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密檔)毛左理論家秋實客承認毛澤東是要江青接班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秋石客承認毛澤東是要江青接班,華國鋒最終要步禪讓者張聞天後塵。張聞天被批鬥被迫害致死已是前車之鑒,華國鋒怎肯再被江青等魚肉?而秋實客認為毛澤東的上策,硬讓江青接班,在4.5運動后更了無勝算,百姓都不服,九死一生的老將們怎麼俯首這個即無軍功也無治國之才的狹隘戲子?

  秋石客稱華國鋒奴才欺主,暴露出毛左們的通病——腦後有根封建的小鞭子。

  秋石客:「華國鋒當國務院總理,中央第一副主席。這是毛澤東臨終做的決策,我分析這是一個萬全之策,行遵義會議的故事,他希望江青、春橋做毛澤東,華國鋒作張聞天,他們聯合起來,共同對付鄧小平集團。然而,江青不是毛澤東,華國鋒也不是張聞天,華國鋒奴才欺主,改變了歷史走向。」

  ------------------------------

  秋石客:評七六年清明節天安門事件

  三十七年前發生的有數十萬人參加的天安門事件(改革后稱「四·五運動」)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其背景是針對反右傾翻案風,其性質是中國政治鬥爭決戰階段的反文革運動,其手段是利用清明節,需要正確評價。

  中共九大后,右傾翻案風由來已久,一九七五年是個高峰,鄧小平推行三項指示為綱,全面整頓,江青被圍攻,毛澤東也只能靜觀其變,尋找戰機。

  周總理在76年元月八日病重死了。在此前後發動的反右傾翻案風有搞不下去之勢,黨內官僚走資們心如明鏡,主動反撲,各地的高幹子弟在總理死後,決心放手一搏,利用清明節紀念總理這個事,在天安門廣場搞了一個4.5群體事件,試圖挽回敗局,這是精心策劃的。

  這個事件爆發的起因,表面看是因總理追悼會的規格低了,實質上這是一個社會主義毛派和資本主義反毛派的生死較量。反毛派用周總理壓江青,影射毛主席,利用民眾擁周之心,製造、擴大這個事端,中央被迫採取的措施是用民兵將事件參與者驅散了,基本上和平解決了4.5運動。

  4月4日晚,華國鋒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天安門廣場發生的事情。會議認為,天安門廣場上的悼念活動是「反革命搞的事件」,是「反革命煽動群眾藉此反對主席、反對中央,干擾、破壞鬥爭的大方向」。4月6日一大早,中央政治局的部分委員聽取了北京市委的彙報,認為天安門事件是「反革命暴亂性質」 。 4月7日,中央政治局作出兩項決議:(一)華國鋒擔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二)撤銷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保留黨籍,以觀後效。  

  平息天安門事件是反擊右傾翻案風的最高潮,在總理逝世以後,4.5運動加速了矛盾的激化,影響巨大,甚至動搖了毛主席的決策。毛澤東必須作出逝世之前的重大的接班決策,天安門事件使毛主席斷然廢除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條,迫葉劍英養病休息,重用華國鋒等中間派。

  有人認為江青她們在處理周總理的問題上有失誤,應該明確重視周總理喪事,我個人認為,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場鬥爭是反文革勢力的發展必然結果,遲早要發生,規模有大小罷了。

  安排後事,毛澤東有三個辦法可選擇:

  第一條是做三足鼎立的安排,讓華國鋒居中,令小平、劍英居右,江青、春橋居左。華國鋒如果有鄧小平、葉劍英都在中央的話,也不至於敢鬧內訌。華國鋒這個螳螂發現身後沒有了黃雀,所以敢於撲蟬,因為當時葉劍英和鄧小平都不在政治局常委位置,因為他知道抓到了四人之後,他可獨掌政權,此野心和短見害了他。

  第二條是毛澤東決定讓江青當主席,春橋當總理、王洪文當委員長,毛遠新當中辦主任,不記後果,放手一搏。這種決策可能最好,根據我個人對中國官場研究,中間派居多,容易隨風倒,如江青當主席,未必有人能造成反,華、汪一類可能表現最擁護。

  第三條是後來採取的結果,是一方面把鄧小平放邊了,解除了一切職務,並未置於死地。,讓葉劍英回家休息,陳錫聯主持軍委工作,也是留下伏筆。另一方面,就是華國鋒當國務院總理,中央第一副主席。這是毛澤東臨終做的決策,我分析這是一個萬全之策,行遵義會議的故事,他希望江青、春橋做毛澤東,華國鋒作張聞天,他們聯合起來,共同對付鄧小平集團。然而,江青不是毛澤東,華國鋒也不是張聞天,華國鋒奴才欺主,改變了歷史走向。毛澤東最後採用這第三條辦法,無疑受了天安門事件影響。

  毛主席自己也沒把握,說了很多的遺言,說他這輩子做了兩件大事,一個是打日本人,打蔣介石,成功了,贊同的多,反對的少,第二是文化大革命,反對的多,擁護的少,希望老幹部高抬貴手,造反派要尊重老幹部。毛澤東說,老幹部我是最老的,他怕老人和新人發生衝突。如不成,則血雨腥風,這等於是他臨終的遺言。   

  1976年9月9日,人類燈塔毛澤東熄滅。毛澤東逝世后,億萬人民痛哭流涕,少數人暗自愜意。毛澤東沒料到的兩個奴才翻了大浪,競然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宋江和方臘打起來了。華國鋒、江青等都是靠文革出來的,江青她們是文革中的激進派,華國鋒他們是溫和派,本來應該是中左與左派聯合執政的局面。鄧小平已經不在位了,葉劍英也回家了,這個形勢很好,這個好,使華國鋒產生了個人獨裁的想法,想當一把手,他想用強力解決一把手的問題,這個想法和實施,害了國家,害了人民,也害了他自己。

  關於華國鋒與江青矛盾激化責任的問題,有許多網友指責江青等未處理好同華國鋒的關係,理應全力支持華國鋒,看似有理,但不明內幕。華不是接班人,他心知肚明,江青再配合也不會配合華當黨政軍英明領袖吧!華國鋒是得隴望蜀,當了中央名義上第一位的領導兼總理之後,野心大膨脹,所謂利令智昏一詞最適合他。本來他有更好的選擇,但他偏取了下策。

  毛主席百年後,華國鋒有上中下三策,但是他採取了下策。

  我認為上策,他上來了之後,不抓四人,而把葉劍英和鄧小平提上來,保持江鄧之間的力量平衡,華國鋒當裁判,讓兩個球隊踢球。

  還有一種辦法,華國鋒作為政治家來說,斬首都斬首,左右開弓。策劃的好,也可能這樣做,一邊抓四人,再抓鄧等,此為中策。

  最差的就是他決策的事,他自己斬首一邊,然後自己沒有基礎,因為他是文革派,斬首四人及支持者以後,就沒有社會基礎了。另一邊存在,勢必反撲,所以華國鋒最終落敗是很正常的,因為他沒有社會基礎。小人能亂國不能治國這句話,反映在華國鋒身上非常適用。

  採取這種激烈的辦法解決黨內矛盾,我很不贊成,違反了黨內操作規則,違反了黨紀國法。用強力的辦法,抓四個中央領導,幹什麼?是典型政變。

  政變過程也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樣,不是有人說,鄧、葉起了多大作用嗎?其實,葉劍英、鄧小平起不到決定作用,鄧小平當時不在位,跟他沒關係,葉劍英當時也是讓他退休,他參與早不了,是后加入的,所以始作俑者,肯定是華國鋒,不是別人。

  華國鋒當了黨政軍一把手以後,為了自保,先後犧牲了大將汪東興、陳錫聯、吳德、紀奎等,後來跟鄧小平做鬥爭的時候,很快就落敗了,因為他犧牲了許多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也可恥下台了。

  文化革命整個鬥爭過程,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反對文化革命的力量,以大獲全勝而告結束。1978年11月15日,中共北京市委宣布,天安門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動。對於一九七六年清明節因悼念敬愛的周總理、反對「四人幫」而受到迫害的同志要一律平反,恢複名譽。

  從此,中國歷史發生逆轉,在探討一個跟毛澤東社會主義完全相反的道路,就是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所謂改革開放這個復辟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道路。

  天安門事件,是利用清明節作為政治舞台的前所未有歷史上重大事件,表明高層政變和重大群體事件都會影響政治走向,這是天安門事件給人們的啟迪。

69

主題

634

帖子

281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11
沙發
arznith 發表於 2013-4-8 19:07 | 只看該作者
此文作者是誰?高手!

但是說錯了些,當時鄧葉都不敢公然挑釁——賀子珍在,鄧穎超在,江青在,社會環境在。鄧的思路先是用斯拉夫主義來對抗斯大林主義(毛澤東思想),後來在香港問題上,鄧才真的復活了——國家民族主義站了上風,但很快被64陷害(早在1984就有預兆)。

鄧的復活是有江青背書的,但是他沒料到毛的暗招——李敏孔令華。

犧牲慘烈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9

主題

634

帖子

281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11
3
arznith 發表於 2013-4-8 19:09 | 只看該作者
基本屬實,此文,推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3: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