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千元工藝品竟被估100萬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3-4-23 01: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打算將收藏的老物件拍賣,換些錢給父親治病,可沒想到一場拍賣會下來,36件藏品不僅一件沒賣出去,自己還倒賠了拍賣公司4.6萬元的「宣傳費」,這讓參加拍賣的高先生怎麼也無法理解。

  近日,記者對北京6家中小型的拍賣公司進行了暗訪調查,而結果卻令記者大吃一驚:在拍賣前收取不菲的「宣傳費」竟然成了一些所謂「國際拍賣公司」的斂財手段,他們打著拍賣的旗子,乾的卻是印刷廠的行當。

  報料 藏品沒賣出 市民質疑騙取宣傳費

  家住左家莊的高先生今年一開始就遇到了一件特別窩火的事兒。去年12月,因為愛好收藏的老父親病重,高先生一家決定將收藏的一些古玩拿到市場上賣掉,以解燃眉之急。

  這時,一名自稱是北京遠洋聖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業務員的柴女士與高先生取得了聯繫,表示在2013年1月底,公司將舉行一次大型拍賣會,高先生可以通過他們將藏品出售。

  去年12月10日,高先生帶著30多件藏品來到位於首都圖書館附近的遠洋聖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一番鑒定之後,該公司的業務員告訴高先生,每次拍賣會前他們都會出《拍賣品圖錄》,如果要在他們公司拍賣,需要根據藏品占版大小,每件交1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宣傳費。

  由於對方給出的估價高於預期,高先生最終交了4.6萬元宣傳費,委託公司拍賣36件藏品。

  今年1月25日,拍賣會如期舉行,然而這場在拍賣公司口中堪稱豪華的拍賣會,竟然舉牌者寥寥。高先生的36件藏品一件也沒有賣出去。

  他懷疑,拍賣公司鑒寶時給出的高價,是為吸引藏家前來拍賣,從而賺取高額宣傳費。

  第一步

  虛高估價 鑒寶師對假古董連說三個好


  3月25日中午,記者帶著兩件「藏品」來到遠洋聖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兩件藏品中,一件為「三魚紋」瓷缸,是現代工藝品,價值不足1000元;另一件為清代仿明代的「魚化龍」銅器,市場價值1.5萬元左右。

  工作人員一聽記者要來拍賣,熱情地表示,記者來得正是時候,公司5月份即將舉行今年的大型「春季拍賣會」。

  隨後記者被引入一間辦公室,在這裡記者見到了曾給高先生鑒定過藏品的「王老先生」。他看上去五六十歲的年紀,帶著濃重的陝西口音。

  見到記者拿出藏品,王老先生戴上眼鏡,將那件「三魚紋瓷缸」拿在手裡仔細把玩,不時還用手指敲一敲,聽聽聲音。兩分鐘之後,王老先生放下藏品,對著記者連說了三個「好」字。

  千元工藝品被估100萬

  「這可是好東西,絕對開門的老物件(開門,是對一件古玩的認可,表明此件古玩是一件一眼就看得明白的老東西),年代應該是元末明初。」王老先生一邊說,還一邊向記者伸出了大拇指,表示讚譽。

  記者問到這樣的東西能否拍賣,能值多少錢?王老先生當即表示,「能拍!當然能拍!價格最少也要100萬才能出手。」

  而對於隨後的那件「魚化龍」造型的銅器,王老先生同樣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這也是到代的好東西,(到代是古玩界術語,表明收藏品年份好,達到一定的年代叫『到代』或『夠年份』),從形狀到包漿,再到鎏金都沒有問題,一看就知道是大明宣德年間的。」

  對於這樣的「好東西」,王老先生也同樣表示可以拍賣,而估價則張口就給出了50萬的高價。

  第二步

  收費不菲 「宣傳」一次每件收幾千元


  在一番讚譽之後,王老先生表示如果記者想要拍賣,今天就可以簽合同。不過隨後他又告訴記者,在拍賣之前,賣家需要交納一定的宣傳費用。

  「我們每次拍賣會之前都會出《拍賣品圖錄》,然後郵寄給需要的買家,還有很多其他宣傳的費用,比如預展和網站宣傳。」王老先生說著還拿出一本去年出的《圖錄》讓記者看。

  「我們也可以按照版面收費,做的版面越大,宣傳力度自然也就越大。咱們這兩件東西最少也是1/4版,每件藏品可以優惠到1200元。」王老先生說。

  鑒贗品五公司最低估價8萬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金懋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北京世佳四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北京懋隆盛世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北京瀚海龍源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北京瀚海博文國際拍賣有限公司。這5家拍賣公司沒有一家能夠認出記者手中的現代工藝品,而對於這件工藝品的估價最低的也在8萬元。

  而他們虛高估價的目的只有一個,要求記者在拍前根據製作《圖錄》版面的大小交納宣傳費用。金懋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的業務員表示,因為他們是在文物局註冊的具有一類文物資質的公司。拍賣每件物品都要向文物局交納一定的文物審批費。在該公司拍賣,拍前每件至少要交納3000元服務費。

  記者的確在文物局網站的註冊公司中找到了金懋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但記者致電文物局社會文物處,工作人員卻表示,該公司收取的一切費用均與文物局無關,並希望記者提供公司名稱,他們會核實查處。

  第三步

  成交為零36件藏品全都折了


  報料人高先生告訴記者,今年1月23日和24日,遠洋聖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在一家酒店對這次拍賣會的拍品進行了預展,1月25日正式舉行拍賣。

  高先生回憶說,「拍賣會的進程非常快,因為幾乎就沒有什麼人舉牌。在整個銅器等雜項的拍賣過程中就成交了四五筆,而且還都是幾萬塊錢的小東西。」高先生說。

  「當時坐在我旁邊的一位女士,在買了一件幾萬元的小東西之後就離開了。可沒想到過了一會兒又返了回來,坐在那裡繼續舉牌,卻一件也沒買,像是安排好的托兒一樣。」

  一天拍賣下來,高先生的36件藏品一件也沒有拍出。而更令高先生憤怒的是,他詢問了很多到場的人,幾乎全都是賣家,而真正的買家則非常的少。

  無獨有偶,就在2011年,一起和高先生經歷極其相似的案件在收藏界曾經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高額的估價吸引藏家拍賣,拍賣前以宣傳或者手續費等名義收取費用,而拍賣時也同樣出現了大量的流拍。

  2011年9月,來自全國各地的116名藏家向媒體反映,稱安徽匯德公司舉辦的「2011年上海站大型藝術品拍賣會」涉嫌詐騙,他們交納了1萬到400萬不等的手續費,帶著藏品前來參加拍賣,可現場只稀稀拉拉地坐著十幾名觀眾,拍賣台上,不見一件拍品,只見一位男拍賣師像讀課文一樣照著電腦投影屏幕快速讀拍品,拍賣廳死寂,很少有人舉牌。

  而藏友們一經打聽,才發現會場上寥寥幾個買家,竟是公司匯德雇傭的附近居民。

  第四步

  利潤算賬一次拍賣公司穩賺百萬


  記者發現,拍賣高先生藏品的遠洋聖港國際拍賣公司規模不大,100多平米的辦公室只有五六個員工。但小公司並不妨礙他們有「大製作」。

  遠洋聖港拍賣公司每年至少舉行春拍和秋拍兩次大型的拍賣會,宣傳費用按照《圖錄》版面明碼標價,1/6版1000元,1/4版1500元,1/2版2000元,整版3000元,封面3萬元,封底2萬元。

  而像這樣的圖錄,遠洋聖港國際拍賣公司每次拍賣前都要出兩冊,每冊至少260多頁。

  記者粗略估算了一下,哪怕是按照每頁都為整版收費3000元計算,加上封面和封底,一次拍賣會兩冊《圖錄》,僅宣傳費就能收入170萬。

  而記者從北京一家大型印刷廠宏信華宇了解到,按照該圖錄的標準,如印刷拍賣公司所說的近1000套,費用在8.4萬元左右。哪怕再加上後期預展等等,合計人民幣也不過10萬左右。這樣只要一次拍賣會,拍賣公司在宣傳費上的純利潤就高達160萬元。而如果拍賣的物品被買家買走,那麼在成交之後,拍賣行還要收取成交價格8%的傭金,這樣一算的話,不論藏品是否拍賣成功,作為活動組織者的拍賣公司永遠穩賺不賠。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3: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