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靈甫墓園即將被拆除

[複製鏈接]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秦人 發表於 2013-5-31 03: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快訊:西安長安區張靈甫墓園即將被拆除
搜狐新聞   05/30/2013

編者按:近日,西安修建被擊斃的國民黨將領張靈甫之墓引發網路熱議。張靈甫的陵園早在2010年10月10日就已在家鄉西安落成,當時便引發廣泛的爭議,近日又再次成為網路熱點。張靈甫是個飽受爭議的人物,殺妻、剿共,但抗日有功。不少網友們和當地村民認為,張靈甫在孟良崮戰役中被解放軍擊斃,修墓的村領導犯了「很大的政治錯誤」。也有網友認為,這是當地村委借兩岸關係緩和之勢,利用張靈甫發展旅遊經濟。而網友最大的質疑在於,一個國民黨將領為什麼在村公墓中享受超規格待遇、享受到近似革命烈士的待遇?難道是當地政府支持所為?目前,經西安市長安區民政局初步認定,東大村繞過了當地政府,沒有對修建張靈甫墓地進行備案,這是一起違反殯葬管理條例的超占土地違法案件。

村民張業的憤怒

「無論如何,也不能給被擊斃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修豪華陵墓呀!」

5月26日晚,秦嶺山下,西北工業大學新校區校外小型露天廣場上,家住西安市長安區東大村的張業,發出上述感慨。

打小聽著張靈甫故事長大的張業,並沒有因為前者是長他一輩的「本家」而認同村委會的做法。相反,自認當過多年教師、熟知張靈甫履歷的他,卻認為村領導犯了個「很大的政治錯誤」。

張業所講的「政治錯誤」,也是最近各大知名網站論壇中,網友們議論的熱點。

5月27日晚,打開百度搜索引擎,記者注意到,僅人民網「強國論壇」的一則有關修建張靈甫陵園的不到60字論述,短短9小時內,就引來60多條言辭激烈的回帖圍觀。而一則有關前陝西省官員在2010年10月10日曾參加陵園開幕儀式的帖子,引來更多圍觀。記者採訪了解到,早在開園時期,有關修建張靈甫陵園一事就曾引起網路的廣泛爭議,而最近此事又成為網路關注的熱點。

張靈甫陵園到底如何?為何而建?建園背後隱藏著什麼?為何持續被網路所關注?

60萬 兩畝地 碑文誇張

張靈甫,1903年8月20日出生於西安市長安區東大鄉東大村一戶農家。原名張鍾麟,字靈甫,后改名張靈甫,字鍾麟。他曾任國民黨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1947年5月16日,於解放戰爭之孟良崮戰役中斃命,終年45歲。抗日戰爭中,張靈甫參加過淞滬會戰、南京會戰、武漢會戰、蘭封會戰、長沙會戰、衢州會戰、常德會戰、衡陽保衛戰、上高會戰、湘西會戰等歷次會戰。

2005年,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張靈甫的長子張居禮替父親領到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一枚抗日紀念章。

張靈甫陵園,位於長安區南郊秦嶺山下環山公路與東(東大村)祥(祥峪)路十字路口交匯處東南角上,是張靈甫與原配邢瓊英女士的合葬墓。張靈甫陵園的墓碑,上書「張靈甫將軍、邢瓊英夫人合葬之墓」,有二人的合影照片。

據了解,開園時,一位原省政協領導撰寫牌樓長聯,中華詩詞學會、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魏有奇撰寫七言長詩碑文。碑高4.6米,寬1.8米。此碑由西安市楹聯學會和東大村村民聯合立碑。

5月25日下午7時左右,記者細雨朦朧中到陵園探訪。

從環山公路出發,沿著東祥路一路向南。大約500多米處,路東高大氣派的牌樓,映入眼帘。牌樓寬度不下10米,高度近20多米。牌樓材質講究,工藝精湛。

雨霧中,橫眉上「張靈甫將軍陵園」的紅色字體,格外凸顯出陵園的張揚。

穿過牌樓,順著水泥路前行200多米,松樹成行的背後,一亭一碑相間矗立。

詩碑后約四五米處,便是張靈甫與原配夫人的「合葬」墓冢。灰色磚塊砌成的墓冢之前,墓碑郝然樹立,墓碑上方紅色「中華」二字格外顯眼。

「只是個衣冠冢,砌墓時,張家後人專程從孟良崮取回一抔土。」看墓老者告訴記者。

詩碑的正面,由西安市楹聯協會與東大村全體村民共同立的碑文,用長篇七言詩文,概括了張靈甫的一生。

詩碑的背面,則用現代白話文,以抗日名將為題,對張進行了簡單介紹。

「聽說村裡花了60多萬元,佔地也近兩畝。」看到記者對張靈甫陵園的豪華氣派感興趣,前述自稱已經75歲的張業,熱情地向記者介紹。

在張靈甫陵園的後方約10米之外,每顆小松樹下樹立一個石碑。大大小小30多排的墓位,主要是東大村村民的集體墳冢。

「主要是5年前,西北工業大學征地后,村民墳墓集中遷來統一安葬的。」看守陵園的老者向記者如此解釋。

記者同時注意到,在張靈甫陵園的左後方,有一座二層樓高的建築。看墓人稱是臨時存放村民骨灰的地方,是東大村人的村民紀念堂。

因為他是村裡的名人

「那還不是個由頭?不就是借張靈甫是個抗戰名人來吸引人嘛!」一家「農家樂」飯店的老闆向記者如此分析。這家飯店開在張靈甫陵園的不遠處。

而前述的看墓人則解釋為,張靈甫的陵園能建起來,主要原因是張靈甫是東大村裡的名人。

記者調查發現,僅在張靈甫陵園以北、東祥路以東、祥峪河以西、秦嶺環山公路以南方圓百畝的茂密的林地中間,隱藏著近20多家各種名堂的「農家樂」。其中位置相對較好的「東大莊園」緊臨秦嶺環山公路。

「東大莊園」門前十字路口斜對面,一塊刻有「張靈甫將軍故里」的景觀石,格外顯眼。

5月26日上午8時左右,記者暗訪到村委會一位知情人。

該知情人介紹說:「建園時沒啥反應。建設過程中,上級相關部門沒有公開表態不讓建,也沒有出來阻擋過。」

「帶動旅遊是一小塊(指小原因),另一方面他是咱村裡人。儘管在世時沒給村裡帶來什麼好處,但卻是一個很突出的人。」知情人道出了村裡為張靈甫建設陵園的主要原因。

當記者問到村委會當初有無考慮到負面效果時,遭到這位知情人的反問:「有啥負面影響?」他還稱國家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也接見過王玉玲(張的末任妻子)。

針對投資問題,上述人士稱「是村裡投資,不到一二十萬元」。

面對張靈甫陵園投資數額不一的說法,村裡另一名幹部解釋稱:「看你怎麼計算,因為張靈甫的陵園也建在村子的公墓內,有道路、小型廣場及亭子。既可理解成村裡公墓的公共設施,也可理解成與張靈甫墓冢自成一體的陵園。」

官方:對陵園違法佔地展開調查

殺妻、剿共,但也抗日有功。一個飽受爭議的國民黨高級將領,為什麼在村公墓中享受超規格待遇、享受到近似革命烈士的待遇呢?當地政府為何不聞不問呢?

5月27日上午8時30分左右,記者來到長安區東大街道辦事處,找到負責轄區民政工作的張濤主任。

張主任介紹說,東大村的張靈甫陵園修建並未給辦事處打過招呼,辦事處對情況不了解。張主任同時分析,村委會可能繞開街道辦直接找了民政局。

當日中午10時左右,記者來到新修的長安區政府大樓內的民政局。民政局優撫安置科的工作人員稱,張靈甫是國民黨的將領,不是共產黨烈士,根本不具備修建陵園的條件。而該區統戰部辦公室綜合科負責人同樣稱,對東大村修建張靈甫陵園毫不知情。

長安區民政局社會福利與社會事務科負責人雷文敏極為重視,在與記者一同去民政局優撫科、長安區委統戰部兩部門對接、討論后,查清張靈甫的陵園修建沒有備案后,初步認定是一起違反殯葬管理條例的超占土地違法案件。

記者採訪中,雷科長隨即通過電話告知殯葬管理執法大隊大隊長,要求大隊執法快速啟動執法程序,對陵園違法佔地展開調查。

當日11時20分左右,記者來到長安區土地局。在204辦公室,記者說明採訪意圖要求工作人員予以協調后,被值班的年輕小伙拒絕。按照該工作人員的指點,記者來到一樓,以實名舉報的方式向該局的信訪科室,投遞了有關陵園周圍涉嫌土地違章建築的舉報材料。

爭議:

追捧爭議名人應合常規

連日來,長安區東大街道辦事處東大村委會,擅自以張靈甫是「村裡人」為由高調建成陵園,成為各大知名網站論壇中的熱點話題。有人認為,兩岸政治經濟關係相對緩和趨暖的形勢下,作為張靈甫的家鄉東大村,出於激勵村民、發展村組經濟,為其在村中公墓內建造陵園,情有可原;而多數對建造陵園詳情不甚清楚的網友,誤以為地方政府乃至西安市大力支持,則上綱上線;少數網友甚至上升到政治高度大加譴責。

針對網友評論,地方的主流認識到底如何,記者也了解了幾位權威人士的看法。

長安區民政局辦公室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認為:張靈甫是一名國民黨的高級將領,曾給我黨我軍造成過重大傷亡,從現行民政管理政策上看,不會像對待革命烈士一樣,由地方政府公開為其建設紀念陵園。

該工作人員分析認為,東大村的做法本質上是想利用名人效應,來帶動當地的餐飲旅遊發展,但這種為了發展經濟有違常規的做法,實在是把玩笑給開大了!

記者熟悉的陝西一名長期從事黨史研究的學者則稱,從村委會給張靈甫建陵園一事上,看到了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性。該學者認為,近年來隨著以經濟工作為中心的農村經濟積蓄髮展,思想政治工作相對削弱滯后,加之意識形態領域內思想潮流百花齊放,基層黨員特別是少數村委會領導幹部的主旨意識和黨性原則相對淡化。這一問題必須引起各級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

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文藝與文化傳播學博士朱曉彧則認為,近年來文化藝術領域出現了一些不良傾向,少數地方出現借用歷史上有爭議的人物為地方區域經濟發展「代言」的案例。

從傳播效果上來看,往往是為地方擴大了「知名度」,但最終卻損失了「美譽度」。從受眾接受效果上看,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好奇心,但也容易引起大家的逆反心理。從社會傳播效果上看,追捧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容易給人們造成認識上是非標準、倫理價值觀的混亂。


跟帖:

1.  有人借口發展經濟從而否定中共歷史,揣著明白裝糊塗。立碑就是否定解放戰爭。
「小步拱卒」,溫水煮青蛙,弄不好將來要求為張討「公道」,為其正名,共黨就是元兇,解放軍將領就是劊子手。此風一開,國民黨軍頭老將領是否都可以此為據,攀比修墳立碑?活時不成功,死後便成仁;社稷失利,墳頭見分曉。

2. 原配夫妻合葬墓?
張靈甫幹掉騙婚的小老婆后,又讓原配懷了兒子。然後讓原配守了一輩子活寡。
張靈甫出獄后又討了兩房,三房休掉,四房王玉齡比張靈甫小25歲。
這些年這四姨太上躥下跳的雇槍手給張洗地,瞎扯什麼張靈甫殺的二房是共匪。在上海修墓,在孟良崮立碑,刻王耀武偽造的張靈甫遺書,連「十餘萬匪向我猛攻」都沒拉下。
四姨太向台灣要求補發勳章,台灣「國防部」直接開了張價目表!
偽共瞎眼,毫無天理!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沙發
 樓主| 秦人 發表於 2013-5-31 03:58 | 只看該作者
人民英雄和內戰罪人豈能混為一談?
宋公明


內戰沒有英雄?真是無知而又無賴的胡攪蠻纏。美國的南北美戰爭是不是內戰?華盛頓是不是美國的英雄?中國的武昌起義和討伐袁世凱的護國戰爭是不是內戰?北伐戰爭是不是內戰?沒有北伐戰爭哪有蔣介石的天下?

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沒有發生過內戰?內戰分為革命的內戰和反革的內戰。武昌起義是推翻封建王朝的革命,北伐戰爭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南昌起義和後來的十年土地革命戰爭則是新民主主義的革命。

不是革命制止戰爭,就是戰爭引起革命。內戰,都是反動階級的逼迫引起的。抗日戰爭勝利之後,人民急需休養生息,誰也不願意打仗。毛澤東以非凡的勇氣和膽識親赴重慶談判,不惜做出巨大的退讓和犧牲,終於達成雙十協定。可是蔣介石在美國的支持下偏要把內戰強加在人民頭上,所以人民只好在中共的領導下以革命制止戰爭。1946年到1949年的三年解放戰爭,對人民來說,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戰爭;對蔣介石來說,則是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內戰,同時也是美國人出錢出槍,蔣介石集團出人出力的代理戰爭。因此,一方是革命的英雄,而另一方則是內戰的罪犯。

在解放戰爭中,中共始終把主要打擊對象針對以蔣介石為首的主要戰犯,而對國軍一般官兵採取爭取挽救和寬大的政策。象張靈甫這種夠不上戰犯級別的軍官,只要不是死硬分子,只要放棄抵抗,還是會得到寬大處理的。可是張靈甫非要死硬到底,非要與人民為敵,那麼就只有死路一條,而且死有餘辜。不管他以前是不是抗日,死心塌地與人民為敵,就決無好下場。人民解放軍對於這樣的死硬分子,仍然實行了革命的人道主義,為他清洗了遺體,因為找不到國軍服裝,只好為他換上了解放軍的新軍裝,購買了上好的棺材,為其立碑安葬,給了他作為軍人的尊嚴和人格。對張靈甫是如此,對35軍軍長郭景雲是如此,對其他國軍將領也是如此。郭景雲的兒子在多年以後對此仍然懷著感激的心情。

而國軍對解放軍是如何呢?張靈甫的國軍在佔領淮北根據地后,跟隨而至的地主還鄉團血洗淮北,對彭雪楓這位抗日英雄的墳墓也不放過。他們用機槍掃射紀念塔,拉倒新四軍銅像,扒開彭雪楓的墳墓,劈開彭雪楓的棺材,將彭雪楓的遺骨全部拋入洪澤湖裡。當天夜裡,一個位當地群眾冒著生命危險悄悄地潛進湖裡,將彭雪楓的遺骨一塊一塊地摸上來,然後一趟一趟地送至小河東的洪澤湖游擊隊。然而,就在他最後一次去打撈遺骨時,天已放亮,很快就被敵人發現了。敵人把他抓去嚴刑拷打,逼著他交出彭雪楓的遺骨,可他堅強不屈,至死不交。最後敵人用繩子捆起了他的手腳,將他扔進了洪澤湖,用機槍活活地射死。

這就是革命軍隊和反革命軍隊的區別,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的區別。也是革命戰爭和正義戰爭戰勝反革命戰爭和非戰義戰爭的原因所在。

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記念碑碑文上說: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1840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而與人民為敵的戰犯及其死心塌地的追隨者,以及無恥地為他們翻案為他們鳴冤叫屈塗脂抹粉之小丑們,必然要遺臭萬年。

2013-5-30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7: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