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對於中美關係以及美國的對 華政策,美國學術界也存在著長期的爭論,中美間是競爭大於合作,還是合作大於競爭?美國對華政策該以接觸為主,還是應加大遏制?隨著中國崛起勢頭的加速, 美國相對實力的下降,這類分歧與爭論更加如火如荼。當前,亞太地區已成為美國的全球戰略重心,美國正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而該地區的形勢走向也正成為 中國崛起的試金石,中國的權力和影響將不可避免地快速在該地區延伸,兩國的戰略碰撞似乎難以避免。然而,與此同時,在推動經濟增長、防核擴散、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等方面,兩國深入合作的動力和壓力都顯著加大。在這種背景下,接觸加遏制的兩手策略的內在矛盾也愈發尖銳。對於美國而言,接觸過多,擔心助長中國 實力增長速度;遏制過猛,又憂慮中國反彈加劇對抗。而且,遏制多一分,接觸的作用就會少一分,兩者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兩面下注的平衡或度的確難以掌控。 形勢似乎要求美國應更加旗幟鮮明,究竟該如何調整?對此,基辛格博士和阿倫·弗里德伯格兩位堪稱政學兩界「水陸兩棲」的國際問題專家於2011年前後分別推出了各自的專著《論中國》(On Chin)和《中美亞洲大博弈》(A Contest for Supremacy:China, America, And 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Asia),就此類問題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建議或結論,引發了美國國內各界的廣泛關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