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歷史上最有情有義的名妓是誰?

[複製鏈接]

9

主題

16

帖子

7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odejia_zai 發表於 2013-3-4 09: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歷史上最有情有義的名妓是誰?
——西湖之濱坐在油壁香車裡的那個蘇小小

蘇小小,生平無詳考,相傳是南朝蕭齊(479~502)錢塘(杭州舊名)名妓,貌美艷麗,且聰慧多才,但年僅19歲便咯血而死,葬於西湖西泠橋畔。

史上兩個蘇小小
在浙江杭州,有兩個蘇小小。而且都是名妓,都是美女。
一個是南朝蕭齊錢塘名妓;一個是宋朝錢塘名妓,後者可能是因慕前者而用其名。後人很容易將她倆混為一談。
後者據郎仁寶《七修類稿》。曾有詩:「君住襄陽妾住吳,無情人寄有情書。當年若也來相訪,還有於潛絹事無?」據元代張光弼詩注,宋蘇小小死後葬於嘉興縣治前。可能她的原籍是嘉興而非杭州。
前者有「貌絕青樓,才空士類」之譽,惜妙齡而逝。後有司馬才仲,因極慕蘇小小,而至西湖尋其墓拜之,且夢與同寢。幾年後卒於杭州,葬小小墓側。事見《春渚紀聞》。此即如今廣為人們所知的葬於杭州西湖之西泠橋邊的蘇小小。
故事是這樣的:蘇小小墓在杭州的知名度可謂家喻戶曉。傳說蘇小小死後芳魂不散,常出沒於花叢林間。宋朝有個叫司馬樨(字才仲)的書生,在洛下夢一美人搴帷而歌,問其名,曰:「西陵蘇小小也。」問歌何曲,曰:「《黃金縷》。」后五年,才仲以東坡薦舉,為秦少章幕下官,因道其事。少章異之,曰:「蘇小之墓,今在西泠,何不酹酒吊之。」才仲往尋其墓拜之。是夜,夢與同寢,曰:「妾願酬矣。」自是幽昏三載,才仲亦卒於杭,葬在小小墓一側。
本文說的是前者。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黑暗、混亂的時期。北方各族統治者爭奪地盤,相互混戰,陷入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南朝的統治者偏安江左,只知道壓迫剝削人民,貪圖享樂。公元479年,蕭道成奪了劉宋政權,建立南齊,踞有今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各地,歷7帝,統治24年。
南齊君主荒淫,貴族腐化,造成了社會風氣浮麗。江左一帶乃繁華之鄉,到處是淺斟低唱,弱管輕絲,靡靡之音,不絕於耳。唯有錢塘城裡,西子湖畔,住著一個不言苟笑,聰明美麗,有才華、知自愛的女子蘇小小,常乘油壁香車,閑時懷抱琵琶,低眉信手彈著雅潔的古曲。
蘇小小的故事,最早出現於《玉台新詠》,而《樂府廣題》也有相關記載。歷史上一些地方史志和傳奇、戲曲,將蘇小小進一步演繹成個性豐滿的形象。而小說《西湖拾遺》中的描寫得尤為精彩。
在該故事中,蘇小小為追求自由,寧願做一個青樓女子,盡情欣賞湖光山色。途經錢塘的觀察使孟浪對她非常痴迷,卻遭到了蘇小小的拒絕。她自己則愛上了宰相公子阮郁,對方卻被父親逼迫回了家。而後蘇小小又慧眼識才,資助窮書生鮑仁進京趕考。蘇小小的結局頗為哀艷凄絕。她因偶得風寒,年紀輕輕就香消玉損。死後,鮑仁將其隆重下葬,埋於杭州西湖畔。

「我的心是乾淨的」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裡的市民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
陽春三月,風光無限。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灧,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此時走在湖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了世外仙境。
於是,一段幽遠的傳奇飄來……
蘇小小家先世曾為東晉官,從江南姑蘇(今蘇州)流落到錢塘后靠祖產經營,成了當地較為殷實的商人。她的父母只有她這麼一個女兒,十分寵愛;因她長的嬌小,所以叫小小。這女孩不但長得眉清目秀,而且聰慧過人。父親吟詩誦文,她一跟就會,親戚朋友都誇她長大后必成為才女。
蘇小小6歲喪父,15歲時喪母。(為了生計,其母曾忍辱為妓。母親臨終時說:「我的心是乾淨的,但願小小莫負我!」)於是變賣家產,帶著乳母賈姨移居到城西的西泠橋畔。
她們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樓里,每日靠積蓄生活,盡情享受于山水之間。因蘇小小長得玲瓏秀美,氣韻非常,在她的車后總有許多風流倜儻的少年。沒有父母的管束,蘇小小也樂得和文人雅士們來往,常在她的小樓里以詩會友,她的門前總是車來車往。蘇小小成了錢塘一帶有名的詩妓,但只賣藝不接客。
小小從小喜愛讀書,雖不曾從師受學,卻知書識禮,尤精詩詞,信口吐辭,皆成佳句。小小還酷愛西湖山水,她將自己住屋布置得幽雅別緻,迎湖開一圓窗,題名「鏡閣」,兩旁對聯寫道:「閉閣藏新月,開窗放野雲。」她雖家門不幸,又身系一弱女子,卻很看重才華,且也忠於愛情。
每天,小小總在西泠橋畔散步,眺望漣漣碧波,點點水鳥,她會情不自禁地吟詩放歌,傾吐心中的情愫。那時的西湖,雖然秀美,但還未經人工開發,山路曲折迂迴,遊覽辛勞,她便請人製作了一輛小巧靈便的油壁香車。坐著這車,可以去遠處。
車子靈巧,人兒嬌美,穿行於煙雲之間,恍如神女下凡。沿路行人議論紛紛,嘖嘖稱奇,猜不出她是何等人物。蘇小小旁若無人,一路行一路朗聲吟道:
燕引鶯招柳夾途,章台直接到西湖。
春花秋月如相訪,家住西泠妾姓蘇。
小小原想以詩會友,交幾個酷愛山水的知己,不想來訪者多是些繡花枕頭爛稻草——衣冠楚楚的蠢才,十有八九被她奚落出門。錢塘城內巨富錢萬才數次登門,願以千金娶小小為侍妾,也被小小拒絕。錢萬才失了面子,發狠道:「你有才貌,我有財勢,惹惱了我可要小心!」老鴇勸她:「不妨尋個富貴人家,終身也有了依靠。」小小道:「人之相知,貴平知心。豈在財貌?!更何況我愛的是西湖山水,假如身入金屋,豈不從此坐井觀天!」
冬去春來,鶯飛草長。有一天,蘇小小在遊玩之時碰到了一位長相俊美、文采飛揚的公子——阮郁,兩人一見傾心。那阮郁乃是當朝宰相阮道之子,奉命到浙東辦事,順路來游西湖。騎青驄馬的他見小小端坐香車之中,宛如仙子,一時竟看呆了,他的馬與小小的車差點「追尾」。直到小小驅車而去,阮郁才回過神來,趕緊向路人打聽小小的來歷住處。
於是阮郁一路尋訪,到蘇小小家拜會,受到美人的禮遇,兩人吟詩唱和、彈琴賞畫,惺惺相惜、相見恨晚,晚上便同榻而眠,登臨巫山。蘇小小從此與阮郁形影不離,每日共同遊山玩水,最後還私訂終身。小小作詩以表心意:
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
何處結同心?西泠松柏下。
後來,這首詩被收錄入《樂府詩集》里而流傳下來。
可是,阮郁的父親聽說他在錢塘整日與妓女混在一起,非常生氣,就把他逼回了京城建康(今南京),並將他軟禁了起來。蘇小小整日足不出戶,只能吟詩以解愁悶。天天企盼,卻不見情人歸來,她終於病倒了,「夜夜常留明月照,朝朝消受白雲磨。」
春去夏至,蘇小小才接到阮郁的信。只見她臉色蒼白,雙手微顫,眼裡噙著兩滴淚花,良久才吐出一句:「原來如此!」從此以後,小小的臉上少有笑容,性情變得更為冷峻孤傲,接待客人,言語之間更多調侃的冷笑。不想,倒反而傳出個「冷美人」的名聲。
幸好她還不是愛鑽牛角尖、太死心眼的人。一些可心的文雅公子進屋來,陪蘇小小聊天,她漸漸恢復了車馬盈門的往日生活。但她心裡卻說:「我的心是乾淨的!」
在一個晴朗的秋天,在西湖濱她見到了一位模樣酷似阮郁的人,卻衣著儉樸,神情沮喪。聞訊后她才知道,此人名叫鮑仁,一個貧寒家的書生,因盤纏不夠而無法進京趕考。
小小覺得此人氣宇不凡,必能高中,於是主動提出為他提供錢物上的幫助。鮑仁感激不盡,滿懷抱負地奔赴考場。(至於當時小小有沒有以身相許,同他有床第之歡,似乎不見史載。)
當時的上江觀察使孟浪因公事來到錢塘,慕小小艷名而想與她結識甚至能得雲雨之樂;卻身為官員,不好親登蘇小小之門,於是派人請她來到府中。
沒想到蘇小小架子很大,催了幾次方來。孟浪決定難為她一下,於是指著庭外一株梅花讓她做詩。蘇小小從容不迫地信口吟出:
梅花雖傲骨,怎敢敵春寒?
若更分紅白,還須青眼看!
孟浪讚佩不已,連褻瀆、蹂躪之意都不敢再生。
轉眼又到了夏荷盛開的季節。夜幕垂窗,嬌艷的荷花在月光下顯得格外純凈可愛。小小不禁輕輕吟道:「滿身月露清涼氣,並作映日一噴香。」
只可惜佳人薄命。在地方豪強錢萬才不斷的威逼利誘下,小小的病情日漸垂危。鴇母見了很是心疼,低聲問她:「你交廣甚多,不知可有什麼未了的事?」小小感慨道:「交際似浮雲,歡情如流水。我的心跡又有誰知?小小別無所求,只願埋骨於西泠,不負我對山水的一片痴情。」
蘇小小在來年春天即因病而逝,年僅19歲花季。這時鮑仁已金榜題名,出任滑州(今江蘇鎮江)刺史,赴任時順道經過杭州,本欲去蘇小小家致謝(可能還有為她贖身,帶她赴任之意),卻正趕上她的葬禮。鮑仁撫棺大哭,為她出資厚建墳塋,並在她的墓前立碑曰:「錢塘蘇小小之墓」。
有詩云:「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鑄金」。蘇小小的墓上覆六角攢尖頂亭,叫「慕才亭」,據說也是鮑仁所建。

小小身後之事
蘇小小死後,歷代許多文人墨客曾作詩文、楹聯或書畫來讚美她。
白居易詩句:
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
蘇家小女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
李賀《蘇小小墓》詩: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
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吹雨。
袁宏道《西陵橋》詩:
西陵橋,水長生。松葉細如針,不肯結羅帶。
鶯如衫,燕如釵,油壁車,斫為柴。
青驄馬,自西來。昨日樹頭花,今朝陌上土。
恨血與啼魂,一半逐風雨。
徐渭《蘇小小墓》詩:
一抔蘇小是耶非,繡口花腮爛舞衣。
自古佳人難再得,從今比翼罷雙飛。
薤邊露眼啼痕淺,松下同心結帶稀。
恨不顛狂如大阮,欠將一曲慟兵閨。
而清朝詩人袁子才鐫一小章曰:「錢塘蘇小是鄉親」。近代學者曹聚仁,則把蘇小小說成是茶花女式的唯美主義者。
在杭州西湖,蘇東坡把美衍化成了詩文和長堤,林和靖把美寄託於梅花與白鶴;然蘇小小,則一直把美熨貼著自己的本體生命。她不作太多的物化轉折,只是憑藉自身,發散出生命意識的微波。
可見,蘇小小在各位文人雅士中的影響很大。雖然她是個妓女,可她卻流芳百世,並讓後人記得了她的美。也許在人們心中,蘇小小早就成為了真善美的化身。
因為小小的事迹,西泠橋和斷橋(源自白蛇傳)、長橋合稱西湖三大情人橋。西泠橋是一座環洞石搭橋,白堤未連通時,這個地方曾被作為一個渡口,即西村喚渡處。
在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964年,蘇小小墓曾被紅衛兵毀壞。2004年市民熱烈爭論后,杭州市政府決定重修蘇小小墓。園林專家孟兆楨根據老照片反覆推敲后重建了該墓。重建后的蘇小小墓用泰順青石雕琢而成,由6根方柱支撐,高3.15米,墓徑2.6米,圈高0.9米。重建后的慕才亭內有12幅楹聯,邀請了沈鵬、馬世曉、黃文中等12位書法家題寫。
「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負一生愛好山水」是蘇小小的遺願。西泠橋畔的埋香之所,既了卻了佳人的遺願,又為西湖山水增色。

215

主題

901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3107
沙發
總裁判 發表於 2013-3-5 01:11 | 只看該作者
美麗動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64

主題

3083

帖子

7985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7985
3
籽棠 發表於 2013-3-5 10:49 | 只看該作者

這樣的女子在現代稱之為美貌與智慧並重,可遇而不可求!在古代卻稱之為名妓,太不公平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64

主題

3083

帖子

7985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7985
4
籽棠 發表於 2013-3-5 10:50 | 只看該作者

這樣的女子在現代稱之為美貌與智慧並重,可遇而不可求!在古代卻稱之為名妓,太不公平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4: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