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俄是美國航母戰略的終結者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3-4-16 17: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海軍,擁有11個超重核航母。而在2010年,一些美國軍事戰略家和分析家紛紛質疑擁有這一數量的航母是否合適。花費在其建設和運營上的費用,都打了水漂,五角大樓前負責人羅伯特·蓋茨說。俄羅斯「670」潛艇項目,被稱為「航母殺手」,能夠在任何時間證明這一點。除此之外,美國航母還受到俄羅斯的 「瑪瑙」和中國的「東風」 反艦導彈的威脅。最近在美國專家亨利·亨德里克斯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更加確定了航空母艦的普遍使用將很快是不可避免的過時戰略。

高峰軍事觀察認為,關於美國是否會裁減航母戰鬥群的問題,美國國內和國際軍事專家頗多爭論。而究其原因無非兩種。一是天價的維持運營費用和效費比的問題。二是美國航母戰鬥群所面臨的中俄軍事大國的新威脅。現在說不清楚美國釋放航母累贅論的具體目的是什麼,但是美國的航母無用論曾對冷戰時期的蘇聯海軍建設方向產生過重要影響,而俄羅斯現在正準備對這一錯誤方向予以糾正。

美國戰爭電影中當美國遇到突發威脅時,美國總統的經典台詞是「我們的航母在哪裡」,這足以體現美國海軍的作用和地位,而這個體現是以航母戰鬥群作為符號的。談到航母建造和維持費用問題,就好比富人的遊艇,基礎都是經濟實力的問題。窮國是造不起也養不起這個龐大的玩意兒的。而美國是一艘一艘的建造,不算退役的目前現役還有11艘。如果美國內部真的存在戰略性爭議這種現實局面是不可能存在的。

當然單純用數字分析,把美國11個航母戰鬥群的建造維持費用都均攤到實際戰爭中去,那麼成本是高昂的。但是從美國近些年發動各戰爭中可以看出,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俄羅斯軍事專家亞歷山大·戈爾茨認為,幾乎所有在阿富汗的空中行動都是依靠航母來完成的。在伊拉克它們也發揮了關鍵作用。所有現代軍事衝突中航母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從美國的地理位置看,我不能想象一個沒有航母的美國現代軍事戰略。」

而美國航母另一個重要用途美國人卻避而不談,那就是在維持美國當前全球軍事一超霸權中的重要作用。高峰軍事觀察認為,除了打擊敵對小國的區域戰爭需要,美國維持龐大的航母戰鬥群的支出,更多的是為其全球霸權服務的戰略威懾費用。美國現在炒作航母效費比的問題,一是在軍費開支緊張的前提下尋找重新規劃利用航母資源的方案,二是恫嚇新興海軍大國謹慎發展航母戰略,以遏制他們威脅美國海上霸權的可能和趨勢。

至於中俄兩國發展專門的針對美國航母戰鬥群的武器系統,這根本不是什麼正當的理由。縱觀二戰後的多場戰爭,只要美國對其發動攻擊的國家,都沒有任何威脅美國航母戰鬥群的能力。作為大國對抗的戰略手段使用中,哪怕是冷戰美蘇對抗最激烈的時候,手握多種反航母利器的蘇聯也沒有發動一次對美國航母戰鬥群的真正攻擊行動。而現在的中俄與美國的隱性對抗與美蘇冷戰更缺少可比性。無論是美俄也好、中美也好,真要開戰了,航母為首的海戰連戰爭過渡都算不上,估計地球直接就崩潰鳥。

傳統的西方軍事大國美英法的重型航母戰略,因為財力與國際政治實力的不同致使戰略目標也不同,美國是霸權,英法只是維護傳統海外利益的需要。像中印這種新興軍事大國發展航母,目的就是獲得維護海洋主權利益和區域安全的話語權,總體目標都是獲得對潛在弱勢對手的海上絕對優勢,以及面對美國軍事霸權干涉的反介入能力。而隨著中印俄等國對航母戰略的投入加大,作為一超霸權的美國海軍為維持其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優勢,即使不擴大航母力量最起碼也要保持現有規模才對。歷山大·戈爾茨認為:「美國海軍最終會留住11個航母艦隊,但如果要裁減,我也不認為將會是什麼特別激進的,或許是一艘船,否則就得承認美國喪失了在這些水域的維持能力,而這對他們自己來說被認為是關鍵的。」

在分析觀察世界航母發展和大國戰略的時候,對於航母的定位有兩點很重要也是一切分析的基礎。第一是,重型航母航母和多航母海軍發展模式是經濟大國和海軍技術大國的專利。第二是,航母是政治軍事大國之間爭奪海洋戰略空間的利器,是為威懾打擊小國弱國而準備的,當然不同的國家在使用原則上還是有區別。所以趨勢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國只會更新增加不會放棄,中俄印必然緊追開發。

轉自  強國網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3: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