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當代文化八大特徵

[複製鏈接]

3012

主題

3946

帖子

709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河水 發表於 2013-3-29 09: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坐影



當代包含著當下。當下是一個點,向回延伸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這就是當代的大致範圍。

距當下越遠,越傳統;距當下越近,傳統越稀薄。從理論上講,時間每過一秒,就會形成傳統——事物的發展就是對傳統的不斷突破,同時不斷形成新傳統。不過,對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劃分,不可能有個具體的分界線,更不可能精確到這一步——實際上,文化像一條河流,它是連續不斷的,傳統中孕育著未來,當代中包含著過去,所以,它是不可劃分的。但為了研究問題方便,又不得不給出一個界線,所以這個界線只是個「大概」——希望大家要明白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性質、成分、內涵及其發展趨勢,而不要糾結在這個「界線」上。

中國當代文化至少有以下八大特徵——

一、衝破束縛,不斷開放。

保守、封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主要特徵,也是所有專制主義文化的一個重要「根性」。有人早就用「長城文化」、「庭院文化」、「家國文化」等等概念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這個特性進行了精準描述,說明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是反開放的。

上世紀中葉,中國奉行「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閉關鎖國政策,把自己孤立於世界文明之外,干出了許多愚蠢而荒唐的事情,成了地球上的一頭怪物。「文革」期間有個罪名叫「投敵判斷國罪」,誰要是出逃或偷聽敵台廣播,就會被判刑或置死,像今天的朝鮮一樣,中國人也曾被死死地封鎖在專制體制的「鐵桶」里,對外面文明世界的情況根本無法知道。三十多年前,只有極少數有特權的中國人才能出國。後來又「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清除精神污染」。直到現在,網路還沒有完全開放,新聞和出版還完全控制在褲襠手裡……這一切都說明,開放並不是當權者的本意,也不是一種主動行為,而是被人類文明的進程一步步「逼」出來的,是被時代的列車拖拉著前行的,也是國內民主力量和國際反**勢力不斷發展壯大、不懈鬥爭的結果。但不管怎麼說,相對於保守、封閉的傳統文化,中國當代文化是開放的,並且還要隨著世界一體化步伐的加快,進一步走向開放……

二、理想熄滅,思想破碎。

人們曾把長夜中的鬼火當作希望之星,當作理想的燈盞,然而,在文明的強光照耀下,它會逃之夭夭、自然消遁。

要讓自己鐵打的江山萬年長——這就是統治者的理想;把自己的社會地位和統治者打個調,過上妻妾成群,花天酒地的生活——這就絕大多數中國老百姓的理想。上世紀,有個幽靈徘徊在歐洲大陸上,遊盪在這個世界上,中國人鬼使魔差地把它當成了自己要為之奮鬥終生,甚至要獻出寶貴生命的偉大理想。然而,在人類浩浩蕩蕩、摧古拉朽的文明大潮面前,一切愚昧腐朽、一切虛假騙人的東西都會被蕩然無存……講「實際」,撈實惠,向「錢」看,這就是當今中國人的真實生活狀況,此外所有的一切,就是北島的那句詩——「我不相信!」

中國傳統文化中充滿了謊言,統治者口事心非,說一套做一套,什麼「天下為公」、「清正廉潔」、「浩然正氣」、「光明正大」……統統都是用來騙人的。中國幾乎所有的聖人,都是編造謊言的專業高手,完全是一群與統治者狼狽為奸,為統治階級實現其統治的吹鼓手。他們的謊言,形成了大統的一思想體系,還有後面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等等理論,在人類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已不攻自破,成為歷史的垃圾。

今天的中國,遍地都是鏡渣一樣的思想碎片,其中一些碎片折射著自由、民主的陽光,讓人看到一星星希望。

三、價值迷失,精神紊亂。

中國人心目中從來就沒有什麼崇高的價值目標。當皇帝,成為人上人,享盡人間榮華富貴,這就是中國人的最高追求。爭權奪利,爭食爭偶,結黨營私,佔山為王,這就是一個民族幾千來的所做所為。中國是個官社會,在二三十年以前,幾乎所有社會成員都把當官看成一種價值取向。這幾年,又把金錢看得高於一切,人們對金錢迷信和崇拜幾乎已達到瘋狂程度。還有,傻子成了人大代表,有錢就能當政協委員,強盜當了鄉長,騙子作了宣傳部長,強姦犯變成公安局長,最醜陋的人成為最美鄉村老師,最無知的人拿上了高級職稱,最無恥的作家獲了大獎……這種導向,使全社會價值迷失、黑白顛倒,人們的精神世界一片茫然,一片迷亂。

自從鴉片戰爭的槍炮把中國傳統文化的萬里長城打開以來,各種文明的因素如潮流一般不斷洶湧而來,各種封建主義、專制主義的頑石不斷被粉碎,流毒不斷被蕩滌,中國的一切傳統,已遭到了全面的破壞。如今,各種各樣的思想、觀念、理論、主義、意見、學說、宗教等等,風起水生,涌波翻浪,相互碰撞又互相融合,形成了多樣化、複雜化的壯觀局面。這表明,中華民族的精神已進入了痛苦的「紊亂期」。這個「紊亂期」已持續了近200年,還將繼續紊亂下去,直到「新質的民族文化」完全生成。

四、信仰真空,道德墮落。

中國人不信神,宣稱自己是唯物主義者,這一點在世界各民族中少有。

什麼是唯物?唯物就是一切都是物。人當然不能例外——人的思維、靈魂、社會地位等等,都是由其所佔有的物質多少來決定的。如此,人與物、與動物有何兩樣?!這就等於宣稱,自己是沒心沒肺的物,是徹頭徹尾的動物。

心中沒有神,就會出現兩種可怕局面:一是把外在的某物、某個權威當成神,像現在的朝鮮,把「三胖子」當成了神。二是不知不覺地把自已當成了神,思想方法絕對化,以自我為中心、為尺度,老子天下第一,唯我獨尊,長官意志,殘酷專制,無法無天,無限膨脹,狂妄自大,把自已生命中生產的錯誤念頭、謬誤當成絕對真理,搞什麼「主題思想」,企圖控制人們的靈魂……所以說,沒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沒有信仰的人同樣是可怕的。

受世界文明的影響,如今的中國人對此已有覺悟——再也不可能會把某某人當成神;與此同時,蘇聯的解體和國際政治風雲的變幻,使「二戰」后所形成的那套虛假的信仰體系已灰飛煙滅。現在,中國人已成「心中無神,眼中無人」的「空殼人」、「稻草人」。中華民族的信仰世界,已處於一片真空狀態。

沒有宗教信仰,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中國的道德體系是虛假的、騙人的——它讓人自覺自願地服從封建專制社會的等級秩序,把人變成奴隸和會說話的牲口——它和封建社會的法律一樣,都是統治者手中的統治工具。今天,它們在世界文明的大潮里,已分崩離析,像幾塊醜陋的礁石,苛延殘喘著。這種道德,本身就是墮落的。但我們看到,幾千年來,中國人真正的道德並沒有完全泯滅,因為人性中總有一些美好的東西,因為上帝給人的生命中設置了「良知」。只是,中國社會的道德只能出現民間,只能閃現在一些最普通的人身上……

這種出於「良知」的道德是人類道德的底線,如今,這條道德底線在中國已面臨嚴重考驗——官場腐化墮落,學術造假,金錢至上,假貨盛行,謊言鋪天蓋地,奢侈浪費觸目驚心,六親不認,誠信喪失、聲色犬馬、紙醉金迷……下沉,下沉,一切的迷醉一的下沉啊!

五、通俗絕聖,棄虛從實。

通俗,似乎已成為一種時髦,一種潮流,什麼通俗歌曲、通俗文學、通俗小說、通俗藝術、通俗理論、通俗雜誌、通俗書籍等等所謂的通俗文化、大眾文化蜂擁而起;在許多場合,打趣斗樂,說黃段子,故意罵人、說粗話……越俗越受歡迎;許多名人在上台或錄製節目時,首先要強調「我不是什麼名人,我也是個俗人」——和俗套近乎,生怕自己被俗拋棄……

通俗的反面就是絕聖。千百年來,聖是全人類的一個共同價值目標,人們把一些最高尚、最美好、最有價值的事物或人定義為聖,比如聖山、聖水、聖人、聖經等等。一心嚮往聖,孜孜不倦地追求聖,人的精神世界才能得以提升,才能變得聖潔和美好。然而,令人扼腕悲嘆的是,當代的中國人選擇了俗,丟棄了聖,選擇了走向深淵,放棄了攀登高山……

另一種情況是棄虛從實。什麼是虛?虛就是上面提到的那種看不見摸不著,帶不來任何實惠的精神性東西。而實是物質的,是實惠而非虛惠的。在有些人口裡,所謂的「說實話干實事」就是「務實」。此外的一切,都是「務虛」,「不靠譜」,「文藝青年」,「傻比」……

人活著離不開物質也離開「實」,但人也非常需要「虛」。只有水分和養料而沒有陽光和空氣同樣是不行的。而精神性的東西,如同虛幻的陽光和空氣,不但能給人們以生存的智慧和勇氣,而且還會把人們的靈魂帶向高空,使之在「實」之外的「虛」中得以休養生息,得以升華和美化。可人們重「實」輕「虛,人們深陷在」實「里,捆縛在「實」里,埋頭在「實」里,掙扎在「實」里,滿腦子都是「實」,生命變得像鉛一樣沉重,已無法領略「實」之外的絕美境界,也不知道什麼樣的生活才是真正美好的生活了。所以他們排斥「虛」,所以他們拒絕「虛玩藝」。但我知道,越是在這種情況下,生活越需要「虛」——因為我看到了我們這個時代的苦,看到了這一世人靈魂的苦,內心的苦,生命深處的苦……

六、物質第一、精神第二。

中國人心中連神都沒有,連真正的宗教信仰都沒有,怎麼還能有什麼精神文明呢?

在中國文化中,歷來只有「利益」二字。它的現世性、世俗性、享樂性,決定了中國人只會把物質追求看得很高、很重,而精神性的東西,只能處於從屬地位。

在現代工業化、商業文化的強烈衝擊下,中國人對物質的追求已近乎瘋狂,所有事情、所有問題、所有東西,都要和經濟利益掛鉤;一切都在迅速物化,包括親情、愛情、友誼、文學、藝術、女性生殖器等等。為了錢、為了經濟利益,什麼事都能幹、都敢幹,生命中的詩意和美好的情愫,幾乎就要被榨乾,人的思想、精神完全物化,成為實實在在的「物質人」、「肉人」。

從發達國家走過的路程來看,工業化、商業文化會造成兩大惡果——對環境和人性的污染與破壞。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發達國已付出了巨大努力和代價。中國是后發國家,本應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可惜的是,雪上加霜——中國這幾年的經濟發展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這「兩個污染和破壞」比人家更甚,尤其是在人性方面的污染和破壞,使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世化、世俗化、享樂化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揚廣大」。

七、交融加快、衝突加深。

中國社會從廢除太監製——取消婦女裹腳——剪辮子——脫掉長袍馬褂——換中山裝——穿西服革履……每前進一步,都是十分痛苦的、艱難的,都要付出巨大的、甚至要付出血的代價。

新與舊,文明與落後,中與西的糾纏與鬥爭不但沒有完,而且越來複雜,越來越激烈。

隨著世界一體化步伐的加快,隨著中國社會的進一步開放,各民族文化、各種文化因素在中國這塊古老大地上交融的速度將會加快,衝突將不斷加深……

中華民族的文化在內外因素的作用下正處於一個火山爆發前的「活躍期」,中國社會也正處於數千年未有的大變局中。經過數個世紀充分的文化融合與衝突,中華民族將完成一次「文化大換血」——由舊質的文化躍升為與世界文明相融的新質文化,中國社會也將完成轉型,發生質的飛躍!

八、多無共存,一元主導。

中國當代文化看起來眼花繚亂、雜亂無章,但其衝突交融、發展變化的脈絡是十分清晰的——

在多元共存的總格局中,有三股勢力較為強大:中國傳統文化、褲襠文化、西方文化。

——由於佛教文化已完全中國化,成為中國文化中的「釋家」,所以,把它劃歸在中國傳統文化範圍。另外,雖然基督教文化不等於西方文化,但基督教文化是整個西方文明的靈魂,所以,在後面的論述中將以內涵更深邃的基督教文化取代外延較廣泛的西方文化。

在這三股勢力中,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最深厚、最強大——它已經滲透到所有中國人的血液中、靈魂中,成為每個中國人無邊無際的「潛意識」,成為中華民族的「本我」。其次是褲襠文化。通過多年來急風暴雨式的灌輸和洗腦,它已成為絕大多數中國人的「顯意識」,成為中華民族的「自我」。而基督教文化是人類文明源泉,它像一盞明燈,雖然還沒有照徹中國人黑暗的「潛意識」和「顯意識」,但已讓許多中國人看到了希望,將成為中國人嶄新的「意識」,成為中華民族的「超我」。

這裡,請允許我把弗洛伊德的理論改造一下,用比喻說明我的觀點——

「潛意識」、「本我」處在最低層,最強大也最黑暗;中間的「顯意識」、「自我」,經常遭受來自於低層和高層兩個方向的衝擊,即所謂的能量灌注,因此很容易改變。最上層的「意識」、「超我」是明智的,是自我的「典範。所以,它會引導人向上,同時,它的光芒會不斷地刷新中下層的黑暗,最終會照徹人的整個靈魂和生命……

從性質上講,中國當代文化仍然存在著二元對立的情況。毛****說,我們實行的是秦始皇+馬刻死。秦始皇就是中國傳統文化,馬刻死就是褲襠文化,這兩種文化都是專制、暴力性的,完全同性同質,一丘之貉。它們與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的現代精神,剛好是反的。

世界一體化的本質是耶和華要成為萬邦之王,萬國之王,萬民之王,萬王之王。

要度過這個「精神紊亂期」,最後完成「文化大換血」,徹底刷新中國人的靈魂,使中華民族洗心革面,還需要經歷漫長的歷史過程,但在本世界內,中國有望形成以基督教文化為主體,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生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06: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