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五、緣起無我

[複製鏈接]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3-2-28 11: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黃國達

生:我讀過一些佛書,也聽過很多佛法的演講,嘗試了解佛法。但是有些觀念很難接受,例如佛法說無我,要斷愛、斷欲。但是我有家庭,有事業,要放棄這些,不再積極努力,一切隨緣,那麼沒有了工作,我的太太、小孩怎麼辦?看似清高,我卻覺得很自私。到底「無我」真正的意義是什麼?

師:「無我」並不是放棄,而是覺悟真相。自我只是五蘊--色、受、想、行、識和合所生的假相而已。不管一個人是積極或消極、貪欲或離欲,都同樣是無我的。無我是真相,我見是錯覺。沒有我見的人,也可以是積極進取的人,也可以是家庭和諧、事業成就的人。

生:破除了我見,怎麼還會有動力?

師:明白無我的人,照樣可以吃飯工作,但是知道裡面沒有一個「我」在吃飯,「我」在工作,只有活動而沒有「自我」,我並不是動力,因緣才是真正的動力。

生:沒有自我,誰在活動? 

師:活動只是因緣和合,裡面不需要我。但是    為了區別我不是你,也不是他,才建立「我 」的代名詞,其實是沒有實體的。就像一堆積木,可以堆成房子、車子,可是堆完 之後,手一推,嘩啦,就什麼都不是了。

生:可是,如果沒有「我」,一切的努力又是為了什麼?這太可怕了!      

師:無我只是沒有固定性,沒有獨立性,而不是沒有因緣和合的現象,這就是真相,沒有什麼可怕的。反而清楚地知道:
這個 「我」,不管我們如何努力保存它,或希望變成我們理想中的狀態,都只會照著因緣法則來改變,呈現各種狀態。所以沒有追求,也沒有放棄;所放下的,只是不合因緣的期待和認知。這反而是減少煩惱,活得更 自由,不受內心的執著所困。

生:我還是覺得若有所失,掉入虛無了。

師:沒有自我的錯覺,心靈更豐富,可以隨著因緣的淨化和改善,人生更趨向於真善美。

生:既然無我,真善美又有什麼意義?

師:無我,所無的只是本來沒有的錯覺;「但見緣起,不見於我」。看見無我的人,內心沒有自私和執取,生命自然展現真善美,並非刻意追求真善美。

生:要怎樣才能體驗無我?

師:觀察身心和外境的互動和依存性。例如:我們吃下食物,身體自然地消化吸收;我們呼吸,自然地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心臟自然地跳動,荷爾蒙自然地分泌,維持身體的運作。這一切都是因緣的運作、依存、互動的現象,不是由我們支配、 主宰的,就像大自然一樣地運行,不是自我意志的結果。裡面根本沒有我,也沒有主宰,這就是無我。

生:知道或不知道無我,又有什麼不同?

師:無我是真相,知道無我是智慧。由於我見的蒙蔽,以為有一個真實的自我需要去保護、擴展,就像精神錯亂一般,身心備受煎熬,為了自我,不惜傷害他人,或受盡折磨,為了想要得到金錢物質的享受、感情的依賴、成就感,心中充滿權力欲、佔  有欲、主觀意識,或逃避責任,消極退縮,而活在患得患失、焦慮、緊張之中,這 就是「苦」。如果明白無我,那麼依附在「 我見」之下的貪愛、瞋恨、恐懼、不滿,也就沒有立足的餘地,也就可以逐漸消除 煩惱,離苦而得自在了。

生:「無我」所呈現的真相,可否再解說一下?

師:就在當下行住坐臥、思想和感覺中。我們都是活在緣起的大海中,就如大海中各式 各樣的魚,游來游去,雖身處大海而不自知。一切都只是緣起,而沒有真實的界限,個體只是意識的區分而已。我們每個人所呈現的當下狀態,無一不是緣起。例如  我們在看書,裡面沒有我,只是眼睛對著書本,經由光線反射,字句經由水晶體、玻璃體的折射,聚進大腦視覺區,經由大 腦的記憶、思考的作用,理解其涵意,引發各種反應如平靜、喜愛、枯躁等感覺。這就是緣起。再進一步觀照眼睛和大腦,要能發揮正常的功能,必須充份的養份、血液供應,而這些又是由食物所提供的。至於書本,則是由紙張、作者、出版商等因緣所成就。這就是緣起大海。

生:我有點懂了,緣起無我不只是理論,而是甚深的智慧境界,需要虛心學習才能真正體會到它的正確意義。如果用自己淺薄的見解來猜測,那是會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的。


日知而智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沙發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3-2-28 12:12 | 只看該作者
無我是真相,知道無我是智慧。由於我見的蒙蔽,以為有一個真實的自我需要去保護、擴展,就像精神錯亂一般,身心備受煎熬,為了自我,不惜傷害他人,或受盡折磨,為了想要得到金錢物質的享受、感情的依賴、成就感,心中充滿權力欲、佔  有欲、主觀意識,或逃避責任,消極退縮,而活在患得患失、焦慮、緊張之中,這 就是「苦」。如果明白無我,那麼依附在「 我見」之下的貪愛、瞋恨、恐懼、不滿,也就沒有立足的餘地,也就可以逐漸消除 煩惱,離苦而得自在了。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3

主題

389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3
renee209 發表於 2013-2-28 16:05 | 只看該作者
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724

帖子

45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9
4
一說 發表於 2013-3-1 10:21 | 只看該作者
看到真實無我其實並不是太難。只需要一段時間一層一層看到思想下面的念頭,念頭如何產生的以及如何彼此交織的,身體情緒是如何有思想而發動的,思想是如何模式化的,如何會越來越相信我們的思想內容就是客觀實際的,然後產生我見我所。無我並不是人體消失了,而是上面那個動態演進過程止息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0: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