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報道稱空警-2000為F-22剋星 卻無法空中加油

[複製鏈接]

105

主題

106

帖子

48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據中國官方的《解放軍報》近日報道,中國國產多型預警機目前已形成全時域作戰能力,解放軍空軍首次進行了預警機24小時不間斷偵察訓練。俄羅斯軍工綜合體網站的消息稱, 解放軍「空警-2000」大型空中預警機完成了對某一區域的全天不間斷巡邏,在全部這段時間內對地面、空中和海上情況進行了監視。這象徵著中國預警機已經具備實際作戰能力,而且這對中國空中指揮、通信、情報、偵察、監視等能力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大提升。
  「空警-2000」被稱是F-22的剋星
  根據《解放軍報》的報道,從第一天的上午8點30分開始,參加訓練的解放軍空軍3架「空警-2000」大型預警機採取每次單機起飛的方式,每架預警機飛行兩個批次,單機飛行時間超過8小時。兩架預警機在空中進行任務交接,以保證空中預警情報的連續,為指揮機構和武器平台提供準確、及時、詳細的空地海上情報。
  訓練期間,預警機先後遭遇霧霾、大風、冷空氣過境等複雜氣象條件,但都保證了訓練質量。訓練在第二天上午8點30分結束,真正實現的24小時全天候空中巡邏。
  香港鳳凰衛視的報道認為,「多型預警機接連升空,晝夜滾動持續飛行」,此次訓練結果表明,解放軍空中預警作戰力量已形成全時域預警作戰能力,可隨時升空遂行作戰值班任務,通過這種預警指揮體系實戰化演練,解放軍部隊有效增強了快速反應能力。從列裝飛行到擔負作戰值班任務,這支空軍部隊改裝預警機幾年來,已先後50餘次執行重大任務,征服了一條條充滿艱辛和挑戰的航線,並創下極限航程、極限強度、極限滯空時間等多項訓練紀錄。
  新華社《參考消息》轉引香港《南華早報》的消息稱,中國自主研製的預警機已形成預警指揮能力,成為三軍通用的空中指揮中樞,解放軍作戰指揮實現由平面到立體的歷史性跨越。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雜誌主編平可夫說,雖然中國的選擇很有限,因為北京沒有成熟的大型軍用飛機來搭載預警系統,但很難估計解放軍的預警系統落後西方國家多少年,因為北京一直在努力縮短差距。


  台灣地區軍事專家林中斌認為,《解放軍報》的這篇報道並不是一種宣傳,而是進一步驗證了北京在這一領域取得的突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解放軍的空中預警機還參與了南海艦隊剛剛進行的遠海訓練。中國南海艦隊聯合機動編隊指揮員、南海艦隊司令員蔣偉烈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這次遠海訓練中最重要的內容科目之一是,將預警機作為空中指揮引導的重要平台,探索了基於信息系統海軍航空兵與水面艦艇在遠海合同作戰訓練的新路子,為艦艇提供遠方空情預警和信息支持。
  長期以來,頗具神秘色彩的中國預警機項目一直是西方媒體以及軍事觀察家們高度關注的焦點。近年來,中國在預警機的研製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特別是空警-2000的研製,更是讓中國在預警機作戰領域大放異彩,儘管在中國預警機實現全時域作戰後,西方媒體稱中國預警機雖然還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足以動搖美俄在預警機上的世界領先地位。
  作為中國自行研製並量產的第一種遠程預警機,「空警-2000」無疑被中國軍方寄予了厚望。該機的技術性能接近於以色列為印度研製的「費爾康」預警機,可在5000-10000米的高度以600-700公里/小時的速度持續執勤7-8個小時,如果得到伊爾-78加油機的空中補給,其巡邏時間還會大幅度提高。「空警-2000」的實際最大飛行距離為5000公里,最大飛行重量為195噸。
  據悉,「空警-2000」上裝備有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研製的多功能三坐標多普勒脈衝雷達,可進行全向探測,主要用於發現和跟蹤空中與水面目標,工作頻率為1200-1400兆赫。機載天線系統由三部固態有源相控陣天線構成,設置在一個直徑為14米的固定天線罩中(俄羅斯A-50的天線罩直徑為9米,印度「費爾康」系統的直徑為11米)。每個相控陣天線的探測範圍為120°,對空中目標的最遠探測距離為470公里。該機的雷達系統可同時跟蹤60-100個空中目標(其中包括低空目標和巡航導彈),並對已方的10架飛機實施引導。
  從總體上說,中國空軍裝備「空警-2000」預警機可提高對低空目標(包括巡航導彈)和隱形飛機的探測距離,能夠大幅度擴展解放軍的行動能力。據悉,中國「空警-2000」搭載的電子偵察設備和機載雷達可在複雜電磁環境中工作,能抗擊敵電子干擾。外國媒體曾評價,「空警-2000」性能領先美國E-3C,同時由於強大的監測能力,「空警-2000」更是被稱為美國F-22戰機的剋星。

歸根到底還是發動機問題
  「空警-2000」預警機
  雖然中國預警機完成了全天候「交替值班」演練,但西方媒體注意到,中國空軍目前裝備的「空警-2000」和「空警-200」預警機均未配備空中加油系統,單機的持續滯空時間比較有限。中國現役的唯一一種量產型空中加油機轟-6油是由老式的圖-16轟炸機發展而來,對重型飛機的補給能力極其有限。 不過,中國軍方已開始著手改變這種局面。據悉,中國曾在2011-2012年間簽署了向烏克蘭購買3架二手伊爾-78加油機的合同。此外,中國還計劃以運-20重型軍用運輸機為基礎研製新一代加油機。
  可以說,運-20重型運輸機未來的生產既牽涉到中國軍用新一代加油機,也影響到未來解放軍的大型空中預警機的載機。目前來看,影響運-20生產速度的一個最大瓶頸就是發動機問題,不過,據《人民日報海外版》4月6日報道,大型國產軍用運輸機的發動機問題未來有望得到解決。
  日前,中國航空發動機專家、工程院院士陳懋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運-20這樣大型軍用機上使用的發動機最終將會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發動機,目前其研製進展很好。」中國工程技術人員經過長期科研攻關,終於有望研製出新一代「太行」發動機,「中國航空發動機行業正在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太行」,號稱「天下之脊」,中國第一台大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取名太行,其意義不言而喻。依據裝配對象的不同,「太行」渦扇-10系列發動機有渦扇-10、渦扇-10A、渦扇-10B、渦扇-10C、渦扇-10D等型號。中國為加快發展「太行」系列發動機,採取兩條腿走路方針。一是引進國外成熟的核心技術。中美關係改善的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從美國進口了與F100同級的航改陸用燃汽輪機,這是渦扇10A核心機的重要技術來源之一;二是自研改進。中國充分運用當時正在進行的高推預研部分成果(如92年試車成功的624所中推核心機技術,性能要求全面超過F404),對引進的核心機加以改進,使核心機與美國原型機發生了較大變化,性能大為增強。
  對「太行」發動機,一些西方軍事專家評價說,它絕對可看做是中國航空發動機發展的里程碑。「太行」成功研發不僅標誌著中國航空發動機的研發從渦噴發動機向渦扇發動機轉變,而且使中國航空發動機實現由中等推力向大推力演進。有了「太行」之後,中國相關領域所需的發動機就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製。
  「太行」發動機推重比達到8,即產生的推力是自身重量的8倍,已處於世界先進水平。雖然與美國F-119發動機推重比所能達到的10相比,「太行」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但正像陳懋章所說:「發動機的研製是一個不斷改進的過程,從設計定型到成熟都需要十幾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太行』正在穩步前進。」
  改進后的「太行」能用作其他海空主戰裝備的動力,其未來的大涵道比的加力改進型可以用於轟炸機,而大涵道比的無加力型可以用於諸如運-20等大型運輸機。在運-20的基礎上,又可以研製新的預警機、空中加油機、電子戰機等。

8

主題

1357

帖子

98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84
沙發
millermin 發表於 2013-4-13 12:35 | 只看該作者
空中加油不是非要不可。有上有下完全沒有問題。再說了裡面的人也的休息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22: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