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走出親美遠中困局 「習馬會」不是天方夜譚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3-6-21 08: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多維
2013-6-20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同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會面后,外界將焦點放在馬英九與習近平會面的可能性上。由此,2014年APEC能否促成馬習會,最近突然廣受關注。 台灣媒體曾發表題為《全力促成明年APEC馬習會》的社論,稱馬習會「將是震動世界的一場盛會,更是開創兩岸更上層樓之新局的絕佳機會」,甚至提醒「兩岸當局如果辜負了這個歷史機遇,該當何罪?」乍聽之下,2014年APEC年會就要搞兩岸最高領導人會面,確實有如天方夜譚。但奇怪的是,馬在6月10日接受廣播專訪時,卻有意不把話說死,只說「這些建議我都聽進去了」,並表示若要與中共最高領導人見面,「可能還要創造一些條件才行」。

  馬對兩岸政治對話鬆口

  台灣學者、前立委郭正亮6月19日在《南華早報》上發表評論指出,馬的兩岸弦外之音不只如此,還表現在他對兩岸政治對話的放鬆立場。原本在5月4日,馬針對大陸提出「已經做好兩岸政治對話的準備」,立即重申「不必急」的否定立場;但到了6月10日,他卻改口兩岸政治對話「民間早就在談,政府從沒限制」、「兩岸交流互動愈多愈好、層次愈高愈好」、「怎麼擴大和深化,並沒有任何限制」。

  馬還以兩岸互設辦事處為例,說「它裡頭每一樣東西,其實都具有高度政治意義」,並為了爭取大陸同意台灣版的互設辦事處草案,又對大陸表達善意,重申「在中華民國的憲法架構下,我們不可能把海峽對岸看做是一個國家」、「兩岸互設機構不會成為外交機構」。 6月11日,馬為了說明「一中各表」立場,甚至還說「大陸還是我們憲法上的國土」。

  馬故意不把「APEC馬習會」說死,明示「還要創造一些條件才行」,等於標舉「APEC馬習會」作為台灣的兩岸中程目標。原本馬英九擔心兩岸政治對話必將涉及「處理中華民國定位」,也很難避開兩岸終局的統獨爭議,因而對兩岸政治對話始終保持距離。如今他卻發現,「處理中華民國定位」未必涉及統獨終局,也可導向有關「中華民國領導人如何參加APEC首腦會議」的兩岸政治對話,兩岸要共同解決的問題既可改變,馬當然也可對政治對話保持更開放態度。

  警覺「親美遠中」走過頭

  馬在6月10日轉向大陸示好,正好在6月7-8日奧習會之後。不管是奧巴馬急於會見習近平,或是美中首腦建立親密外交模式,或是美國給予中國超高規格待遇,或是美國並未擺出遏制中國的強勢身段,或是美國更急於拜託中國化解朝鮮危機,或是美中合作仍然大於競爭態勢,都使馬警覺到自己太高估美國「重返亞洲」的抗中策略,近一年來馬所採取的「親美遠中」布局,顯然也走過頭。

  馬轉向大陸示好,國際因素是美中對抗態勢不如預期,另有兩個島內因素:

  一、振興台灣經濟,台美TIFA談判緩不濟急,但ECFA後續談判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就在眼前,加上陸資來台、陸客來台、大陸對台採購等重大利多,馬政府都需要與大陸善意往來,才能爭取更好的兩岸合作條件。

  二、馬內政不斷失分,從油電漲價到推行證所稅、年金改革、核四公投、推動十二年國教等,導致民調下滑到歷史低點,不得不回到強項兩岸關係上,以圖力挽狂瀾。

  問題是,要轉向大陸示好,就必須回答大陸最關注的兩岸政治對話問題,不能只是一味拒絕。馬原本擔心兩岸政治對話必將導向統獨爭議,低民調的自己必將承受不起,後來經人提醒可將兩岸政治對話的討論焦點,先聚焦在如何針對「APEC馬習會」做出「合情合理安排」,果真如此,不但不涉及敏感的統獨爭議,又可突破李扁兩人所解決不了的國際困境,對馬來說必將是一大加分。

  APEC馬習會難度極高

  但李扁長達十多年無法出席的APEC領袖會議,難度之高,馬也心知肚明。畢竟歷屆APEC會議,台灣都是由商業領袖、學界領袖、經濟官員代表參加,例如在李登輝總統任內,是由經建會主委蕭萬長、辜振甫等人參加;陳水扁總統任內,代表參加者更多,包括彭淮南、李遠哲、林信義、張忠謀、施振榮等人。

  陳水扁執政期間,曾多次試圖改變APEC參與規則,但都以失敗告終。後來扁不得不向國際現實妥協,連續三年改派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以總統特使身份參加APEC領袖會議。

  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關係進入空前改善階段,馬英九派前副總統連戰擔任APEC特使,由於連是2005年啟動國民黨破冰登陸的主導人,深獲大陸當局支持,此後直到2012年,連戰連續五年成為馬的APEC特使。

  即使在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之後,大陸仍然只接受卸任副總統連戰與會,此外具有各國領袖會議性質的博鰲論壇,大陸也只接受還沒上任的副總統當選人參加,例如2008年由蕭萬長與會、2012年由吳敦義與會,大陸顯然很堅持台灣領袖代表的非政府身份。

  由此可知,主張2014年改由馬英九親自參加APEC領袖會議,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APEC場合自然見面,是何等高難度的兩岸要求!

  大陸挺「馬習會」必須對內交代

  顯而易見,馬能否參加APEC領袖會議,關鍵在大陸是否同意,大陸固然樂見馬習會,但基調是馬以國民黨主席身份,在北京會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這與馬所期待的「以中華民國總統身份」,在APEC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然見面,二者頗不相同。

  可預期的是,馬絕不可能接受比照中國香港的「中國台灣」模式,但大陸也不可能接受其「中華民國總統」身份。一個可能的妥協,是大陸接受馬以「中華台北領導人」身份參加APEC,這對台灣將是空前的國際突破,但對大陸來說,卻必須找到讓步理由,否則對內將難以交代。

  筆者以為,大陸對馬讓步的理由,可能有兩種:一種是積極理由,亦即馬承諾推動兩岸政治對話,啟動軍事互信對話,促成兩岸南海合作,促成兩岸高層互訪,醞釀更多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共享中華文化的情感氛圍。

  另一種是消極理由,亦即大陸擔心如果不幫馬得分,國民黨可能在2014年七合一選舉慘敗,進而在2016年失去政權。由於習近平的第一個五年將在2017年結束,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2017年又有香港特首直選,一旦台灣變天,恐怕香港也會連動,大陸恐將很難承受台港連續變天的政局動蕩。

  不管是積極理由或消極理由,馬比起李扁兩人,都更有機會期待2014年APEC馬習會。畢竟只要民進黨的兩岸轉型繼續停滯,國民黨就可繼續吃定大陸,大陸在台灣除了國民黨之外,仍然找不到替代選擇,就不得不在2014年力挺APEC馬習會,以便保住國民黨的執政元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2: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