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徹底失算:巴基斯坦為中國「馬六甲困局」解套了!

[複製鏈接]

546

主題

693

帖子

87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巴基斯坦可以成為連接中國與中東及西歐的動脈,瓜達爾港正是門戶。中國不僅積極參與港口建設,還將與巴基斯坦合作建設交通和通信基礎設施。從瓜達爾港到新疆烏魯木齊,繼而通往北京和上海,將比從馬六甲海峽出發更近。」這是巴基斯坦駐中國大使馬蘇德·汗最新的一番表態。

  事實上,近年來,有關中國積極尋找繞開馬六甲海峽的能源航線的消息越來越多了,其中選擇周邊友好國家進行陸路輸送的話題最多,其中巴基斯坦是焦點之一。很顯然,海外媒體把巴基斯坦看作是中國為「馬六甲困局」解套的「重要幫手」。

  中巴鐵路繞道馬六甲

  馬六甲海峽歷來是咽喉要路,海峽最窄處僅為1.5英里,其中小港灣密布,很容易發生安全問題。上世紀90年代,海盜猖獗的馬六甲海峽地區曾是來往船隻的惡夢,但近年來由於馬六甲海峽沿岸國家的安全合作得到加強,該地區的安全形勢呈一片大好之勢,石油運輸也順風順水。由於涉及太多的利益,這條窄窄的「黃金水道」充斥著明爭暗鬥。美國將其列為必須控制的十六條水道之一,曾提出參與安全保衛工作,日本、印度等國也經常以「反海盜」為名積極進行勢力滲透。

  


  

  


  


  
資料圖:瓜達爾港


  


  

  


  


  
資料圖:瓜達爾港


  


  按照《日本經濟新聞》的報道,中國正加緊開拓不經馬六甲海峽,直接從中東等地區運輸資源和產品的路徑。具體而言,中國將加強建設通往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緬甸三國港口的公路、鐵路和油氣管道,旨在降低對海上航路的依賴程度,應對南海等海域可能發生的「突然事態」。一直以來,中國沿海地區在拉動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而新的陸上運輸大通道的開拓有可能使中國的區域發展模式發生變化,其中巴基斯坦將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

  為鋪設連接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巴基斯坦南部瓜達爾港的鐵路,中巴兩國已開始就地質和海拔等進行調查。之前印度「雷迪夫」網站就曾披露過,巴基斯坦政府曾與一家國際財團簽署過120萬美元的合同,對修建一條連通中國的鐵路工程進行可行性評估。美國《全球主義者》雜誌甚至聲稱中國已出資修建連接巴基斯坦和伊朗的鐵路,形成「從波斯灣到中國的鐵路網」。

  綜合海外媒體的分析和推測,擬議中的中巴鐵路修建計劃,包括在巴基斯坦赫韋利揚與海拔4730米的中國紅其拉甫口岸之間修建一條750公里長的鐵路,然後再將中國境內的鐵路修到紅其拉甫。這樣就能使巴基斯坦與中國的鐵路網路接通。中巴鐵路修好后,伊朗的石油可以通過巴基斯坦用鐵路運往中國。

  


  

  


  


  
資料圖:瓜達爾港


  


  

  


  


  
資料圖:瓜達爾港


  


  不過,中巴鐵路到目前為止只是一個設想,離外界期待中的「籌建」還有很大距離。有分析人士指出,修建這條鐵路困難很大。鐵路需要穿過很多地形惡劣的地方,耗資將十分巨大。有專家分析,如果每年的石油運輸量少於1000萬噸,修建鐵路就完全沒有必要。但無論如何,一條將中國與盛產石油的中東國家直接連起來的鐵路對中巴經貿的發展大有裨益。如馬六甲發生不可預料的情況,鐵路這條石油生命線仍可大顯神通。

  瓜達爾港前途繫於中國

  一旦中巴鐵路開通,那麼由中國援建的巴基斯坦南部大港瓜達爾的命運也將會發生戲劇性的變化。本港《亞洲時報》於今年6月7日就明確指出,巴基斯坦政府非常希望解除於2007年2月6日同新加坡港務局(SPA)簽署的特許經營協議,這份協議允許SPA獨攬未來40年的瓜達爾港經營權。

  在許多人看來,由中國援建的瓜達爾港如今完全是個失敗的商業港口,這座巴基斯坦難得的深水新港至今仍處在一片荒野中。除了為數不多運送化肥、小麥和海產品的商船外,很少再有貨運商選擇瓜達爾港停靠,而SPA也因為無法從巴基斯坦傳統商港卡拉奇分流貨源而急於從瓜達爾撤離。巴國內普遍意識到,除非中國接手瓜達爾港的運營權,並且將其與中國陸上能源大通道聯繫起來,否則這座斥巨資修建的港口難有翻身之望。

  《亞洲時報》提出,現在瓜達爾港的蕭條局面恰恰是缺少中國人參與的緣故。當初中國在建設瓜達爾港一期工程的時候,大多數巴基斯坦人都不懷疑這個港口將給他們帶來繁榮。可是當中國人撤出后,人們擔心中國不會再利用港口,再加上負責承建二期工程的SPA投入不足,進度緩慢,才使得外界對港口的前景產生了悲觀的看法。

  


  

  


  


  
資料圖:瓜達爾港


  


  

  


  


  
資料圖:瓜達爾港


  


  另一方面,中國西部省份如果通過瓜達爾港出阿拉伯海前往歐洲、中東和非洲港口,將比通過鐵路運至中國東部港口出海節省更多運輸里程。而且瓜達爾港還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哈薩克、烏茲別克等中亞內陸國家距離最近的出海口,只要有中國帶頭,這些國家通過該港進出口的信心和積極性也會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馬蘇德·汗之前也表示:「兩國最高領導人正就(瓜達爾港問題)進行磋商。」

  考慮到瓜達爾港距波斯灣沿岸國家所產能源運往中國的必經通道—霍爾木茲海峽僅500公里,若從瓜達爾港經由陸路運輸,顯然更加有利於確保中國能源安全。

  巴欲借「能源中轉國」謀利

  近年來,巴基斯坦在謀求成為中國的能源大通道的過程中表現得越來越積極。據印度「ZeeTV」新聞報道,為了進一步密切與中國的能源合作關係,巴基斯坦官方有意將之前命運多舛推動「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氣管線」(IPI)轉向,變成「伊朗-巴基斯坦-中國天然氣管線」(IPC),從而成為今後中國從伊朗進口天然氣的戰略門戶,一旦成真,勢必使中巴能源通道建設合作更具可操作性。

  有消息人士向記者介紹,早在8月份,巴基斯坦石油和自然資源部長阿西姆·海珊就宣佈於年底前啟動IP工程,這項工程中位於伊朗的1092千米管線已經鋪設完畢。IP工程原系銜接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三國的IPI天然氣管道的西段,該項目也被稱為「和平管道」,但因印巴圍繞克什米爾領土爭端至今仍劍拔弩張,因此新德里始終不敢下決定啟動該項目,而巴基斯坦也因美國掣肘而不得不擱置該項目。

  據分析,一旦IPI或IP管道開通,到2014年之前,每年從伊朗南帕爾斯氣田到達巴基斯坦的天然氣將超過3億立方米,對緩解巴基斯坦能源匱乏的情況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巴學者進一步指出,伊朗天然氣東進巴基斯坦,是歐亞大陸「天然氣管道戰爭」中的一件大事。因為在覆蓋大陸的能源管網中,IP是個關鍵節點,巴基斯坦能成為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能源中轉國」,將帶來豐厚的「戰略回報」。

  巴基斯坦《黎明報》指出,自從8月美國宣布暫停援巴8億美元,表明美巴「戰略蜜月期」已近末路,巴基斯坦自然有了「自由選擇」的機會,不必再看美國的臉色行事。報道稱,面對美國利用援助「逼宮」,處於戰略位置的巴基斯坦選擇了「以牙還牙」,與美國的死敵伊朗重續前緣。

  如今IP工程再入快車道,將有助於緩解該國嚴重的能源危機。更重要的是,隨著印度在美國慫恿下實質性退出IPI項目,未來一旦伊朗天然氣管道通到巴基斯坦,很有可能調頭向北,沿著喀喇崑崙公路一直進入中國新疆,從而衍生為「IPC工程」,成為中國繼從中亞進口天然氣后的第二條重要的「能源生命線」。

  長久以來,中國一直謀求持續、穩定和安全的能源通道。作為中國的「全天候夥伴」,巴基斯坦如此積極地希望融入中國能源運輸體系,也是基於對中國未來良好經濟前景的預期。

  《黎明報》稱,中國官方曾公開承認途經馬六甲海峽的海上能源運輸線不僅價格昂貴,安全也很成問題。事實上,中國大力結交中亞能源出口國,新近還開通從哈薩克到新疆的天然氣輸送管道,就是防範「馬六甲困局」的具體措施之一。該報認為,一旦IP線能延伸到中國,勢必與中國「西氣東輸」工程連接,進而使得大半個中國受益。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巴基斯坦決定讓IPI工程轉向IPC線,將毫無疑問地成為中國向中近東輸出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的「戰略門戶」,而伊朗也將因巴基斯坦的親近而大大緩解戰略壓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5: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