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反腐課題考驗「習李新政」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3-3-20 10: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搜狐博客

章立凡

聯合早報 2013年3月16日

http://www.zaobao.com/yl/tx130316_001.shtml

03月19日 20:52
自中共十八大結束到十二屆人大召開,經過一百多天的熱身,執政黨即將完成全部權力交接,正式開始「習李新政」的第一個周期。

對任何一個國家的新領導人來說,上任后的最初半年,是向國際國內展示自己形象和能力的最佳時段。毋庸諱言,公眾對上屆領導人的政績普遍感到失望,習李團隊必須樹立強勢形象。其中最緊要的課題之一,就是針對積重難返的體制性腐敗,交一份能及格的答卷。

改革時機錯失,利益集團坐大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不受監督的權力壟斷體制,逐漸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體制內部開始醞釀建立制度上的預防措施:

1987 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王漢斌提議建立國家工作人員申報財產制度。1988年,全國人大起草了《國家行政工作人員報告財產和收入的規定草案》,但僅作為 一種內部監督方案,未真正付諸實施。1989年重大事件后工作停擺。1995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文要求申報收入,並未要求申報所 有財產,而且不對社會公開。自2000年始,中央先後出台頒布多個文件,申報範圍不僅限於收入,還包括動產和不動產、股票等。201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 和國務院辦公廳發文,要求副處級以上幹部報告收入,但缺少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應具備的公示和法律懲罰等關鍵環節。直至2012年底,廣東省才開始安排財產公 示試點。

80年代反腐敗的阻力主要來自高層,如今自省部級到農村基層政權,腐敗已無所不在,阻力則來自整個體制。究其原因,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延誤,錯失了清除腐敗的最佳時機。

回 顧十年前的換屆時刻,國人普遍對「胡溫新政」寄予厚望。2008年進入第二個任期后,政改未見任何進展,社會矛盾集中爆發,雪災、地震應對乏力,北京奧運 歌舞昇平……。同年4萬億的經濟決策失誤,導致遊資衝擊市場,助長了「國進民退」,央企國企野蠻成長,利益集團迅速壯大,官場腐敗一發不可收拾。此後五年 間,公眾對體制性腐敗日見焦慮,逐漸喪失耐心。據央行網站披露,貪官們在2011年之前轉移到國外的資金已超過8000億人民幣。

據人民 網2008年網上調查,被調查者中94.3%的認為腐敗問題「很嚴重」,5.1%認為「比較嚴重」,共有99.4%的被調查者對腐敗現狀不滿。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開前,新華網與《半月談》雜誌社聯合舉辦的「中國未來發展面 臨的挑戰」調查顯示:「腐敗問題」以70.5%的得票率位列第一。目前光明網的「兩會調查暨國是建言徵集」中,「反腐倡廉」按得票數位列第二。


觸及權力基礎,如何自我開刀?

送 走10年「胡溫新政」,國人又迎來了「習李新政」,未來5-10年任期內能否清除腐敗,實關係「新新政」之成敗。新領導上任以來,處處以廉政形象示人,出 則輕車簡從四菜一湯,言必高調反腐依憲治國,引發了新的期盼;而內部傳達的講話版本,又令許多期盼者深感不安。其實無論政治主張開明還是保守,「永遠執 政」都是中共領導人必須堅守的底線。

新領導層的主體,是被稱為「太子黨」的紅二代,而上屆領導層主要來自草根出身的「團派」。前者猶若創 業大股東的繼承人,後者只是職業經理人。這種分野在中國歷史上傳承有自,前者源於門閥制,後者源於科舉制,在清代則被稱為「滿臣」和「漢臣」,前者憑血統掌權,後者靠科舉入仕。胡溫一代對建立紅色江山無尺寸之功,政治資本不足是其任內無所作為的原因之一。

「血酬傳代」思想是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產物,紅二代對其父輩打下的江山,則有一種天然的血緣感情,希望綿延千秋萬代;而中共的老一輩領導人也認定「把政權交給我們的孩子,至少不會挖我們的 祖墳」。這種根深蒂固的「血統論」或許也算人之常情,但將國家名器視為政治團體的戰利品,只是一種「家天下」的升級版。

胡溫時代末期面 臨政治腐敗、社會分化造成的多重危機,一些紅二代擔心祖業不保,對「職業經理人」的軟弱管理感到不滿,急切推動「自己人」儘快上位。從去年中共十八大到今 年「兩會」閉會,紅二代的接班行將全部就位,中國將出現一個類似於清末「皇族內閣」式的權力結構,既有中興祖業的衝動,也有誓死捍衛政權的決心,在操作層 面上顯得相對自信。

中國有句成語叫「醫不自治」,即醫生不應給自己或家人治病,蓋因親情利害等因素易導致誤診誤治。「習李新政」未來所面臨的困局恰恰在於:即便有決心做體制的良醫,也很難在自己肌體上開刀動手術。

紅 二代是新領導層的權力基礎,同時自身(不是所有人)又是最大的利益集團,壟斷了央企、大國企等重要的國民經濟部門的掌門人地位。新領導人果真要推行改革清 除腐敗,就需說服「哥兒們」帶頭放棄部分既得利益,以換取本黨長期執政的長遠利益,這幾乎是一件與虎謀皮的工作,且須冒比80年代胡、趙等中共領導人更大的政治風險。

政治體制不改,反腐難於奏效

近期媒體不斷宣傳新政颳起的「廉政風暴」,「網路反腐」揪出 「表哥」「淫官」「房姐」之類的小貪,也令網民亢奮不已;殊不知「小貪置房大貪買礦」,公眾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且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多地政府迅速出台 規定,防止利用房產查詢系統「以人查房」。「陽光法案」博弈26年的歷史早已證明,沒有外部競爭和制度監督,僅靠黨內自查自清,難以遏制盤根錯節的腐敗。

一個不能在社會分配問題上實現相對公平的政府,很難維持政權的穩定。被稱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曾警告:「如果導致兩極分化,改革就算失敗了」; 「我們所有的改革最終能不能成功,還是決定於政治體制的改革」。在政治體制改革長期停滯的今天,誰都無法否認中國社會已經兩極分化,但無人承認改革失敗。

2008 年兩會後,筆者曾撰寫《歷史留給改革的時間不多了》一文,指出政治體制改革的悖論在於:「改革阻力來自共產黨內部,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併發出預警說: 「沒有民意選舉的背書,現政權的合法性主要靠經濟增長維繫,一旦經濟崩潰,合法性就不復存在。而腐敗恰恰是寄生於經濟命脈上的血瘤,伴隨著宿主的成長而無 限膨脹,現已到達危險的臨界點。」

腐敗也是一種歷史動力,當機體腐熟到一定程度,外力的偶然觸發也可能導致突然崩潰。我在2009年曾提 出:仿效「人體生物節律曲線圖」,為中國社會繪製一幅曲線圖,分別將「政治」、「經濟」、「社會情緒」以曲線標示,如三曲線錯峰接近臨界點,局面尚屬可控;當三曲線同時到達臨界點時,則可能出現崩盤。

多年來,體制內流傳著一句聳人聽聞的話:「不反腐要亡國,反腐會亡黨。」以團體利益綁架國家利益,其實是一種不靠譜的「黨國史觀」。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是「鐵打的江山,流水的政權」,大江東去,腐敗的政權死在沙灘上,但中國不會滅亡。

新領導人若想實現長期執政的政治目標,就必須通過政改這道生死攸關的「歷史三峽」。


                                        2013年3月11日 風雨讀書樓

146

主題

3301

帖子

151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16
沙發
司馬遷 發表於 2013-3-20 12:34 | 只看該作者
中共不敢搞民主改革、不敢真心反腐主要還是怕丟掉共產黨的政權。但在一黨獨大的情況下,任何反腐敗都是難以成功的。這裡倒有一計,可以既能實現民主改革、整頓貪腐現狀又能保住中共的執政權,還可以安撫一下海內外的民運人士:
將共產黨一分為二,名字可叫共產一黨,共產二黨。讓兩黨互相監督、互相競爭。人民可以自由投票選舉國家領導人,但候選人的政治背景必須是中共一黨或中共二黨的黨員。軍隊還是可以堅持黨指揮槍的原則,但必須是執政的那個共產黨。這樣的國家,執政黨有競爭,有監督,想腐敗就不容易了。這樣的政治制度,接近於美國的兩黨制,但又沒有改弦易幟,對國家的穩定和長治久安是比較有益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3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3-3-21 08:03 | 只看該作者
司馬遷 發表於 2013-3-20 12:34
中共不敢搞民主改革、不敢真心反腐主要還是怕丟掉共產黨的政權。但在一黨獨大的情況下,任何反腐敗都是難以 ...

現在最要緊的是在黨內發揚好民主,形成活潑的民主氛圍,再加上外部的監督,我想會比以前有更大的進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6

主題

3301

帖子

151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16
4
司馬遷 發表於 2013-3-21 10:52 | 只看該作者
仲國民 發表於 2013-3-21 08:03
現在最要緊的是在黨內發揚好民主,形成活潑的民主氛圍,再加上外部的監督,我想會比以前有更大的進步。 ...

共產黨管的是億萬老百姓的事,光在黨內活潑民主有屁用?本質上還是沒有競爭,沒有監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5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3-3-21 14:48 | 只看該作者
司馬遷 發表於 2013-3-21 10:52
共產黨管的是億萬老百姓的事,光在黨內活潑民主有屁用?本質上還是沒有競爭,沒有監督。 ...

先有這個氣氛,以後再擴大到民眾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8: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