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個漢族少年的中國夢(140)是誰將紂王和妲己妖魔化

[複製鏈接]

510

主題

606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華少年 發表於 2013-7-5 20: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個漢族少年的中國夢(140)是誰將紂王和妲己妖魔化

ZT仙真論壇:http://xianzhen.***/

美國漢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393): 妲己也是好姑娘,是誰將紂王和妲己妖魔化

(轉載之一)

深夜,我翻開了歷史的案卷,當我看到夏桀、妺喜和紂王、妲己的案例時,我突然感到了一種莫名的疑惑,妹喜和夏桀,紂王和妲己的故事為何會如此相似?就好像是相同情節的劇本換上了不同的主人公。

據此疑惑,我認真研究了紂王和妲己的案卷,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妲己也是好姑娘,是誰將紂王和妲己妖魔化

商紂的歷史案卷

罪犯:紂王、妲己
犯罪惡果:八百多年的大商王朝覆滅
紂王簡歷:男,原名 「帝辛」(或「子辛」),「紂」這個詞在《集解謚法》上是「殘又損善」的意思,紂王是周武王後來給他起的「謚號」。
紂王雖然是商王帝乙的第三子,但因為其是嫡子所以繼承了大統,《史記》:「帝乙長子曰微子啟,啟母賤,不得嗣。故啟大而庶,紂小而嫡。」
紂王有才能,且勇敢、善戰。《史記》:「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帝王世紀》上稱其:「紂倒曳九牛,撫梁易柱。」
妲己簡歷:女,她並不姓蘇,而姓己,她來自有蘇氏部落,是紂王伐有蘇時的「戰利品」。《國語》:「有蘇氏女,妲字己姓也……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
她很美,《帝王世紀》:「有蘇氏美女。」再補充一句廢話,有蘇氏部落以九尾狐作為圖騰,所以後世多傳說妲己是狐狸精附體。

罪行:
證據確鑿的有六條。
第一,重刑
舉例說明:炮烙和蠆盆,傳說這兩樣都是紂王和妲己發明的。
蠆盆在正史中沒有記載,但是炮烙是有的,《史記》上說:「主而諸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於是紂乃重刑辟,有砲格之法。」
《史記》中並沒有詳細記述這種刑罰如何操作,沒關係,有旁證。
南齊史家鄒誕生對此有相關的解釋:「見蟻布銅斗,足廢而死,於是為銅格,炊炭其下,使罪人步其上。」
《烈女傳》也說:「膏銅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輒墮炭中,妲己笑,名曰砲格之刑。」
以上記載就像是炮烙的使用說明書,步驟是這樣的,讓罪犯在燒紅了的銅柱上走,然後人會因為太燙而失去平衡,或是掉到熱碳中活活燒死,或是倒在紅熱的銅板上被燒烤而死。這種連男人看來都不忍看下去的刑罰,妲己卻竟然能笑出聲來,並能以此為嗜好,令人汗顏。

第二,酒池肉林
所有史書、野史、小說中都有的情節,不費力抄錄了。

第三,超級淫亂
《史記》上說:「於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
「靡靡之樂」可能就是我們今天像《哈狗幫》之類的粗口歌,或是像妓院里,韋小寶愛聽的那種「十八摸」之類的下流歌曲,「北里之舞」我個人認為就是最早的「脫衣舞」,這點在《烈女傳》上也有印證。
《烈女傳》上說,紂王讓男人和女人都脫去衣服,赤身裸體在酒池肉林之間相互追逐,以此取樂……恐怕這就是最早的「黃色電影」。

第四,修建鹿台,耗費民力
《史記》上說:「厚賦稅以實鹿台之錢。」
後來皇甫謐、劉向等多位史家在自己著作中形容鹿台:「大三里,高千丈。」據說修建鹿台的時間就用了七年,不知耗費了多少民脂民膏。

第五,紂王尊敬妲己
紂王常常因為妲己的好惡來決定人的生命,妲己喜歡的人陞官發財,妲己不喜歡的殺了活該。
這條罪行的記述比比皆是,摘錄三條,供大家參考:
《史記》上說:「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
《烈女傳》上說的更具體:「妲己之所譽貴之,妲己之所憎誅之。」
《呂氏春秋》里也說:「商王大亂,沈於酒德,妲己為政,賞罰無方」
請注意呂不韋的說法,《呂氏春秋》上乾脆說妲己已經親自上陣打理政事,妲己正式的走上了政治舞台,紂王實際上成為了傀儡君王。這種說法很有市場,香港版的《封神榜》和日本漫畫《封神演義》都採用了這種說法。
《烈女傳》用了一個詞形容這個事情,叫「牝雞司晨」,牝雞就是母雞,司晨就是打鳴,該你乾的活你不幹,不該乾的都幹了。

第六,殘殺忠良
君王拒諫是歷史上常見的,歷朝歷代都有這樣的君王。
忠臣死諫是歷史上常見的,歷朝歷代都有這樣的忠臣。
商朝死諫的大臣就是比干。
《史記》上說:「比干曰:「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乃強諫紂。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剖比干,觀其心。」這是大家一個比較熟悉的情節。

《烈女傳》上把這句歷史上最血腥的話,讓妲己說了出來,「妲己曰:「吾聞聖人之心有七竅。」於是剖心而觀之。」
紂王的這一舉動嚇壞了其他大臣,《括地誌》上說:「箕子懼,乃詳狂為奴,紂又囚之。」紂王的大哥微子啟腦筋比較靈活,跑的也較快,提前投降了西周政權。

案卷的內容基本上就是這些,這六大罪狀足可以滅亡一個國家。

紂王和妲己好像是天上突然掉下來的災星,從即位到當政都是這麼的邪惡,所以歷史毫不留情的判了這兩個人死刑。

《周書》:「紂取天智玉琰五,環身以自焚。」
《烈女傳》:「紂乃登廩台,衣寶玉衣而自殺。」
司馬遷覺得紂王自殺是便宜了這個惡徒,乾脆補充了一句:「紂走入,登鹿台,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斬紂頭,縣之白旗。」雖然紂王已經在鹿台上自焚了,但是他的頭還是被砍了下來。

妲己的下場也好不到哪去,《烈女傳》記載:「武王遂致天之罰,斬妲己頭,懸於小白旗,以為亡紂者是女也。」
商朝滅亡就是因為這個女人,殺掉她是順應天意。所以武王也砍了她的腦袋,。

看完上面的一切,有人會問,還有啥好說的,你不會把我們所知道的一切都羅列出來吧。
如果是這樣,我就沒有必要寫這篇文章了。
以上的記載,其實有諸多疑點,我們分析一下,上面這些事看似很有依據,但是真的這麼有道理嗎?

早在春秋時期,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貢,就覺得這事有點不對勁,子貢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後世言惡則必稽焉。」

不過子貢充其量就是個喊冤的,他手裡面沒有啥可以翻案的證據。

我是一個法律工作者,找證據是我的強項,經過我的細細查證,我終於找到了為紂王和妲己翻案的實質性證據,我可以負責任的說,現在我可以把案卷中的六條罪行逐一推翻。

辯護:

紂王和妲己的第一條罪行是濫用重刑,殘害百姓。

這條罪過百分之二百是後人加上去的,因為《尚書》中開列了周武王昭告天下的紂王六大罪狀中都沒有這一條罪狀,很明顯這條罪狀是後人硬加上去的。

不容否認的是商朝的刑法很嚴重。但是《尚書•大禹謨》里的記載,夏朝時就已經有了砍頭、烹煮、醢刑(把人剁成肉醬)、車裂、腰斬、絞殺、燒死、棄市、滅族等各類殘酷的刑罰。像把人剁成肉醬這種刑罰並不是商紂王發明的,只是承襲了前朝的舊制而已。

《韓非子》記載:「殷之法,棄灰於公道者斷其手。」知道孔子怎麼解釋這條法律嗎?孔子說有道理。理由是如果揚灰時恰有路人,使其滿面蒙塵,那此人必定發怒,怒就會鬥毆,因毆鬥罪,按當時法律要滅三族。所以,棄灰於道看來過錯輕,實則重。
所以,《尚書•康誥》說「殷罰有倫」。

相信炮烙這樣的刑罰在當時是有的,只是沒有這麼「別開生面」而已,不像後世傳的這麼變態,估計樣子就是像《封神榜》里演的,把人綁在一棵銅柱上「烤」死。
至於拋開孕婦肚子的說法,晉朝之前都沒有,而在晉朝,高級醫師皇甫謐(他第二職業是史學家)寫史時,犯了「職業病」,才演繹出妲己要解剖了懷孕的婦女和看看過冰河的行人骨骼結構的事件來。
綜上所述,我認為紂王和妲己因為刑罰過重而亡國的說法並不成立。

後來比紂王和妲己刑法更重的有的是,都沒亡國呢。

第二條罪行,建造酒池肉林

關於「酒池肉林」, 考古專家們在商代第一個都城--河南省偃師商城內發現規模龐大的石砌水池遺跡,證實商代帝王池苑確實存在。該水池於1999年被發現,長約130米,寬約20米,現有深度為1.5米,四壁用自然石塊壘砌而成,池底內凹。專家稱這就是傳說中的「酒池」。

但是這不是傳說意義上的大酒池,只不過是一間皇家莊園的池塘而已。

說紂王好酒,這沒錯,商朝人都好酒,喜歡以酒佐餐、聚眾豪飲。從出土器物來看,商朝後期的飲酒器具明顯激增,這表示飲酒這個習慣已經蔚然成風。百姓亦如此,更何況君王呢?

而且可以說當時的酒和現在的白酒相比,度數很低,絕不足以使人亂性。

對於肉林那就更是胡說了,把肉掛在林木上,用不了兩天,肉就會臭掉,招來蒼蠅蚊蟲,就算天天換肉,那裡的味道也絕不會好聞,用一個詞概括就是「腥臊惡臭」,紂王會選擇這樣的地方享樂嗎?

只要鼻子沒毛病,就不會。

所以酒池肉林之罪也不成立。

第三條罪行,淫亂

關於酒池中男女淫亂的說法最早是《韓非子》上的記載。其實,即便紂王讓男女在沙丘苑囿里裸奔,也未必就是淫蕩。古代有「歡樂谷」的遺俗,為的是解決未婚男女的婚姻問題。

周代時,也依然組織男女於桑林里「奔」。《周禮》中就規定:「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

在一年中的某些特定季節,周朝官方就會指定某些地方作為歡樂谷,令未結婚的男女聚到此處,結識性伴侶,不必履行結婚手續就可同居。

大家想想如果是這樣的話,是不是有點只許「周」官放火,不許「紂王」點燈的味道了。

第四條罪行,建造鹿台,耗費民力

我們來看看對於鹿台的描寫----「高千丈」。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也就是說一丈就是約等於今天的170cm,千丈的建築相當於一千七百多米高,在今天這樣的建築有幾個?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一個都沒有。現在世界第一高的建築是阿聯酋的迪拜大廈,高也只有818米。

漢代劉向,把紂王鹿台的面積和高度定義為了「大三里,高千尺」,而到了皇甫謐大夫那裡,鹿台的建築高度直接被提高了十倍,達到「高千丈」的地步。潑髒水也得有個譜,超過限度反倒沒人信了。

第五條罪行,紂王對妲己言聽計從。

這一條更是無稽之談,妲己只能算是紂王晚年生活的伴侶,談不上言聽計從,更不可能進入商朝的政治和權利核心。

倘若妲己在被紂王寵幸的那些年月之中,具有政治權力,何以有蘇氏的一族人,在紂王時期並沒有興旺起來呢?再說,商人很信仰上帝,任何重大舉措,都要求神問卜來決定,這在甲骨文中是有確切記載的,所以妲己對紂王的影響實在很小。

第六條罪行,殘害忠良
比干確實是被紂王虐殺的,拋開史料,就是在甲骨文中也有相應的記載,這是史實,勿容置疑,但絕沒有像史書上說的這麼花里胡哨。
關於比乾的死,歷史上的演化過程是這樣的。
在春秋時期,關於紂王的罪狀還只限於「比干諫而死」。到了戰國,比乾的死法就生動起來,屈原說他是被投水淹死,呂不韋的門客則說他是被剖心而死。到了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已經有了更生動的演繹,說是紂王剖開他的心是為了滿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聖人」的心是不是七竅。
史家的不負責大家領略了吧?即便是號稱「不虛美,不隱惡」的太史公也不免做出杜撰的事情來。

以上六大罪行,一條不少,我已經都推倒了。
既然紂王和妲己並沒有這麼邪惡,司馬遷,劉向,皇甫謐這些史家為什麼會在紂王和妲己的問題上犯下如此大錯呢?
如果不搞清楚這個問題,這樁歷史冤案,就不能算翻案,因為缺少了動機。
我個人認為,司馬遷是這起冤案的主謀。還回到我開頭說的兩個重要人物,夏桀和妹喜。
我個人在這裡做一個大膽的判斷,我認為司馬遷是將所有關於夏桀和妺喜的罪行全部加到了紂王和妲己身上,所謂移花接木,李代桃僵。
我推測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周王朝建立后,周朝的史官為了維護武王伐紂這段歷史的正義性,所以就故意塗黑紂王和妲己。

怎麼塗黑?

前邊有現成的參照物夏桀和妹喜,照貓畫虎唄,結果紂王、妲己的形象就和夏桀、妹喜越來越相似了。

後來,司馬遷在撰寫史記的時候,面對先秦的史料,非常矛盾,因為關於紂王、妲己記述簡直就是夏桀和妺喜的事迹的一次大「copy」,這樣照抄,估計會引起諸多的疑問,所以司馬遷選擇了春秋戰國時代列國思想家的主張,將這些罪行一股腦放在紂王和妲己的身上,為了不引起懷疑,《史記》中隻字不提妹喜這個人物。

由於《史記》的影響巨大,人們越來越相信紂王和妲己是大惡人。再加上《武王伐紂平話》這些話本的出現,民間對這兩個人物越來越憎惡。許仲琳編的《封神演義》上市后,紂王和妲己的形象甚至被妖魔化了。

這就是整個事件的真相。

既然紂王和妲己是冤枉的,那商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左傳》評價相當精闢:「紂克東夷而損其身。」

紂王當時正在和東夷打仗,商的主力部隊都在東夷平叛,紂王的大哥微子啟就是在此時投降了周武王並帶去了重要情報-----殷都空虛。

周武王決定突襲朝歌,雙方在牧野展開陣型,一邊是西周的軍隊,一邊是紂王二哥中衍率領的商軍,《尚書》以「血可漂櫓」形容牧野之戰的慘烈,絕非我們後世傳說的那樣,說周武王兵不血刃。

周武王賭贏了,而且是狂賭豪贏,歷史就這樣被改變了,他逼死紂王后,為了安撫商民,讓紂王的兒子武庚繼續管理商地。

武庚對周的「厚遇」毫無感激之情,在第二年就率領商民造反,周用了三年時間,才勉強把這場暴亂鎮壓下去,可見商朝遺民的團結與紂王的威望。

不管怎麼說,一切都結束了,歷史的結果已經無法改變。

這起冤案中最可憐的是妲己,她本可以和其他女人一樣在歷史上不留下任何記載,或者只記載她為紂王生了幾個孩子,可是歷史的偶然和必然讓她變成了一代妖姬。讓後世的人們對她誤會謾罵了幾千年。

歷史就是如此,其實還有很多冤案的真相石沉大海,需要我們用敏銳的眼光的去發現,去探求,去為他們平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0: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