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拆遷的「碾軋慣性」必須被遏止

[複製鏈接]

320

主題

426

帖子

716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山壑 發表於 2013-4-8 20: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湖北巴東水泥罐車碾軋村民致死」事件和「河南中牟鏟車軋死村民」事件正激起公憤、疑點重重之際,又一起碾軋致死事件傳來——4月3日上午,四川西昌一村民遭推土機碾死。事發后,當地又一次迅速以「意外」對事件給予官方定性,稱之為一起「生產安全事故」。
真相有待進一步查實。而密集的碾軋事件(一周時間發生3起)、讓人痛心的現場、要素上的共性……讓我們不能再簡單地將這幾起連續發生的事件歸結為「偶然事件」,對具體個案也不應過早輕描淡寫一筆帶過。至少從目前來看,在前兩個涉及土地拆遷問題的惡性碾軋事件中,折射出今天在特定領域和空間依然存在的「叢林法則」,以及在這一法則之下影影綽綽的「碾軋慣性」。
針對近期接連發生的碾軋事件,《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央媒及時關注並表達了強烈的譴責和質疑,也進一步引發了人們對類似事件的思考。這種「碾軋慣性」,表面上看,誘因林林總總,比如補償不到位,比如個別村民的所謂「漫天要價」,比如第一線施工員工的非理性甚至「操作不當」等等。但實質上,在很多時候卻暴露出肇事者背後的強勢力量,正是這種力量,操縱了前台「牽線木偶」們的極端舉動。在不少類似個案中,土地成為爭端的核心元素,將村民和資本這兩個原本離得很遠的要素連接起來,並在一些局部擦出火藥味。可想而知的是,一旦強勢一方失去基本的敬畏、最底線的剋制,其手頭的「暴力機器」(水泥罐車、鏟車抑或推土車)便可能參與這種爭端,以最原始最粗暴的法則來終結這些原本可以更平和的利益博弈。
當這種「碾軋慣性」成為一連串事件,我們不能不高度重視,並呼籲用司法與行政的力量予以「急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實現這一目標,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在個案中,盡最大努力保護公民的生命權不受侵犯。因為生命權是最基本的公平正義,也是法律保護的底線。因此,一些地方面對類似碾軋村民這類涉及生命權的重大事件,確實應該多一些「底線思維」和「終極敬畏」。第一要徹查,第二要嚴懲——絕不能再聽任肇事者以及策劃者以金錢和權力輕易「私了」,以民事賠償代替刑法懲罰;對默許或縱容這些事件的幕後公職人員,必須上級介入、堅決查處,令其付出應有的代價。以此,既是告慰死者,又是懲前毖後、以儆效尤。
更要思考的是,對這種「碾軋慣性」,今後必須要把好方向盤、管好油門,儘可能避免下一次迫不得已的「急剎」。過去幾十年裡,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成績卓越,體現出自身的優勢,但也留下一些遺憾,比如農村人地矛盾激化、土地權益天平失衡等等。出於GDP崇拜或個人私利,一些公職人員權力「濕鞋」、媚商袒商,而最容易在這種畸形的「共贏」中成為犧牲品的,就是無權無勢的底層民眾。對種種教訓,未來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應未雨綢繆,把權力關進籠子、放進「玻璃房」,用法律保護人民監督的權利、同資本以及權力平等博弈的權利,真正實現「以人為本、公平共享的城鎮化」,讓「人」充分享受到現代城市文明帶來的尊嚴和福祉,而絕不是相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8: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