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當高考成為一種產業:成本暴漲十萬倍富了誰(組圖)

[複製鏈接]

3651

主題

3686

帖子

520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出水蓮 發表於 2013-6-7 10: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又到一年高考時。不單單考生、家長進入緊張「備戰」,各大商家也紛紛為「高考經濟」摩拳擦掌,想盡辦法大打高考牌。 

 

  鄰近考點的酒店是「高考經濟」的試金石。記者走訪、調查多個酒店發現,在本月6日、7日、8日三天的客房都已經基本爆滿,為了吸引考生入住,不少酒店還對高考考生推出叫醒服務、贈送營養早餐、延遲退房至下午2點、贈送備用文具組合等服務措施,並提供小毛巾、清涼油、小扇子等防暑降溫物品。

  

  每位考生都少不了在考前買些參考書和押題試卷。可是細細翻閱後會發現,在這些參考書中,真正適合考生的並不多,大部分的參考書成了擺設。儘管如此,考生們仍然瘋狂購買。

  

  高考期間的飲食和進補,同樣催生了各種「營養餐」、保健品、抗疲勞葯和功能飲料等熱賣。記者走訪了解到,在市區的多家超市和藥店,各類與考生相關的營養品和保健品都被商家擺放在了明顯位置,甚至設立出「考生專用區」。

  

  在考點周邊的文具店,精明的店家們則早已準備了種類豐富的各式文具以備考生挑選,一些精品文具店裡還掛著一些文化衫,上面多寫著「逢考必過」「高考必勝」等字樣。

  

  更多的商家則把眼光盯在了「后高考時代」。考生在努力備考的同時,也開始制定著考後安排。一位考生給記者展示了他的考後計劃單,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報駕校。詢問中,記者了解到,學車已經成為大多數考生考後的第一選擇。大家都認為開車是一項技能,無論是對今後的就業還是生活都有幫助。

  

  「高考經濟」的火爆,甜了商家,累了家長,苦了考生,讓商家從中賺得缽滿盆滿。有家長曾經算過這樣一筆賬,從購買高考複習資料到請家教個別輔導,從為孩子改善伙食到購買保健營養品,從考試期間住賓館到考試結束的謝師宴、慶功宴,全套消費少說也得花五六千元。

  

  人的一生要經過多少次考試?恐怕很少有人能算清。從小學到高中的12年,我們穿越了人生最為密集的考試期,而本是畢業演出的高考,分量卻相當於這12年的總重。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現在,這分量還在層層加碼,不斷擴充――從一個人的高考,到全家人的高考,再到全社會的高考,考前準備越來越豐富,考試配備越來越全面,各種投資也越來越高昂,高考成了算不清楚的成本賬。

  

  70年代80年代:一本書足矣幾乎不花錢以1979年上海某考生為例:補課費:0元(老師免費補課)、交通費+住宿費:0元(步行前往)、營養餐:一碗綠豆湯、資料費:一本練習題,4毛6分錢、總計5毛不到。

  

  80年代:最大投資是買文具以1986年西安某考生為例:文具:不到10元錢、交通費+住宿費:0元(騎自行車)、總計10元。

  

  90年代:錢都花在買書上以1997年西安某考生為例:複習資料、300元文具、50元交通費+住宿費、營養餐:父母做的雞湯總計350元。

  

  00年代:家教賓館酒店開始出現以2007年南昌某考生為例:薄弱科目補習費:2000元、高考期間賓館開房費用:400元、高考保姆費:2000元、營養補充:1000元、總計5400元。

  

  10年代:營養餐、交通醫護服務以2011年瀋陽某考生為例:複習資料:100本書至少1000元、一對一補課費:3個月2萬多、營養食補:每月近3000元,一學期將近15000元、就近租房:每月700元+來往路費,一學期差不多3000元、總計4萬元左右。

  

  高考經濟應運而生有市場需求的一面。譬如,有些考生家裡房子小,人口多,環境嘈雜,選擇考試房複習衝刺,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又譬如,有些考生的家長工作很忙,不能按時回家做飯,臨時聘請一位高考保姆,讓孩子不用為吃飽肚子分心,也不失為一種折中之選。滿足這些特定人群的需求就是高考經濟誕生的初衷。服務業能夠敏銳地發現這一商機並及時提供服務,值得肯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8: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