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都是怎樣交上的?誰才夠朋友?(圖)

[複製鏈接]

5203

主題

5258

帖子

749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堅果兒 發表於 2013-7-1 15: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朴槿惠當選韓國總統那天,就被中方稱作「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幾十年國際政治風雲中,中國人交了許多「老朋友」,但怎麼才算夠朋友呢?稱作「老朋友」並不意味著兩國親密無間。中國人只是羞於直接談利益。

  

  韓總統朴槿惠中國新「老朋友」
韓國首位女總統朴槿惠在當選總統第一天,就被中方稱作「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幾十年國際政治風雲中,中國一共交上過多少「老朋友」?又是如何交上這些「老朋友」的?在外交領域中,「老朋友」是種什麼關係,相互之間需要做些什麼嗎?

  6月18日,外交部例會。記者就朴槿惠訪華一事提問:「中方是否視朴槿惠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給出了肯定答覆:「朴槿惠總統就任以來,中韓保持著高層溝通良好勢頭。朴槿惠總統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係,多年來致力於促進中韓友好合作,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有些面孔一出現,中國人就會聯想到「老朋友」這一說法,如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柬埔寨前國王西哈努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等。專家稱,「老朋友」這一概念並沒有外交上的準確定義。「我們稱朴槿惠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並非因為她當了總統,而是一直都有友好關係。」

  這位新的「老朋友」也在積極回應著中方。她當選后,打破了韓總統出訪美國之後,出訪日本的慣例。

  縱觀歷史,「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有六百多位,他們來自各洲各行業。

  

  老布希(右邊)與小布希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老朋友」並不意味著親密無間

  「作為中國人民新的老朋友」,朴槿惠可能和大家熟悉的「老朋友」不一樣。像古巴卡斯特羅、越南胡志明、朝鮮金日成等帶有冷戰時期色彩的各國領袖,最被人熟知。目前,這一批老朋友,只有卡斯特羅健在。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是中國的外交語彙中一個特殊的稱謂。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張清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中國人處理外交關係往往從感情、關係出發,羞於談利益,而是代之以朋友的稱謂。」

  根據媒體梳理的外交資料,被官方稱過「中國人民老朋友」的有600餘人。朴槿惠也不是第一位被稱作「老朋友」的韓總統。在她前面還有金大中等。

  「老朋友」們來自5大洲,人數以美國和日本為最,歐洲國家也有不少。比如開啟「破冰之旅」的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德國前總理施羅德、英國前首相愛德華·希思、法國前總統希拉克等。

  值得注意的是,稱作「老朋友」並不意味著兩國親密無間,與中國打交道多年的美國前總統老布希也是「老朋友」,但他曾阻撓中國加入聯合國。

  76歲的老外交官周尊南則認為,好朋友並非全是外交辭令,更親切,「對方聽著也高興」。隨著中國國力上升,「一些過去不了解中國,對我們有偏見的人,都會改變態度」,甚至成為好朋友。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左邊)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老朋友是怎麼交上的?

  「老朋友」也不局限於領導人,各行各業都有其身影。周尊南提到,一些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同情或者支持過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外籍人士,很多是「老朋友」,比如美國記者斯諾、加拿大醫生白求恩等。而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很多日本政界和民間人士,致力於中日友好,他們同樣稱得上「老朋友」。

  周尊南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老朋友」這一概念並沒有準確的定義,原則是為中國與其所在國關係發展作出貢獻,或者個人與中國交往時間不短,對華態度友好。

  從革命同志到生意夥伴

  中國人民的第一批老友,大多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到過延安。因為抗日戰爭,一起扛過槍的戰友與「中國人民」結緣。一批蘇聯志願航空員曾參加保衛武漢的空戰,後來,這個航空隊的隊長成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比軍人更多的是醫生。除了人盡皆知的加拿大大夫白求恩,印度、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根廷、美國、英國等國均有醫生來到中國的戰場救死扶傷,並結下友情。

  還有一個老友群體是外國記者,他們向外界報道神秘的中國,讓毛澤東領導的革命運動為世人知曉。外國記者中最有名的斯諾、斯特朗、史沫特萊被並稱為 「3S」,1984年,中國專門成立了「中國三S研究會」,鄧穎超任名譽會長,原外交部長黃華任會長。後來,這一機構改名為「中國國際友人研究會」。

  與斯諾等記者類似,荷蘭導演伊文思也被視為向世界正面介紹了共產黨抗日戰爭的好友。他1938年來到中國,拍攝了關於抗戰的紀錄片《四萬萬人民》,從此開始了與中國人民的五十年友情。他還曾經託人把一部手提攝影機送給延安電影團,這部攝影機現在藏於國家博物館。

  還有一些人,雖然未曾在革命年代到過中國,但因為與共產黨領導人的友誼而成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法國生態學家勒內·迪蒙早年就曾結識了蔡和森、鄧小平等赴法勤工儉學的中國青年,這段發生在異國的相遇成為他與中國人民友誼的開端。

  革命年代結束后,在國際舞台上能否「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更多成為判斷是否老友的標準,反帝國主義、反殖民主義、反侵略是辨識的依據,社會主義陣營和第三世界國家的老友多是這段時間結下。

  不過,倘若能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貢獻,或是能在國際社會正面宣傳中國的建設成果,那麼即使是擁有「不友好國家」國籍的人,也能被視為老友。1957年出版了《中國經濟》一書的美國人愛得樂即是一例。

  在1970年代的建交和恢復邦交浪潮中,幾乎所有為外交正常化做出過重要貢獻的政要和民間人士被悉數列入老友群體。倘若是像墨西哥前總統埃切維利亞這樣堅決支持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領導人,則更被視為親密朋友。

  從1987年開始,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又增添了一個新群體——國際組織的負責人。率先與中國人結交友情的是曾任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主任的拉斐爾·薩拉斯。《人民日報》報道說,薩拉斯「生前一貫堅定支持中國的人口政策……當國外少數人惡毒攻擊中國『推行強制墮胎和強迫絕育』政策時,他挺身而出,發表聲明,予以駁斥」。

  隨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前執行主任詹姆斯·格蘭特、世界旅遊組織前秘書長薩維尼亞克、聯合國前秘書長加利也進入了老朋友序列。

  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端,經貿領域的老友也開始出現,尤其是在本國反對聲尚強烈時與中國開展貿易關係的商人更受推崇。

400

主題

2601

帖子

434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348
沙發
kumar 發表於 2013-7-3 10:59 | 只看該作者
一群想在中國人民身上撈一把的王八蛋爾。總結完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佛也跳牆 發表於 2013-7-3 11:33 | 只看該作者
貌似不需要在一個辭彙上有過多的矯情吧 怎麼用詞完全是某時某刻的瞬間選擇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46

帖子

298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989
4
growingfox 發表於 2013-7-3 23:52 | 只看該作者
kumar 發表於 2013-7-3 10:59
一群想在中國人民身上撈一把的王八蛋爾。總結完畢。

精闢. 不過中國也不傻, 也會充分利用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0: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