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再談國內抗震救災的重大不足

[複製鏈接]

3012

主題

3946

帖子

709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河水 發表於 2013-4-23 03: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信人: Irrational (Herzog)


之所以說是再談重大不足,是因為昨天寫過一個帖子,談到抗震救災其實分為三個環節
。一個是科研預報,一個是政府決策,一個是群眾防範。

從最近一天報道看,當地事實上是開展了震前演習的,但是演習的參與人員似乎是以消
防公安等專業人員為主,而不是市民村民普遍參與,這樣的演習效果值得商榷。
第二個事情就是災區道路堵住了,車進不去,連副總理都得棄車步行。這也是一個嚴重
的不足,反映出的是如今土工基層組織功能已經非常弱。下面就分開談談這兩個不足。

國內這些年還是很重視救災的,平常也都有演習。像北京的小區,每年也會有消防部門
和居委會什麼的聯合搞這些東西。但是和國外比起來,國內的演習有一個特點,那就是
人員參與很局限,基本就是相關職能部門,根本談不到動員老百姓。以前我曾經發過好
幾個帖子談到這個事情,今天再羅嗦一下吧。比如說我所在的大學,每年都要搞好幾次
消防演習。是全民性的,也沒有事先通知。突然火警鈴聲就響了。然後大家就紛紛出去
看怎麼回事。這時候系裡的秘書全副武裝,戴著安全頭盔,手裡好像還拿著喇叭,逐個
房間檢查有沒有人還留在屋子裡。然後大家就順著消防通道的樓梯有序撤出,校園裡瞬
間站滿了人。大約20分鐘后解除警報,然後才能回去。

我對西方的這些消防訓練還是印象很深刻的。歐洲國家應該也是很重視消防的,當然這
也跟歷史教訓分不開。倫敦的背街小巷上都有很醒目的消防通道疏散符號,據說是當年
倫敦大火后政府痛定思痛搞出來的規定。我自己的感覺是,國內也許在這方面,還是可
以加強一些制度化建設。也就是說,全國人民還是應該少一點抱怨挑毛病,多一點建議
。這樣可以吃一塹長一智,慢慢就完善了。國內現在似乎有個傾向,就是強調專家治國
,也就是動輒強調專業化建設,不太重視全民運動,不太重視群眾性的參與。但是像火
災,你平常不實戰訓練,讓老百姓形成習慣,到時候真有事情了,人就麻爪了,慌神了
。就會出現類似這次幾個人跳樓的悲劇。如果平常像我說的那樣,每年搞幾次全民消防
訓練演習,肯定可以大幅減少類似悲劇。


第二個不足,就是這個道路交通。表面上看是道路管理的問題。實際上呢,是基層組織
能力渙散的表現了。現在一切向前看,過於重視GDP,經濟效益優先,所以不太重視抓
群眾運動。不要說農村基層了,就連城市的居民區,也和七八十年代不能同日而語了。
具體的說,就是如今這個鄧產黨有些不太放心群眾自己管自己,生怕群眾聚集起來鬧事
,所以呢,也就不敢放手讓群眾成立自治組織,更別提民兵了。但是民兵組織的確是非
常有必要的。比如說遇到地震災害,生還的民兵馬上可以擔負起救人、維護秩序、分發
食品、安排住宿,以及和外部進行電台聯繫等重要職能。

這幾天,大家都看到,哪怕是現在這種現代化條件,還是出現救災人員在24小時內無法
趕到現場展開救援。實際上呢,我認為哪怕再過10年20年,也仍然做不到任何時候任何
地點都能在24小時趕到現場。而我們也知道,24小時往往就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很遺
憾或者很奇怪的是,現在媒體根本不宣傳群眾自力更生組織自救了。比如說,有人看到
媒體大幅宣傳汶川地震或者這次地震里,當地群眾馬上成立抗震救災生產隊,展開生產
自救?有沒有啊?

群眾如果失去有力的組織,就會變成一團散沙,烏合之眾。就會出現這種去災區的道路
竟然堵到副總理都進不去。這叫什麼事啊?可以說,分分秒秒的耽擱,都可能決定一個
災民的生死。如果是打仗呢?這樣豈不是被敵人一個奇襲就打癱瘓了嗎?如果有了基層
民兵就不一樣了。各個單位都有民兵,很容易組織起來,馬上可以負擔起維護交通秩序
的功能,壞人就不會有機可乘,救災效率也會高得多。民兵都會接受急救訓練,馬上就
可以開始救人。現在似乎都眼睛盯著什麼外部援助,這個思路很可怕。

另外,是不是可以考慮把紅十字會撤掉算了,變成一家上市公司,名字就叫「中國國家
救災公司」,平常可以賣急救包,提供急救培訓課程,每個人交100元,就可以接受CPR
培訓什麼的。另外,這個救災公司也可以生產各類「防災包」。我認為,每次地震了就
要大家捐錢,也沒必要的。群眾主要是表達一下心意,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災區其
實不需要什麼錢,需要物資,而這個物資,直接由國家撥付運送就是了,像汶川,其實
主要還是國家調配物質,全國捐的那幾十億比起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了。而和「八方支
援」同等重要的是強調」人定勝天,生產自救「,這個要靠當地民兵來組織。這一點務
必牢記。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2: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