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也談信仰上帝的科學家

[複製鏈接]

15

主題

71

帖子

4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idian 發表於 2007-3-22 00: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文網上爭論「科學與宗教」的話題的時候,科學家的宗教信仰問題常常被提出來。比如諾貝爾獎得主中的科學家中究竟有多少人信上帝的問題,在網上曾經一再成為熱門爭論話題。

其實科學家(包括現、當代傑出科學家)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對上帝的存在與否並不具有太大的意義。科學家也是人,也會犯錯,科學家的宗教觀完全有可能是錯的。上帝「並不是因為某些科學家相信才存在的;同樣,也並不會因為某些科學家不信,就不存在」[1]。所以,基督徒「護教」也好,無神論者「反基」也好,其實都根本不需要「拉名人壯膽」。

說到科學家的宗教信仰,「反基」朋友常常會提到一個很好的問題,就是「一個人能夠是一名良好的科學家並同時相信上帝嗎?」。我認為,實事求是的答案應該是「是的」。歷史上,現代科學的那些奠基人和當時最優秀的科學家大多數都是虔誠的基督徒,這是個不爭的事實[2]。就算是現、當代諾貝爾獎獲得者對此問題的回答,也跟普通人一樣多元化,有「不」,但也有「是」。著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費曼(Richard Feynman )曾說「許多科學家確實既相信科學,也相信上帝--啟示的上帝,而兩者可以完美地一致」。2005年6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激光發明者陶恩斯(Charles H. Townes)在哈佛大學演講時表示科學與宗教是「平行的」,科學本身離不開信仰,現代科學的最新發現,如大爆炸和宇宙常數(這些參數必須絕對精確,宇宙和人類才可能存在),都指向創造和上帝的存在的可能性。陶恩斯還曾經說過「科學試圖了解宇宙的機理,宗教則闡明其意義。二者不可分裂開來。」諾貝爾獎獲得者、進化生物學家勒德博格(Joshua Lederberg)甚至說「迄今沒有任何事否認上帝。無可爭議的是,宗教熱誠引導我們去有心持續探索科學。除此之外,盡屬推測。」

對歷史上一些偉大的科學家信仰上帝的事實,無神論者往往以「歷史局限性」來解釋。有人甚至說那些科學家信上帝是因為他們怕受社會排斥、懲罰(乃至被處死)而做出的違心之舉和假裝的表象。我覺得這樣的論斷不但太貶低這些偉大的科學家,而且實在是很膚淺。現代科學為什麼是在基督教文化而不是其它文化的背景之下誕生?答案當然可能很複雜,但是有一個很多學者認同的原因,就是基督教的宇宙觀。正如一樂兄所說:

「現代科學的興起是與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同時期發生的......文藝復興以及之前中世紀理性和文化方面的逐漸復甦,都對現代科學有著直接的影響。但簡單說單憑希臘傳統便足以引起科學革命是過於草率的......雖然現在許多科學工作者秉持自然哲學的宇宙觀,認為自然是一個封閉系統,但在現代科學誕生的時期卻不是這樣。其實從哥白尼至馬克斯維爾的大部分現代科學的拓荒者都是以基督教的宇宙觀做基礎的,而且其中很多都是基督徒......特別有一個信念更影響了這群科學家:宇宙對上帝是開放的,上帝是創造者和定律的賜予者,人可以從創造之物發現上帝已經放在創造之物中的定律......儘管在古代的許多文化當中都存在著發展科學的潛在因子,但現代科學在西方誕生,確實有其文化深層(宗教哲學)的原因。促使大部分現代科學的拓荒者從事觀察、歸納、經驗的科學工作的宇宙觀的先設是:在開放的宇宙中,有等量齊一的自然諸因,或說,在這個有限制的時間距離內,有等量齊一的自然諸因。上帝造了一個有因果律的宇宙,所以人可以從『果』找出『因』,但是上帝和人都在等量齊一的自然諸因之外,換言之,所有存在物並非都在一個巨大而囊括一切的宇宙機械之內......。」[3]

還有一種斬釘截鐵的說法,是「科學家信上帝違反科學精神」。可我要問,科學家信上帝為什麼違反科學精神?我更要問,什麼是「科學精神」?「科學精神」的含義是隨著時間的遷移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變化的。對歷史上迫害相信「日心說」的人的那些當時的科學家(同時也是神學家甚至神職人員)來說,「科學精神」就是必須符合他們對聖經的解釋,而他們錯誤地認為聖經是支持「地心說」的,所以「日心說」對「捍衛真理」的他們來說是「違反科學精神」的異端邪說。對培根、開普勒、帕斯卡、牛頓、波義耳、法拉第、麥克斯韋甚至哥白尼、伽利略、布魯諾。。。這些信仰上帝的科學家來說,「科學精神」就是在上帝的創造中去努力探索、發現,以此盡人被上帝賦予的管理自然的本分,榮耀上帝,「按著上帝的思想來思想」(開普勒語)。對今天的一些科學家來說,「科學精神」則必須隱含自然主義的信仰先設,因此上帝和一切的鬼神、超自然思想都應該先設性地被擯除在科學以外。很多人認定科學家信上帝就是違反「科學精神」(或者應該稱之為當今科學界的「行規」?),我想就是基於這樣的預設。但這樣的以無神論自然主義信仰為前設和基礎的科學範式只是啟蒙運動以後才逐漸被確立起來並被科學界接受的(對很多人來說,這種接受可能是潛移默化、無意識的接受)。在今天的科學家中,無神論自然主義信仰的先設似乎已經成為科學觀的「正統」和先驗性的、不容置疑的無神論「神學」。先驗到一個地步,就算現代科學的發現(如大爆炸、宇宙常數和生物系統的極高複雜性等等)強烈指向創造、「智慧設計」和上帝存在的可能性,無神論的科學家仍然堅持用自己的「信心」來抵抗科學的證據。這個正是所謂的「信仰的力量」—無神論者沒有宗教,卻可能有很強的信仰。然而面對現代科學那些「神學意味太濃」的發現,並非所有的科學家都是如此閉眼不顧證據、作鴕鳥狀地「盲信」。一些科學家在證據面前表現出實事求是的精神,承認現代科學並未證偽上帝的事實,並由此指出科學與上帝信仰並無衝突。這樣的科學家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傑出知名人士,也包括眾多普通的科學家(科學工作者);包括基督徒科學家,也包括非基督徒科學家;包括加入建制宗教的科學家,也包括沒有加入建制宗教的科學家;包括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領域的科學家,也包括生物學、醫學等領域的科學家。陶恩斯、費曼、勒德博格、霍義爾、彭若斯、謝菲爾。。。這些傑出的科學家相信科學跟上帝的存在不矛盾、無衝突[4],在我看來,恰恰正是實事求是、注重證據而不是執迷於信仰的科學精神的最好體現。真正的科學精神,就應該是服膺真理,儘管真理可能挑戰你的信仰。所謂「一個好的觀察抵得上一個世紀的壞的哲學」(「A single good observation is worth a century of bad philosophy」,引自"Instant Physics" by Tony Rothman)。這種精神的體現從這些科學家的相關言論中應該不難看出。

說科學與宗教信仰不一定衝突,並非貶低科學、反科學,恰恰是尊重科學;也並非是造謠捏造,而是實事求是。優秀的科學家信仰上帝,在我看來,沒有什麼不可思議和「大逆不道」的,倒反而是自然和順理成章的事。

參考文帖:

[1] 安居拉《科學家信不信神又怎麼樣呢?》
http://www.godoor.net/jidianlinks/22-kexuejia.txt

[2] H.F. Schaefer, "Scientists and Their Gods"
http://www.leaderu.com/offices/schaefer/docs/scientists.html  
(謝菲爾《科學家和他們的上帝》--謝菲爾是曾獲諾貝爾獎提名的美國喬治亞大學化學系教授,計算量子化學中心主任)

[3] 一樂《宇宙觀與科學》
http://godoor.net/jidianlinks/yl-yzg.txt


[4] 新民《部分著名科學家論科學與信仰》
http://jidian.bokee.com/2816194.html

53

主題

821

帖子

21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1
沙發
mapleave 發表於 2007-3-22 02: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jidian 的帖子

請問是原創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71

帖子

4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7
3
 樓主| jidian 發表於 2007-3-22 04:15 | 只看該作者
是在下自己寫的(不過這裡不是首發)——誠惶誠恐地說。

文責我自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821

帖子

21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1
4
mapleave 發表於 2007-3-22 07:5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idian 於 2007-3-22 04:15 發表
是在下自己寫的(不過這裡不是首發)——誠惶誠恐地說。

文責我自負。:)


(1)。你的大作我已經拜讀,寫的不錯。我也認為作為個別科學家個體,科學做的好,基督教信仰又很虔誠,這是一種客觀存在,但必須承認是否有基督教信仰不是做好科學研究的前提。
(2)。至於伽利略,哥白尼是否是虔誠的基督徒,已經有其他文章論述,在這個帖子里我不和你討論,不過我知道他們被當時的教會迫害死了,你不會認為他們是那個時代真正理解基督精神的人吧?
(3)。其實不應當拿科學家來做擋劍牌,應該想想科學本身和基督教信仰到底有沒有衝突,如果有,你會站在哪一邊呢?比如科學理論-進化論和聖經明顯衝突,你怎麼看呢?
(4)。「這些傑出的科學家相信科學跟上帝的存在不矛盾、無衝突[4],在我看來,恰恰正是實事求是、注重證據而不是執迷於信仰的科學精神的最好體現。真正的科學精神,就應該是服膺真理,儘管真理可能挑戰你的信仰。所謂「一個好的觀察抵得上一個世紀的壞的哲學」(「A single good observation is worth a century of bad philosophy」,引自"Instant Physics" by Tony Rothman)。這種精神的體現從這些科學家的相關言論中應該不難看出。」 我有些看不懂你這段話,「恰恰正是實事求是、注重證據」,這和信仰是完全相反的。「真正的科學精神,就應該是服膺真理,儘管真理可能挑戰你的信仰」,那你是要真理,還是要信仰?「一個好的觀察抵得上一個世紀的壞的哲學」,那就再回到我的回答(3)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paullian 發表於 2007-3-22 13:28 | 只看該作者
有人曾這麼對我說過,科學是理性的,而宗教是感性的。
如果你以理性的目光去看待感性的宗教,你會覺得宗教實在不可理喻。
反之,如如果你以感性的目光去看待科學,你就會覺得科學實在太沒人情味了。
人類是特殊的生物。
一方面,人類需要理性的科學去規範生活,去探詢真理,去創造未來。
另一方面,人類脆弱的內心世界,往往需要個感性的宗教去撫慰。
人類複雜的心理變化可不是科學公式所能夠辨正的。。而良性的感性的宗教卻可以給人們心靈的寄託。
所以,我不反對科學家們信仰宗教,因為科學家也是人,他們也有心理上的問題。也需要某個宗教給予他們心靈的寄託。而據我所知,科學家們再進行科學研究時,往往拋開了個人的宗教信仰,僅僅以唯物辨正的眼光去對待研究。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717

帖子

16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
6
你在哪裡 發表於 2007-3-23 02:01 | 只看該作者
科學如果光有理性,缺乏感性就沒有科學。因為理性的結果是懷疑一切,畢竟科學原本的根基就是一堆假設。所以科學真的科學嗎?
既然樓上這麼推崇科學,那麼希望你往後的日子好好思考科學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71

帖子

4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7
7
 樓主| jidian 發表於 2007-3-23 08:52 | 只看該作者
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1921 Nobel Laureate, One of a Kind Physicist, Time Magazine's Scientist of the 20th Century):

科學家為普適性的因果關係而感悟得痴迷。。。他的宗教情懷錶現在對自然律和諧一致的欣喜若狂,自然律揭示出一個如此卓越的智慧,人類所有的系統思維與行動與之相比根本就是無關緊要的投射而已。

霍金 Stephen Hawking (1942-present, Physicist, Lucasian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 at Cambrige University):



我們所知道的科學定律包含許多基本常數,就如電子的電荷大小,質子與電子的質量比值,等等。值得留意的事實乃是,這些常數似乎是經過極其精密的調整,方可為生命催生。

霍義爾(天文學家,劍橋大學) Sir Fred Hoyle (1915-2001, World-Renowned Astronomer, Plumian Professor of Astronomy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對這些事實的一個常識解讀暗示,一個超智者作弄了物理、化學和生物學,自然界里並沒有什麼盲目的力量可言。在我看來,人從這些事實算出的數值給予上述結論以幾乎毋容置疑的壓倒性支持。



Fred Hoyle (with Chandra Wickramasinghe):


生命所需的所有功能蛋白質在某處隨機出現的幾率是十的四萬次方分之一。



歐基弗(天文學家,NASA) John O'Keefe (Astronomer at NASA):

按照天文標準,我們是一群受寵過頭、珍愛有餘、呵護備至的受造物。如果宇宙不是受造精密得無以復加的話,我們壓根兒就是子虛烏有的了。我認為,這些境遇表明宇宙是為了人類生存而被創造的。

加斯特羅(天文學家、物理學家,NASA)Robert Jastrow (Astronomer and Physicist, Founding Director of NASA's 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 Director of the Mount Wilson Institute and Hale Solar Laboratory, Author of God and the Astronomer):

  

對一個終生信靠理性力量的科學家來說,這個故事象惡夢一般完結。他業已攀沿無知之山;他即將征服最高山峰;當他翻越最後一塊山石,卻遇見一幫已經在那裡坐候數世紀的神學家。

戴維斯(自然哲學教授,麥奎爾大學) Paul Davies (Professor of Natural Philosophy at Australian Centre for Astrobiology at Macquarie University, Prolific author, among his better-known works are God and the New Physics, The Cosmic Blueprint, The Mind of God, The Last Three Minutes, About Time and Are We Alone? How to Build a Time Machine):


羅傑-彭若斯已經算出,可觀察的本宇宙隨機出現的幾率是10的「10的30次方」的次方分之一。


戴森(物理學家、數學家,哈佛大學) Freeman Dyson (Physicist and Mathematician a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ident of Space Studies Institute):


我越多查看宇宙及其結構細節,我就越發找到證據:在某種意義上,宇宙想必知道我們要出場。

克勞斯、斯塔克曼(物理學家,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學) Lawrence M. Krauss & Glenn D. Starkman (Both Physicists at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數十億年前,宇宙太熱,不適合生命存在。數不清的歲月之後,宇宙會變得如此冷寂空虛,再有本事的生命也必消亡。


柯林斯(基因學家,人類基因組首席科學家) Francis Collins (Geneticist,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每當人類基因組有新發現時,我體會一種敬畏的感受,覺悟到人類如今明白了從前只有上帝知道的事。這是一種感人至深的情懷,它幫助我欣賞生命的屬靈層面,也使得從事科學收益更豐。好多的科學家不去發掘他們屬靈的感受,他們真不知所失為何。

不要怕,還有大量關於上帝的秘密。許多考量過科學與屬靈證據的人依然明察上帝創造與引導的手在運作。至於我,在關乎生命本質的發現里沒有絲毫的失望與幻滅!相反,生命原來是如此的美崙美奐!DNA數碼雅緻得令人心曠神怡!生物的組成部分是何等的美感悅目,真是一種高貴的藝術享受,舉凡翻譯核酸成為蛋白質的核糖體,毛毛蟲到花蝴蝶的蛻變,吸引配偶的孔雀開屏!進化,作為一個機制,可以也必然是真實的。但這無損於生命作者的本性。對信仰上帝的人,現在有理由不是更少、乃是更多地嘆為觀止。--柯林斯(Francis S. Collins )《上帝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God--A Scientist Presents Evidence for Belief)(2006年新書)


德丟烏(分子生物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 Christian de Duve (Molecular Biologist, 1974 Nobel Laureate):

  我的許多科學家朋友是極端無神論者,但其實科學既不要求也不確立無神論。採取不信不過是許多個人觀點裡的一種。


(11) 勒德博格(進化生物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Joshua Lederberg (Evolutionary Biologist at Rockefeller University, 1958 Nobel Laureate):

迄今沒有任何事否認上帝。無可爭議的是,宗教熱誠引導我們去有心持續探索科學。除此之外,盡屬推測。


陶恩斯(激光發明者,諾貝爾獎獲得者)Charles Townes (Laser Inventor, 1964 Nobel Laureate, former provost of MIT):


科學試圖了解宇宙的機理,宗教則闡明其意義。二者不可分裂開來。



(新民英譯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paullian 發表於 2007-3-23 12:3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你在哪裡 於 2007-3-23 02:01 發表
科學如果光有理性,缺乏感性就沒有科學。因為理性的結果是懷疑一切,畢竟科學原本的根基就是一堆假設。所以科學真的科學嗎?
既然樓上這麼推崇科學,那麼希望你往後的日子好好思考科學問題。


我說過。科學是理性的。宗教是感性的。。
再者,科學影響著人類,而宗教也同樣影響著人類。人類同時擁有感性與理性。。
光有感性思維的人類太過愚昧。
而光有理性思維的人類還不如機器人。
感性與理性,就像太極里的陰和陽一樣。陰陽調和才是最好的。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52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3
9
hellen_luo8705 發表於 2007-3-23 15:5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你在哪裡 於 2007-3-23 02:01 發表
科學如果光有理性,缺乏感性就沒有科學。因為理性的結果是懷疑一切,畢竟科學原本的根基就是一堆假設。所以科學真的科學嗎?
既然樓上這麼推崇科學,那麼希望你往後的日子好好思考科學問題。


不同意。請好好看看科學哲學。懷疑一切並不代表否定一切。拿著懷疑的態度看待現實,科學才會有進步,才不會像宗教一樣把小說一樣的本本當作行動指南。科學的根基嚴格來說不是假設,而是絕大多數人認同的、能夠獨立於觀察者的最基本的客觀事實。

你所想象的「科學」並不是真的科學。

我也認為宗教的作用是感性的。科學家信宗教並不是因為宗教在指導科學,而是因為科學家是人,不是實驗設備。他們需要一些慰籍。信耶穌,信真主,或者只是信物,比如拜金,都是一樣的作用,沒有高下之分,只要你信。當然,到了實驗室,我想是沒有科學家翻開聖經去找他所研究問題的答案的。

科學家通過自己的研究,發出神創造世界的感慨,只不過是因為他們感嘆於他們所研究的世界的神奇,而自己又沒找到答案,順口說了一通,結果就被教徒們發揚光大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10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3-6-19 10:45 | 只看該作者
頂上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11
求索 發表於 2013-6-19 22:15 | 只看該作者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3-6-19 10:45
頂上來。

這確實是一個好題目。科學家也是個人, 信教的科學家和不信教的科學家都說明不了什麼。
問題的實質是怎麼看世界。科學的態度是重證據,不斷的自我否定,不斷的自我萬善,不斷地加深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這才是推動歷史進步的動力。
反觀宗教,唯一真理,恆古不變。除了心靈的安慰,應該對歷史的發展作用有限, 但對社會穩定有一定的作用。
科學不以反宗教為目的,但科學發展的結果,自然是宗教的邊緣化。
現在的問題是基督教在不斷地挑戰科學。 反科學的基督教必將被科學發展的車輪所碾碎,立此存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12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3-6-19 22:23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3-6-19 09:15
這確實是一個好題目。科學家也是個人, 信教的科學家和不信教的科學家都說明不了什麼。
問題的實質是怎麼 ...

真的科學,我認為基督徒不會反。我們反的是偽科學,把科學當絕對權威的做法。比如,進化論,比如,用科學來反對聖經,用科學否定神等等。正如科學也有不同對立的觀點一樣,在沒有澄清之前,不能就斷定對方怎樣。而基督教信仰,從一開始就站在山頂上,而科學只是在攀登這座山。不少科學家認為每攀登一步,就是頂峰。並用此來反對真正的頂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13
求索 發表於 2013-6-19 23:09 | 只看該作者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3-6-19 22:23
真的科學,我認為基督徒不會反。我們反的是偽科學,把科學當絕對權威的做法。比如,進化論,比如,用科學 ...

你的觀點首先就不是正確的。「而基督教信仰,從一開始就站在山頂上,而科學只是在攀登這座山」科學家是在攀山,所以能不斷地升高。而持你這種觀點的基督徒是關在籠子里,只能待在原地。沒有一個科學家主動反對基督教,他們不過是對基督教進攻的反擊。
你有什麼證據說進化論是偽科學?須知,創世紀不過是神話而已,醒醒吧,現在是二十一世紀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14
拎不清 發表於 2013-6-20 06:06 | 只看該作者
hellen_luo8705 發表於 2007-3-23 15:50
不同意。請好好看看科學哲學。懷疑一切並不代表否定一切。拿著懷疑的態度看待現實,科學才會有進步,才不 ...

科學是不分民族的,而宗教信·仰是有民族之分的。中國人說是女媧造了人,以色列人說是耶和華造了人。就是神也是民族的不同而不同。這怎麼可比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15
拎不清 發表於 2013-6-20 06:18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3-6-19 23:09
你的觀點首先就不是正確的。「而基督教信仰,從一開始就站在山頂上,而科學只是在攀登這座山」科學家是在 ...

當基督教說神是光時,那不是科學家說的光,最早說神是光時之前,人已談論光·了。而人談論光就是指物質的光,那基督教的光絕不是物質的光而是指光明。所以只能說神是光明,而不能說神是光。聖經很多詞的都在借用已有的詞,目的就是要混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16
求索 發表於 2013-6-20 06:30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3-6-20 06:18
當基督教說神是光時,那不是科學家說的光,最早說神是光時之前,人已談論光·了。而人談論光就是指物質的 ...

"聖經很多詞的都在借用已有的詞,目的就是要混淆"

也許目的不是混淆, 而是作者知識有限,不知道怎麼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5: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