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爹爹罩我去戰鬥:二代坑爹還是爹坑二代?(圖)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3-2-26 00: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3-2-26 01:58 編輯

2013年02月25日10:08 北京晨報 我有話說(3488人參與)

  

  二代坑爹還是爹坑二代?

  分析

  爹爹罩我去戰鬥的惡果

  佛語云:種什麼因就收什麼果。這話一點都不假。李雙江老師種下了「溺愛孩子」的因,收穫了「家庭敗落」的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這樣說,並不是落井下石,而是為了探討我們究竟該如何愛孩子的話題。

  正如李雙江老師在多年前做客《魯豫有約》節目中透露的一樣,他很愛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什麼玩具,他都會給買,滿足孩子是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正是這種有求必應式的愛子方式,才害了孩子、害了家庭,更害了自己。有求必應還體現在「打人風波」上,那次孩子打了人之後,如果李雙江能夠順「法」自然,讓孩子接受足夠的懲罰,而不是動用一切關係,動用名牌律師「力保」的話,或許就沒有了今天的再次踉鐺入獄,也就沒有了氣得住院的「惡果」。這裡所說的「求」就是對孩子產生的後果去「罩著」的意思。一次一次的「罩著」,罩出了孩子犯大錯的「戰鬥」果實。

  「爹爹罩我去戰鬥」的年輕人不在少數,爹爹用特殊的身份坑害了孩子,孩子也用特殊的形式給爹爹們挖了不小的火坑。我爸是李剛,我全家都是公務員[微博],我媽是公安局的,我用錢砸死你……從一句句「流行語」里,我們看到的是被爹爹們「罩著去戰鬥」的孩子們的張狂,這張狂里有盛氣凌人,更有對家庭優越感的「慶幸」。這種觀點緣何在孩子心中如野草般瘋狂生長,其實就是父母和社會造成的。據報道,阜寧縣一茶餐廳的老闆娘被群毆,而打人者的父親竟當場對警察說:「孩子還小,我是人大[微博]代表,你們不能抓人,一切責任我來承擔。」他還拿出了代表證。這就是一種溺愛,溺愛淹死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和孩子。

  人之初性本善,惡習絕不是胎裡帶的。就是父母對孩子小錯不糾的管理模式造成的。無論是官宦人家還是平頭百姓都存在著這樣的愛子誤區。「有錢就有一切」的錯誤觀念在某些人的心裡深深紮根的結果,於是也成就了這個「拼爹」的時代。

  我們要想想:還有多少孩子走在「爹爹罩我去戰鬥」的路上,這不是愛,這是把孩子往火坑裡推呀!

  郭元鵬

  反對

  李雙江不該是靶心

  孩子犯事,輿論圍攻,質疑如潮,在這樣的情形下,年過七旬的李雙江又如何扛得住?

  從事件反思的角度看,子不教父之過,出現如此逆子,李雙江自然有其自身的責任。但關鍵是,目前縱觀輿論對事件的評價和報道,已經將該輪姦案件上升到「四大坑爹」事件的位置,其中對案件細節的還原和追根溯源式的細節報道,把李雙江當作質疑和究責靶心的追問,也逐漸使反思偏離了軌道。首先,對於李雙江而言,首先是一個父親,哪個父親願意讓自己的孩子犯罪而鋃鐺入獄呢?雖然這是李雙江家庭教育的悲劇,但這又豈能是把責任都加在李雙江「名爹」的嬌寵之上?

  其次,實事求是地說,以李天一的所作所為,即便不是生長在李雙江家,如果家庭教育不到位,青春期監護引導不到位,也同樣是落得個不堪的下場。但李天一本次卻因「名爹」效應而出名,李雙江因為「坑爹」效應而不堪重負,這其實是把反思建立在了「什麼樣的爹」的基礎之上,而不是什麼樣的家庭教育的基礎上。其中對李天一超出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範圍的曝光唾罵,對李雙江偏離家庭教育缺憾的反思式追問,對案件細節的不理性還原和「花邊式的津津樂道」,這已經成為一場失卻理性的微觀狂歡而不是反思理性。

  李雙江在其兒子涉嫌輪姦案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李雙江不該是「坑爹鬧劇」的反思「靶心」,對家庭教育不到位和監護缺憾的反思,才是這起事件的反思靶心和焦點,同時,對這起典型的未成年人輪姦案的反思,更應該成為整個社會對家庭教育進行自我審視和汲取教訓的契入點,該反思的不僅僅是李雙江和李家,更應該是整個社會。狂歡式圍觀,是不理性的,也是不負責的,更是不必要的。

  許朝軍

  延伸

  拷問少年犯幫教制度

  上一次李雙江之子因毆打一對夫婦被收容教養一年,有知情人士稱在被收容教養期間表現很好。但是,他被收教一年出來,旋即犯下比打人更重得多的罪行——輪姦,這事說明,收教無助於對改造一個「少年犯」的行為真正進行矯正,收教可以讓「少年犯」學會服從管教他的警官,但這只是一個陽奉陰違的討好,卻並不能改造他的「心靈」。

  無論是收容教養場所還是看守所、監獄這些監禁違法犯罪人員的地方,是一個巨大的染缸,如果教育改造不到位,不但不能將違法犯罪人員改造好,反而使得他們交叉感染,勾結成伙,加深犯罪習性。對於處於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尤其如此。因此,我同意知名評論人五嶽散人的觀點,「可以反思一下青少年收容教養制度,把輕罪的不良少年的處罰替換成其他方式,比如說義工、心理輔導、支教等活動,多接觸好人、脫離一段時間那個生活圈子,可能比這種把壞孩子關在一起,最後出來都十項全能、一批損友要好得多。」其實,需要反思的不僅是收容教養制度,還有拘留、逮捕制度,對未成年人刑罰制度,看守所對未成年人的管理制度等等。

  李雙江之子再次涉案之事,性質固然很惡劣,但是,請公眾在反思「星二代」在爹罩著去戰鬥的同時,也要考慮一下對未成年人改造與幫教失敗的原因,反思如何健全對未成年涉案人的改造和幫教體制,畢竟作為一個未成年人,李雙江之子涉案有家庭、社會等複雜原因,其罪難恕,其情可憐!

  楊濤

  二代坑爹呼喚教育改革

  如今,李雙江已病倒,輿論普遍對這樣坑爹的「二代」們感到失望,反問現在的孩子怎麼了,現在的教育又是怎麼了?當前勢利的短視教育狀況,使孩子們不僅文化學習沒有搞好,而且連如何做人都不知道了,更談不上培育出錢學森等一樣的報國傑才了。都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國家的棟樑,因此,深化教育改革,讓教育走上公益育人的軌道,才能不失去下一代,不落入壞人的陰謀和圈套。

  一是摒棄皇帝般教育。現在的孩子太嬌氣了,教育出一個個不可一世唯我獨尊的小皇帝,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如此嬌大的一代能成為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嗎?老師不能管嚴,也不敢管嚴,一個孩子受氣了,會帶來整個社會對嚴師的炮轟,同樣出現好心成了驢肝肺,好事難做、好人難當的尷尬局面。時下上學小車接送、家長[微博]背包,從小就把孩子放在蜜罐里長大,帶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嚴重後果,更別說吃苦耐勞,艱苦奮鬥,就是小風小浪都可能夭折,根本經不起風吹浪打。

  二是摒棄貴族式教育。隨著教育的市場化、私有化,越來越多的孩子進入貴族學校學習,由於社會階層的不平衡,同一個學校的學生的各種自然條件反差拉大,他們比電腦、比父母、比享受,而不是比學習,更有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帶來巨大的教育負擔,社會教育的泛濫導致孩子的壓力山大。把教育變成一些人的搖錢樹,顯然是對孩子和未來的傷害,是對國家和民族的扼殺。因此,孩子們要樹立進入學校后,都是一樣人的觀念,老師們對孩子更不能區別對待。

  三是摒棄實用化教育。時下的教育理念總是強調能力,對會來事的孩子高看一眼,卻沒有重視全面素質和做人的教育。再有本事的人把本事用到歪處自然會淪為危害社會分子。個別學校打著改革、創新的旗號在中國搞起了全英語教學,那是十分有害的。但願我們的畸形教育中不要造就人家需要的假洋鬼子,來坑害我們的國家、社會和人民。

  練紅寧

  三言兩語

  ●不贊同李承鵬觀點,只要不被教養就不會幹壞事不去強姦了?

  ——楊綠

  ●勞教一年對一個因為衝動打人的未成年人來說是否懲罰過重?被貼上標籤的孩子很容易破罐破摔了。真替李老師感到痛心!

  ——楊瀾[微博]

  ●我們為被輪姦的女孩和被毆打的車主心痛,而有人永遠只看到李雙江的兒子葬送的前途,卻看不到受害的女孩從此被摧毀的人生!

  ——張弦

  ●上聯:恨爹不成剛;下聯:怨爸不雙江。橫批:投胎姓李。上聯:老子英雄兒好漢;下聯:兒子惹事爹道歉。橫批:姓李真好!

  ——薛甲子

  ●李雙江曾表示:「孩子總歸學不壞,因為我們所給他的東西都是正面的」。

  ——林又加

  ●我只問李雙江夫婦一句話:在明知自己的兒子沒有駕照的情況下還給自己兒子配車,難道不懂給他配車是在犯罪嗎?

  ——吳景

  ●李雙江之子涉嫌輪姦,自應承擔法律責任;但作為未成年人,他何嘗不是畸形教育文化的受害者。握緊你的拳頭,同時懷著一顆悲憫的心。

  ——陳玉明

  ●不是先表示道歉,檢討自己,而是求寬容,這是夢鴿將繼續縱子的證據。

  ——劉榆

  ●有權勢又不夠大平時還挺高調,這樣的人一旦有了事兒,民眾就會把他們對真正的權勢階層的仇恨全都傾瀉在這些人身上。真正的大眾階層無所畏懼,真正的權勢階層也無所畏懼,最危險的總是中間這一大坨。

  ——余飛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10: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