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城市化加深 外企調整戰略應對

[複製鏈接]

1776

主題

1806

帖子

256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mmy00210909 發表於 2013-4-12 09: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多年來,都福集團(Dover Corp.)通過向中國的大型工業企業和建築公司出售重型液壓車輛升降機和液壓泵等產品賺取了豐厚利潤。現如今,中國正發生著轉變,該集團也在努力跟上變化。

過去兩年間,這家總部位於伊利諾伊州唐納斯格羅夫(Downers Grove)的企業進行了資產組合重組,出售了部分建築和電子業務,中國正是這一舉措背後的主要推動力量。眼下該公司更加關注接近普通消費者的領域,比如說食品標籤及食品包裝技術領域,此類技術幫助企業為消費者提供營養信息及打擊仿冒品。都福集團引用調研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數據稱,從現在起至2015年之間,預計全球打標和打碼技術(比如條碼印表機就包括在內)市場40%以上的增長量將來自中國。

都福亞太區總裁張岳鵬說:「中國消費者將越來越想了解他們購買的商品是不是安全的。」

他還說:「我們依然會留在工業領域,但是我們也想與中國消費者一同崛起。」

在中國,依靠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速度開始放緩,跨國公司從公路、機場和辦公園區等巨額資本項目中獲取豐厚利潤的難度也隨之加大。在尋找新增長動力的過程中,中國政府寄期望於中國消費者來幫助國內經濟恢復平衡。

分析師預計,中國越來越城市化的消費者將會尋求更優質的生活方式,遠離工廠崗位,追求擁有自己的車子和房子,從而推動經濟的增長。在去年,中國13億人口中約有一半的人為城市居民。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估計,這一比例到2030年有可能上升至三分之二,也就是每年大約增加1300萬城市居民。公共事務諮詢公司安可顧問有限公司(APCO Worldwide)資深顧問麥健陸(James McGregor)稱:「事關這種類型的規劃時,中國說到做到。」

由此一來,許多西方企業也開始隨之跟上。比如說,聯合技術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Corp.)旗下的奧的斯電梯(Otis Elevator)開始製造適合低成本高層住宅的更加緊湊的電梯,以此從中國政府為更多國民提供保障房的舉措中獲利。

瑞士的ABB公司早就採取了相關舉措發掘尚處於萌芽期的工廠自動化市場。繼在上海成立了一家研發中心后,該公司又開設了一家生產在中國設計、且是針對中國設計的機器人的工廠。ABB稱,由於中國製造商追求更高的生產率、工人要求更優厚的工作條件,預計中國市場對機器人的需求將會增長。

隨著更多中國人購買汽車,德國化工產品生產商巴斯夫(BASF SE)希望中國急速增長的汽車需求有助於提振該公司在這個市場的塑料產品銷量。巴斯夫稱,平均計算,目前中國轎車的塑料品含量只有歐洲轎車的一半,這給用塑料代替金屬提供了機遇。

長期以來,許多海外工業產品製造商一直在為中國經濟結構的改變做準備。不過,由於中國日趨成熟的經濟拖累了這些海外企業的全球業績,採取這種行動的迫切性已然提高。中國經濟在2012年年比增長7.8%,為1999年以來的最低增幅。

博斯諮詢公司(Booz & Co)上海公司的合伙人朱利安(John Jullens)稱:「我們有許多工業領域的客戶受中國經濟放緩的影響特別大,與此同時,需求逐漸轉移到中國內陸地區的新興城市中心,所以跨國企業也必須同時調整它們的商業模式。」

張岳鵬稱,去年都福在中國的銷售額增長率為「較低的兩位數」,而該集團在2005年至2012年期間的平均複合增長率超過了20%。該集團的全球銷售額大約為80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的銷售額佔到10億美元左右。

此外,2012年ABB公司在中國的訂單量也下滑了10%。巴斯夫稱,其2012年在大中華區(包括香港和台灣在內)的銷售額年增長率放緩至2%左右,而該公司2011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率達13%。由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導致奧的斯電梯在中國的業績疲軟,該公司2012年的全球營業利潤下降了7%,銷售額下滑了3%──不過其第四季度的銷售額可能會有所增長。

中國的長期經濟發展趨勢──從以出口和投資為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轉向取決於城市化進程的依靠消費拉動的增長模式──促使海外的工業企業重新思考他們在中國的發展戰略。

ABB中國區總裁方秦(Claudio Facchin)指出:「城市化是任何一個國家發展為一個成熟經濟體的重要階段,它意味著電力供應更穩定可靠、面臨勞動力供應瓶頸的不同行業的生產率提高以及人類對環境的影響降低。」

城市化應當會推動中國政府建造更多低成本高層住宅來容納日益膨脹的城市居民人口。中國政府承諾今年新開工建設600萬套保障房、基本建成460萬套保障房。奧的斯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幫助該公司在中國重振雄風的重大發展機遇。

與此同時,薪資上漲和中國工人對製造業崗位興趣減退等因素將會刺激市場對工廠自動化的需求。方秦稱:「它比預想的發生得更快。」

不過,挖掘新興的中國市場需要各企業制定新的產品策略。上海中歐國際商學院(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教授、中歐中國創新研究中心(Centre on China Innovation)的聯席主任馬科恩(Bruce McKern)指出:「為了將成本降到使產品在市場有吸引力的程度,企業得願意犧牲一些不必要的產品功能。」對於一些企業來說,開發此類「夠好就行」的產品有悖於其關於產品質量和品牌的長期核心理念。

他指出:「許多跨國企業難以應對在中國市場要行動迅速策略靈活、同時又要遵守總部準則的需求。」

都福希望收購中國的本土企業能夠刺激該公司在這個市場的發展。張岳鵬說目前該公司每年投入「幾千萬美元」在中國進行併購,「我們希望這個數字達到每年幾億美元」。

他說:「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群體的壯大,我們相信任何與消費者有關的業務都會給都福帶來機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7: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