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個漢族少年的中國夢(63)猶太人對中國計生政策的支持

[複製鏈接]

510

主題

606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華少年 發表於 2013-5-17 15: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個漢族少年的中國夢(63)猶太人對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大力支持

滿族人是猶太人的一個部族分支,那麼,當滿族人在計生委搞計劃生育的時候,其他的猶太人在幹什麼呢?

猶太人很早就開始操控中國的政治盤面了,從孫中山到蔣介石到周恩來,從國共合作到黃埔軍校到……一直到改革開放,一直到現在,呵呵,還將持續到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

我們的很多國策都是猶太人制定的。國共建黨過程中猶太人都有參與,國共合作黃埔軍校這些遠的就不說了,近的,轉基因食品,銀行私有化運動,國企私有化運動,記得杜建國是怎麼抗議世界銀行行長猶太人佐利克的么……

計劃生育也是,很早就開始設計了。再給大家看一篇文章。

============================
猶太人對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大力支持

對美國外交政策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洛克菲勒家族早在1952年就創辦了人口理事會以減少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並在波多黎各島進行計劃生育的實踐。1961年洛克菲勒三世向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表講演,認為「人口增長是當今社會僅次於核武器控制的頭等大事。」1966年聯合國開始設立人口基金。1968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保羅.埃利希出版了《人口爆炸》,197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丹尼斯.米都斯等出版了《增長的極限》,掀起一股控制人口的全球思潮(注意:周恩來就按照猶太總部的命令行動了)。1969年洛克菲勒三世被尼克松總統任命為「人口增長與美國未來委員會」主席,並向尼克松總統提交了減少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的報告。1974年美國控制全球人口的意見遭到各國的堅決抵制,使美國的決策層意識到實施這個計劃需要用一些隱蔽的手段,於是在洛克菲勒三世的推動下,基辛格被授權起草《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第 200 號》(《NSSM-200》)。1975年11月,福特總統簽署了行政命令,使《NSSM-200》成為美國政府的官方(秘密的)外交政策。《NSSM-200》的中心思想:世界越來越依賴於發展中國家的礦產資源供給,只有大幅度減少發展中國家人口的數量,美國才能充分利用它們的原材料。《NSSM-200》認為,為了避免被指責為帝國主義,美國必須隱瞞從發展中國家獲得自然資源的圖謀,將計劃包裝成「自由選擇」和「可持續發展」,並利用聯合國和多種非政府組織(如聯合國人口基金)來實施其計劃。人口控制的關鍵是影響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要向他們灌輸人口爆炸將帶來災難性後果的觀念,說服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和民眾相信:減少人口是符合他們自己的最大利益的。聯合國人口基金不但參與了中國的強制性計劃生育,也參與了巴西、泰國、秘魯等國的「自願性」計劃生育。1990年代《NSSM-200》被曝光,但仍是美國政府控制發展中國家人口的官方基石文件。它的影響深遠而廣泛。中國的人口政策在多大的程度上,受到或不受到其思潮甚至具體策略的影響,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目錄
一、美國頒布《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第200號》的時代背景
二、美國《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第200號》的真實意圖
三、中國是國際控制人口思潮的最大的受害者
四、中國不是唯一受害者
五、不對稱的博弈
六、計劃生育--摧毀中國的綠色鴉片
七、美國需要為中國的計劃生育承擔某種道義上的責任

一、美國頒布《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第200號》的時代背景(選編)

1974年12月10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頒布了《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第 200 號:世界人口增長對美國的安全及海外利益的意涵》(1974 National Security Study Memorandum 200: Implications of Worldwide Population Growth for U.S. Security and Overseas Interests),簡稱《NSSM-200》[1]。《NSSM-200》是由猶太人亨利.基辛格主導下完成,因此又稱《基辛格報告》。

基辛格是美國尼克松政府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國務卿。他不僅僅受雇於美國總統,他還受雇於一手栽培他的猶太裔洛克菲勒家族(這個家族從1940年代以來一直對美國中央情報局具有關鍵性影響力)。基辛格只是《NSSM-200》的捉刀人,站在他後面的是洛克菲勒兄弟(納爾遜.洛克菲勒和約翰.D.洛克菲勒三世等人)等重量級人物。其中約翰.D.洛克菲勒三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

洛克菲勒三世在其成長過程中深受優生學家、人種理論家和馬爾薩斯主義者的影響。對於約翰三世來說,他自然而然地認為只有他和與他同一「階層」的人有資格決定哪些「人種」應該繼續存活,這樣他們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改變生命」[2]。作為著名的「慈善家」,洛克菲勒三世的動機應該是很「高尚」的:讓大家都過上他那種奢華的生活。在洛克菲勒三世的眼裡,只有他那種奢華的生活才是正常的生活,筆者童年在湘西農村那種生活、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在肯亞的親人和先祖們的生活只能算是「非人的生活」,生存就是不幸,這樣的人是連生存的權利都不應該有的。中國現在一些城市精英的心態也與洛克菲勒三世當年類似:農民窮,不值得同情,誰讓他們超生孩子了?

優生學因為納粹德國而臭名昭著,但是改頭換面之後演變成了人口控制論。洛克菲勒三世在1950年東南亞之行中看到這些地區人們生活在貧困之中,但人口卻快速增長,感觸很深。於是,這位「慈善家」便「大發慈悲」,於1952年創辦了人口理事會(The Population Council)以減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資助各國進行計劃生育的研究和實踐,在國際上影響很大[4]。1961年約翰.洛克菲勒三世向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表了「第二次麥克杜格爾講演」。洛克菲勒說:「在我看來,人口增長是當今社會僅次於核武器控制的頭等大事。」[2]

1966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促請聯合國系統的組織在人口方面提供技術援助。1967年秘書長設立人口活動信託基金,1969年定名為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會[5]。

1968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保羅.埃利希出版了著名的《人口爆炸》,他在書中認為:人口爆炸導致環境污染,死亡率將增高,壽命將大幅縮短。預測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會發生大飢荒,餓死數億人。他提出了一系列控制人口的方法,他希望世界人口減少到5億。他認為美國兩億人口已經是極為過剩了,建議美國首先以身作則,將人口從2億萎縮至1.35億(註:美國現在人口超過3億)[6]。

1969年7月約翰.洛克菲勒三世被尼克松總統任命為「人口增長與美國未來委員會」主席。約翰三世減少人口的實驗和報告,後來成為基辛格《NSSM-200》文件指導下的美國國務院的全球政策。1972年,基辛格的秘密計劃開始實施的幾個月前,約翰三世把他的報告呈交給總統。在大選之年尼克松決定低調處理這份報告,因此這份報告沒有引起媒體多大的注意。然而,這一報告的政策建議得到了高度重視[2]。

1975年11月,理查德.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被迫辭職。傑拉德.福特接替尼克松成為美國總統,任命納爾遜.洛克菲勒為副總統。納爾遜的老朋友基辛格仍擔任國務卿。至此美國進入了推行控制人口政策的最佳時期。福特一上任就立即簽署了總統行政命令,使《NSSM-200》成為美國政府的官方外交政策。它首次將發展中國家的人口控制列為美國政府的一個明確的(秘密的)戰略性國家安全重點

1974年,美國由基辛格博士主持下制訂了一個當時被視為高度機密的備忘錄,題目是「世界人口增長對美國國家安全和海外利益的影響」(Implications of Worldwide Population Growth for U.S. Security and Overseas Interests)。

這份備忘錄中涉及糧食政策、人口增長和戰略性原材料。備忘錄的內容是由約翰•D•洛克菲勒三世授意,尼克松親自布置的。這個秘密的計劃在華盛頓被簡稱為「NSSM 200」,即《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第200號》。[1]

1975傑拉德•福特一上任就立即簽署了總統行政命令,使《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第200號》成為美國政府的官方政策。基辛格在這個《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第200號》中,將貧窮的發展中國家稱為最不發達國家(LDCs,Less Developed Countries)。他在報告中寫道:

世界越來越依賴於發展中國家的礦產資源供給,如果迅速增長的人口妨礙了它們未來的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由此而產生的不穩定可能會對這些資源的增產和持續供應的環境造成破壞。

一些人口迅速增長的最貧窮的最不發達國家會產生嚴重的問題。它們可能越來越明顯地意識到難以支付所需的原材料和能源。化肥對它們的農業生產至關重要,但是在幾年後它們將很難獲得化肥。燃料和其他原料的進口會導致嚴重的問題,這可能從兩方面殃及美國:一是需要美國提供更多的財務支持,二是最不發達國家試圖通過提高出口產品價格來獲得更有利的貿易條件。

《NSSM-200》選擇了13個國家作為重點關注國家,並認為只有大幅度減少這些國家人口的數量,美國才能充分利用它們的原材料。這些國家包括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巴西、菲律賓、泰國、埃及、土耳其、衣索比亞和哥倫比亞。在其後的30年裡,這些國家成為政治上最動蕩的國家,但對《NSSM-200》大都渾然無知。本書特別指出,孟加拉國高達7700萬人口飲水被砷污染,與國際機構的引導有極大關係。

《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第200號》(NSSM-200)的主旨是實施「世界人口行動計劃」以大幅度降低世界人口數量。這一新政策的理論出發點是:大多數高質量的礦藏都位於發展中國家,而發展中國家數量過多的「劣種人」妨礙美國獲得充裕的、廉價的原材料,必須除掉這些高速增長的人口才能保護美國利益。基辛格明確提出:美國要將糧食援助作為「國家權力的工具」,對那些接受援助的國家來說,要麼絕育要麼挨餓。美國的新政策實際上就是:「如果這些劣等人種妨礙我們獲得充裕的廉價原材料,我們必須想辦法除掉他們。」

基辛格在報告中明確提出:「整個實施過程中,美國必須掩蓋真實目的,而讓人覺得美國的計劃不是自私的而是利他的。否則有可能引起其他國家強烈反彈。美國必須隱瞞從發展中國家獲得自然資源的真實意圖,而說服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和民眾相信:減少人口是符合他們自己的最大利益的。」

《NSSM-200》第81頁指出:「為了有助於避免(其他國家)指責美國支持人口控制背後的帝國主義動機,美國應反覆重申這一支持是源於以下關註:

(1)夫妻有權自由地、負責任地決定他們生幾個孩子和生孩子的時間間隔,並且有權獲得信息、受教育及其手段;

(2)對於貧困國家的基本社會和經濟發展來說,人口的迅速增長既是普遍貧困的誘因又是其結果。進一步,美國應該採取行動將這一信息傳遞出去,即控制世界人口增長代表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

《NSSM-200》還特別指出,為了掩蓋美國的控制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行動,避免被指責為帝國主義,美國將利用聯合國和多種各非政府組織(如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來實施這項計劃,並鼓勵個人和組織進行捐助(福特基金會早就加入,後來的比爾蓋茨基金會也不甘落後)。

人類生命國際(Human Life International)Brian Clower博士所著的《Kissinger Report 2004》估算,1965年到2004年美國共投入了173億美元的經費用來控制發展中國家的人口,主要投入到美國國際開發署;其次是投入到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聯合國人口基金最「偉大的貢獻」是幫助了中國等國實行計劃生育。

關於世界衛生組織在第三世界組織接種疫苗,疫苗裡面含有絕育成份的報道早有公開!這種技術專業上叫做雙重疫苗技術(明處是防治傳染病,暗處是避孕和絕育)。世界衛生組織有一個關於控制生育疫苗的工作組。1991年的一份報告指出:

「在過去的18年,世衛組織的控制生育疫苗工作組一直進行節育疫苗的開發,針對配子或胚胎植入前胚胎的基礎和臨床研究。這些研究涉及到肽化學,遺傳學和分子雜交技術……。作為國家間協作努力的成果,一個原型抗HCG的疫苗正處於臨床試驗階段,一個全新的計劃生育方法,可在十年內上市。」

也就是說,自1973年以來,世界衛生組織一直在研究用注射疫苗的方法來施行生育控制。

……

---------------------

看一下國際上對中國強制計生基本上默許的態度就能瞭然一切,只要不結紮少數民族,偉大的西方政府在此事件上基本是不予關注。美國副總統拜登21日在四川大學發表演講時說「完全理解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5: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