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誇孩子少用「你真棒」】有娃的一定要看!

[複製鏈接]

970

主題

1283

帖子

226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怎麼誇孩子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可如何誇獎,也是門深奧的學問。美國暢銷育兒書《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中特別提醒廣大家長:稱讚,就像青霉素一樣,絕不能隨意用。時間、「劑量」都要謹慎小心,否則可能引起不良反應。

        1.誇具體不誇全部

        寶寶會笑了、會走了、會說話了……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細節都能帶給家長無限驚喜。可是,如果習慣了籠統地對孩子說「你真棒」、「真厲害」,而不告訴他到底哪裡做得好,會讓孩子感到摸不著頭腦,無法建立恰當的是非對錯觀。因此,表揚孩子時最好具體指出事實,比如「今天自己穿衣服了,真不錯」等,有針對性的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知道今後該怎麼做。

        2.誇努力不誇聰明

        美國有這樣一個實驗:讓孩子回答一些問題,然後,對一半的孩子說「答對了8道,真聰明」;對另一半孩子則說「答對8道,很努力」。結果在接下來的任務選擇中,被誇努力的孩子多數選擇了有挑戰性的難題,而被誇聰明的孩子則大多隻選擇完成簡單問題。如果對孩子的每一個進步都用「聰明」來定義,一方面他可能會變得自負、驕傲,而不是更自信;另一方面,這樣的孩子面對挑戰容易迴避,甚至發展成投機心理。

        3.誇事實不夸人格

        「好寶寶」這樣的話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長們會無心地將其掛在嘴邊。但「好」是一個很虛無的概念,假如孩子總被扣上這樣一頂大帽子,對他反而是種壓力。成年人也是,當領導不斷誇獎你時,開始還會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會感覺到壓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機會。

        假如家長的稱讚總是「言過實在」,孩子也會有壓力,覺得自己不配這樣的讚美。他們會怎麼辦呢?那就是在你剛剛讚美完他的時候,他就做出讓你頭疼的事情,以示「真誠」。

        二、誇孩子三大竅門

        1.留心孩子的努力

        為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真正做到「誇具體」、「誇努力」,家長首先要對孩子做事情的整個過程有所了解。有的時候可以親眼看見孩子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努力,當你在總結孩子成績的時候,不妨詳詳細細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描述出來。比如孩子寫完作文之後,你可以說:「文章的開頭很好,你能想出這樣的開頭實在不容易;中間的描述能感覺出你經過了仔細的觀察。結尾的一句話也比較精彩,用它來點題很恰當……」這樣,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費的辛苦一一說了出來,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會洋溢在孩子的臉上。

        如果你沒有親眼見到孩子的努力也沒關係,你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說出努力的過程,這中間不失時機地加以適當的點評,同樣可以給孩子一個有益的讚美。

        2.誇孩子別嫌「啰嗦」

        仔細分析一下,家長們對待表揚的態度的確是隨便了一些,甚至有點心不在焉、張嘴就來。當孩子表現好時,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你真棒」,看起來既省事又符合鼓勵為主的教育精神。其實這樣的表揚多了,對孩子毫無意義。所以當了解了「誇具體」原則時,很多家長開始很難適應,不知道除此之外還能說些什麼。很簡單,教你一招——好話不嫌「口羅唆」,看看上述有益的表揚語,哪一句不比「你真棒」口羅唆?這就意味著要用更多的話語描述孩子的努力,結果自然引起孩子共鳴,誇獎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3.把誇獎當「預防針」

        誇獎不僅僅是事後對孩子的肯定,有時候在預見到孩子對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觸時,可以事先誇誇孩子,用表揚來打預防針,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療效」。

        演員宋丹丹在新書《幸福深處》中就有這樣一段:有一次兒子巴圖生病,我對小阿姨說:「我發現巴圖和別的小孩兒不一樣,別的小孩兒吃藥都哭,可他從來不哭,他不怕吃藥。這一點他和別的小孩兒真的不同。」然後我把中藥端給他。他捧著碗,燒得紅紅的小臉一副緊張的表情,閉著眼睛一口氣就把葯喝下去了。我們大家都讚不絕口。從那次起,多麼苦的葯他都不怕。

        三、試試這樣誇孩子

        1.有益的稱讚:我喜歡你的卡片,很漂亮,也很風趣。
        孩子的感覺:我的品味不錯,我可以信賴自己的選擇。
        無益的稱讚:你總是這麼體貼。

        2.有益的稱讚:非常感謝你今天洗了盤子。
        孩子的感覺:我很負責。
        無益的稱讚:你比其他人做得好。

        3.有益的稱讚:你的作文有幾個新的想法。
        孩子的感覺:我也可以有創造性的。
        無益的稱讚:你寫得不錯,當然了,你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

        描述性的語句以及孩子由此得出的積極結論是精神健康的基石。孩子從我們的話中對自己作出結論,事後還會默默地對自己重申。會使他們對自己及周圍的世界抱有積極看法。

        兒童心理諮詢師點評:小生命的心理成長需要精神營養,適度的讚美與誇獎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培養孩子的自尊心,但如果誇得不合適,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比如老聽表揚的孩子內心會較為軟弱,害怕失敗,不能正視自己的錯誤,經受不起挫折,對別人的評價和態度過度敏感,很容易出現悲傷與沮喪,易形成自卑及過度自我保護心理。平時對孩子誇慣了,孩子很依賴這種「精神營養」,卻很難分清是非對錯,承受自己錯誤的能力就很差。

        讚美是發自內心的一種非常真摯而深沉的情感,生活中不適合經常使用,對自我意識仍不健全的孩子更要慎用,建議父母們用靜默的動作和眼神的欣賞來代替誇獎,同時建議父母以鼓勵、肯定代替「你真棒」,比如「你很用心」、「你觀察得很仔細,很細心」等具體描述來鼓勵和肯定孩子的良好行為,這樣才能形成優良品質。

領導人從中也可以學到怎樣待員工、帶團隊,因為員工如孩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22: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