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聖經與廢奴主義

[複製鏈接]

15

主題

71

帖子

4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idian 發表於 2007-3-21 22: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帖由 常常 於 2007-3-21 00:36 發表
顯然聖經上蓄奴遠比廢奴多,聖經並沒有為廢奴主義提供思想根源


常常這個說法直接跟我的主帖(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483850 )、跟電影《奇異恩典》依據的歷史、跟英美廢奴的歷史事實相違——聖經確實為廢奴主義提供了思想根源。歷史事實就是歷史事實,無論喊多少口號都不能否認事實。

抄幾段王怡的文章:

---------------------------------------

  幾百年來,影響這個世界的另一場針鋒相對的運動,即基督教的福音主義運動,卻在很大程度上被人文主義的歷史學家和思想家有意忽略了。事實上,18—19世紀的歐美出現了兩種反對奴隸制的運動。啟蒙運動基於人的「生而平等」反對奴隸制;英美的福音派基督徒和政治家則基於人的「被造平等」反對奴隸制。前者為一個「理性的王國」而戰;後者則為「上帝的國度」而戰。革命家以暴力反對制度,以制度改造人性,為了使一個大寫的「人的旨意行在地上」。而威伯福斯和他的弟兄們在廢奴運動中的全部努力,只為了遵循和見證《聖經》的教導。如佈道家約翰·衛斯理為他們代禱的那樣,「因著你們的興起,願這整體的見證使上帝的旨意行在議院,如同行在天上」。他們效法耶穌基督的道路,以信仰改變心靈,以心靈改變處境。這是一條與啟蒙運動的理性崇拜和制度崇拜相反的道路。


  於是近代史上開出了兩條廢奴之路,共同推動六千年的奴隸制,在近代最鼎盛的時候嘎然而止。它們也帶來了19世紀的兩個結果,「一個人是另一個人的奴隸」的時代結束了,「一個人是一切人的奴隸」的時代卻從此拉開了黑幕。威伯福斯和「克拉朋聯盟」最了不起的地方,不在於他們廢奴的結果,而在於他們廢奴的理由。革命家的道路是「從奴隸到將軍」,威伯福斯和福音派基督徒的道路卻是「從奴隸到弟兄」。他們不相信暴力,只相信「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箴言書》25:15)。


  這一道路跨越了兩個時代,也超越了狹義上的奴隸制。因為啟蒙運動追求的平等,是打碎了人類的整體性的、原子式的平等,人與人平等得就像兩顆遙遠的星球。而威伯福斯等英國廢奴主義者追求的平等,卻根植於人類在上帝面前的整體性,平等的目的是平等得像弟兄。廢奴已成為歷史,但這一根植於基督教信仰的理想卻從未成為歷史。奴隸制只是一種處境,離開了福音主義的理想,人類在任何處境下都可能是奴隸。福音的確改變了制度,卻福音又高於制度。它的追求不是平等,而是高於平等,是人與人的相愛。


  有人曾批評《聖經》中沒有廢奴主張。使徒保羅曾在《腓利門書》中面對奴隸制度,堅持以心靈改變處境的道路,這也是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道路。腓利門是當時一位富有的基督徒主人,阿尼西母是從他家中逃跑的奴隸,曾與保羅一同坐監,在獄中成為基督徒。保羅一面要求阿尼西母回去,一面寫了一封致腓利門的信,要求腓利門接納「在基督里」的阿尼西母。既然基督同時為奴隸和奴隸主而死,以上帝獨生子的血贖他們的罪,並為他們而復活。奉耶穌基督為主的人,就被稱為神的兒女。「從此以後,你不是奴僕,乃是兒子了。既是兒子,就靠著神為後嗣」 。這就是基督教所傳揚的福音。當阿尼西母與腓利門同為神的後嗣時,他就「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弟兄」。一個基督徒奴隸,揣著這封信,因著信心,冒著逃亡奴隸將被處死的危險,走在返鄉重為奴隸的路上,活象一個盧梭眼裡的「瘋子」。阿尼西母知道等待他的那個人,在處境中是他的主人,但在靈魂中是他的弟兄。這就是人類廢奴史的開端,也是人類史上真正充滿指望的畫面之一。


  回顧兩千年的人類廢奴史,無數基督徒走在這一視奴隸為弟兄的路上。《腓利門書》指出了一個原則——「福音化就是自由化」,基督教的目的不是打倒奴隸制,而是將奴隸從人心中廢去,在一切處境之下拯救人的靈魂。而靈魂的改變,最終將導致處境的改變,傳福音也因此成為廢奴的一部分。基督徒遵循這個原則,使原則一點點成為歷史。


  以古代奴隸制的廢止為例,1827年,德國史家克魯澤爾在《古代羅馬奴隸制概述》中,將近代奴隸制的消失歸因於基督教的傳播,他說「奴隸制是世界歷史的巨大分界線,它把異教同基督教永久性地分離開來」 。亞里斯多德曾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認為,在一個奴隸和自由人之間「不可能有友誼可言」。但從公元一世紀起,基督徒卻和奴隸成為弟兄,一起在上帝面前領受聖餐。公元2、3世紀以來,基督徒開始大量釋放和贖回奴隸。一些修會在長達五世紀的時間裡不斷將基督徒奴隸從摩爾人中贖回。3世紀時,一位叫卡里斯圖斯的奴隸成為牧師,再成為主教,羅馬天主教甚至將他列為早期的一位教皇。6世紀時,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修築了當時最雄偉的聖維他爾大教堂,就是以4世紀時一位殉道的基督徒奴隸而命名的。事實上,歐洲的奴隸制隨著福音的遍傳而消失。1102年,倫敦宗教會議確認奴隸制和奴隸貿易為非法。在啟蒙運動遠未到來的14世紀,奴隸制已在歐洲大陸和英國絕跡。


  17世紀對非洲的殖民帶來了奴隸制的死灰復燃。但也帶來新一輪的福音化。英美廢奴運動有兩股力量和兩類象徵人物,一是一生為廢奴打那「美好的仗」的威伯福斯和他領導的「克拉朋聯盟」,二是推動了黑奴福音大復興的傳教士們。如著名的莫拉維弟兄會,他們打破傳統教會的等次,均以弟兄相稱。為要向黑人奴隸傳福音,甚至故意成為奴隸,在非洲各處忍受患難,自稱「隱藏的種子」。18世紀後期,「克拉朋聯盟」成功推動了允許宣教士到殖民地傳福音的立法,新教各大教會如浸信會、衛理公會、長老會等,均向各殖民地傳播福音,領引大批黑奴歸主。英美的普世廢奴運動正是「自由化」和「福音化」兩種努力匯合的結果,一種為了「少一個奴隸」,一種為了「多一個弟兄」。


  1815年,歐洲各國在維也納和會上迫於英國壓力同意廢除奴隸貿易。消息傳來,當晚英國各處的教堂擠滿了進來禱告的黑奴。一位歷史學家說,他們的歌聲徹夜不絕。當時一首著名的黑人歌曲唱道,「喔,威伯福斯先生,你是我們的弟兄朋友,努力使我們得自由。願上帝的大能祝福你,雖然很多白人不讓我們自由,黑人怎麼辦,黑人怎麼辦,上帝給我們力上加力」。


  1815年後,在英屬殖民地迎來了黑人福音大復興。1824年,倫敦傳道會的史密斯牧師,在殖民地的一場黑奴與白人衝突中,以煽動叛亂罪被判死刑,為黑人弟兄而死。史密斯牧師在法庭上一言不發,只在宣判前大聲誦讀《哥林多后書》第4章8—9節,「我們四面受敵卻不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這一事件震動了英倫三島。威伯福斯因自己沒有參與對史密斯牧師的營救而懺悔,公開向倫敦傳道會道歉。其實這個傳道會最初也是在「克拉朋聯盟」的努力下成立的。後來去中國傳福音的戴得生,就是這個傳道會差派的。這一年,威伯福斯最後一次向議會提交了徹底廢除奴隸制的請願書,第三代「克拉朋聯盟」的領袖巴克斯頓稱這份請願書為「一項革命性的、宣告奴隸制度為基督教和憲法所不齒的提案」。但威伯福斯認為自己犯下大錯,選擇退出政壇。


  威伯福斯的廢奴生涯,與福音派領袖的屬靈支持也有著緊密關聯。他剛信主時一度想放棄政治,這時他遇見60歲的福音派牧師約翰·牛頓。牛頓與當時著名的福音派領袖沉美恩(Charles Simeon)一樣,都曾是奴隸販子。牛頓的母親數十年為他的悔改不斷祈禱。牛頓在母親去世後悔改信主,寫下大量詩歌,其中《奇異恩典》堪稱幾百年來全世界流傳最廣的一首聖詩。一天夜晚,威伯福斯來到牛頓住處,向他傾訴,與他一起禱告。牛頓看見上帝要帶領這個年輕人走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他建議威伯福斯不要退出議會,並為他代禱,「我盼望並相信主耶穌高舉了你,是為了他的教會和我們國家的益處」。這個代禱奠定了威伯福斯一生的方向。十八年後,牛頓在彌留之際,聽到了國會通過《廢奴貿易法案》的消息。


  衛斯理在威伯福斯一生中也曾恆切的為他禱告。離世之前還特別寫信鼓勵威伯福斯。信上說:
  
  「除非上帝在這件事情上將你舉起,你會在人和撒旦的反對之下身心疲憊而崩潰。但如果上帝站在你這一邊,誰能抵擋你呢?依靠主的力量征戰吧!直到英國的奴隸制度在上帝面前潰散,直到最卑微的人可以見到陽光。閣下,那位在你年輕時帶領你的,願他此刻也在萬事上繼續賜你力量」。
  
  美國的廢奴進程,同樣受到福音奮興運動的影響。1835年全美廢止奴隸制協會的成員,有三分之二是福音派牧師。那些建立所謂「地下鐵道」幫助黑奴逃到北方的組織者,幾乎全是貴格派的信徒。長老會和衛理公會都曾給予廢奴運動屬靈上的支持。東部和中西部的福音派人士,也時常捲入對抗奴隸制的奮鬥。福音派女作家哈拿·摩爾受到威伯福斯的鼓勵,在英國各地成立主日學,並寫出大量的福音小冊子,其中著名的《鄉野政談》,公開反對潘恩建立在人文主義之上的人權論。她後來成為「克拉朋聯盟」的外圍成員。摩爾的作品,帶動了一大批英美基督徒女性,在家中以文字事工投身熱烈的廢奴浪潮,成為普世廢奴運動中一個美好的見證。其中最為人知的,莫過於寫出《湯姆叔叔的小屋》(黑奴籲天錄)的斯托夫人,這部小說對美國廢奴運動有著深遠的震撼力。
  
——王怡《少一個奴隸,多一個弟兄》
http://godoor.net/jidianlinks/ab/wy-wbfs.htm  

[ 本帖最後由 jidian 於 2007-3-22 00:42 編輯 ]

15

主題

71

帖子

4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7
沙發
 樓主| jidian 發表於 2007-3-22 00:41 | 只看該作者
另,看到還有不少反基網友拿「基督徒的奴性」來說事,抄段我自己的舊帖吧:

記得有一句話是說「人不可有傲氣,但不能沒有骨氣」,我很贊同。
我也同意「心甘情願做奴僕的心態要不得」。不過兄所說「不管主宰
者是什麽形式」也許可以有一個唯一的另外,即人只應該做上帝的「
奴僕」。

所謂「奴僕」當然是比喻性的意思,「奴役」跟「自由」相對。以其
喻意來說,正如義兄所言,不管我們承認不承認,其實人性的「罪」
的本質決定了我們實際上可以說都是某些東西的「奴僕」,比如我們
身上那些「立志行善卻由不得我」的不能自拔的「人性的弱點」,用
另一種眼光來看就正是「罪的奴僕」的一個很好的註解。所以耶穌說
「真理必讓你們得自由」,在上帝以外實際上根本沒有什麽真正的「
自由」,能夠打破罪的鎖鏈才是真正的自由。

「做上帝的奴僕」並不是「自認下賤」,就象如果放在中國傳統文化
的範疇之中我們說「順應天意」、「服從道」等等並沒有什麽「下賤
」的一樣。這裡的幾位仁兄看起來都是對我們的傳統文化了解較深的
,關於「井底之蛙」和「虛懷若谷」之類的「道」理應該比我懂得多
,我就不在這裡羅索了。

談到「奴性」,自然會引出一個問題,就是人的尊嚴是從哪裡來的?
為什麽人與人應該是平等的?基督教信仰認為人都是上帝所造,有「
上帝的形象」--不要又想偏了,問我「那上帝長什麽樣?皮膚是黑還
是白?」等等,這裡的「形象」是指人的靈性及道德良心等等「德性
」--這就為人的尊嚴和價值提供了超越的信仰基礎(「精神支柱」)。
如果兄們沒有耐心去看看出埃及記,我推薦你們如果有機會能找一盤
《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 的電影錄象來看看(這部電影當年
還得過奧斯卡呢),相信能夠幫助你們認識對上帝的信仰與摩西帶領
以色列民族擺脫「世俗文化」遠比他們強大的埃及人的奴役的精神支
柱之間的關係。耶穌基督的福音更是「讓被擄的得釋放」的好消息。
如果兄們知道一點美國民權運動的歷史,就會知道馬丁路德金(他的
「職業」就是牧師)的「夢想」跟他對耶穌基督的信仰完全不能分開
。無獨有偶,現在已經是總統的曼德拉也是一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
我在電視上看過他談信仰「見證」)。種族隔離者的牢獄根本不能剝
奪這位在上帝面前如此謙卑的黑人領袖的心靈的自由,而他出獄後對
那些關過他的人的寬恕更令他的敵人都對他表示尊敬。他是謙卑的,
卻滿有一個人應有的尊嚴。(基督教信仰講的「謙卑」可能我們很容
易誤解成跟我們說的「謙虛」差不多,其實內涵外延都不一樣。。。)

是的,在上帝面前謙卑的人在人面前反而有真正的尊嚴,而一個自大
狂妄的人在驕傲的外表後面恰恰可能是毫無尊嚴,在一定的條件下可
能很容易就變成自卑、奴性。(有點象老莊的智慧了吧:-) )一生
在上帝面前謙卑服事的特蕾莎修女,看上去是那麽柔弱瘦小,然而當
她直視柯林頓的眼睛「告訴他一個事實」的時候,顯得渺小的恰恰是
比她高出一頭的「小克」,她的身上充滿的是何等的尊嚴與力量!我
見過、聽過太多的人和事,那些耶穌基督今天的跟隨者,在世人的眼
中,他們是優秀的企業家、叱吒風雲的政壇人物、馳騁體壇的驍將、
功勛卓著的老將軍。。。,然而他們在上帝面前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
,就是仿效他們的主耶穌,「心裡柔和謙卑」。在生活中他們是鐵骨
錚錚的男子漢,在上帝面前他們又是謙卑順服的真正的基督門徒。「
橫眉冷對千夫指」不一定沒有奴性,「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卻可能有
真正的尊嚴。

願厚賜萬物的上帝給我們真正的智慧、自由、尊嚴和力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paullian 發表於 2007-3-22 13:41 | 只看該作者
獅子走進了牛群聚居的草地。它看見那些牛們豁亮的牛角以及對待侵略者們無情的反擊。獅子害怕了。
獅子想,我何不想個辦法讓他們變的溫順?然後才好享受美餐呢?
於是獅子從草叢裡走出來,威風凜凜的對牛群說到。我,是偉大的獅子,這個森林的王者。你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我賜予你們的。你們看那,你們現在所吃的水草已經不豐盛了,你們只要跟隨我,我將賜予你們另一片更加豐饒的水草地給你們聚居。
於是牛群們高興級了,他們紛紛表示願意跟隨獅子。於是獅子帶著牛群們來到了另個豐盛的水草地,並用自己的獅子吼嚇走了原來再此生活的動物。
牛群們非常的高興,他們認為獅子是他們偉大的王。於是他們安身再了獅子給予他們的草地。成天的膜拜獅子以感謝獅子的恩德。
日子過了一天又一天。牛群們對獅子不再又戒備的心,他們的自以為他們的安全有獅子保護,他們的牛角不再鋒利,他們的眼神不再銳利,他們再吃不完的水草前貪圖享樂渾然忘我了。
於是,獅子想,牛群們已經不再兇猛了,他們再自己面前溫順的好比羊羔。他們已經甘心做自己的奴僕了。時候可以了。。
獅子照常來到牛群中,它招來了它的獅群,它們傲然的走著,接受著牛群的膜拜,當最後一隻牛低下了它的角時,獅群們發動了攻擊,於是,這群愚蠢的牛,沒有任何抵抗的,成為了獅子們口中香美的食物。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3

主題

1796

帖子

42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8
4
常常 發表於 2007-3-22 20:54 | 只看該作者

先轉一篇文章: 批判,是最重要的建設!

批判,是最重要的建設!
歐陽文風 on 2003\'年\'01\'月\'25\'日\' (327 Reads)
www.thefreemedia.com
題:批判,是最重要的建設!

文:歐陽文風

美國人將每年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一訂為馬丁路德金紀念日,馬丁路德金美國的貢獻,與美國人對他的敬重,由此可見一班。這位非裔牧師,在暴力不斷的歲月,置生死於度外,大力鼓吹甘地的非暴力精神;在視種族歧視為天經地義的年代,廣傳基督的博愛,為基督信仰注入新活力,將國內爭取平權運動推向高峰。他偉大的講章〈我有一個夢〉因豪邁而慷慨,因慷慨而激昂,言道義語忠烈,迴腸盪氣;雖然其身已死,其骨已朽,但其信心、膽識與節操,繼續鼓舞多少血性男兒與卓爾巾幗追逐一個未竟之夢!

今年,布希總統與第一夫人在馬丁路德金紀念日到華盛頓效區格蘭納登(Glenarden)社區第一浸信會教會參加聚會,他對會眾說\"我們在教堂紀念這位偉大的美國人是恰當的,因為平等和公義的信念出自教會。\"基督徒聽來頗為受用,可惜,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因為當年支持蓄奴、鼓吹種族主義、宣揚種族隔離政策的勢力一樣來自教會!不要忘記,當馬丁路德金如火如荼地反抗暴政爭取平權時,許多牧師指他所行所為有違基督信仰,是\"非基督教\"(un-christian)。結果他在獄中寫了一篇文章,回應這些基督教牧師,為自己的信仰與理念辯護,那就是著名的〈來自伯明罕的書簡〉。

世態炎涼與人性勢利,大概就是如此:成功前還是爭議人物,趨炎附勢者避之太吉,成功后就來拉關係爭功勞。美國許多基督徒如今爭先恐後說我教偉大,卻忘了當年多少教會如何利用聖經落井下石。

當年白人馴化黑奴的工具之一就是聖經,他們特彆強調新約聖經彼得前書2章18節的經文,教導做奴隸的要順服主人,而且還要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以後死了就有好處云云。在1856年,美國維吉尼亞州一位浸信會牧師多頓史端費洛(Rev.Thorton Stringfellow)引經據典支持蓄奴,他在其撰述的小冊子〈聖經的觀點〉中強調\"耶穌接受奴隸製為一合法的制度,耶穌從來沒有說要推翻蓄奴制,他也沒有提出甚麼新的道德觀來解放奴隸。\"美國北方的浸信教會對此有不同觀點,但南方教會卻認為支持蓄奴有聖經根據。在馬丁路德金的時代,這些教會領袖一樣執迷不悟,指責馬丁路德金搞社會運動有違聖經教訓,基督徒應注重靈魂得救死後上天堂而不是進行社會改革,還批評馬丁路德金與政府對抗明顯有違聖經有關尊重掌權者的教導。這種字面解經,對聖經斷章取義的詮釋就是一種迷信聖經的惡果,南方浸信教會在1995年6月終於為當年支持蓄奴,與在50及60年代反對民權運動而正式道歉。

布希總統今日讚揚教會,卻不對教會當年欺壓弱勢者進行深層的批判,這種言論是沒有積極意義的。當年許多基督教會領袖的錯誤,是屬於思考方法的謬誤所致,需要進行思想性與神學的再教育。這種解經與信仰模式不改變,將在不同的時代藉不同的社會議題一再呈現同一的\"思想病徵\",且不斷複製與代代相傳。過去有教會強調上帝創造白人黑人膚色有別,社會角色亦應有別,此事無關平等。這種話莫名其妙,但今日不也有不少教會以為上帝創造男女性別不同,社會角色亦應有別,所以女人不應成為領袖?這根本就是同出一轍的歪論。職是之故,對歷史不進行思想性的批判,恐怕只會重蹈覆轍,這教訓從中古世紀教會迫害科學家,至後來對民權運動的百般阻撓,一再呈現,我們豈能不引以為鑒?殊不知批判是最重要的建設,否則只是換湯不換樂,舊酒裝新瓶。我們豈能為了面子,漠視歷史的醜陋,粉飾過去的罪惡,視自我批判為毒蛇猛獸?

http://thefreemedia.com/index.php/columns/2464
多喱咪化嗦啦柒哆!!!(1 2 3 4 5 6 7)
飛行麵條怪與你同在!拉麵!
http://zh.wikipedia.org/wiki/飛行麵條怪物信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717

帖子

16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
5
你在哪裡 發表於 2007-3-23 02:15 | 只看該作者
paullian 你那篇寫得不錯,難道不覺得,我們現今就已經被 世界 這頭猛獅帶進了更加豐饒的水草地。甚至忘了他才是我們真正的仇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主題

1752

帖子

54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2
6
zhangt1229 發表於 2007-3-23 03:30 | 只看該作者
樓上說得有點道理,比如說,迷戀物質生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基督天主神 發表於 2007-3-23 04:5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paullian 於 2007-3-22 13:41 發表
獅子走進了牛群聚居的草地。它看見那些牛們豁亮的牛角以及對待侵略者們無情的反擊。獅子害怕了。
獅子想,我何不想個辦法讓他們變的溫順?然後才好享受美餐呢?
於是獅子從草叢裡走出來,威風凜凜的對牛群說到 ...

本故事的修正:
獅子說:我保證你們不但現在有草吃而且永遠有草吃,代價是把十分之一的牛犢獻給獅子作為祭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71

帖子

4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7
8
 樓主| jidian 發表於 2007-3-23 08:4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基督天主神 於 2007-3-23 04:50 發表


獅子說:我保證你們不但現在有草吃而且永遠有草吃,代價是把十分之一的牛犢獻給獅子作為祭品。


耶穌說,

10:1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強盜。  
10:2  從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  
10:3  看門的就給他開門,羊也聽他的聲音。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  
10:4  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羊也跟著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  
10:5  羊不跟著生人,因為不認得他的聲音,必要逃跑。」  
10:6  耶穌將這比喻告訴他們,但他們不明白所說的是什麼意思。  
10:7  所以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  
10:8  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是強盜,羊卻不聽他們。  
10:9  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  
10:10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註: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10:11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  
10:12  若是僱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趕散了羊群。  
10:13  僱工逃走,因他是僱工,並不顧念羊。  
10:14  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  
10:15  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並且我為羊捨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paullian 發表於 2007-3-23 12:37 | 只看該作者
怎麼。你們還沒看出俺的故事講什麼么。。
再你們看來,上帝是你們的主,你們的神。
再我看來,上帝就是哪只獅子。而我們就是哪群的牛。
孫子曰,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強盜們來劫掠時,常是用花言巧語騙走我們的武器,然後才明目張膽的殺戮與搶奪。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717

帖子

16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
10
你在哪裡 發表於 2007-3-23 18:15 | 只看該作者
看得懂你的意思。問題是你們早你被這個世界迷亂了心智。到底是誰花言巧語騙走我們的武器,然後才明目張膽的殺戮與搶奪?
問樓上的:你願意放棄花天酒地,過成聖的生活嗎?
父,我什麼都不是。你為什麼還要揀選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11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3-6-19 10:46 | 只看該作者
頂上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2
jiandao 發表於 2013-6-19 11:14 | 只看該作者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3-6-18 21:46
頂上來。

好文章,謝謝弟兄頂上來

弟兄怎麼看基督徒對於美國廢奴運動的支持以及參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13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3-6-19 12:54 | 只看該作者
jiandao 發表於 2013-6-18 22:14
好文章,謝謝弟兄頂上來

弟兄怎麼看基督徒對於美國廢奴運動的支持以及參與? ...


那是南北戰爭好不好。哪邊都有大量的基督徒參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14
求索 發表於 2013-6-19 21:51 | 只看該作者
jiandao 發表於 2013-6-19 11:14
好文章,謝謝弟兄頂上來

弟兄怎麼看基督徒對於美國廢奴運動的支持以及參與? ...

文章顛倒歷史,給基督教貼金。廢奴和基督教有什麼關係?倒是畜奴是基督教的產物。中國沒有基督教,也沒有奴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5
jiandao 發表於 2013-6-20 10:59 | 只看該作者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3-6-18 23:54
那是南北戰爭好不好。哪邊都有大量的基督徒參加。

哈哈,弟兄,有點勇氣好不好???

連歷史上有大量基督徒支持、參與廢奴都不願承認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6
jiandao 發表於 2013-6-20 10:5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3-6-19 22:01 編輯
求索 發表於 2013-6-19 08:51
文章顛倒歷史,給基督教貼金。廢奴和基督教有什麼關係?倒是畜奴是基督教的產物。中國沒有基督教,也沒有 ...


畜奴是基督教的產物?哈哈

中國有遍布全社會,幾乎無一人可以倖免的人身依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17
青貝殼 發表於 2013-6-20 14:38 | 只看該作者
jiandao 發表於 2013-6-20 10:59
畜奴是基督教的產物?哈哈

中國有遍布全社會,幾乎無一人可以倖免的人身依附  ...

不要亂講,我們早已當家作了主人,只不過我們請來的僕人比較兇惡一點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8
jiandao 發表於 2013-6-20 15:20 | 只看該作者
青貝殼 發表於 2013-6-20 01:38
不要亂講,我們早已當家作了主人,只不過我們請來的僕人比較兇惡一點而已。 ...

貝殼兄說得對,哈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19
求索 發表於 2013-6-20 21:48 | 只看該作者
jiandao 發表於 2013-6-20 10:59
畜奴是基督教的產物?哈哈

中國有遍布全社會,幾乎無一人可以倖免的人身依附  ...

難道西方的白人不是拿著神經去販賣黑奴嗎?他們也是拿著聖經去中國販賣鴉片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20
拎不清 發表於 2013-6-21 00: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拎不清 於 2013-6-21 00:30 編輯
求索 發表於 2013-6-20 21:48
難道西方的白人不是拿著神經去販賣黑奴嗎?他們也是拿著聖經去中國販賣鴉片的! ...



」。阿尼西母知道等待他的那個人,在處境中是他的主人,但在靈魂中是他的弟兄。這就是人類廢奴史的開端,也是人類史上真正充滿指望的畫面之一。


  回顧兩千年的人類廢奴史,無數基督徒走在這一視奴隸為弟兄的路上。《腓利門書》指出了一個原則——「福音化就是自由化」,基督教的目的不是打倒奴隸制,而是將奴隸從人心中廢去,在一切處境之下拯救人的靈魂。而靈魂的改變,最終將導致處境的改變,傳福音也因此成為廢奴的一部分。基督徒遵循這個原則,使原則一點點成為歷史。


典型的不斷的偷換概念。處境上的主人,靈魂上的弟兄。不就成了撒但和人了嗎。最後又提出靈魂的改變,最終將導致處境的改變。注意這裡的最終二字,那就是告訴奴隸們,你們已有平等的權力了。至少在靈魂上你們和你的主人是平等的,至於在處境上你們受主人的壓迫,剝削就慢慢的等待吧,最終還是會平等的。(直到死後,到了天國,就實現了)這才是本樓所說的基督教的廢奴。處境上的主人,靈魂上的弟兄,是先要說的,給奴隸們一點安慰,你要更多,就說下一句,靈魂的改變最終將導致處境的改變。就是你等吧,平等,自由會有的。也就是畫了一個大餅,說等吧,最終你可以吃到它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6: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