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藝的成本

[複製鏈接]

1264

主題

3083

帖子

7985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79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籽棠 發表於 2013-7-2 08: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籽棠 於 2013-7-2 08:55 編輯

                               

 
  

    在過去,過去的過去,女文青的標誌相當簡潔、明顯—人群之中,那個馬尾辮用一塊素雅的小手帕扎著的,必飽含文藝細胞無疑;送人東西,都在筆記本里夾一片隨手從頭頂摘下的樹葉,天然綠色無污染。
   我自己也有一個很好看的本子,專門用來摘抄各種令人怦然心動的詩句和美文片段。扉頁上是瀟灑的手寫體—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更老一點的版本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字體用純藍墨水。
      現在,做文青的成本明顯比以前高多了。
      你所看到的小清新的她,可能一年到頭只穿兩雙鞋— 一雙UGG長靴,深秋穿到暮春,接著換上一雙CROCS洞洞鞋,踩過整個夏天直到初秋。
 但是,她家裡可能有整鞋櫃的高跟鞋。兩雙鞋走四季,她本人卻是標準的高跟鞋「收藏控」—沒有個把癖好,還敢說自己文藝嗎?深夜,她把鞋一雙雙穿出來,在地板上走兩圈,照照鏡子,拍張照、發個微博什麼的,再心滿意足地收起來。
  她得有部手機—蘋果的,退一萬步也得是小米。但這不夠,還得有部單反相機。但這還不夠,還得有部膠片相機。拍照用全自動模式,這不代表她不懂得逆光和側逆光。她用一個巨無霸的復古牛皮挎包,挎包旁斜系一條絲巾。絲巾對女文青來說,不是輕率地圍在脖子上的,絲巾可能用做腰帶,也可能是包包的點綴。巨無霸的包里藏著兩部相機中的一部,出沒於這城市的每一天。當然,這相機可能一整天都沒被掏出來。
  她有牛仔襯衣,也有蕾絲長裙。衣櫃里的上裝至少有七八件是永遠的彼得·潘領,還有衝鋒衣,以及一雙專業的戶外運動鞋。說到這裡發散一下思維.
   據說衝鋒衣、戶外運動鞋、單反相機加雙肩包,是現在野外踏青的文藝青年標配。
        她寫微博,界面絕不用系統自動提供的圖片,要用自己拍的花花草草自定義。發圖時,年輕些的女文青常搭配片語有—「醬紫」「矮馬」「矮油」「鴨梨」「好基友」「姐,你是要鬧哪樣」。如果某天上淘寶沒搶到新貨,會簡明扼要地做出自我評價—RPWT(我努力了好久才翻譯過來:人品問題)。
    文藝的成本,在每個月收到信用卡賬單的那一天,表情沉痛地計算出來。但,在越來越物質化的生活中,便宜到成本為零的文藝也不是沒有。
  比如坐在公交車上,看到河岸邊粉色櫻花在陽光下閃爍飄落的那一瞬;打開廣播,交通台響起深沉的男聲「流金歲月」,然後姜育恆的老歌響起—「經過的事,我早已忘記」;一碟醬肉剛蒸好出鍋,拈一塊放進嘴巴;冬天的深夜,電熱油汀取暖器發出「比噗」的爆裂聲;從小飯館出來,看見沉默的小老闆用色拉油桶裁剪出半截花盆,種上一把綠綠的小蔥。
  那些令人汗毛直豎的小美好,一瞬間也能鋪天蓋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03: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