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OSS 項目啟動兩年多來,研究人員通過觀測確定了 147000 多顆類星體的 3D 位置。平日里仰望星空時,我們只能看到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2D),卻不知道它們距離我們有多遠。對於類星體這樣遙遠的天體,它的距離可以通過紅移來確定。由於我們的宇宙在膨脹,距離越遠的天體離開我們的速度也越快。根據多普勒效應,這些天體發出的光的頻率就會變低。簡單地說,越遠的天體也越紅。由於天體的光譜具有一定的特徵,我們通過測量紅移便能知道天體的距離,得到類星體的 3D 位置。eBOSS 的最新成果之一便是首次完全利用類星體的位置信息繪製出宇宙大尺度結構 3D 圖。
在宇宙 38 萬歲時,這些聲波被凍結住,我們可以從宇宙微波背景(CMB)中看到早期的 BAO 信號。而通過宇宙大尺度結構 3D 圖,我們能夠得到現在的 BAO 信號。通過比較 BAO 信號發生的變化,研究人員便能推斷出宇宙的膨脹歷史,進而對暗能量作出限制——這次的結果在 6.5 個標準差水平上證實了暗能量的存在!繼超新星、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之後,BAO 成為暗能量存在的又一個獨立證據。
此外,由於這張 3D 圖是完全利用類星體的位置信息繪製而成,從中看到的 BAO 信號便是根據類星體的分佈發現的,這和以往利用星系進行的 BAO 信號測量形成互補。這些結果都表明: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以及建立在此基礎之上的宇宙學標準模型都和實驗觀測符合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