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岸關係緩和 台灣擬改涉大陸用兵思維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3-6-24 18: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3-6-24 18:14 編輯

                                                              
                                                              圖為漢光演習AH-1W攻擊直升機攻擊情形。


台軍模擬利用拖式(TOW)反坦克導彈

原標題:兩岸關係緩和 台灣擬改涉大陸用兵思維

中新網6月24日電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據透露,因應兩岸關係日趨和緩,台軍戰略指導已調整訂定為「不讓敵人登陸立足」,台軍現正執行的「精粹案」,即依此原則進行兵力調整;此外,台軍「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全般戰略,也重新做先後順序調整,並改為「防衛固守、有效嚇阻」。

而根據台灣「監察院」最新完成一份調查報告,也認為軍方以往把大陸當成「唯一假想敵」的用兵思維,在發生釣魚島與菲國射殺台漁民后,宜有所轉變,台軍必須面對東海與南海情勢變化的新局勢來調整戰略部署。

據了解,台軍在李登輝時代的全般戰略是「防衛固守、有效嚇阻」,民進黨執政后,於2000年調整為「有效嚇阻、防衛固守」,有守中帶攻寓意。戰略守勢,但戰術卻可以主動出擊。馬英九上任后,兩岸關係緩和,全般戰略遂又重新調整為「防衛固守、有效嚇阻」。

一位台灣軍方人士指出,不論「有效嚇阻」順序是在前或后,已含有台軍不放棄反制武器的發展和戰法的運用及戰術、戰略的思考。同樣地,防務部門從未對是否發展地對地導彈,有過任何宣示性的說明,也是基於台灣的利益考慮。

不過,「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的戰略,涉及戰略層次,因此,台灣軍方極力著墨戰略指導,這是軍事戰略用兵範疇,防務部門責無旁貸,並訂定為「不讓敵人登陸立足」為最高戰略指導。據了解,此一守勢戰略指導已在軍事會談呈報討論,並獲馬英九同意。

台軍防衛作戰之前採取「阻敵於彼岸、擊敵於半渡、毀敵於水際、殲敵於陣地內」戰略指導原則;李登輝時代,精要為「阻敵於彼岸、擊敵於半渡、殲敵於灘岸」;陳水扁時代將戰略指導調整為「資電先導、遏制超限、聯合制空、制海、地面防衛」。

據了解,上述戰略指導,就用兵手段而言,即「殲敵於台海海、空域」及「不將戰爭帶入本土」的作戰用兵指導。

如今再將用兵戰略指導調整為「不讓敵人登陸立足」,這是非常重大的改變,一方面顯示兩岸關係和緩,另一方面說明台軍將致力科技、指管通情的戰力,而且認知到未來兩岸若有戰事,是先打信息戰與電子戰,以及不對稱戰,用兵重點不再是境外決戰,而是不讓假想敵登陸立足。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7: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