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糖精鈉鹽 (Saccharin Sodium) 與阿斯巴甜 (Aspartame)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3-4-8 23: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kylelong 於 2013-4-9 08:29 編輯

糖精鈉鹽 (Saccharin Sodium) 與阿斯巴甜 (Aspartame)


隨著發泡錠飲品的日趨普及,糖精鈉鹽(Saccharin Sodium)與阿斯巴甜(Aspartame)成了人們關注的話題。糖精鈉鹽與阿斯巴甜是什麼?為什麼發泡錠要添加這些東西?這些添加物是安全的嗎?糖精鈉鹽與阿斯巴甜會不會導致癌症?既然要注重營養又要追求健康,糖精鈉鹽與阿斯巴甜的相關議題當然不能不知道。

糖精鈉鹽與阿斯巴甜是什麼?

糖精鈉鹽與阿斯巴甜都是食品添加物里的調味劑。因為糖精鈉鹽與阿斯巴甜具有糖的甜味,但卻不是糖,我們將這類可供體重控制及糖尿病患所使用的物質統稱為「甜味劑」,也就是俗稱的代糖。甜味劑分成二種:一為營養性甜味劑 (即食用後會產生熱量),例如:山梨醇(Sorbitol)、木糖醇(Xylitol);另一為非營養性甜味劑(即食用后不會產生熱量或幾乎無熱量),又稱為人工甘味料,例如:糖精鈉鹽與阿斯巴甜。

糖精在1878年被發現,是最古老的甜味劑。無熱量,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對熱穩定,可以用在烘焙食品中,但在品嘗過之後,會有輕微的苦味和金屬味殘留在舌頭上。它不會被人體消化分解,由人體吸收后自尿中排泄,不會堆積在體內。自從1900起,糖精鈉鹽、鉀鹽即開始被廣泛的使用在標榜低卡的食品和飲料中。糖精鈉鹽的使用已超過了百年的歷史。

阿斯巴甜則是在1965年被發現,是一種很新的甜味劑。自1981年起美國食品藥物局陸續准許阿斯巴甜作為甜味劑,使用於食物和飲料中。由氨基酸(蛋白質的成份)所組成,是具有熱量的甜味劑,在食用后沒有餘味。每公克含有四大卡熱量,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因為只需要很少的量即可達理想甜度,因此熱量可忽略不計。阿斯巴甜不耐熱,加熱後會被分解而失去甜味,故不適合烹煮或烘焙,通常只在溫、冷飲中使用。阿斯巴甜在腸道中會被分解,由於其中含有苯酮酸 (一種氨基酸),患有苯酮尿症(一種遺傳性疾病,患者無法代謝苯酮酸,患者不多,一般人不需擔心)的患者需禁用。阿斯巴甜的使用逾四分之一個世紀。


為什麼發泡錠要添加這些東西?

由於化學技術與化學工業的發達,食品添加物的開發進展神速,使用添加物不僅可以讓生產者加工更為方便,並能降低成本,還可以讓食品的色、香、味與質感更吸引消費者,所以食品添加物的使用極為普遍。食品添加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是無所不在的,像是讓麵包、包子鬆軟好吃所添加的乳化劑、膨鬆劑、品質改良劑,讓蓮子潔白的漂白劑,讓香腸、火腿色澤漂亮又不易壞的保色劑、防腐劑,還有泡麵添加的抗氧化劑,以及讓飲料美味好喝所添加的香料、色素和調味劑等。而為了符合營養好喝、健康且無負擔的訴求,發泡錠以添加糖精鈉鹽或阿斯巴甜等的甜味劑取代一般糖的使用。

這些添加物是安全的嗎?

由於食品添加物大多數是外加的成分,因此其安全性最受注意。我國對於食品添加物採用正面表列積極管制,由行政院衛生署公告指定具有某種效果而在食品製造、加工、以及貯藏上有其必需性,且其安全性已十分被確認的天然或是合成物質為準許使用的食品添加物,被指定的品目還需要依據「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使用。而沒有被衛生署指定的品項,則為不準使用的食品添加物。發泡錠所使用的糖精鈉鹽或阿斯巴甜都是國內衛生署指定的品項,其規範如下:糖精鈉鹽 Saccharin Sodium,可使用於碳酸飲料;用量以糖精Saccharin計為0.2g/kg以下。使用於特殊營養食品時,必須事先獲得中央主管機關之核准。阿斯巴甜 Aspartame,可於各類食品中視實際需要適量使用 。限於食品製造或加工必須時使用。

糖精鈉鹽與阿斯巴甜會不會導致癌症?

關於糖精:在1977年,由動物實驗:使用5%糖精的飲食,連續餵食老鼠 2 年以上,證實其第二代的雄鼠罹患膀胱癌顯著增加,於是糖精被禁止使用。但是根據老鼠體型大小及所使用致癌的劑量,換算成人類的致癌量,超出了人類一生當中每天攝取的總量,故是否會致癌並無法證實。且在人體試驗中,並沒有發現糖精緻癌的關聯性。1979年,美國國家科學院(NAS)認為糖精雖然具有使人罹患癌症的危險,但它對於糖尿病、肥胖者及預防齲齒上,有其好處,故不全面禁止糖精的使用。1991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收回了自1977年以來的禁令,但是警告消費者「糖精可能致癌」的警語仍舊必需標示在食品標籤上。2000年,美國國家衛生院之全國毒物研究計畫(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在第九版致癌報告中,已正式將糖精從致癌物質名單中除名,且美國之食品法規已取消原警語標示之規定。

阿斯巴甜:近年來對於阿斯巴甜的使用爭議不斷,正反兩面都旗鼓相當,其中對於阿斯巴甜與精神神經性毛病之關係,就有相當多的研究,至於致癌的動物實驗更是為數不少。由於阿斯巴甜在體內被水解后除釋出苯丙氨酸天門冬氨酸外,還會釋出甲醇,因此它的安全性受到質疑,但由於阿斯巴甜的用量低,因此並不致於使甲醇的攝取達到有害量。另外有人懷疑阿斯巴甜中的天門冬氨酸是否會對腦部傷害及內分泌失調,也並沒有得到足夠研究的證實。2007年,一群義大利學者歷經長期觀察,發表在《環境健康透視期刊》(Environ Health Perspect)的研究報告中,證實阿斯巴甜在實驗鼠中發生癌症的關係,而呼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應立刻重新檢視阿斯巴甜的安全性。我國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陳樹功先生則在澄清多項與食品相關的網路謠言中,指出阿斯巴甜在各國都是准許使用的食品添加物,相關食用安全性研究報告均顯示,並未有影響人體健康之情事。依據國際組織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之評估資料,每日可接受攝取量 (Acceptable Daily Intake) 為0-40 mg/kgw(body weight),因此以60公斤之成人估算,每日攝取阿斯巴甜2.4g以下,尚不致影響健康。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9: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