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敵後戰場到正面戰場,都梁寫了十二年

[複製鏈接]

320

主題

534

帖子

399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3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ijinbu 發表於 2013-5-24 17: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亮劍》到《大崩潰》

從敵後戰場到正面戰場

從傳奇,到寫史



都梁的作品每推出一本,都要間隔數年,每一部都久經打磨,不摻雜一點水分和花活,全是扎紮實實的硬貨。今年推出的《大崩潰》也不例外,用作者的話來說,「苦苦掙扎了三年時間,創作了五十多萬字,也只完成了這部小說的第一部。這已經要了我半條老命,腦力及體力都嚴重受損」。而同是軍事題材的經典之作《亮劍》,創作過程似乎沒有這麼「痛苦的難產」。其實,都梁已經說得很明白,是因為《大崩潰》題材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出了一般軍事小說的承載能力。對他而言,這是一次必須接受的挑戰。



寫作視角: 同是抗日戰爭,《亮劍》寫傳奇,《大崩潰》寫歷史



《大崩潰》所要展現的,是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場上最宏大也最殘酷的戰役——豫湘桂會戰。如此廣袤的作戰區域,眾多的參戰兵力,包括空軍及裝甲部隊等重型技術兵器的使用,交戰雙方最高統帥及高級將領之間的智力博弈、排兵布陣,中國政府與同盟國政府及政府首腦之間的微妙關係等等,是無法以《亮劍》那種「傳奇式人物+故事」的模式來鋪就的。在戰爭背景下,傳奇人物是存在的,也更能吸引讀者,但是對於真正的歷史而言,傳奇是特例,普通和平凡才是常態。在戰爭中,沒有一個人、一件事是孤立的,上到最高統帥,下到底層士兵、一般民眾,他們經歷的往往不是傳奇,而是在長久持續、反覆糾纏的戰爭中的無奈、痛苦、陰忍、決絕。《大崩潰》正是對常態的展現,是對「歷史的大多數」的展現,作者最終採取了「全景式」的寫作方法,從戰略布局到戰場廝殺,從政治博弈到士兵突圍,每一個細節都力圖還原歷史的真實性,從而能夠更加客觀、真實地展現那場發生在幾十年前的殘酷戰爭。

人物塑造:《亮劍》以人帶史,《大崩潰》以史帶人



從人物塑造上來說,《亮劍》是「以人帶史」的,主要是寫人物,寫主人公在歷史事件中的命運。都梁說:「這類手法比較討巧,也容易被很多讀者接受,比如李雲龍這個人物,他嘴裡不乾不淨,風風火火地出場,行事恣意張揚,快意恩仇,天下事沒有他不敢幹的,而且幹得痛快淋漓。這樣的人物自然招人喜歡,況且從創作角度上看,幾乎書中所以人物都是為李雲龍的存在而設置的,就是連歷史事件都是為他服務的,這樣的人物不出彩才怪。」而《大崩潰》主要是寫歷史,其次才是歷史事件中的人物命運,書中的人物命運要服從歷史事件的安排。比如督戰官蔡繼剛,他經歷了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的數次重大戰役,親眼目睹了國軍的浴血奮鬥,也不恥於國民黨高層的腐敗與無能,但他對於整場戰爭而言,是無能為力的,是被歷史的潮流推著走的。他能在國民黨撤退過程中,運用西點軍校的先進經驗,以極少的兵力殲滅日軍的追擊部隊,也能在衡陽之戰失敗后,帶領少量士兵打巷戰,從數萬日軍駐守的城區悄悄撤離,但他無力改變大局。相對於李雲龍的精彩和傳奇,蔡繼剛的璀璨光芒與整盤大棋的潰敗相比,太微不足道了,甚至有些反諷,然而,這就是歷史。

戰爭描寫:《亮劍》是痛快淋漓的敵後游擊戰,《大崩潰》是硬碰硬的正面膠著戰



從軍事小說很重要的內容——戰略戰術和軍事場面的描寫上來看,與《亮劍》中痛快淋漓的一邊倒式的描寫不同,都梁在《大崩潰》中力圖去還原正面戰場陣地戰的殘酷和無奈。《亮劍》以描寫敵後戰場為主,李雲龍可以用自己的野路子打法,游擊戰,麻雀戰,各種匪夷所思的反常規戰法,將日軍的戰略部署打成一團漿糊,這是抗日戰場的一面;而抗日戰場的另一面,是《大崩潰》所描寫的正面戰場的膠著和對峙,是以集團軍為單位的硬碰硬的常規戰,是國軍屍體一層層壘起來的血肉堡壘,是戰爭機器絞殺下的屍山血海,其戰爭規模、殘酷程度,以及戰爭背景下對人性的考驗,都遠遠超越了《亮劍》。在《大崩潰》中,不管是洛陽保衛戰、衡陽之戰,還是西南空軍基地的飛虎隊空戰,都梁都引用了大量的歷史數據來展現戰爭的殘酷和沉重。與這「史筆」相對的,是都梁還塑造了大量鮮活的中下層軍官和士兵形象。不同等級、身份、閱歷的人物,都在戰爭鐵輪的滾碾下,被捲入這場二十世紀最具悲劇性的人類戰爭中。陣地戰、突襲戰、空戰、情報戰、巷戰……不管是機槍手、投彈兵,還是集團軍司令、高層幕僚,每經歷一次大戰,許多鮮活的面孔便消失了,由此,一副不斷展開的波瀾詭譎、充滿了血色狼煙的戰爭畫卷,展現在每一位讀者面前。

敘事手法:《亮劍》是快意之作,《大崩潰》是厚重之作



從情節設置來看,《亮劍》以時間線為軸,各主要人物、事件紛紛交叉在一起,情節緊湊而充滿戲劇性,對戰爭的描寫主要是為刻畫人物服務的;《大崩潰》的全景式寫法,則偏重於對戰場、後方、淪陷區以及國際舞台的分別展現,同一時空,多點開花。《大崩潰》第一部的主角,是以國軍督戰官蔡繼剛,飛行員蔡繼恆和普通士兵滿堂、鐵柱兄弟,三條情節線分頭並進,分別從不同側面來展現這一場大戰的細節,最終匯聚在抗日戰爭中最慘烈的衡陽之戰中。蔡繼剛對國軍數次戰役的冷靜觀察和充滿智慧的戰場突圍,蔡繼恆桀驁不馴的性格及在空戰中的彪悍表現,滿堂兄弟由對戰爭的迷茫、躲避到成為堅定的鐵血戰士,都梁都分別用濃墨重彩的筆法來一一展現,既照顧到歷史的真實發展脈絡,又從不同的脈絡上凸顯出各個主要人物的經歷和性格。同時,藉助每一位主人公的所見、所聞、所思,串聯起都梁對整個大戰場不同角落、不同層面、不同領域的深度思考。如藉助日軍士兵山田圭一的幫助而越獄成功的滿堂對人性的思考,飛虎隊王牌飛行員蔡繼恆擊落日軍戰鬥機后,與日軍飛行員關於戰爭的爭辯,分別從不同的側面來探討戰爭和人的關係。

如果說《亮劍》是作者肆意揮灑才氣的快意之作,那麼《大崩潰》可以說是作者積澱多年的厚重之作。《亮劍》已經成為經典,李雲龍、楚雲飛等角色已深入人心,而《大崩潰》剛完成第一部,主要人物的命運還未可知。歷史將如何左右那些剛從衡陽戰場撤離出來的軍人們呢?期待都梁接下來的作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8: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