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極為罕見 中共召開常委經濟會議警告金融風險

[複製鏈接]

1776

主題

1806

帖子

256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mmy00210909 發表於 2013-4-27 16: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報告第一季度的增長下滑到7.7%兩周之後,中共政治局常委開會討論經濟政策。這是從2012年第四季度的7.9%一個出乎意外的下跌。滙豐銀行本周發布的採購經理人指數民調顯示,在四月份仍然保持這個低迷的勢頭。

  政治局常委周四在一份聲明中說,「中國需要加強它的國內經濟增長勢頭和防範金融領域的潛在風險,」聲明說,宏觀經濟政策應該予以穩定,而在某些領域的微觀控制應該放鬆,新華社稱這是一個有關經濟的「特別會議」。

  金融時報:聲明凸顯中國經濟困境

  金融時報4月26日報導說,政治局承諾要加強國內消費和讓公司更容易獲得投資項目的批准。同時,它發誓要標準化地方政府的融資機制,解決通過後門渠道積累的如山債務的擔憂。

  聲明凸顯了中國面臨的經濟困境。它一部份是對第一季度令人失望的數據作出的反應,說國家需要「加強它的經濟增長勢頭」。但是它也警告不要採取激進的行動來刺激增長,它警告「潛在的金融領域的風險」。

  「很難同時達到兩個目標。從字面上來看,我的印象是他們可能容忍較低的增長,更強調增長的質量和減少金融風險。」花旗銀行經濟學家丁爽表示。

  習李會不會飲鴆止渴

  金融時報報導說,丁爽指出,習近平和李克強,中共的新領導人,剛剛站在十年任期的起點。

  「他們還有長長的路要走。他們最不願意做的事情是在他們任期的開始耗竭他們所有的支持增長的工具,而在以後面臨問題。」他說。

  但是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旭,從政治局會議當中嗅到一個非常不同的信號,說這份聲明對於金融風險的告誡比最近的一些政府聲明來說更加有限。

  「這個會議發出一個有關穩定增長的非常強烈的信號,超越了先前的政策信號。」他在客戶報告中寫道,他說更加活躍的政策舉動可能推動這個季度的復甦。

  高旭又說,政治局常委在四月份開會討論中國經濟是高度不尋常的,上一次這樣做是在2004年。通常來說,常委舉行經濟會議是在二月份,七月份和年末。

  彭博社:復甦失動力證據增加

  彭博社4月26日報導說,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復甦步履蹣跚的跡象當中,中共最高領導人說,國家必須防範金融風險和刺激消費。

  本周的數據顯示,中國的製造業增長在放緩,增加了復甦失去動力的證據。高盛集團和摩根大通上周削減了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測。而野村控股公司本周說,增長需要放緩以避免系統性金融危機。

  政治局常委的評論「對國務院的決定予以支持,而不是暗示政策改變。」花旗集團高級中國經濟學家丁爽說。「雖然領導層說中國需要刺激增長勢頭,但是它也警告金融風險—它不會以長期的結構改革為代價而追求推動增長的老辦法。」

  中國股市下跌,上海綜合指數當地時間1:54 p.m.下跌0.4%。該指數昨日下跌0.9%,正在走向連續第三個月下滑。

  政治局常委承諾加快建立標準的地方政府融資機制,在地方債務的「爆炸性」增長引發對經濟的金融健康擔憂之後。

  彭博社報導說,在住房方面,常委說,應該做好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並建設經濟適用房。政府將授權批准某些領域的投資項目,而嚴格限制能源低效率和污染性工業的「不分青紅皂白的擴張」。

  常委的評論唿應了國務院本周對於第一季度增長放緩到7.7%之後作出的評論。

  「隨著增長放緩,要求政府進一步放鬆政策的壓力在增加。」野村證券的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在報告中說。常委的評論顯示「高層領導人已經達到共識,將容忍較緩慢的增長」並暗示刺激政策不太可能。

  野村證券估計,經濟增長將在第四季度減緩到7.2%,全年增長將是7.5%。高盛和摩根大通估計,2013年的增長為7.8%,跟2012年持平。

  硬著陸風險為三分之一

  彭博社報導說,在4月24日的報告中,野村證券說,由於信貸和房地產市場繁榮的帶動,它的中國壓力指數—其監測硬著陸的風險—達到自從2011年11月份以來的最高點。該銀行對硬著陸的定義是,實際GDP增長突然放緩到5%或更低並且持續四個季度,並且估計在2014年年底之前發生這樣事件的概率是三分之一。

  惠譽評級下調

  彭博社報導說,惠譽評級機構本月下調了中國的長期本地貨幣債務評級,因為中國的金融穩定風險。穆迪投資服務也降低它對中國前景的評級,從積極下調到穩定。它說中國在減少地方政府債務和信貸擴張方面取得的進步小於預期。

  前金融部長項懷誠本月說,中國地方政府可能有超過20萬億元的債務,幾乎是2011年國家審計署報告的數字的兩倍。中央銀行數據顯示,融資總量,包括非銀行借貸和債券銷售在內的信貸衡量,三月份記錄為2.54萬億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18: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