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爭分別由中國的西線雲南省和東線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雲南省實際作戰由昆明軍區副司令員張銍秀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動用了9個軍29個步兵師(分別為:11軍、13軍、14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55軍及20 軍第58師、廣西軍區獨立師、雲南省軍區獨立師、廣西軍區2個邊防團、雲南省軍區5個邊防團)、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以及鐵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種部隊近56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例如,戰前準備中各個甲種步兵師、乙種步兵師都擴編為12000人以上的臨戰編製),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突襲,其中真正攻入越南境內的解放軍兵力在225,000人左右,越軍以6個步兵師(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師),16個地方團及4個炮兵團,總兵力約正規軍100,000人以及民兵150,000人應戰。
中國解放軍戰役部署:以第41軍、第42軍、第43軍、第54軍、第55軍和第50軍(欠149師)為東線兵團,由許世友指揮,從廣西方向出擊;以第11軍、第13軍、14軍和第50軍149師為西線兵團,由張銍秀指揮,從雲南方向出擊。
3 月5日,越南宣布全國總動員令,表示要抵抗到底。同日,中國宣布已達到目的,開始自越撤軍。3月7日起,中國正式撤軍,並開始運送此前援助越南的民生工礦物資,利用補給車輛載回中國境內,多處越南工礦業設備癱瘓。3月12日,東線解放軍55軍完成撤軍。同日,西線解放軍20軍58攻佔越南重慶。3月13 日,中國繼續撤軍,並在撤退路線上鋪設地雷,以火箭與長程炮火掩護撤軍,但越軍無大規模追擊行動。當日,西線解放軍完成撤軍。3月15日22時20分,最後一輛軍車回到中國領土,東線解放軍完成撤軍。3月16日,中國宣布完成撤軍行動,戰爭結束。5月30日,東線以許世友為總指揮的廣州軍區前線指揮所班師回到廣州。
中國官方未發表傷亡人數。越南官方亦未正式發表傷亡人數,僅於官方《人民日報》上羅列了中國軍隊在撤退時對攻佔過的城鎮做出大規模破壞的項目,包括基礎設施和礦廠等。
根據後來昆明軍區後勤部編寫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廣西、雲南參戰的解放軍、支前民兵共犧牲6,954人,傷 14,8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擊斃越軍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擊斃越軍37,000人,預計越方總死亡人數超過80,000 人。
儘管這場戰爭中國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並且在一個月之內便攻打到諒山市然後撤退,但是根據越南國防部軍事歷史院編的《越南人民軍50年 (1944-1994)》(軍事譯文出版社有中譯本),2月17日,中國出動60多萬軍隊,數百輛坦克裝甲車,數千門大炮,在廣寧至萊州的整個北部邊界全線對越南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經過30個晝夜(2月17日至3月18日)的戰鬥,越南消滅和重創了中國3個團18個營,擊毀和擊傷550輛軍車(坦克裝甲車 280輛),擊毀115門大炮和重型迫擊炮,繳獲了大量武器,傷6萬餘人,擊斃2萬。
中國方面的戰後總結與影響
通過此戰,中國打擊了越南自越戰勝利后膨脹的信心,維持了中國西南邊疆的穩定,同時維持了東南亞的和平局面,並為柬埔寨問題的最終解決打開了道路。1979 年的中越戰爭及之後的兩山戰役,令越南經濟幾乎陷入停頓。中國對越南北部的毀滅性打擊使中國收回了大量援助越南的物資。對中國國內,此戰奠定了鄧小平的地位,為其後鄧小平對軍隊的改革和經濟上的改革開放打開了道路。在國際上,中國對越南的打擊也使得中美關係進入蜜月期。
同時,此次戰爭也使中國吸取了很多教訓,諸如戰爭期間中國軍隊無可識別之軍階、軍銜制度,導致指揮體系嚴重紊亂,戰後中國軍隊全面恢復文革前軍階、軍銜制度。越軍善用曾經造成美軍大量傷亡之詭雷埋設,再度使中方傷亡慘重。
對越南方面來說戰爭的影響是持久的。中國軍隊在撤退回中國的過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物資,並使越南的村莊、公路、鐵路遭到巨大破壞。某著作記錄的損失包括了428家醫院、735所學校、8萬頃農田被毀和40萬頭牛被搶走或殺掉。《對越戰爭親歷記》中說「連越南的牛見了163師的官兵都跑得遠遠的。」
這場戰爭加劇了對在越華裔的歧視,許多人被迫移民。他們之中很多人被迫成為船民逃難,部份逃難到香港,而最終移居到澳洲、歐洲或北美的其他亞裔社區,也有部分華裔回到中國境內定居。
1979年2月22日,中國新華社匯總了各國對中國進攻越南的態度:
譴責中國,支持越南,並要中國撤軍及停火:
蘇聯、波蘭、東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蒙古國、阿富汗、 衣索比亞、安哥拉、莫三比克和柬埔寨人民共和國(柬埔寨親越共的韓桑林政權),包括了蘇聯及其大部分衛星國。
對中國表示遺憾,要中國撤軍:
寮國、緬甸、印度。
反對中國及越南的軍事行動:
瑞典、加拿大、紐西蘭。
要求中國從越南撤軍、越南從柬埔寨撤軍:
日本、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 菲律賓、伊拉克、北葉門、丹麥、芬蘭、 挪威、 英國、荷蘭、義大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美國、澳大利亞。
對中國和越南都表示遺憾、希望越南和柬埔寨都能支配自己命運:
西德、奧地利、 瑞士、比利時、 盧森堡、法國、 西班牙、希臘。
呼籲談判解決問題:
孟加拉國、塞普勒斯、冰島、愛爾蘭共和國、埃及、利比亞、馬里、馬達加斯加。
公開聲明不表態:
葡萄牙。
支持中國:
民主柬埔寨、朝鮮。
解放軍撤軍后,越南軍隊又相繼佔領了中越邊境許多騎線點,並佔領了老山、者陰山等地區,不斷對中國境內進行騷擾。1979年中越戰爭結束后,越南又對中越邊境進行了數千次襲擾,均被解放軍擊退,解放軍殲滅越軍1800餘人。1980年10月至1981年5月,昆明軍區司令員張銍秀奉命率領昆明軍區解放軍對入侵雲南省羅家坪大山和扣林山的越軍進行還擊,解放軍收復羅家坪大山和扣林山,殲滅越軍200餘名。此後,中國方面又經過精心的準備,於1984年4月發動了爭奪老山和者陰山的兩山戰役,經過三年的反覆戰鬥,解放軍獲得戰爭勝利,並最終佔領這兩個地區,包括佔領了一些原屬越南境內的山峰。
1991年蘇聯解體后,越南失去蘇聯支持,並被國際孤立,於是中越關係開始走向正常化。兩國政府和人民很少提及當年的軍事衝突。不過今天越南仍然維持著龐大的陸軍,原因可能是出於對中國的防範。
在經過多年談判之後,中國和越南簽署了邊界條約,勘定了兩國的陸地邊界,不過具體分界線的信息至今沒有被完整公開。兩國的海上邊界爭議仍然沒有解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