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印度人為什麼喜歡與蛇共舞

[複製鏈接]

2479

主題

2935

帖子

4913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9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永烈:我在印度與蛇共舞



每當春節到來,我總是用數碼照片做成電子賀卡,通過電子郵件發給朋友們。面對蛇年,選用什麼照片呢?哦,用那張與蛇共舞的照片,最為切題。

那是2011年我在印度瓦拉納西拍攝的。記得當我走出印度教廟,一位耍蛇的印度老人手持一條巨大的腹蛇向我招手。在付了小費之後,他把腹蛇像圍巾似的圍在我的脖子上,並與我合影。當時這條大腹蛇給我的感覺是又涼又滑。

印度人崇敬大象,形成了特殊的「象文化」;印度人尊敬牛,形成了不多見的「神牛文化」;印度人又崇拜蛇,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蛇文化」。

當我在齋浦爾山頂的琥珀堡參觀時,忽然聞見一陣嘹亮的笛聲。我走向前去,看見兩位耍蛇者正在讓最具毒性的眼鏡蛇在笛聲中翩翩起舞。一位穿著「ARMY」(軍隊)T恤的遊客大膽地走向前,坐了下來,耍蛇者讓眼鏡蛇從他的頭頂盤至他的脖子。在印度,這樣的耍蛇者在街頭比比皆是。

我不由得記起,在1964年我曾經專程到江蘇南通,採訪著名的「季德勝蛇葯」的傳承者季德勝。穿著白大褂的他,原本是一個擺地攤、耍蛇賣葯的流浪漢。季德勝出生在江蘇省宿遷縣鄉村,家境貧窮,歷代依靠耍蛇賣蛇葯為生。季德勝從父親那裡學會捕蛇、耍蛇技巧,並繼承祖傳蛇葯秘方。因宿遷大旱,他流浪到南京,輾轉來到南通,在當地的土地廟住了下來。1956年,一輛轎車在破舊的土地廟前停下,南通市衛生局派專人接他去南通市中醫院,擔任蛇毒專科醫師。他深受感動,獻出了祖傳蛇葯秘方。南通市根據他的祖傳蛇葯秘方,開設了季德勝蛇藥廠,大量生產季德勝蛇葯。由於季德勝蛇葯具有很好的治療療效,行銷全國。1958年,季德勝出席全國醫藥衛生經驗交流會,被聘為中國醫學科學院特約研究員……

我採訪季德勝,使我得知,他早先作為一位街頭的耍蛇者,確實有一套捕蛇、耍蛇的本事,而且還能以祖傳蛇葯治療被毒蛇咬傷的患者。正因為這樣,我來到印度,也就格外關注那些街頭的耍蛇者。在我看來,他們能夠耍劇毒的眼鏡蛇於股掌之間,確實有一套真功夫。

印度的耍蛇者遠比中國多,是因為印度天氣炎熱,蛇的繁殖很快,所以印度的蛇遠比中國多。

印度蛇多,還因為印度人敬重蛇。印度人把蛇看作是「神」的化身,內中眼鏡蛇特別受到崇敬,被稱為「努拉盤布」,即「善蛇」。印度教徒以為,蛇是通人性的神。只要人無傷蛇之心,蛇就沒有害人之意,所以印度人願與蛇共舞。

在印度古代,就有關於「蛇女」那伽的傳說。那伽半人半蛇,下半身是蛇體,上半身是人形。那伽美麗動人,富有性感,既是智慧的化身,又是生殖之神,還是財神的化身。印度人崇拜「蛇女」那伽,相信蛇能夠給他們帶來智慧,多子多孫,財源廣進。

中國有著家喻戶曉的神話《白蛇傳》,而印度版的《白蛇傳》也很動人,那就是印度古代故事集《五卷書》中所寫的《與蛇結婚的女孩子》。不過蛇王不是化身為美麗的女子,而是男人。他與被丈夫拋棄的迦瑪什幽會。跟中國《白蛇傳》中的白娘子無比善良一樣,那個作為蛇化身的男子同樣心地善良。

印度不僅有蛇神,有蛇的神話,還有蛇廟、蛇村、蛇舞、蛇船賽,每年甚至還有蛇節。

印度雪拉萊市因與蛇共舞了數百年,被印度人視為蛇節的發源地。據稱,每年8月份當蛇節到來的時候,雪拉萊的市民幾乎人人手上都揣著一條蛇,有的人將蛇抱在懷裡,不停地親吻著;姑娘們甚至把蛇系縛在肚臍間,當作美麗的「腰帶」……
              
沙發
想飛的兔子 發表於 2013-2-21 11:25 | 只看該作者
祝大家蛇年快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13: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