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華社七問朱令案 權貴車輪碾壓少女令人寒心

[複製鏈接]

2189

主題

3562

帖子

251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5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skhg 發表於 2013-5-7 00: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總斑竹 於 2013-5-7 00:26 編輯


不久前發生在上海的復旦大學碩士研究生黃洋遭投毒被害身亡一案,再度激起人們對近20年前清華大學朱令鉈中毒懸案的關注。照目前情形,網路輿論幾乎一邊倒地質疑該案唯一嫌疑人、據稱家世顯赫的受害者室友孫維。官方媒體5月6日面對洶湧民意也指責該案近20年未破實難服眾,令民眾對司法公正的信心蕩然無存。新華社文章厲聲追問該案七大懸疑,並引用民間輿論直指司法不公和權貴濫權。

新華社5月6日刊發《輿論呼籲及時澄清「朱令案」傳聞》一文,指責北京警方在近20年時間裡對有關朱令鉈中毒案的傳言甚至是對司法不公的傳言竟然保持沉默,暗示其對目前的「全民福爾摩斯」式的以訛傳訛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隨後,新華社直指警方有責任、有義務向公眾澄清並回應該案中是否有受到權力不正當「干涉」等七大疑問:

1.  朱令案到目前為止十九年懸而未決的局面,究竟是何原因?

2.  警方當時掌握了哪些證據?

3.  案子卡在哪裡?

4.  當初警方那些「只剩一層窗戶紙了」的表態是否屬實,又指向哪個嫌疑人?

5.  對朱令家屬的詢問乃至申請信息公開,究竟為何搪塞、不予告知?

6.  玄之又玄的所謂「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不予公開的其他情形」具體指的是什麼?

7.  特別是公眾質疑的,當年本案有沒有受到權力的不正當「干涉」?

新華社文儘管認為事實真相未公布,各種以訛傳訛的推理對受害者朱令以及嫌疑人孫維都是不公平的,但是該文也略帶傾向性地引用網民「野水橫木」的話稱,朱令案兇手沒有伏法,對公眾心理傷害大……這起惡性案件,赤裸裸展示了權貴的車輪如何碾過花季少女,讓小民們心寒。

年底將滿40歲的朱令因為鉈中毒目前全身癱瘓、100%傷殘。隨著復旦投毒案的發生,19年前疑點重重的懸案再度引起人們的關注,輿論紛紛呼籲供出真兇。據報道,1997年4月,北京警方一度將朱令的室友孫維列為投毒的犯罪嫌疑人,但在1998年8月26日,警方稱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孫維和朱令中毒案有關,同時宣布本案結辦。然而,真兇依然「不知所蹤」。

作為案件的唯一嫌疑人,孫維曾三次公開否認投毒。2006年初面對洶洶輿論,孫維更隱姓埋名孫釋顏,據稱已嫁給一名美國人,持有美國綠卡。據稱其家世顯赫,祖父孫越崎為著名實業家,曾在二戰前後在南京國民政府擔任要職,1949年中共建政后又在北京政府中以民主黨派人士連任五至七屆全國政協常委;父親孫大武為民革中央委員。另據百度百科顯示,其族叔(伯)輩孫孚凌為1921年出生為北京政要,20世紀八九十年代曾任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負責此案的北京市公安局十四處民警李樹森2006年曾表示:「這件事的調查工作中有一定結論,從個人來講,我不願意回答;從公安機關的紀律來說,我不宜發表意見。這件事情很敏感,過去那麼長時間了……」

新華社還引述輿論表達對中國司法體制的「失望與憤怒」——沉寂已久的案件,並不是因為破獲而被再度關注,而是因另一起驚世駭俗的大學生投毒案而牽出,是對司法機構無能的一種諷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1: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