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A股被指10年負增長 投資者數十萬億資金蒸發

[複製鏈接]

1198

主題

2123

帖子

224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4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禾苗 發表於 2013-6-14 19: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訊 據中央民族大學張宏良微博介紹,一封《我們錯了》的郵件稱,中國經濟增長堪稱世界奇迹,上證指數卻從10年前的2245點跌到現在2149點,扣除新股發行因素還剩不到500點,十年增長為負數。

而同期貨幣發行十倍以上,房價上漲十倍以上,一般商品至少上漲五倍以上,億萬投資者虧損累累,數十萬億資金被詐騙一空。同時60%財富流向西方。

資料顯示:目前政協委員76.77%有外國護照,人大代表57.47%有外國護照。有數據顯示,80%以上的廳局級幹部擁有外國護照。2010年立案的外逃貪官轉移金額為2378.2億人民幣。中國的權利和財富大部分為外國所有。

資料顯示:雖然中國GDP世界排名:1978年第15名,1990年第10名,1995年第7名,2000年第6名,2007年第4名,2010年第2名;但中國人均收入世界排名:1976 年84名,1980年第94名,1990年第105名,2008年第106名,2010年第127名。中國成為國際廚房,99%的群眾與世界人均差距越拉越大。

A股怎麼了

A股熊冠全球 制度缺陷令投資者望而卻步

A股市場「只講融資功能,不講投資功能」的發展思路,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以中國加入世貿后經濟成長最快的時間段來看,期間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了接近3倍。2000年至2013年5月3日,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數量和市場總市值分別從約1000家和約5萬億元,增長至2491家和23.25萬億元,分別增長約1.49倍和約3.6倍,但A股市場注重的是企業上市的數量和融資的數量,指數走勢的強弱卻並不受到重視。期間,上證指數的漲幅卻只有6.3%,以十幾年的時間跨度和利息成本來看,其投資收益顯然是負的。

其二,IPO始終保持著高價發行的格局,且不說創業板的高發行價、高發行市盈率、高超額融資率的「三高」,只看看中國石油就清楚了:2007年11月5日上市的中國石油,其發行價為16.7元,上市開市價為48.6元,此後僅半年時間就跌破了其發行價,至2013年5月3日收市為8.5元,以發行價認購該股的股東若持有至今,5年多時間的市值虧損高達49.1%。

因此,要改變A股市場熊冠全球的格局,就必須進行市場制度的根本改革,必須與時俱進,拋棄「只講融資功能,不講投資功能」的畸形思路,真正使證券市場應該具備的三大功能(融資功能、投資功能和資源配置功能)平衡發展,齊頭並進,才能使A股市場具備長期健康發展的條件。應該真正讓社保資金、養老金和企業年金等大型長期投資者入市,這樣才能解決A股市場股票供應大於需求的失衡格局,真正做到供求關係的平衡。應該繼續改革新股發行上市制度,去掉新股發行價的虛火,使新股上市后仍然具備投資的價值,這樣才能A股市場具備成長的基礎。應該建立投資者集體訴訟和賠償機制,從制度上給以投資者必要的保護,這樣才能讓投資者建立對A股市場的信心。應該嚴格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高上市公司造假成本,堅決實行上市公司退市制度,這樣才能優勝劣汰,使A股市場成為一湖活水,充滿生氣。應該堅決打擊內幕交易,提高違法成本,這樣才能使A股市場成為公平公正的市場。

總之,只有對市場制度實行根本的改革,才能從根本上改變A股市場熊途漫漫的格局,才能使A股市場真正長期健康發展。

振興A股意義重大

劉紀鵬:抄底中國必先做多中國 股市興則國家興

劉紀鵬(微博)認為,「抄底中國」是給投資人聽的,「做多中國」是給中國的政策決策者聽的。因為沒有一個國家的崛起是靠房市,同樣沒有一個國家的崛起不靠股市,因此中國今天要崛起,必須要做多中國,「股市興,則國家興」。

「中國股市目前是帶病運行,為何停發新股9個月仍然低迷,是因為人們不願意讓你帶病重啟新股發行,如果不做任何改變繼續重啟,即便大盤勉強漲起來,仍將面對大小非瘋狂套現的惡性循環。」劉紀鵬稱。

在他看來,中國股市應上漲到4000點。屆時市值將從20萬億漲到40萬億,到那時我們的市盈率也就25-30倍,以中國經濟的成長性而言完全合理,股市4000點應是監管層必須救市守住的基本點。

A股漲到4000點可能嗎?劉紀鵬認為這並不難,因為中國一不缺錢,二不缺成長性。「目前中國股市上交所市盈率是12倍、深交所是17倍,平均15倍,相比之下日本股市現在動態市盈率14倍,靜態19倍。」但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比日美都要高得多,也就是說市盈率高一點完全應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5: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