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軍機曾向中國艦艇上方俯衝 場面極危險

[複製鏈接]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韓冰 發表於 2013-3-11 15: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本《產經新聞》日前披露,安倍政權上台後指示,海上自衛隊艦艇可以接近到距離中國軍艦約3公里的地方進行監視。但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日本艦艇對中國海軍的跟蹤監視由來已久,距離甚至近到對中國艦艇的航行構成威脅。隨著中國海軍越來越多地挺進大洋,如何應對外國艦艇的抵近偵察成為一道新課題。多名中國軍事專家都認為,美國海軍設立「軍用艦艇航行立體警戒圈」的做法或許可以借鑒。


  對於正常航行的船舶而言,距離3公里是什麼概念?軍事專家劉江平10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普通海況和氣象條件下,這已能保證清晰監視艦艇的活動,但如果發生異常情況,留給雙方艦艇規避的餘地比較小。而對於現代軍艦而言,3公里的距離也已處於雙方艦載火炮和導彈的打擊範圍內。

  實際上,日本對中國海軍的跟蹤監視距離遠小於3公里。《環球時報》記者在東海某部採訪期間了解到,一次中國海軍艦艇赴遠海訓練時,編隊剛出中國領海,日本自衛隊艦艇就如影子一般跟上來,在十多天的航行和演習期間進行全程監視,距離最近時還不到1公里。中國編隊通過無線電警告隨行的日艦「不要靠得太近,避免發生危險」,而日艦不是裝聾作啞就是以「我艦正在執行任務」為由搪塞。在中國軍艦進行導彈射擊演習時,日艦還變本加厲地靠攏以收集情報。

  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法律研究室主任邢廣梅介紹說,按照國際法的避碰規則,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船隻,海上航行的首要條件就是不能妨礙航行安全。而長期以來,日本艦艇對中國海軍的跟蹤和監視已經嚴重違反避碰的安全規則,日方不但利用艦艇和巡邏機近距離跟蹤,甚至出現過日艦強行橫穿中國艦艇編隊,以及日機向中國艦艇上方俯衝等極危險和具有挑釁性的行為。邢廣梅說,日艦對中國海軍演習的抵近偵察已干擾我軍訓練的正常進行,更遠超出國際慣例允許的範疇,侵犯了我們的自由航行權。此外,無論從政治還是外交上,日本這種行為也冒犯了中國,是極不禮貌的。軍事專家李傑表示,日本艦機對中國海軍的近距監視充滿危險和挑釁行為,尤其是飛機低空從中國艦艇上空飛過,造成的影響比水面艦艇的跟蹤更大。在當前中日關係緊張的背景下,這類行為還有可能引起誤判。



  隨著中國海軍逐漸走向遠洋,類似日本這樣的近距跟蹤偵察行為也越來越多。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在利比亞撤僑行動中,中國海軍就曾在地中海遭遇類似情況:一艘德國偵察船不顧警告,抵近中國艦艇試圖收集電子情報。而如何應對這些「不請自來」的尾隨者已是遠洋海軍必須面對的新課題。有目擊者稱,日本自衛隊艦艇曾在公海上試圖跟蹤一艘俄海軍運輸艦,但俄艦悍然拉下炮衣並在公用頻道里警告日艦不得靠近,「否則一切責任由你自負」,日艦被迫放棄跟蹤。俄海軍的做法雖然充滿「霸氣」,但更容易激化矛盾。相比之下,美國海軍設立「軍用艦艇航行立體警戒圈」的做法可能更為合適。

  邢廣梅介紹說,美國海軍設立的立體警戒圈並非只是針對單艘艦艇,而是為整個艦隊劃定一個覆蓋空中、水面和水下幾十公里範圍的保護罩。美軍宣布,對於進入該範圍的他國船隻、飛機,將根據威脅程度進行識別、監視、驅逐甚至有權發動攻擊。李傑表示,美國對外公示本國海軍艦艇的警戒圈範圍,等同於直接限制對手的抵近跟蹤距離。他認為,中國有必要設立這樣的警戒圈,後者不但客觀上有利避免雙方因靠得過近而擦槍走火,也能防備日本某些別有用心的行為。

  邢廣梅也認為,設立類似的立體警戒圈是保障我軍事航行安全的必要舉措,可為應對日本的抵近偵察和干擾提供法律依據。但她強調,美國設立艦艇立體警戒圈的法律基礎是國內法,而國際法對此的態度是「不肯定也不反對」,美國的立體警戒圈實際是以強大軍力為後盾,因此不能簡單地照搬美國模式。她表示,我們在制訂相關警戒圈時,需要結合國際慣例,考慮能否得到別國的承認和遵守,還要根據我們的實際防衛能力來劃定警戒範圍。劉江平認為,美國的立體警戒圈效果 「因人而異」,例如俄軍機曾多次從美航母上空掠過,美海軍卻無可奈何。但中國設立這種警戒圈,有利於揭露日本艦機主動挑釁的行徑,保留中方採取行動的權利。


美國《金錢》雜誌網站5月21日文章,原題:我為了償還5萬美元的債務來到中國,這是我有生以來作出的最佳決定之一,全文如下: 名校學歷以及多次出國旅遊經歷,讓我看起來過得不錯,但5萬美元負債讓我惴惴不安。 2016年2月,已當上兼職英語教師的我決定邁出更大一步,開始學習英語教師職業培訓課程,因為我得知在中國教英語收入頗豐。隨後,我接受了中國的一份工作,登上了飛往中國南方的飛機。 儘管離家萬里之遙,告別了熟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4: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