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今年高考棄考學生約有100萬 有人稱讀大學不如早掙錢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3-6-8 15: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經濟觀察報     2013-06-08

  6月6日晚9點20分,終於可輕閑一會兒的顧春燕給自己的高中同學們群發了一條簡訊,祝她們高考順利。如果不是在高三上學期時選擇放棄,顧春燕這天上午應該和高三(2)班的44名同學一起去考場「摸底」。

  如今,19歲的她正在福州一家賓館做前台,同時幫忙收拾房間。賓館的生意不錯,從上午7點半開始,她就開始給顧客辦理退房手續。此時,她的高中同學兼密友葉琪正起床梳洗,準備去看考場。到考場時,她給顧春燕發了一條簡訊:「我在看考場,有點慌,如果你在就好了。」

  直到午飯時,顧春燕才抽出空來回復:「放輕鬆點,明天記得把東西帶全,晚上早點睡。加油!」。

  像顧春燕這樣的棄考者並非少數。中央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估計,今年全國高考棄考學生大約有100萬人。

  放棄的理由

  顧春燕在高三開始沒多久就離開了學校。她的同學已經習慣了每次開學都會發現有人離開。相比起高一、高二棄學的9名同學,顧春燕算是最後的堅持者。

  此後,高三整整一年沒有人離開。「畢竟堅持了3年,成績再不好,也想放手一搏。」顧春燕說。葉琪也曾有過動搖,但她的成績比顧好,「拼一拼能上個二本,我勸她一定留下來。」

  班主任鄭輝介紹道:「我們不像福建其他地方,學生棄考是為了出國讀書。我們這兒成績好的學生都去了一中、高級中學,家裡有錢的去了八中,剩下那些成績和家境都不如意的才來我們這裡。在公辦學校里,我們的生源素質起點比較低,福建將三本和二本合併之後,他們想考個本科更難。」

  顧春燕就讀於福建省某鎮上的第九中學,高三隻有兩個班級,100多名學生主要來自附近鄉鎮。在九中往屆參加高考的學生中,60%的學生未達到本科線。顧春燕的成績在班上屬於中游,但是對於這樣一所鎮上的普通中學而言,中游就意味著只能上專科、職高。因而,在這所彙集了大量城郊、農村來的「差學生」的學校里流行著一句話,「不是我不上大學,而是大學看不上我。」

  過去10多年間,中國高等教育規模在不斷增大,但農村生源在重點大學所佔比例卻逐年下降。北大的農村學生所佔比例從三成降至一成,清華2010級農村生源,也僅佔17%。不少農村學子放棄高考,他們向上的通道越來越窄。

  「事實上,隨著助學貸款和民間公益的完善,一個農村孩子能考上大學而讀不起書的現象越來越少。但由於農村基礎教育薄弱,農村孩子能夠突出重圍和城裡孩子競爭進入重點高中的機會不多。」鄭輝解釋。

  顧春燕的母親身體不好在家務農,父親在鎮上跑摩托車,家中還有一個上初中的弟弟。成績和家境是顧春燕決定放棄的兩大理由。此外,表哥2011年從二本院校畢業后,只找到了酒店服務生的工作,這讓顧覺得,讀大學也難有出息。
  2012年10月,剛上高三沒多久的她聽說表姐在深圳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下定決心輟學去深圳打拚。

  在九中,顧春燕的同學一般選擇高中畢業后外出打工,「來九中就是沖著一張高中文憑」。顧春燕說。

  不少學生自認為考不進名牌大學,讀高職或高專也不一定找得到理想的工作,還不如早打工,早掙錢;家長覺得哪怕上了重點高校,畢業找工作時也沒法和人「拼爹」;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家長則認為,如果考上一個一般的大學,可能還沒有打工掙錢多。不過,他們中大多數還是會中規中矩參加完高考,算是為高中劃上一個句號。

  在九中,真正將「棄考」付諸實踐的,加上顧春燕一共10人。在這所只有100多名高三應屆生的校園裡,不算是小數目。

  越來越多的「棄考者」

  近年來,農村學生在重點高校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大量通過高考的農村學生進入高職、大專院校讀書。在今年就業形勢低迷的情況下,研究生擠占本科生就業崗位,本科生擠占高職專科生崗位的現象很常見,使得缺少社會關係和創業資金的農村高職、大專畢業生的就業局面更加嚴峻。

  大學生不明朗的就業形勢,讓越來越多的農村學生們不再認為通過高考躍「農門」是改變身份的唯一出路。鄭輝說:「作為老師,我們最初都是動員學生要參加高考,但隨著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我們也可以理解他們的選擇。」
  顧春燕只是棄考大軍中的一員。近幾年來,福建高招報名人數逐年減少,棄考人數卻一直攀升。福建省今年高考考生報名總數為257067人,棄考人數超過了1萬人。

  從全國來看,高考人數自2008年達到峰值的1050萬人後,就逐步下降。而在今年,參加普通高考的900多萬考生中,中央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估計,會有100萬考生棄考。經媒體曝光北京棄考人數約在3萬人,湖北、福建也算是棄考大省。

  廣東省在高考前一個月爆出了珠海「棄考哥」。珠海一名高中男生坐在一台小汽車中,母親則趴在引擎蓋上苦苦勸說其參加高考。「聽媽的話,快回來參加高考,馬上就要參加高考了。」

  「高考一點用都沒有,高考後就算上了大學有什麼用,一個月就兩三千塊錢,夠幹什麼?」高中男生的大聲回應代表了那些「讀書無用論」者的心態。

  珠海市香洲區總工會心靈美職工心理服務中心首席心理諮詢師曹澤能介紹說,這個男生的舉動是高考焦慮症或恐懼症的典型案例。該心理服務中心在高考前夕接到的30多個與高考相關的諮詢電話都與考前焦慮有關,其中就有3位考生都表示了棄考的打算。「其中有一個女孩子還是在重點中學讀書,稍微努力一下可以考一個二本院校。但是她考慮到家中條件不好,父親下崗,母親每個月工資才2000多元,上大學是很大一筆負擔,未來找工作也不一定比現在容易,就堅持要去找工作,不打算參加高考。」

  沒有大學的青春

  每年放寒暑假時,都會有工廠到九中招人,也有一些錄取時不需要高考成績的民辦院校,來學校做宣傳。

  曹澤能介紹說,放棄高考的原因多種多樣,從個人原因來看是高考焦慮症的表現,是為自己的不自信找借口,而其社會根源在於,考生的家庭和考生本人都認為,考不上好大學不如不上,上大學已經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了。

  進入三本或者是專科院校,一個學生每年要交的學費在1萬-3萬元之間,這些學校在就業方面比重點大學差很多。

  棄考退學后,顧春燕先是跟著表姐到深圳做化妝品促銷員,包吃住,一個月底薪大約1000元,提成大約六七百元。在深圳這個動輒以萬元為薪資計算單位的大都市,顧的工資單薄得可憐。但對於一個剛從山區里出來,之前每個月只有幾十塊零花錢的少女而言,已經是個大數目,「且能保證經濟獨立」。但是沒幹多久,家裡覺得一個女孩子在外面不放心,還是把她叫回了福建。

  如今賓館的工作,是顧春燕回福建后的第三份工作,才幹了一個月。此前她做過針織,也賣過衣服,都覺得太累。顧春燕上班第一周就因為給顧客開錯了發票而遭到老闆訓斥。她說:「讀書的時候成績不好,老師也沒有這麼凶地罵過我。」隨後,她又立馬改口,「不過,怎麼說我這都是賺錢呢!讀書指不定是在賠錢。」

  顧春燕工作的賓館緊挨著一所省重點大學。顧春燕說自己想過去旁聽,但又覺得不好意思,從沒有去過那所大學。這所學校的學生她倒是沒有少見,「總是有學生情侶來這裡住上一晚,特別是到了周末。」這讓顧對大學的幻想又泯滅了幾分,「你看,上大學也就是談談戀愛,瘋狂瘋狂」。

  她晃了晃自己用第一個月薪水買的智能手機 說:「我在網上看到,今年大學生工作很難找,說是史上最難畢業季。如果我繼續讀,等到三年後我畢業的時,還不知道會是怎樣的光景。」

  (應受訪人要求,文中顧春燕為化名)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6: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