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復旦學生看不起學校退學 曾被校園廣播公開討伐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袁濤在江西衛視參加電視節目的截圖。
  復旦襄陽籍學生袁濤退學始末
  他是2010年湖北高考第88名,也是「口誅筆伐」母校的「刺兒頭」
  因為抨擊母校,關於他的筆戰罵戰至今未停
  2012年12月29日,襄陽籍學生袁濤單方面宣布退學。這一天,他在人人網上發表文章《再見,「自由而無用」的復旦》,宣布退學。
  可能,他是復旦大學史上,第一個因「看不起學校」而退學的學生。
  2010年,袁濤從襄陽四中考進了復旦大學。讀高中時,他是襄陽四中的「奧賽班班長」,也是「省級優秀團員」。
  4月10日,春光明媚。上海復旦大學,校園平靜、從容。
  此前,袁濤數次抨擊母校,言辭犀利。從筷子事件、募捐事件,到插班生事件,原本默默無聞的袁濤,一步步成為復旦大學系列「維權事件」的主角,並陷進了輿論漩渦。
  一場關於袁濤的筆戰和罵戰,在復旦大學、乃至全社會,持續了一年多,這場爭論至今未停。
  宣告退學
  4月10日下午3點,上課期間的復旦大學南區學生宿舍,沒有喧囂。因為徹夜「寫小說」,袁濤起床不久。打開一樓宿舍的防盜門,他探出頭來,對記者說聲「你好」,然後招呼記者進樓。
  袁濤身材瘦小,戴眼鏡,語速緩慢、從容。很難想像,他就是人人網裡罵遍「復旦大學校長、老師、學生」的「彪悍學生」。
  2012年12月29日,袁濤在人人網發表文章《再見,自由而無用的復旦》,單方面宣布退學。他在文章中稱:復旦,早已不再是校歌里的復旦,「我對復旦的肄業證已沒有興趣。」
  袁濤說,大三期間的住宿費已經交了,他可以繼續住在寢室。此外,他在學校做自己想做的事,還可以減輕父母的擔憂。
  一手把袁濤從襄陽招進復旦大學的歷史系教授馮瑋說,嚴格上來說,袁濤還沒有辦理退學手續,目前仍是復旦大學的學生。
  陷入「迷惘」
  591分,湖北省高考第88名。這是袁濤的高考成績單。
  2010年7月,他在北京一家餐廳打工時,就被複旦大學「預錄缺了,「預錄協議是爸爸幫我簽的,並非外界傳言的復旦大學降分錄取」。
  袁濤曾把大學看成「天堂」:思想自由,學風嚴謹,氛圍濃厚;學生專心讀書,相互交流;老師對學生負責,專註教研。
  大一時,剛開始還覺得「好玩」的袁濤很快發現,「這決不是我想象中的大學,更不是想象中的復旦。」
  「有的老師上課就是念PPT,再就是照本宣科,這樣的教學一點營養都沒有,上課毫無意義,還不如自己看書。」他陷入了迷惘,期中考試之後就萌發了退學的念頭。
  袁濤在大一選修了10多門功課,一學期下來掛了2門,成為班上的倒數第二名。
  期末考試時,有一門功課是《新聞思想》,袁濤文不對題亂寫一通,但最後竟然拿到了B+。「幾乎所有人都是B+」,他認為「老師不負責任,亂給分。這能證明什麼本事?「
  此時的袁濤,和寢室的同學來往並不多,」同學們的學習純粹是為了應付考試,把成績搞上去。「他覺得自己「格格不入,融入不了」。
  「筆戰」復旦
  一個偶然事件,讓袁濤成為復旦大學的名人。
  2012年4月,袁濤正在讀大二,在學校食堂吃飯時吃出了筷子的木屑,「筷子完全腐了,我反映了很多次,食堂就是不換。」
  他在網上發帖《友情懇請復旦食堂換筷子》,稱「如果兩周內復旦南食不換筷子,屆時我會把筷子全部換成新的,緊接著會在南區食堂門口舉行折筷子大賽,全程錄像。」
  他的這篇網路日誌,一天點擊量就上萬。第二天,食堂悄然更換了筷子,同學們稱袁濤為「筷子哥」。
  輿論的力量,和解決問題的效率,給袁濤帶來了空前的成就感,他由此學會了利用網路平台來表達「意見」。
  高中校友石健患腦瘤,並不相識的袁濤,牽頭策劃了「石健加油」全國高校募捐活動。第一周,他們就募捐了30多萬元。
  袁濤在復旦大學的募捐並未獲得校方允許,他和幾名襄陽校友在學校食堂門口發傳單時,遭到了保安的驅趕。
  袁濤覺得學校很冷漠,回到寢室后輾轉反側。「這是個導火索,我把兩年來對學校的不滿全部發泄出來。」當天,袁濤在網上寫了一篇長長的日誌:上乒乓球課不準穿牛仔褲、學校沒有快遞點,均被他提及。
  「如果以後混好的話,一定給上海交大捐款,希望交大越辦越好。」在文章的最後,袁濤因為「募捐受阻」的一句氣話,讓他站到了復旦大學「愛校學生」的對立面。袁濤本想在自己的個人主頁上發發牢騷,但引來了鋪天蓋地的罵聲。
  校園廣播公開「討伐」
  2012年7月,復旦大學發生拒錄5名「二本院校」插班生事件。
  袁濤調查后認為,復旦大學先允許學生考試,成績合格后又拒絕錄取,這是復旦大學的錯。
  他發表《復旦,你的校訓丟了「插班生事件」始末和真相》,大量舉證抨擊復旦大學,認為「復旦的錯,卻讓考生們承擔不利後果」。
  袁濤的「維權」之舉,沒有得到同學們的支持,反而引來不明真相的謾罵。
  這一次,幾乎沒有人支持袁濤,這讓袁濤感到「很邪門兒」。
  2012年12月,袁濤發表《薄學而瀆職的復旦》,抨擊「復旦學風淪喪」,諷刺「有的老師讀的書還沒有寫的書多」。
  讓袁濤難以接受的是,復旦大學校園廣播公開發表一篇「討伐」他的評論文章。至今,他仍將這條4分59秒的廣播錄音,存在自己的手機中當作起床鬧鈴。
  對學校徹底失望了,袁濤決意退學。
  馮瑋認為,自古以來,文人強調懷疑、批判精神。他認可袁濤的這種精神,但不認可他的偏激行為,「他對復旦大學的認知是片面的。」實際上,復旦大學相對比較自由和寬容,袁濤退學事件至今,學校主要領導並未在意此事,也未發表過言論,「可能是他希望以這種方式來吸引別人注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05: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