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世行和聯合國報告顯示 中國引領全球減貧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4-22 04: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3-4-22 04:27 編輯

世行和聯合國報告顯示 中國引領全球減貧
發布時間:2013-04-19 來源:人民日報 

本報駐泰國記者 暨佩娟 韓 碩

  世界銀行17日發布最新的《世界發展指標》報告稱,發展中國家極度貧困人口的平均收入持續上升,穩步接近世行日均1。25美元的貧困線標準。1981年到2010年,儘管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加了59%,但生活在每天1。25美元貧困線下的貧困人口比例已從50%顯著下降至21%。

  報告顯示,佔世界極度貧困人口前3位的國家和地區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印度和中國。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印度的貧困人口總數佔世界極度貧困人口的比例30年來有所上升,而中國這一比例從1981年的43%顯著下降至13%。

  全球仍有12億絕對貧困人口

  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世界極度貧困人口仍有12億人之多。儘管近年來許多國家的極度貧困率迅速下降,但世行估計,到2015年仍將有9。7億人每天生活費用不足1。25美元。

  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亞太經社會)18日在泰國曼谷發布《2013年亞洲和太平洋經濟社會概覽》(以下簡稱《概覽》)稱,亞太區域仍有8億多窮人掙扎在貧困線下,佔全球窮人總數的近2/3。亞洲還有9億以上人口的日收入在1。25至2美元之間,屬於極端貧困的邊緣。

  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7日發布的《2013年全球監測報告》指出,城市化有助於幫助人民擺脫貧困,推進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進程。「全球80%的產品和服務生產發生在城市,因此城市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國家如中國和許多東亞、拉美國家在降低全世界的極度貧困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世行和IMF呼籲,全球需要繼續做出協調一致的努力使極度貧困率儘可能降為零。IMF戰略、政策與審議局副局長休·布雷登坎普表示,儘管發達經濟體增速緩慢,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強勁。通過繼續維持審慎的宏觀政策和加強風險管理能力來保持增長是繼續推進減貧的關鍵。

  中國為全球減貧作出巨大貢獻

  《概覽》稱,中國決策層已表示,中國的長遠目標是通過提高窮人的經濟能力,促進內需水平的上升,使內需發揮迄今為止出口和基礎設施投資所發揮的作用,從而提高「增長的質量」。 中國政府的「十二五」規劃明確闡述了使經濟擺脫對外依賴,走上可持續的內需驅動型長期增長道路的各項措施,同時減輕投資在內需中的作用,並促進消費增長。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資料顯示,從1990年到2009年,中國貧困人口不但大幅減少,還提前實現了絕對貧困人口減半的目標。此外,中國政府還支持國際開發合作,幫助縮小南北差距,同時支持維護改善多邊貿易體制,為發展中國家創造有利的貿易環境,還免除了一些最不發達國家和重債窮國的無息貸款。

  《概覽》稱,儘管預計中國的內需增長將趕不上投資的下降,但中國向消費驅動型經濟的不斷轉變也將使本區域的消費品出口國通過擴大對中國市場的滲透而受益。據亞太經社會估計,2013年至2015年,這將使其他亞太國家向中國的出口增加近130億美元,本區域的出口增長將因中國經濟結構轉型而提高0。5個百分點。

  「中國內需增加,亞太地區國家就可以向中國出口更多商品,進行更多內部貿易。」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宏觀經濟政策和發展司發展政策局局長阿依努·哈桑對本報記者說。

  世界煤炭聯盟首席執行官彌爾頓·卡特林認為,中國是全球減貧最成功的國家,其中電氣化是助推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有效地幫助百姓脫離貧困,是發展中國家學習的典範。美國《華爾街日報》17日的評論認為,在過去幾十年裡,中國經濟的巨大飛躍幫助中國民眾擺脫了極度貧困的狀態。

  「造血」機制比「輸血」機制更可持續

  《概覽》稱,今年2月,中國宣布了一系列減貧計劃,包括大幅提高農村最低工資;改革戶籍登記制度,使農民工能夠享受社會保障和其他城鎮戶口居民享受的權利;以及提高稅收的累進幅度並使稅收更加公平。

  哈桑對本報記者說:「這讓人印象深刻。只有使貧困人口改善生活質量,才可能刺激貧困人口的消費,這正是前瞻性宏觀經濟政策的體現。」亞洲開發銀行副首席經濟學家莊巨忠對本報記者表示:「只要保持穩定的經濟增速,這個目標一定可以實現。」

  哈桑說:「只追求經濟增長的政策不可持續,只有採取基礎廣泛的前瞻性宏觀經濟政策才能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而減少貧富差距是關鍵。隨著中國努力把經濟增長方式從投資驅動型轉向消費驅動型,注重追求高質量的增長,中國正把更多資源用於衛生保健等社會部門。」

  「中國通過城鎮化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到製造業等行業,直接推動了貧困率的下降。」庄巨忠對本報記者說,「通過較快的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的『造血』機制比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財政轉移支付的『輸血』機制更可持續。」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沙發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4-22 04: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3-4-22 06:56 編輯

  
報告顯示,佔世界極度貧困人口前3位的國家和地區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印度和中國。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印度的貧困人口總數佔世界極度貧困人口的比例30年來有所上升,而中國這一比例從1981年的43%顯著下降至13%


  報告指出,過去三十年全球脫貧工作最突出的是中國,中國極貧人口比例從1981年的84%降到了2010年的12%。印度極貧人口比例從30年前的60%降至33%。

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3/0418/c70846-21190362.html

世界銀行的這個數據顯然和本主題帖不同,都來自人民網,只有待查世界銀行原文來核實。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4-22 05: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3-4-22 05:30 編輯

世界銀行原帖,http://blogs.wsj.com/economics/2 ... oorest-people-live/

April 17, 2013, 5:31 PM Where the World』s Poorest People Live

  The world』s poorest people are now concentrated most heavily in Sub-Saharan Africa after China』s huge leap in pulling its citizens out of extreme poverty in recent decades, according to new estimates released Wednesday by the World Bank.

  

  About 1.2 billion people in the world lived in extreme poverty in 2010, subsisting on less than $1.25 a day. That』s down from 1.9 billion three decades ago despite a nearly 60% increase in the developing world』s population.

  The total number of people living in extreme poverty has dropped in every developing region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About 21%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lived on less than $1.25 a day in 2010. In 1981 it was 52%.

  The sharpest decline came in China, where the extreme poverty rate fell to 12% in 2010 from 84% in 1981. India』s extreme poverty dropped to 33% of the population from 60% three decades ago.

  Sub-Saharan Africa is the only region in the world in which the total number of poor people has increased, more than doubling to 414 million in 2010 from three decades earlier. The rate of extreme poverty dropped to 48% in 2010 from 51% in 1981. But the tiny improvement compared with other regions meant that 34% of the world』s extreme-poor population came from Sub-Saharan Africa in 2010. In 1981, it was 11%.

  China, meanwhile, has gone from 43% of the extreme poor to just 13% over that time period. India, despite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in its extreme poverty rate, had 33% of the world』s extreme poor in 2010, up from 22% three decades earlier.

  More than three-fourths of the world』s 1.2 billion poorest people live in rural areas, the bank said in a separate report Wednesday. Urbanization has been a key driver in reducing extreme poverty. About half the world』s total population now lives in rural areas.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8

主題

6129

帖子

25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73
4
fred_yu_job 發表於 2013-4-22 06:19 | 只看該作者
嗯。。。莫將兄弟吊起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5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4-24 05:12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4-22 05:26
世界銀行原帖,http://blogs.wsj.com/economics/2013/04/17/where-the-worlds-poorest-people-live/

April ...

人民日報真是飯桶,連引用世界銀行的數字都引錯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3: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