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盤點已滅絕動物 部分有望被複活(高清多圖)

[複製鏈接]

74

主題

100

帖子

18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elig 發表於 2013-4-3 17: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霸王龍

  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TEDx會議上,科學家就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的可能性展開討論。由於DNA在很久前就已降解,恐龍並不在候選名單之列。

  

  劍齒虎

  大約1萬年前,也就是上一個冰河時代末期,這種動物因氣候變化走向滅絕。「劍齒虎」這個名字雖然被廣泛使用,但卻是一種不準確的叫法,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劍齒貓」。

  

74

主題

100

帖子

18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3
沙發
 樓主| zelig 發表於 2013-4-3 18:01 | 只看該作者
  布爾諾博物館的實物大小猛獁象模型

  這種史前動物的體型與現在的亞洲象差不多。6400年前,一支猛獁象種群生活在聖保羅島,另一支生活在北冰洋的弗蘭格爾島。大約4000年前,這兩個猛獁象種群走向滅絕。

  
  乳齒象

  在大約1.2萬年前滅絕。這種動物與大象存在血緣關係,一度生活在北美洲和中美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

主題

100

帖子

18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3
3
 樓主| zelig 發表於 2013-4-3 18:01 | 只看該作者
  塔斯馬尼亞狼

  也被稱之為「塔斯馬尼亞虎」,是一種有袋動物,一度生活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和新幾內亞島,上世紀60年代滅絕。塔斯馬尼亞虎是科學家考慮復活的24種動物中唯一的有袋動物。

  

  不會飛的渡渡鳥

  一度生活在馬達加斯加東部的模里西斯,19世紀在地球上消失。渡渡鳥一直在沒有任何天敵的情況下進化,但由於人類為了獲取食物展開的瘋狂捕殺,這種鳥類最終走向滅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

主題

100

帖子

18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3
4
 樓主| zelig 發表於 2013-4-3 18:02 | 只看該作者
  柏林自然博物館的斑驢填充標本

  斑驢是一種平原斑馬,一度生活在南非。最後一隻野生斑驢在1870年被射殺,最後一隻圈養斑驢在1883年死亡。

  

  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斯特拉海牛骨架

  物斯特拉海牛學名「hydrodamalis gigas」,與現代海牛存在血緣關係,但體型更大,成年後的身長在8到9米之間。這種海洋哺乳動物據信在1768年滅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

主題

100

帖子

18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3
5
 樓主| zelig 發表於 2013-4-3 18:03 | 只看該作者
  歐洲野牛骨架

  這種野牛是家牛的祖先,一度遍布幾乎整個歐洲、亞洲大部分地區以及北非,1627年從地球上消失。

  

  比利牛斯山巨角塔爾羊

  一度生活在法國南部和比利牛斯山脈北部地區,2000年1月滅絕。這種山羊是西班牙巨角塔爾羊的4個亞種之一。2003年7月30日,一支由法國和西班牙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成功復活了這種已滅絕的野山羊,但僅存活了10分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

主題

100

帖子

18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3
6
 樓主| zelig 發表於 2013-4-3 18:03 | 只看該作者
  加勒比海僧海豹

  最後一次在野外發現是1952年,地點為牙買加和尼加拉瓜之間的小塞拉納島。這種動物有時也被稱之為「海狼」,成年後的身長可達到2.4米,與夏威夷僧海豹和地中海僧海豹存在血緣關係,后兩種僧海豹都已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照片於1910年在紐約水族館拍攝。

  

  荷蘭萊頓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斑驢和大海雀填充標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

主題

100

帖子

18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3
7
 樓主| zelig 發表於 2013-4-3 18:04 | 只看該作者
  白暨豚

  是科學家考慮復活的3種海洋哺乳動物之一。最後一隻已知白暨豚「奇奇」在2002年死亡。

  

  已滅絕的紐西蘭大型鳥類恐鳥

  同樣不具備飛行能力。在公元前1300年毛利人在其棲息地定居前,恐鳥只有哈斯特鷹這一個天敵。公元前1400年,恐鳥因毛利人的過度捕殺走向滅絕,以恐鳥為食的哈斯特鷹也遭受同樣厄運。照片在紐西蘭蒂帕帕博物館拍攝,展示了哈斯特鷹與恐鳥的模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

主題

100

帖子

18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3
8
 樓主| zelig 發表於 2013-4-3 18:05 | 只看該作者
  象鳥(又稱隆鳥)骨架

  大部分科學家認為這種鳥類的滅絕與人類活動有關。象鳥一度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同樣不具備飛行能力。

  

  保存在德國威斯巴登博物館的卡羅萊納長尾鸚鵡標本

  這種鸚鵡是美國東部唯一的本地鸚鵡種群。1904年,最後一隻野生卡羅萊納長尾鸚鵡在佛羅里達州奧基喬比郡死亡,最後一隻圈養卡羅萊納長尾鸚鵡於1918年在辛辛那提動物園死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

主題

100

帖子

18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3
9
 樓主| zelig 發表於 2013-4-3 18: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elig 於 2013-4-3 18:07 編輯

  古巴紅鸚鵡

  19世紀晚期滅絕,是最後一個滅絕的原產自加勒比海島嶼的金剛鸚鵡種群。

  

  帝王啄木鳥

  曾是地球上最大的啄木鳥種群,身長在56到60厘米之間。這種啄木鳥一度廣泛分佈在墨西哥的西馬德雷山脈地區,直到上世紀50年代初。最後一次發現帝王啄木鳥是在1956年的墨西哥杜蘭戈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

主題

100

帖子

18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3
10
 樓主| zelig 發表於 2013-4-3 18:09 | 只看該作者
  拉布拉多野海鴨填充標本

  這種北美鳥類於1878年滅絕。

  

  保存在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雌性琴雞標本

  琴雞一度生活在北美洲沿岸的石南灌叢,1932年滅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

主題

100

帖子

18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3
11
 樓主| zelig 發表於 2013-4-3 18:11 | 只看該作者
  深色海灘雀

  1987年6月17日,最後一隻已知深色海灘雀死亡。1990年,它們的亞種滅絕。暗淡的毛色和與眾不同的叫聲讓深色海灘雀有別於其他海濱雀。1940年起,深色海灘雀因人類使用DDT滅蚊數量開始減少。為控制肯尼迪航天中心周圍的蚊子,梅里特島被水淹沒,此舉破壞了深色海灘雀的築巢地,數量進一步減少。最終,這種鳥類因為人類活動走向滅絕。

  保存在德國自然博物館的垂耳鴉標本

  垂耳鴉曾是紐西蘭最大的食蜜雀種群,最後一次得到證實的目擊報告出現在1907年12月28日的塔拉魯亞山脈地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

主題

100

帖子

18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3
12
 樓主| zelig 發表於 2013-4-3 18:21 | 只看該作者
  象牙嘴啄木鳥

  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啄木鳥之一,身長可達到50厘米,翼展76厘米。這種啄木鳥原產自美國東南部的原始森林。上世紀40年代后,象牙嘴啄木鳥的目擊報告越來越少。上世紀60到70年代,這種鳥類在美國滅絕。

  

  候鴿

  原產自北美洲,1914年滅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6: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