「無用之辯」是「治之大殃」、「古之大禁也」,必須予以根絕。

(7)
其次,荀子對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說法加以繼承和發展,形成了「民易一以道而不可與共故」的愚民思想。[10]《正名》故,指事物之理,謂所以然也。在荀子看來,對民眾只可用道來整齊其行為,完全沒有必要讓他們明其所以然。因此,什麼虛實之別,什麼堅白異同之辯,「王公好之則亂法,百姓好之則亂事」,還是盡量不要讓人們接觸為好。

(8)
對如何禁絕華夏諸子百家而「一民以道」,荀子設計了進行綜合治理的政策框架,叫作:「臨之以勢,導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論,禁之以刑。」又特彆強調說:以往之所以辯說起、奸言繁,關鍵是「君子無勢以臨之,無刑以禁之」。

指明儒教得以獨尊要憑藉的是強勢威權、政令和刑罰。

(9)
荀子正式把孔子抬到超邁諸子的至尊地位,試圖打出一塊金字招牌來「總方略,齊言行,壹統類,群天下之英傑」,表面上是要用大儒之教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統一行動,實際上是要大家都接受他通過繼承孔子而創立的禮治學說。

為此,他專門著有《非十二子》一篇,在對六說十二子逐個痛斥、做足了鋪墊之後,儼然以學術裁判長的身份宣布說:「告之以太古,教之以至順,奧窔之間,簟席之上,斂然聖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六說者不能入也,十二子者不能親也,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之爭名……仲尼、子弓是也。」既然有如此偉大的人物和他們的「聖王文章」,那麼,「今夫仁人也,將何務哉?」沒有別的選擇,只要「務息十二子之說」、務法仲尼之義就可以了,哪裡還用得著辯論不休?大家若都肯這樣做,「則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畢,聖王之跡著矣。」荀子對儒家的作用被忽視大為不滿,他對秦昭王說:大儒之效就是「謹乎臣子而致貴其上」[10]《儒效》,你們為什麼看不到呢?細品荀書,覺得他吐露的確為肺腑之言。試想,倘若上述他向統治者提供的條陳都落實了,則「慎墨不得進其談,惠施、鄧析不得竄其察」,全天下之人皆一於道,「農以力盡田,賈以察盡財,百工以巧盡械器,士大夫以上莫不以仁厚智能盡官職」,再無其他雜音,在上位者焉得不貴,臣子焉得不謹,而下民又焉得不順!

所以,荀派儒學對古代專制制度的建設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10)
韓非是荀子的學生。他和荀子一樣,主張「一統類,齊言行」,反對「兼聽雜學繆行同異之辭」。但他又突破了荀子的學說,在構建文化專制主義理論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外儒內法」也成了一個常識。其實這兩家本一家。

(11)
上述文化專制主義並不只是停留在言談上,而是一貫用殺人來做實的。比如孔丘一上位就誅殺少正卯。

在華夏中原地區,漢人自古普遍嚮往自由,討厭專制,所以,就設計了一個從西方秦國興起的格局。

(12)
秦人據說出自東夷,但長期僻處西垂,難免會與西方的羌戎同風同俗。洞室墓、屈肢葬和帶鏟形足端的袋足鬲,被考古界視為秦、戎共有的文化現象,不無道理;進而把秦、戎文化看成同一文化系統,也未嘗不可。因為如果秦人真的出於東夷,絕不會在喪葬行為上改變祖先的方式。這恰恰證明了秦人祖先來源的巨大問題,待考證,甚至有說是埃及來的也說不定。


到了很晚,秦襄公才被周平王封為諸侯;秦文公大敗戎人,遷居於汧渭之會,遂收周之餘民而有之;秦穆公西向討戎,滅國十二,開地千里,成為一方霸主;這些重大政治事件奠定了秦足以與東諸侯國抗衡的基礎。

在秦地,父子男女無別,同室而居;高興時,「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以快耳」,「縱情性,安恣睢,慢於禮義」,遠不如「齊魯之孝具敬父」。北地、上郡一帶,更是高尚氣力,以射獵為先。

直到秦孝公時,各國對秦仍「夷狄遇之」,不與會盟,以致使孝公感到「諸侯卑秦,丑莫大焉」。總之一句話,這裡文化積澱不厚,尚有野蠻遺風,因較少因襲的負擔而為專制學說的推行提供了方便。

韓非把法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要求法令公開,罰不避親貴,固然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他的法治學說卻出自性惡論,提倡法治的唯一目的是維護君主獨裁。這就不能不在講法律至上的同時,又講權力至上,造成自相矛盾,並且必須乞靈於以深藏不露、不擇手段為特色的陰謀權術。所以,韓非的法治思想在本質上是專制、集權與陰謀,與以保護基本人權為宗旨的現代法制精神相背謬。韓商合流並借李斯之手化理論為行動,與其說是中國法治的進步,毋寧說預示著文化悲劇的正式開場。

(13)
在冷兵器時代,決定勝負的主要是勇力而不是科學技術,戰爭的結果往往是落後打敗先進,野蠻戰勝文明。商滅夏、周滅商是如此,秦滅六國也是如此。所以,統一所帶來的不是歷史的進步,而是歷史的大倒退。

孔子要「攻乎異端」,
孟子要「息邪說,正人心」,
荀子要「齊言行,壹統類」,
他們的理想由法家用劍與火的形式實現了,

秦朝法家緊接著的格局設計,就是漢朝儒家全面專制體繫上位。

不要忘記法家儒家本是一體兩面。

(14)
儒教提出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董仲舒傳》曰:「《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
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

董氏所謂更化,就是定儒家為至尊,樹立一個絕對權威,藉以整齊輿論,實現思想上的高度統一。至於舉賢和興學,所要舉的為儒生,所要學的為儒書,則不過是整個宏觀文化控制戰略的配套措施罷了。

經過董仲舒的畫策和漢武帝的大力推行,儒學被拔到經的地位,而戰國的諸子學則從根子上被禁住了。

不準人們讀書固然是文化專制主義,只准讀一家之書、說一家之言,又何嘗不是文化專制主義?秦始皇、李斯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而漢武帝和董仲舒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證明,就加強思想控制而言,胡蘿蔔加大棒和誘以官、祿、德,才是比較現實的選擇。

正如翦伯贊先生所說:「董仲舒的辦法,從表面看來,似乎比李斯的辦法要和平得多,因為他不用火燒,也不用活埋。但在實際上,董仲舒的辦法比之李斯的辦法,更要刻毒。因為李斯的辦法,是盲目地毀滅文化,而董仲舒的辦法,是有意識地統制文化。換言之,董仲舒用文化反對文化,用知識分子反對知識分子。」[17]這一由董氏發明的制勝法寶雖然「更要刻毒」,畢竟是隱蔽、有效和穩妥的。所以,一經漢代實驗成功,便為歷代皇帝所沿襲,成為加強專制獨裁、阻止文化自由發展的工具。

(15)
到南宋,朱熹著《四書集注》,既把三綱五常理論化、哲學化,又使儒家思想變得更具體、更通俗,從而將儒學精神深入到每個家庭,在全社會增強了影響力;教育的作用進一步受到重視,從設於首都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到地方的府、州、縣學,覆蓋面在擴大,但所學的內容從九經到四書,卻越來越單一,最後集中為因經過凈化而最為朝廷推崇的程朱理學;學而優則仕早就是知識階層的普遍追求,而選官辦法則由漢之察舉經九品中正制最終確定為科舉制

(16)
儒教的子曰詩云,就是剝奪人自由思考的權利,把人變成殭屍,讓個人不用再思考,只用牢記「聖人」的教導,照著去做就是了,那麼,但凡有點離經叛道想法的人,自然就成了另類,無不被視為當時的異端,或為士林貶抑,或遭免官禁錮,或竟困斃牢籠,更不待說清朝文字獄的嚴酷和慘烈了。總而言之,正是由於把儒家抬到經的地位,才把諸子時代徹底摧毀,戰國時期出現的以自由著述、自由講學、自由批評、自由流動為特徵的百家爭鳴真正成了歷史的絕唱。

(17)
    當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口號響徹雲天的時候,各自所企盼的究竟是復興諸子時代的思想自由,並以思想創新為基礎,構建創新型社會,還是修補束縛了中國兩千多年的綱常倫理和等級秩序,每個人都必須接受良心的拷問。
   
    自先秦到明清,自由消而專制長,萬馬齊喑。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實現了共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結社、通訊、信仰等自由[31],從而敲響了專制主義的喪鐘,開啟了自由長而專制消的新時代。到五四新文化運動興起,更迎來了思想空前活躍,大家輩出的喜人局面。作為生活在21世紀、正盡情享受著新文化運動一切積極成果的知識分子,本應繼往開來,在民主和法制的軌道上,努力創建社會主義新文化,使諸子時代的自由精神在更高層次上獲得新生,為人從對社會的依賴性形態,經由相對獨立性形態,過渡到個人與社會相一致的自由個性形態作貢獻。
   
    但是,有些人既不研究自由的歷史,也不關注自由的未來,卻熱衷於通過對新文化運動的否定振興「國學」,並要用國學「築起中華民族的精神長城」,拒絕一切異於儒教的傳統學說;有些人硬說儒學的核心是禮,而不是仁,並絞盡腦汁挖掘禮的精義,為現實生活中殘存的等級特權尋找依據;更有甚者,居然把自由民主與和諧穩定相對立,將自由民主妖魔化,公開宣稱:「民主化是一個禍國殃民的選擇」,「中國應該拒絕民主化」,接受「儒化」,「在上層,儒化共產黨,在基層儒化社會」,「建立儒教國」。[32]聽到這些言論,不僅令人驚詫莫名,同時也感到反對專制主義、爭取享有完整自由的道路必將曲折而漫長。

(18)
當你對民族文化中的自由精神棄若敝屣,而對儒家的綱常倫理眷戀不舍的時候,你是否想過:「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民族自由發展的條件」,只有每個人獲得了自由發展的機會,整個民族才能徹底獲得解放。

當你以學者的身份在媒體和課堂上宣講「禮經」的時候,你可否記得,禮學大師荀子曾明確表白,大儒之效恰恰就是「謹乎臣子而致貴其上」?
當你十分可笑地試圖用新的儒教長城圈禁精神時,你是否明白,文化的相互自由交流不僅不會對本民族的優秀傳統造成威脅,相反,這對保持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來說,正是至關重要的?

當你嘆息中國沒有諾貝爾獎獲得者、各個領域都不出學術大師、而年輕人又缺乏遠大理想時,你是否意識到:既沒有偉大的愛,也沒有深沉的恨,缺乏創造精神和身上所擁有的熱情少得可憐,才是一代學人、尤其是青年學子的病源所在?



當年的華夏先祖,周朝所有諸侯全都抵抗儒教,包括周朝皇家在內,也抵抗儒教,孔子周遊70餘國,都不接受他的那一套。

但是,華夏先祖全失敗了,周朝也被滅亡了,黑沉沉的儒教殭屍專制大幕籠罩華夏2000多年。

當你又要以恢復國學的名義恢復儒教時,你可曾聽到你的先祖在九泉之下的吶喊?

后清政府把滿族服裝定為國服,把滿族與中國捆綁在一起,宣揚反滿就是反中國。
你就是把儒教定為國教,把儒教與中國、與漢族捆綁在一起,宣揚反儒就是反漢反華。

是這樣嗎?九泉之下的華夏先祖同意嗎?儒教什麼時候產生的,僅僅2000年而已。儒教的上位,是以華夏上古文明滅亡為代價的!

「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華夏上古文明早已滅亡了,現在才剛剛開始復興而已。

我下篇文章,要揭露的是,明末清初,之所以二十萬滿族人就屠殺漢人近四億,是一個精心設計了2000多年的陰謀!儒教徒與滿族的配合最為關鍵,我最驚異的是發現,這種設計是從2000年前就開始的!先是儒教作為精神吸血鬼抽空漢族的精神,再來滿族這個肉體吸血鬼來喝漢族人的腦汁吃漢族人的肉。


發表於 2013-6-29 17:46         #2

漢人的幾萬門重型火炮,類似機關槍的百發子彈連發火槍,手榴彈,地雷,各式火槍,多級火箭,世界最先進的軍事科技,為什麼就不是十幾萬滿族騎兵的對手?

漢人如此詭異的失敗,其實是一個精心設計了2000多年的陰謀!
最先進的武器、最先進的科技、已經到了資本主義的先進的政治制度……但是在這一切之上,卻配上了人類最極端落後的儒教殭屍思想文化。專門培養「寬以待人,嚴於律己」,「對別人要善,對自己要惡」,「要委屈自己,尊重別人」,漢人從來不知道尊重自己,「寬以待人,嚴以律己」是一種自殘的理論,自殘,「克己復禮」,克殺自己,所以,漢族漢奸最多,因為要對己族嚴,對別族善嘛,基礎理論就是這樣的。

大家以後記住:對別人要惡,對自己要善;對別人要嚴,對自己要寬;對異族要嚴,對漢族要寬。不要「反思」,要「正思」。

我下篇文章將用很多史料,給大家展示一個持續2000多年的,從精神與肉體兩方面滅亡漢族的格局脈絡配置,天哪!漢族這樣被吃,難道是殭屍魔王在拿漢人的血煉魔功么?從幾億幾億漢人被吃看來,這殭屍魔王魔功應該已經煉到相當高的水平了。它的目的,不會是要毀滅宇宙吧……

仙真論壇:http://xianzhen.***/

101

主題

174

帖子

22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9
沙發
 樓主| zhuque01 發表於 2013-7-5 23:2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3: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