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元霸主地位難撼 將再度走強

[複製鏈接]

1776

主題

1806

帖子

256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mmy00210909 發表於 2013-3-21 1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元霸主地位難撼 將再度走強 第一個退出定量寬鬆政策:

自2007年信貸緊縮爆發以來,關於美元的全球最重要儲備貨幣地位衰落的預測屢見不鮮。

  與美聯儲(Fed)定量寬鬆計劃相關的美元疲軟給這些預測提供了充足的空間。持有巨額外匯儲備的亞洲和中東國家急於多樣化投資,以減輕美國寬鬆貨幣政策給外匯市場帶來的影響,這一點再自然不過了。

  甚至在有關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擔憂在去年達到頂峰時全球資金迴流至美元之後,很多分析師仍願意支持將人民幣視為一個未來取代美元的選擇。

  然而,對此表示懷疑是合理的。首先,我們要注意一下,美國的短期財政問題往往在分散人們對於經濟基本面因素的關注。2月好於預期的就業數據再次突顯 了美國周期性地位的相對強勢。財政赤字相對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處於下行趨勢。同時,美聯儲最新銀行壓力測試的結果提醒人們,美國銀行業體系的 狀況遠遠優於歐元區。對於一個經歷過資產負債表衰退現在仍承受著巨額債務負擔的經濟體而言,今年經濟可能增長2%左右或更高,這是個不錯的結果。而歐元區 可能面臨零增長甚至負增長。此外,我們可以肯定:美國將成為第一個退出定量寬鬆政策的國家,實際利率將走高。

  從市場靈活性、創新空間以及能源獨立可能性的角度來看,美國經濟的結構性也遠遠好於歐洲或日本。實際上,發達國家經濟最引人注目的特徵就是它的兩級分化有多麼嚴重:北美與其他地區。這些都肯定指向美元走強,而非走弱。

  對美元衰落提出質疑的一個同樣具有說服力的理由是中國有關美元的評論。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Research Institute)所長金中夏辯稱,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將繼續下去,這反映出美國的經濟、金融和軍事力量。他以個人名義在歐洲官方貨幣與金融機構論壇 (Offici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orum)撰文稱,在可預見的未來,全球外匯體系將在「1+4」的框架下運行,美元將繼續作為超級儲備貨幣,另外4種規模較小的儲備貨幣將作為補充:歐 洲是歐元和英鎊,亞洲是日元和人民幣。

  對於金中夏而言,歐元區的債務危機表現出了歐元的結構性弱點。在把歐元跨境交易對美元支付基礎設施的部分依賴考慮在內后,他將歐元視為一個重要地區儲備貨幣,將繼續佔據僅次於美元的次要地位,同時因倫敦在全球金融中的作用,英鎊仍將是重要參與者。

  最後,他補充稱,儘管很多人認為日本在推動日元國際化方面沒有取得成功,但日元仍是亞洲最國際化的貨幣,特別是因為日元清算占日本外貿總額的30% 至40%,中國將花費多年時間才能趕上這一水平。實際上,過去一年與我交談過的中國多數決策者都認為,人民幣的儲備貨幣地位是一個非常長期的計劃。

  憑藉深入的金融市場、強大的財產權以及現任政府的種種優勢,美國仍將成為儲備貨幣構成中的重要部分。美元可能將再度走強。畢竟,外匯市場上的一切都 是相對的。儘管歐元區危機暫時告一段落,但它尚未結束,這讓歐元看上去比美元脆弱。在日本,安倍經濟學(Abenomics)意味著日元匯率將繼續走低。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以良好狀態度過此次金融危機的國家的貨幣現在看上去相當脆弱。

  如果我們將步入一個強勢美元時期,對於全球經濟而言,這將是一項重要轉變。它對於新興市場的影響可能尤其令人不舒服。瑞銀(UBS)高級經濟顧問喬 治。馬格納斯(George Magnus)指出,從歷史上來說,強勢美元對拉美和亞洲不利,並將對大宗商品熱潮構成威脅。這一威脅恰逢中國經濟增長變得不那麼依賴大宗商品,中國經濟 正從投資向消費轉型。因此,經濟實力從西方向東方的大規模轉移或許不會像人們現在想象的那樣明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8 22: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