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邊進口糧食一邊「儲備土地」?

[複製鏈接]

650

主題

1307

帖子

1403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0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nqiang 發表於 2013-6-18 22: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小土過後是多雲

       新華社發布消息稱,根據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評審結果,批准了3個轉基因大豆可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這3種大豆分別是巴斯夫農化有限公司申請的抗除草劑大豆CV127、孟山都遠東有限公司申請的抗蟲大豆MON87701、抗蟲耐除草劑大豆MON87701×MON89788。目前,經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評審,已先後批准了轉基因棉花、轉基因大豆、轉基因玉米、轉基因油菜4種作物的進口安全證書。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年5月的河北邯鄲曲周縣,掀起了一場「毀小麥」的熱潮。無論是再有10天就將收割的小麥、蔬菜大棚里已經掛果即將上市的西紅柿、還有已經進入盛果期桃樹和蘋果樹,一律毀掉,村民們將顆粒無收。據村民介紹,當地政府強行佔用滏南村160多戶村民的全部口糧地,當地政府美其名曰為「儲備土地」。

       這兩條新聞同時出現在各家網路媒體上,讓我們一眼看出中國境內「上下一致」消滅農業的「滾滾熱潮」。

  從國家層面看,直到最近幾年,堅持自給自足的中國還只是進口少量優質大米、小麥。但情況近期正在改變,已成為全球最大大豆進口國的中國,如今正將玉米、小麥和大米等穀物列入購買名錄。這種變化將對全球糧食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即便中國自給自足率只是稍微下挫,對(世界)糧食貿易而言也非同小可」,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周厚豐表示,「中國進口5%的糧食,就相當於世界穀物貿易的1/3或半壁江山。去年1至11月,中國的糧食進口已增至前年同期的3倍,從450萬噸增長到1340萬噸。大規模進口已令其成為世界第二大大米和大麥進口國,玉米和小麥進口也分別進入全球前10名和前20名。

       一面是國內糧食連續九年增產,一面開始大規模從國外進口糧食,原因何在?目的何在?一方面,很顯然是有人要引狼入室從中漁利;另一方面,引進國外大批糧食衝擊國內糧食市場,可以有效補給糧食虧空抑制糧食價格,製造歌舞昇平的幻象,為「賣地財政」出力。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當局為了掩蓋「改革」方向性過失,開始鋌而走險,採取所謂的「投資性拉動經濟」的策略,大搞各種基本建設。這種不顧產出的惡性投資並沒有攙扶中國經濟走出陷阱,由此,為了彌補經濟實際崩潰的巨大漏洞,當局不得不連續出台向百姓轉嫁經濟負擔的所謂「改革發展政策」,諸如各類加稅政策,使稅收增幅每年竟達20%以上。即使這樣,仍不能維持國家經濟運轉,所以,又開始陸續將本來應該在稅收中支出的國民教育成本、醫療成本、養老成本、住房成本全面推卸給社會,由百姓自己承擔。這是外出農民工產生的第一個原因。這之後,幾乎每項「改革政策」,都是為前面的政策失誤買單,到上世紀末,實在運轉不過來了,許多地方政府已經將手伸向養老保障金,萬般無奈之下,中央政府只好默許地方政府賣地度日。一時間,土地轉讓盛行。為了廉價剝奪農民土地,政府拚命壓價農產品,讓種地無利可圖無法生存。為了壓低糧價,發改委不惜出台了極其嚴厲的處置政策,糧價稍有上漲就立即打壓,以此逼迫農民放棄種地進而放棄土地,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近年來更是不惜逐年加大糧食進口,逐步將中國的肚皮管理權交給外國人,也不讓農民通過種地獲利。

        目前,為了繼續維持賣地財政,各級政府已經吹響了「城鎮化」的號角,紛紛「率先」「儲備土地」,反正有農業部拿進口糧食給地方撐腰,那麼,鏟小麥,毀大棚還有啥顧忌?誰敢擋住征地搶地的鐵蹄,就將誰用」發展招商「的車輪碾得粉身碎骨!這大概就是目前最大的現實吧?因此,我已在多篇文章中強調,再不叫停「土地財政」,中華民族危在旦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08: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