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個漢族少年的中國夢(116)海外華人被殺乾隆稱殺得好

[複製鏈接]

510

主題

606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華少年 發表於 2013-6-8 18: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個漢族少年的中國夢(116)海外華人被殺乾隆稱殺得好

1970年印尼排華,台灣中華民國國軍出兵

1970年9月,印尼掀起又一波排華浪潮,短短5天內有近百名華人被打死打傷,消息傳出,世界震驚。數百名受害華人湧入中華民國駐印尼大使館尋求庇護,大使館即將容納不下,又遭印尼軍警圍困,遂發急電向台北方面告急。
電文傳到台北士林官邸已是9月7日晚上10點,蔣介石自赴台之後習慣於早睡早起之規律生活,但事態緊急,便於子夜12點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此事。
參與會議的眾國軍將領及國府官員皆感到狀況棘手,遂不約而同的沉默不語。蔣介石卻露出其晚年難得一見之慷慨激昂,為眾人曰:「我們中華民國,一向極為重視與各友邦之情誼,但是印尼今日如此凌辱、殘害我中華血脈,就不再是我們的友邦,而是我中華民國七萬萬同胞共同之仇敵。今日竊據大陸的奸匪對華夏後裔之死活不管不問,我們既保存中華道統之最後余脈,斷不可聽之任之,令水深火熱中的大陸人民和全世界炎黃子孫心寒齒冷!」

蔣介石隨即部署對印尼華人之援救企劃,其時正是戡亂動員時期預備反攻大陸的國軍備戰之高峰,陸海空三軍皆士氣高昂、訓練有素。為預防事態轉變為國家間戰爭,蔣介石點出兩位國軍名將、孫立人將軍和黎玉璽將軍分別作為此次救援行動的最高指揮官和運輸行動指揮官。救援印尼華僑之企劃最終由蔣介石親自住持,抽調全軍200餘名精英軍官組成國光企劃室,制定了作戰計劃。孫立人將軍與黎玉璽將軍遂按照蔣介石之部署組建「印尼緊急事件特戰行動司令部」,以海軍陸戰隊之精銳「海龍」部隊為地面作戰骨幹,軍艦則有「丹陽」號、「劍門」號、「章江」號、「中權」號、「太平」號、「永昌」號、「沱江」號和「東江」號。空軍另行抽調P2V型偵察機1架作為先期情報之用;時為新銳之美造UH-1型直升飛機8架以為救援部隊突入雅加達市區及救援華僑返航之工具。
部隊集結完畢后,各軍種又分別制定具體行動計劃,具體為:
1、海軍「國威行動」
2、空軍「粉碎行動」
3、海陸「無畏行動」
4、後勤「惱怒行動」
民國59年9月13日,救援部隊集結高雄左營軍港,於《軍艦進行曲》中向南出擊,前往雅加達方向。15日下午,救援艦隊到達雅加達以西120公里之海域,此時空軍的P2V型偵察機由「九三一」大海戰後為國軍收復的原越占島嶼黑岩島上的機場起飛,前往雅加達偵查敵情,得到由黑岩島經新竹基地拍發的印尼方面部署情報的我救援艦隊當即出擊,8架直升機直接起飛冒著印方高射炮火直抵雅加達我大使館,各艦則逼近印尼海岸以為威懾及支援目的。
印尼軍警原本腐化,以爭權奪利及壓榨良善為能事,面對呼嘯而至的國軍直升機和隨之而下的精英「海龍」隊員,圍困使館之印尼軍警當即潰散,特戰隊員順利突入使館,與華僑匯合,隨即於使館外部署警戒線以防印尼軍警反撲,並開始安排華僑乘國軍直升機撤離。UH-1型直升機原本運力有限,在儘力裝載,並多次往返於外海艦隊才能完成救援華僑任務。
印尼當局聞訊,當即狂性大發,調集大批軍警全力進攻我使館,一時槍彈橫飛,腥風血雨,印尼方面以奸匪慣用之人海戰術屢屢衝擊我使館正門,「海龍」部隊廖鈞少尉以美造M-60式機槍猛烈掃射印軍人浪,又指揮部下與側面偷襲之印軍部隊展開英勇無畏之手榴彈戰,最後以刺刀、工兵鏟白刃相搏,擊潰印軍一個機甲步兵團,親手擊殺敵軍不下百人,印軍在付出重大傷亡后暫停攻勢。廖鈞少尉遂以「雅加達之獸」威名震驚世界。

至16日落日,滯留雅加達大使館之574名華僑和大使館工作人員全數為直升機救援往海上艦隊處,「海龍」部隊127名隊員成功阻滯印尼軍警12次人海衝鋒,斃傷無算,國軍亦付出12人陣亡、23人負傷之巨大代價。

最後一架攜帶著海龍隊員和大使館工作人員的直升機降落到「丹陽」艦后甲板時,此次震驚世界的救援行動終於結束,殘暴的印尼當局隨即受到國民政府及國際上一致猛烈譴責,於9月18日下令禁止排華行為。事後,孫立人將軍、黎玉璽將軍及行動中表現突出的廖鈞少尉等人均獲升職及表彰,蔣介石更是下令設立「雅加達救援作戰」紀念盾章授予所有參戰及指揮、支援人員。

博主點評:對照1998 年印尼再次排華暴行,上萬華人被奸被殺,世界各國同聲遺責,偉大的中華民人共和國竟說:這是印尼內政,我們不干涉別國內政。最後還是美國武力出面阻止印尼慘無人道的屠殺行為,同時派出軍艦從印尼接回了大量華人。被救的印尼華人在抵達美國時,在船上打出了「寧做美國狗,不做中國人」的橫幅。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恥辱與羞愧。98年印尼暴行,在中貢媒體上沒有一次披露過。只有在境外媒體上和在大陸「非法」流傳的光碟上才有很多照片,那慘無人道的屠殺華人照片,讓人髮指!

乾隆鼓勵荷蘭屠殺中國人
公元1740年,當時處於荷蘭殖民統治之下的印度尼西亞發生了一次針對當地華人的大屠殺,雖然時間只有短短的3天,但是華人死亡人數多達一萬(也有說兩萬、三萬的)之眾,史稱「紅溪慘案」。

荷蘭人之所以痛下殺手,根本原因是當地華人數量的迅速上升以及商業上的成功,讓荷蘭人感到了威脅和不安。中國自元朝之後,雖然多次有過海禁的歷史,試圖把國民牢牢關在國門裡,譬如元太祖忽必烈1292年的禁海令。但是人心畢竟是禁不住的,中國的海岸線何其寬廣,皇帝老兒們就是派再多的人也是看不住滴。於是,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中國人從沒間斷過前往東南亞的謀生活動。
《宋史》中記載:「中國賈人至者,待以賓館,飲食豐潔。 」、「凡見唐人至其國,甚有愛敬,有醉者則扶歸家寢宿,以禮待之若故舊。」。由於當時中華文化的先進性,華人通過勤勞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經濟實力決定話語權,華人最初在東南亞許多地區的地位是相當高的。比如在真臘(今天的柬埔寨),如果華人被殺要被判死刑,但如果華人殺了別人,交一筆罰金就可以。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十六、十七世紀,當時荷蘭、葡萄牙等新興資本主義國家不斷向亞洲滲透,逐漸殖民了今天的菲律賓、印尼等很多地區。他們的到來,使得華人的地位迅速下降,加上殖民者的各種政策打擊,華人的特權也逐步被取消。不過這些西方小國畢竟人力有限,在某些技術領域需要華人的貢獻,譬如制磚。所以在當時的巴達維亞(今天印尼首都雅加達)建設開發過程中,荷蘭人還千方百計招攬華人給他們到當地落戶,為當地GDP做貢獻。

荷蘭政府的目標是把巴達維亞建設成所謂「東印度最大的城市」,導致華人數量急劇增加。1719年,巴達維亞城內華僑人口已從初建時的800餘人增至4068人,郊區人口則達7550人。這些人數在中國也是小數,但對於人口小國荷蘭來說,那可是了不得的人數。常此以往,巴達維亞將成為華人的天下,這無疑是荷蘭人最不想看到的。為此,荷蘭殖民政府強行規定:凡是最近十年至十二年內居留在巴城的中國人,未申請領取政府所頒發的居留准許證者,一概驅遣出境。當時,凡是看到穿黑衣黑褲的華人,一律捉拿。以至於除了真正的無業遊民,就是許多住在城裡的較為富裕的華僑也被牽連。這導致雙方關係越來越緊張。

1740年,大批華人苦力聽說被遣送到錫蘭的同胞中途被投入海中時,拒絕上船,準備武力自衛。荷蘭殖民政府抓住這個機會對這些華人發起了大屠殺。同時,他們以搜差武器為名,在城內搜捕華人,男女老幼一經被捕,立即慘遭殺害,最後逃出來的倖存者不過150人。因事發地點在紅溪河,史稱「紅溪慘案」。事件發生后,荷蘭國內害怕清政府對廣州的荷蘭僑民報復,趕緊派人到北京解釋,並作出道歉。不想乾隆皇帝竟然「寬宏大量」,答覆:「我對於這些遠離祖國貪圖發財,捨棄自己祖宗墳墓的不肖臣民,並無絲毫的關懷!」公然表示對屠殺的支持!還給荷蘭送了一筆錢表示感謝。從此,華人在印尼地區的地位更加下降了。

98年印尼屠華的時候,桃園機場和新加坡國際機場24小時來回接送華人難民,要不是美國施加軍事壓力,僑胞死的豈止幾十幾百萬?還記得中國駐印尼大使館門口幾十萬僑胞打的橫幅嗎:寧做xx狗,不做xx人!

從歐洲的歷史和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基督教徒,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統一於漢族主體 下的必要性,也可以看出能維護自身利益的只能是代表我們自己民族利益的力量。是否 為代表漢族和中國利益的政權是一個本質性的差異,這種差異就如在明末菲律賓發生過 數次西班牙人屠殺華人事件,無論是明朝的萬曆皇帝和後來的鄭成功都準備興師問罪, 只是由於局勢所迫、力有不逮才沒有成行。而滿清時期,乾隆則對印尼荷蘭人和土著屠 殺華人表現的興高采烈,樂不可支,可見一個政權的民族基礎何其重要。至於1998 年 印尼屠殺華人事件中國政府的表現,我們也可以通過現象,了解其政治本質。

荷蘭人屠殺婆羅洲華人後向清朝謝罪 乾隆稱殺得好

一個國家,如何看待自己的公民?乾隆時期,荷蘭在婆羅洲殺死了數千名中國人。那時候,清廷實力強大。荷蘭殖民者內心恐懼,因此到清廷來謝罪。不料乾隆皇帝大手一揮,稱這些草民不顧祖宗的「廬墓」跑到外面去謀生,回來也是要殺頭的。你們替我們懲辦,很好啊很好——這樣的歷史,讀過之後讓人內心發涼。

如何理解這種冷冰冰的現實?王學泰說,從宏觀的角度看,決定歷史進程的動力是各種力量博弈所產生的合力,「借鑒」是很難取得共識的。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類似《資治通鑒》的「鏡子」如此之多,卻始終沒有起到丁點作用的根本原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3: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