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人感嘆:生不易老更難,在美看病難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3-4-14 09: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世界日報   2013-04-13   
  


  


  
  美國手術病房醫療設備一流,但華人要在此開刀,費用可是很驚人。(取材自羊城晚報)


  

  
華人在美國看病情況。(記者關文傑/攝影)


  在全球化時代里,為了追求健康、續命延年,中國有錢人飛來美國治療重症,也有北美

  華人千里迢迢到中國求診,其中有人是負擔不起在美的高昂醫療費,有的則專為治療疑難雜症、懷抱希望而去。中國大陸的醫療量體最大,城鄉醫療差異也最大,中國的進展,格外受到注目。本系列首先介紹在美國就醫的困難以及到中國看病已逐漸形成風潮。

  

  【第1難】語言障 胸口悶 英文怎麼講?


  華人在美國看病有三難。

  第一:語言有困難。

  第二:醫療體系太複雜。

  第三:醫療費用貴到讓人抽筋。

  這三項又以第三項最難,基本上如果你有錢,第一第二項都不是問題。

  以第一項為例,華人想向心臟科醫生陳述胸悶,醫生問是像大象壓在胸口嗎?是喘不過氣嗎?是無法呼吸?是心跳太快?華人說,都不是,就是胸口悶得發慌,醫生更煳塗了。光是問這幾句話的時間,台灣的醫生已看完好幾個病人,也開完好幾個處方了。

  至於醫療體系,光是想向醫生辦公室約個門診,在打電話時就會被接二連三的問題打敗。有保險嗎?是哪一家保險?是政府保險還是私人保險?是PPO還是HMO?有轉診單嗎?最後可能還得要你的保險號碼。

  去向保險公司確定要看的癥狀是否在保單範圍之內。不幸遭逢大病,光是處理來自醫院、醫生、檢驗室、醫技人員、藥房各自為政如雪片般送來的帳單,就讓人覺得又要病一場。

  醫療費用也是一大負擔。加州舊金山附近,家庭醫生的門診80至120美元,專科醫生200至500美元,救護車送急診室沒有複雜的檢驗,值班醫生來問個好,6000至8000美元。沒有醫療保險,又薄有房產儲蓄等資產的中產階級,一場醫療意外,就可能抹去畢生辛苦積蓄。Obama care 2014年正式上路之後,不買健康保險的將受重罰。

  由於屆時健康保險公司不得拒保任何帶病投保的病人、必須承擔健康檢查所有相關費用、必須承擔生育險,將大幅降低保險公司豐厚的利潤,為求自保,保險公司這兩年拚命調高保費,保費一年數漲,最近一次漲幅高達20%以上。投保人都面臨高保費、高自付額的困境。將這幾年陷於經濟泥沼的美國人,壓得更透不過氣。

  記者將舉幾個華人在美有關因為生、老、病與醫生醫院打交道的例子,說明在美國看病的難處。

  張女士20多年前在美國生她的頭胎時,約半夜陣痛被送進醫院產房,孩子很順利於凌晨5時出生,約早上8時多,護士笑容可掬拿一杯冰的橘子水給她喝,雖然家中的長輩一再叮嚀在月子中絕不可碰生冷食物,但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只好硬著頭皮喝下。早上9時多,護士又善意地問想上廁所嗎?能自己去嗎?張女士凡事不求人,雖然麻藥漸退、傷口疼痛,還是奮力自己撐到廁所。沒想到上完廁所回來,護士竟跟她說,你既然可以自行上廁所,你就可以出院了,保險公司不會付你多住一夜的錢。與醫生力爭也無效,最後她自己掏腰包,付了幾千塊錢,在醫院多住了兩晚。

    【第2難】 體系雜 做檢查 城東城西跑!

  每一個父母親最揪心的就是孩子有病痛,尤其是孩子發燒不退,恨不得馬上抱去給醫生看。但美國醫生好像都很淡定,當父母語無倫次的想約醫生時,如果不是有點嚴重,是約不到醫生的。想打退燒針?沒聽過這種東西。想吃消炎藥?沒事吃什麼消炎藥。慢慢磨出經驗的父母就知道小孩生病多觀察,看他胃口好不好,排泄正不正常,記錄下來,告訴醫生,可以幫助醫生判斷病情。

  見不到醫生時,保險公司或醫生辦公室都有護士專線。

  在美國生病或健康檢查,最懷念台灣醫療的一條龍作業。在美國,通常是醫生、醫院、檢驗室、放射科、藥房都天各一方,覺得自己真的非不得已要去看醫生,約了十天半個月之後,終於見到醫生了,醫生開單子讓你去驗血、驗尿、照X光、照核磁共振等,拿了單子再打電話一一約,城東城西到處跑,如果住家附近的醫療機構保險不給付,得跑另外一個城,半個月以後檢查報告出來再約醫生聽判決。如果是小病,恐怕早已痊?,如果懷疑自己有大病,這漫長的煎熬也真是夠受了。而忙了半天,還只在診斷階段,治療還沒開始呢!這樣的折騰,對年輕的美國人,都不是簡單的事,更何況是不諳英文的華人、病人、或不開車的老人。

  住加州矽谷從事建築裝修業的楊先生,前年在工作時失去知覺倒地,打「911」時,無法及時報出正確地址,消防車到達時,他已倒地近五分鐘,消防隊員先對他施電擊,再打強心針。電擊了4次心臟都沒反應,高180公分、重85磅的他,每次被強力的電流彈跳離地十幾公分,第5次再無反應,就不能救了。當他被救護車送到醫院時,四肢已呈現微焦的褐色。

    【第3難】費用貴 沒醫保 花掉一棟房!

  楊先生經斷層掃描確定是心臟動脈剝離,即展開一連串的醫療救治。由於失氧過久,醫生擔心已造成腦部永久損傷,家人也都被告知可能會有四肢癱瘓或語言或認知行為受損的可能。為了降低他腦部受損機率,他全身的血液被抽出來冷卻后再打回去,混身青紫的他在冰床上躺了幾天。他能開口講話的時候,醫生都很緊張,不過倒還有問有答。

  出院回家一個月以後,他開始陸續接到各項帳單,這些帳單讓他越看血壓越高,約略算了一下,前後大概是53萬美元,平均一天5萬多美元。他本來一直有健康保險,出事半年前,因為保費實在漲得太凶,他就把保險停了,還沒來得及復保,就遇上這個意外。「53萬,我都可以買一棟房子了。」他表示。

  他認為,美國的醫療制度除了費用太高以外,對他這個曾經在鬼門關外徘徊的人來說,實在讓他非常感謝。像他,消防隊的隊員在第一時間,對急救程序的掌握,接著救護車在路上賓士,所有車輛都停下來讓路的守法精神,以及他雖沒有保險,醫院依舊救人第一的做法,任一個環節出一點差錯,他都沒有? 嫻幕?幔??行輝煳鎦鞫遠運?撩氬壞〉木旃耍?鱸漢罅⒖獺噶煜礎剮帕頌熘鶻獺K?擔?綣??淖純齜⑸?諤ㄍ寤蛑泄??芸贍芫鴕蚪煌ǘ氯?澇諑飛希?蚴敲磺??皆海?澇諞皆和饌罰?嵩緄教焯帽ǖ健V劣諗喲蟮囊攪品延茫?攔???燦刑逑等盟?茨芰β??セ埂

  「老」在美國,是一個凄涼的話題。尤其醫藥越來越發達、壽命越來越長。大家都擔心,錢已花盡、人還老病纏身地活著。以前都聽說,美國子女不孝,不奉養父母,把年邁的父母送到養老院。但打聽一下,養老院也不便宜呀,照顧好一點的,每人每月近5000美元,已經痴獃或失去自理的不收,三頓還得吃洋餐。華人大都選擇請住家保母照顧。也難怪聽到台灣養生村經營上軌道,費用合理、醫療費用低廉,又無語言障礙,許多華人長者都興起不如歸去之嘆!

  在美國,生不易,老更難,病更是奢侈,看病難喔!

320

主題

534

帖子

399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399
沙發
shijinbu 發表於 2013-5-21 11:34 | 只看該作者
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雖然醫療體系健全,但是看病就是一個字:貴!要不在歐美醫生的職業那麼吃香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3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3-5-21 15:03 | 只看該作者
shijinbu 發表於 2013-5-21 11:34
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雖然醫療體系健全,但是看病就是一個字:貴!要不在歐美醫生的職業那麼吃香呢 ...

基本的醫療條件還是比中國大陸好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0

主題

534

帖子

399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399
4
shijinbu 發表於 2013-5-21 15:06 | 只看該作者
仲國民 發表於 2013-5-21 15:03
基本的醫療條件還是比中國大陸好吧。

好是肯定的,但貴也是肯定的!中國的標準是治好了出院,美國的標準是治的沒錢了出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5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3-5-21 15:16 | 只看該作者
shijinbu 發表於 2013-5-21 15:06
好是肯定的,但貴也是肯定的!中國的標準是治好了出院,美國的標準是治的沒錢了出院 ...

是這樣的話,還是在中國大陸好一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0

主題

534

帖子

399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399
6
shijinbu 發表於 2013-5-21 15:19 | 只看該作者
仲國民 發表於 2013-5-21 15:16
是這樣的話,還是在中國大陸好一些。

就醫療方面來看是這樣的,你我英雄所見略同啊!哈哈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7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3-5-21 15:44 | 只看該作者
shijinbu 發表於 2013-5-21 15:19
就醫療方面來看是這樣的,你我英雄所見略同啊!哈哈哈哈

不過,醫療條件還是美國的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3: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