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scholar,想必大家常用。Google家還有一個偉大產品叫Google book。涵蓋很強大,可以預覽,比如輸入croxton play,就跳出一大批討論了這個作品的書。在網上預覽,省去了在圖書館翻來倒去的時間。技術竅門很快可以摸索到,比如很多頁不能直接瀏覽,但 search inside the book就可以瀏覽該頁了。國內圖書館沒有的書,可以通過Google book看。一些過了版權期的舊書,可以在Google book大大方方地看,下載。力薦John Carroll寫的三部《神曲》的書,這套書應該翻譯過來!前兩部都可以下載,第三本也快了(名叫In Patria,扉頁題詞In Via et in Patria)。過去的著名老學者George Saintsbury,Grandagent,都可以下載了看。還有Wikipedia,每日的必需。國內沒有完全解封,我當年是通過 answers.com看的,它包括了wikipedia的資料。現在不曉得怎樣,但一定是有辦法突破的。
網站廣播。對學英語很有益。BBC的在線廣播基本可以通過flashget等軟體下載(也可在firefox裝flashgot插件)。推薦 BBC arts and drama,戲劇和文學朗讀節目,源源不斷的狄更斯小說(他老人家一年四季沒斷過),各種經典名著。冬天天冷,我就睡覺不起,賴在床上戴耳機聽BBC消 遣,那時候聽過Villette,Little Dorrit, 納尼亞傳奇,戲劇(莎士比亞,契訶夫,蕭伯納,王爾德哪,還有難得見到的新劇)。這樣,我培養出了對有聲書的深情愛好。朗讀沒有視覺壓迫,緊隨著原書和作 者,愉快充實的感覺。聽Voyage Out時想到,Woolf的語言真的非常有味道,念出來才能體會。很多作品都是這樣的,朗誦是語言專業必須訓練的。爽利頓挫的英國英語,聽著真的很幸福 啊。英文聽力不好的同學可以堅持慢慢聽,比看美劇受教益。名著就是名著,讓內心豐富。
校園網的最大便利是BBS和ftp,營造了一個可愛的群體。Ftp註定是校園網的專利,出了校園,就懷念曾經光顧的各種影視站、科教資料點、音樂站、動漫 站,比如著名的文藝片陣地rocker.cc。但是校園網是個相對封閉的地方,信息來源受到種種限制。除了動漫綜藝和美劇日劇更新比較快,李敖演講、饅頭 事件等熱點傳播得及時,其他資料,更新是比較較少的,諸多重複。ftp是分流和共享的好地方,但個人需要的特別資源,還得靠自己尋找。ftp 語言站資料很多,但好像大多是教材的掃描和錄音,第二外語的基礎學習。如果有了一定基礎,我推薦德國之音的德語學習Top thema,法國TV5的新聞7 Jours sur la Planete,鍛煉聽力,有文字可參,又是最新發生的有趣味的時事。(現在我推薦義大利電視台RAI的節目RAI click. 他家電視比BBC大方,電視節目都上了網,義大利語版的《戰爭與和平》看得真養眼。RAI還有一個文學節目ad alta voce,有聲書的朗讀。可惜我不再是無事可做的北大研究生了,徹底沒有時間看電視,電影也不敢看。)
最後一個提醒是,電腦和ipod引誘人玩物喪志,拚命積攢、整理、分類自己的文件,所以要剋制。更不必說其他的視聽和聊天的分心了。本科時我沒有電腦,得 以面壁用功學習。研究生期間就給電腦廢了,玩物喪志的多,收穫的少。現在有美國同學就住在沒有網路的房子里,可以在家看書寫作,說This is the secret of productivity. 這是一個良好教訓,要利用網路,不能依賴於網路。就是這位同學,去年感恩節的時候,我問他:放假這幾天,你都做了什麼?他悵然說:沒出門,在屋裡待著。 Except when I was running, I was just working. 這就是博士生的日子,running working = yard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