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獨幽靈」的又一表現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3-6-21 18: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題:《自由人宣言》中遊盪的台獨幽靈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協會」在今年4月份發表了一篇《自由人宣言》,宣稱要以《人權憲章》重構台灣與中國的關係。這篇《宣言》是由親綠的自由派學者署名發表的。它是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想要找尋一條讓台灣與中國和平共存、共創民主亞洲的道路。

通篇《宣言》,刻意避免提及「台獨」兩個字,然而台獨的幽靈卻時時貫穿在整篇《宣言》當中。這也是台獨人士在面臨台獨已無市場的情形下,刻意偽裝,披上學術的外衣,繼續宣傳台獨的禍國殃民的思想。

掩耳盜鈴的「人權」和「民主」

整篇《宣言》的目的可以總結為:「在中國人權狀況尚未徹底改善、政治體制尚未民主化之前,雙方不應進行任何具有政治意涵的協商。」這不由得讓人納悶,什麼叫做「尚未徹底改善」?世界上,哪一個國家可以宣稱它的人權已經徹底改善?什麼叫做「政治體制尚未民主化」?世界上,哪一個國家敢說它的政治體制已經充分民主化了?

但是這些親綠的學者在這篇《宣言》裡面所展現的口吻,好似台灣的人權已經徹底改善了;台灣的民主,也已經充分民主化了。誰都知道台灣的民主只是一個假的民主,連最起碼的合理的責任政治的架構都還沒建立好,而台灣的人權狀況,有待改善的地方俯拾皆是。倒過來講,即使是美國研究中國大陸問題的專家,也不敢說中國大陸的人權沒有大幅改善;任誰也不能否認,現在中國大陸百姓的民主權利比以前得到的保障更為周延。而《宣言》拿「人權」和「民主」來說事,顯然有掩耳盜鈴之嫌。

這篇《宣言》令人非常難過,看不到這些年輕學者的自省,多的是面對中國大陸表現的那種知識上的傲慢。其實,早有研究指出,每個國家對人權的理解、相關的法律保障以及配套機制都有很大的差異,德國與美國不同,美國跟英國也不同。

其實,人權與民主是一個永不休止的追求和理想,只要稍稍一鬆懈,那隻潛藏的權力巨獸,就會再肆無忌憚地啃噬人權與民主的果實。歷史一再告訴我們,人權和民主,是一個發展的、動態的、辯證的概念。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不同的國際環境中,人權與民主從來就沒有一個絕對客觀的標準。

1789年法國大革命后,提出人類歷史上具有現實意義的第一份人權清單。其實,這一份人權清單源自兩個部分:一部分來自18世紀歐陸理性主義的代表沃爾夫,他在他的大作《自然法》裡頭,開列出第一份人權清單;而另一部分,則是來自《五月花號公約》,1620年五月花號駛抵北美東岸的時候,滿船102位清教徒為了要脫離天主教教會(含英國國教派)的迫害,追求宗教自由,簽訂了《五月花號公約》,希望能在新大陸創建一個真正屬於上帝的國度:為了追求可以印發《聖經》的權利,就主張出版的自由;為了要求可以直接解釋《聖經》的權利,就主張意見表達的自由;為了要求有公開佈道的權利,就主張集會的自由;為了要求自行組織教會的權利,就主張結社的自由。

人權的內涵有其局限性。比如,在沃爾夫的人權清單裡面,把生病可以獲得治療、服藥,也當作基本人權之一,而這一條在法國大革命以降的人權思潮里長期被漠視,但在魏瑪憲法以後,由於勞工的工作權、受教權得到保障,這一條也漸漸成為文明社會所認定的基本人權項目了。

兩岸關係是「交戰團體」的關係

《宣言》中「長久以來,中國政府以武力威脅台灣」的說法真是叫人啼笑皆非!

蔣介石在1949年撤守台灣之後,念茲在茲的就是反攻大陸,收復故土。兩岸長期處於劍拔弩張的軍事對峙狀態,這要等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之後,重新調整對台政策,才換來兩岸和平的契機啊!兩岸的和平會延宕,主要是因為蔣經國提出「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兩岸之所以能夠重啟交流,就是筆者1987年提著腦袋瓜子,要求蔣經國開放老兵返鄉探親的!我希望年輕學者回去翻翻歷史,蔣介石是如何丟掉大陸的。最好再去翻翻歷史,如果沒有1924年的國共合作,就沒有黃埔軍校,就沒有孫中山政治生命的第二春。蔣介石1927年發動政變,奪取國民黨的領導權,開始血腥清黨,自此國共的血海深仇就難以化解了。結果怎麼了?對日抗戰結束后,短短不到四年,就把大陸丟了。這就是代表大陸百姓唾棄國民黨,選擇了共產黨。

其實,從法理上來說,兩岸關係就是交戰團體的關係。所謂「交戰團體」,是指在一個國家之中,有部分地區長期為叛軍所盤踞,合法政府沒辦法收復,卻又無法有效保護與合法政府有邦交的外國僑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在這種情形下,只好容許跟合法政府有邦交的國家,可以承認這個淪陷區的政權是合法政府的交戰團體,直接跟它打交道,而這個淪陷區的政權藉此可享有部分國際法的人格(一般來說,最高為副部級關係)。對台灣來說,大陸是淪陷區,梵蒂岡跟中華民國有正式的外交關係,但我們沒辦法保障梵蒂岡的國民在中國大陸的生命、財產安全,只好容許梵蒂岡承認中共當局是中華民國的交戰團體;反之,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正式的外交關係,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法保證美國國民在台灣的安全,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容許美國承認台灣當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交戰團體。

為了要維護台海局勢的穩定,兩岸政府雖然還不能互相承認,至少可以互相不否認,儘快簽署和平協議,及早結束交戰狀態,儘快進行對話、交流。台灣希望大陸改善什麼,要求大陸不能做什麼;大陸希望台灣不要做什麼,要求台灣要改善什麼,通通提出來嘛!也就是要多接觸、多交流,尋找共識,消弭歧見,這才是負責任的做法。

「台獨」已經沒有市場

當然他們知道,台獨已經沒有市場了,李登輝搞了十二年的「獨台」,結果是丟出「統獨爭論是一個假議題」這句話;陳水扁幹了八年的總統,結果也說:「李登輝十二年做不到的事,我當然也做不到。」台獨已經走到了盡頭,民進黨理應嚴肅重新思考兩岸關係的定位,提出比國民黨、甚至比共產黨更具前瞻而符合全體中國人民(當然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偉大願景,來爭取台灣同胞的支持,甚至也要能獲得大陸同胞的認可,這才是一個真正能承擔台灣同胞寄望的政黨。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陳水扁因貪腐下獄之後,民進黨挑戰國民黨當局最寶貴的廉潔形象,徹底破滅。雖然蔡英文以她獨特清新的形象,在民進黨最低潮的時候引領民進黨,由於馬英九的無能,給了民進黨一個絕無僅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這使得蔡英文在2012年的「總統」大選中,儼然是以民進黨「中興之主」的形象站上檯面。然而蔡英文卻因為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逼得包括眾多著名企業家在內,不得不紛紛表態擁護馬英九,終使蔡英文問鼎台灣大權的努力功敗垂成。

這一年多里,在民進黨內部只聽到謝長廷一個人試圖在扭轉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而已,但謝無力回天,得到的響應是更多惡毒的謾罵與批評。誰知就在此時,一批親綠的年輕學者花了那麼多的心血來撰述《自由人宣言》,其實是換湯不換藥,只不過是不提「台獨」兩個字而已,美其名說是以《人權憲章》來重構兩岸關係,講白了,把人權當作一個幌子,來圖謀不可告人的台獨計謀而已。遍觀全篇《宣言》,提到「自由人」就是引述南非前總統曼德拉講過「唯有自由人才能簽訂契約」,整篇《宣言》對曼德拉這句話斷章取義,大肆渲染其台獨建國的主張。

何為「自由人」?

原本以為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協會的這些年輕學者,應該會為民進黨帶來一股生機,誰知居然這麼不長進!他們自稱為「自由人」,我看是一點都不自由。

現代法治國家之父、立憲主義的先驅、也是捍衛人的尊嚴與人權的大師──康德,是這樣來界定自由的,他說:「自由是人所具有的一種能力,可以完全獨立於一切經驗因素的制約,讓純粹理性的要求,成為實踐的那種能力。」一般來說,我們把前半段稱為「消極自由」;後半段稱為「積極自由」。

先說消極的自由。我們人類的確是有能力獨立於一切經驗因素的制約來做行為的決定。比方說,在眾目睽睽之下,你撿到十萬元新台幣,內心再不願意,也不得不拿去交給派出所招領,這種拾金不昧的行為沒有什麼道德價值可言。假使是在荒郊野外,夜深人靜時,你無意間踢到十萬元新台幣,當時就算你把它據為己有,也沒有人會知道,但你仍舊拿去交給派出所招領,那這個拾金不昧的行為在道德評價上就很高了。假使發生同樣的情形,家中老父得病亟需開刀,剛好需要這十萬元新台幣,但你仍然可以抵擋這十萬元的誘惑,依然交給派出所處理,那這種拾金不昧行為的道德評價就達到極致了。其實,消極的自由就是積極的自由,也就是說讓純粹理性的要求,成為實踐的那種能力。意即不夾雜任何私意、私慾,完全排除了客觀環境的千變萬化,只因為道理上該怎樣就怎樣。所謂「實踐」,就是跟我們內心立意與行為決定有關的,就叫實踐。

用康德的話來說,因為人是可以自由的,所以人才有尊嚴。因為我們是自由的,所以我們是自律的,也就是說我們只服從自己所定下的行為法則,或者只服從我們與別人共同約定的行為法則。因為我們就是自己的主人翁,就是自己行為的立法者,所以我們是自主的,也是自治的,也就是我們自己來管理自己。你管不住自己,只好由別人來管理你,那你就不是自己的主人翁,就得聽命於別人了。換句話說,講理的人,就是自己的主人翁;不能隨時講理的人,就不能當自己的主人翁。

其實,東西方哲學達到最高、最極致的境界都是互通的。其實,康德所倡導的「自由」,如果用孔子的話來說,就是「克己復禮」四個字,朱熹解釋「克己復禮」就是「盡乎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無一毫」,代表不夾雜絲毫個人私意、私慾的考慮,這不就相當於康德的「消極自由」嗎?「盡乎天理之極」,不就是康德所說的「讓純粹理性的要求,成為實踐的那種能力」嗎?

一個徹底自由的人,就是指他可以徹底「獨立於一切經驗因素的制約,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如果用孔子的話來說,徹底自由的人,就是「聖人」,這個聖人就是與大道完全融為一體,分割不開,「純亦不已」。孔子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這個「大道」是什麼?朱熹認為,就是太極,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也就是乾坤的「易簡之道」。客觀存在的事物,再怎麼千變萬化,就離不開這個「易簡之道」。人雖然可以不受任何經驗因素的制約,但人一定要去面對、接觸萬事萬物,只不過在應接萬事萬物的時候,能夠「物各付物」,也就是讓每件事都按照該事物自己的理路去發展,不夾雜我們的私意、私慾,去干擾萬事萬物的生成變化。

被台獨教條綁架的「自由人」

這篇《宣言》的問題就出在這裡。他們隱藏著不可告人的台獨意圖,任何所謂的知識、人權、主張,都是為台獨的圖謀來鋪墊的。他們完全無視兩岸的客觀形勢,無視形成現在客觀形勢的歷史背景,只是一廂情願地要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自成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這是這些年輕學者最為不可取的地方。書讀再多,心術壞了,再淵博的知識也只是幫他們去做壞事的道具罷了。虧他們還好意思宣稱自己是「自由人」,其實他們是最為可憐的、完全被台獨教條綁架的「囚奴」而已。

他們最需要的是,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來面對過去這一百七十年來的近現代史。從鴉片戰爭以來的苦難祖國,在備受西方殖民帝國主義的蠶食鯨吞、日本軍國主義的蹂躪,走了多少錯路、彎路,才漸漸摸索出這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豈是《宣言》所說的「帶有強烈沙文民族主義的傾向」,它應該是幾代中國人深藏在內心的渴望。我相信大多數的台灣同胞樂於見到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在東南亞的三千多萬僑胞,在北美、歐洲、世界各地的華人也樂於見到。

如果這些自以為學有專精的學者,其內心對中國是如此的敵視,怎麼能奢望中國大陸會對你們友善呢?你們在《宣言》中對大陸提出那麼多自以為是的要求,又怎麼可能得到中共當局正面的響應呢?這不是在自欺欺人嗎?我只看到這些不知世務的年輕學者的墮落、無知、不求長進。其實《自由人宣言》的出現,就象徵著台獨運動的輓歌。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0: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