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他做了哪些需要中國人民寬恕的事?

[複製鏈接]

407

主題

1250

帖子

345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不知所謂。

Rank: 4

積分
34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浪網友
•他做了哪些需要中國人民寬恕的事?
美國《財富》雙周刊網站1月28日發表題為《中國的環境:經濟死刑》的文章,作者克萊爾蒙特麥克納學院教授裴敏欣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環保人士、經濟學家和中國問題學者一直都在對中國即將到來的環境災難發出警告。這樣一場災難最終在2013年1月中旬以一種引人注目的 形式出現了——厚厚的一層有毒污染物籠罩住了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使得北京的空氣「無法呼吸」。
文章稱,對於中國政府來說,這不過是又一次警鐘。所有人都在想的一個問題就是,北京是否會採取政策措施來避免一場生態災難,這樣一場災難無疑將危及中國的經濟奇迹。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中國的環境惡化程度已經非常令人震驚。
世界銀行在2007年的一份報告中估計,污染帶來的損失達到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5.8%,其中包括過早死亡、衛生保健開支和物質損失。據估計,單是空氣污 染一項每年就造成70萬人死亡。10條主要江河流域的監測站數據顯示,40%的水資源被污染。土壤污染正威脅著中國的「食物鏈」。
考慮到幾十年來中國對煤炭的嚴重依賴,很難讓環境迅速發生顯著改善。然而,中國政府可以採取全面措施進行環境保護,其中包括制定更嚴格的環境標準,改變現有經濟政策,增加環境領域的投資,動員媒體和民間社會參與到環保事業中來。
文章稱,以現代的污染控制技術改造中國以煤炭為燃料的發電廠將會大大降低有害污染物的排放。對汽車和其他交通工具採取更高的清潔能源標準肯定也會帶來一定作用。目前,城市污染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由車輛造成的。
•他做了哪些亟待中國人民寬恕的事?--2
十一五」以來我國政府一直強調糧食自給率要達到95%,但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近日表示,2011年全國進口的糧食超過了1200億斤,核算下來,事實上我國現在糧食的自給率總體水平不足90%,由此可見,我國糧食安全問題不容樂觀。
陳錫文表示,去年我國進口了大量的玉米、小麥、植物油、棉花、食糖和豬肉等大宗農產品,其中玉米、小麥和大豆等主要糧食作物就超過了1250多億斤,遠遠 超過了去年全國第一產糧大省黑龍江的糧食總產量1144億斤。陳錫文進一步分析表示,把大豆包括在內,核算下來,實際上我國現在糧食的自給率總體水平不足 90%,而我國政府一直強調過糧食自給率要達到95%以上。
去年我國除了進口5240多萬噸的大豆,還進口了627萬噸各種各樣的植物油;進口了330多萬噸的棉花,超過了國內棉花產量的一半;進口了200多萬噸 的食糖;進口了包括50多萬噸豬肉在內的200多萬噸豬肉產品,這就說明我國農產品越來越多需要依靠國際市場。
陳錫文表示,近年來國內很多農產品,特別是食品價格發生頻繁的波動,政府調控難度越來越大,主要原因就在於對外依賴程度越來越大。
2012-05-02 14:45:22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累計進口糧食1933萬噸,同比增長46%;累計進口額89.4億美元,同比增長27.5%。今年前3個月,我國糧食分別 進口632萬噸、561萬噸、740萬噸,與去年同期進口量相比分別增長10.68%、87.69%、63.14%。
•他做了哪些亟待中國人民寬恕的事?--3
你新年的飯桌上,還有什麼是中國的或是無毒的東西?
評註1:
中國貧苦的漁民其實非常可憐:1.富饒的近/遠海漁場被國家霸佔;2.次富饒的近/遠海漁場被漁霸霸佔;3.A.因國家和漁霸的野蠻/掠奪性捕撈--(貪 官+漁霸承包制);B.2003以來,大面積的常年的無國家管理/治理,導致中國貧苦的漁民在中國遠海幾乎無魚可捕--近海漁場與他們無關!
如果還不能同情他們的話,我繼續訴苦:
幾個漁民承租或承包一條魚船,千里萬里,用著溫居爆的高價油,這些可憐的"魚盜"們,看到了魚,能回去嗎?--換了你,你會回去嗎?
評註--2:
據我所知,中國70年代就是漁業大國,80年代初,就是世界捕魚「老二」--美國老大。
注--3:
請同情自己的同胞,同情自己的祖國,同情自己!
據我所知,中國當今幾乎沒有漁業,就像當今中國幾乎沒有農業一樣--中國糧食的50%靠進口,中國也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棉花、油料進口國--當今中國窮得只剩下國家和有錢人有錢外,一無所有!
揣著糊塗裝明白。

407

主題

1250

帖子

345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不知所謂。

Rank: 4

積分
3452
沙發
 樓主| 坐看雲起時 發表於 2013-2-11 08:30 | 只看該作者
邱 林
這個世界變化實在快。短短十多年時間,曾經令中國人引以為傲、以儲量或產量豐富著稱的糧食、棉花、大豆以及鐵礦石、石油、木材等商品,居然也登上了中國大宗商品的凈進口名單。對於中國而言,隨著近年來對這些大宗商品需求的與日俱增,其緊缺的警鐘一刻也沒有停止過。
來自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中國糧食進口量達到164萬噸,是一年前的6倍,較2月份增加50%。今年1月至2月的中國玉米進口總量為126噸,較 去年同期增長400倍。中國約佔全球玉米消費的20%,僅佔全球玉米貿易的4%,但玉米購買量的突然增加令全球市場嚴重吃緊。
其實,中國2010年底至今的大規模乾旱,開始威脅今年夏糧產量,政府更加關注自身的「食品安全」問題,在連年提高糧食收購價的同時,也力保糧食生產面 積。但由於中國人口的增長和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對傳統上的「糧食自給自足」構成很大壓力,推高了糧食價格,並促使中國大量進口糧食。
相對而言,中國對進口糧食的依賴或許產生一種與進口高價棉花類似的狀況,這種狀況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們就一直在經歷。有數據顯示,中國2011年度 棉花進口規模相當龐大,累計進口達到324萬噸。由於需求的大幅度增長,中國棉花短缺愈演愈烈,每年至少缺口達350萬噸。
•他做了哪些亟待中國人民寬恕的事?--3--說明-1
你新年的飯桌上,還有什麼是中國的或是無毒的東西?
海洋漁業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解放二十多年來,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指引下,漁業生產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我國廣闊的海域中,生長著茂盛的海藻和大量浮游生物,適合海洋魚類生存,是最理想的漁業環境。沿海寒暖流錯綜交匯,大陸上很多江河流人海洋,也帶來了極 豐富的有機物質和營養鹽類木。加之我國的海域都處於溫帶和亞熱帶,水溫條件很好,所以這些海區成為各種魚類繁殖和生長的良好場所。
我國的淺海漁場為世界上最大的漁場之一。漁業資源極為豐富,黃海和東海更有「天然魚倉,)之稱。
我國海產魚類有一千五百種以上,其中產量較多的魚類將近二百種,包括人們熟悉的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鰣魚、鯧魚、銀鯧、鮁魚(馬鮫)、池魚(藍圓黲)、 鯊魚、以及海鰻等。另外烏賊,魷魚、對蝦、蟹、貝類、海藻、海參、海獸、海鳥、海龜、海蛇等海產生物品種也很多。
大黃魚是我國最重要的經濟魚類之一。大黃魚一般生活在暖水性海中。每逢秋冬水溫降低,它就遷移到較深的海底居住;春夏水溫上升,它又成群結隊游至淺海區。這種魚主要分佈在東海、南海,一般不游往其它國家的海區,所以有我國「家魚」之稱。
•他做了哪些亟待中國人民寬恕的事?--3--說明-2
你新年的飯桌上,還有什麼是中國的或是無毒的東西?
導讀: 近期,韓國扣押處罰中國漁船的事件時有發生,而這一現象背後是一個無奈的事實——中國的近海已經無魚可捕。掠奪式的捕撈,瘋狂的近海污染和開發,讓很多魚蝦絕跡,近海的魚訊也已經消失。有人戲稱,如今在中國近海捕魚就像是在大海里找大熊貓
無魚的中國海
四大漁場名存實亡 近海已無漁汛
上世紀50年代,小型木帆船,搖櫓撒網,手工作業;60年代漁船機動化,拖網漁業;70年代,鋼質大型漁船,漁探儀,捕撈能力超過了資源再生能力;80年 代,漁輪裝備了更先進的助漁助航設備,與此同時,漁汛紛紛消失;90年代,中國變成全球首屈一指的漁業大國。
今天,近海漁業資源卻面臨枯竭!我國近海曾有四大漁場: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和北部灣漁場。所謂漁場,專指有漁汛的地方。A縣所在的舟山海域原來有大黃魚、小黃魚、帶魚、墨魚四大漁汛,從本世紀近10年開始,就一個個消失了,簡直是油盡燈枯。
同時,由於中越、中日、中韓漁業協定先後簽訂,我國漁區面積減少。總之,我們擁有一個缺乏漁汛的貧瘠海洋。
中國近海無魚成了國際問題:遼寧漁民被迫越國界捕魚
去韓國打魚,在傳統漁業村北海,是完全不避諱的話題。近兩個月,韓國海警扣押我國漁船事件時有發生。這些漁民大多來自遼寧,他們屢闖禁區的背後是我國近海 無魚可捕的悲劇現實。11月16日、17日,韓國海警逮捕了「非法」中國漁船26艘,被拘留的中國漁民數目不詳。同以往一樣,漁民只是外交事件中的符號。 由於韓國打擊漸嚴,加上罰款節節攀升,一次被抓,遭遇巨額罰款,就可能導致船主傾家蕩產,村裡的漁民目前成立聯合組,共同應對風險。張家波向記者介紹,現 在一般是由20至30戶船主組成一個聯合組,平時也往往一起出海打魚,其中如有任何一隻船被抓住要罰,則罰款由全部船主平均分攤。越界捕魚時一般都過去二 三十艘船,如果被韓國海警發現,就跑,海警力量有限,往往只能抓住其中幾隻,大部分船都跑掉了,大家回來點數,發現跑丟了幾隻,知道被抓住了...
•我不造謠--1 2012-03-16 09:21:59
最近經常留意重慶台,特別是重慶新聞,感覺到重慶與眾不同:成片的新生林帶,山青水綠--與三水王時火燒重慶三月無人管,最後天降大雨自己滅,大不一樣。
開年不久,過英山--湖北,走霍縣--安徽,進江蘇,橫穿大別山,山不青,水不綠,沿公路,沒田沒地--平地好「種房」;連小工廠也沒--既然沒田沒地沒 農業,要小工廠何用?幾乎沒小商店--貧富懸殊,有錢人開私家車到山外進貨,無錢人,買柴米油鹽都困然;沒醫務室,僅看見一間路邊年久失修的土泥房,有幾 個衣衫襤褸的小學生;400公里的鄉村公路,沒有學前兒童--估計它當總理以來,農民過度貧困,不敢結婚,更不敢生伢;放眼群山,雖然看不到什麼綠,貧困 的山民,還是三三兩兩地放倒杯口粗的小樹--沿路很難看見碗口粗的樹--枝椏燒水做飯,主幹留著它用--砍了就砍了吧,反正將來不是被燒光,就是被搶光。
沒看見郵電所、銀行網點、供銷合作社、農機/技推廣站……
如果不是一個偶然的走錯道--沒有進武麻高速,還真不知道眼下的農村,是如此的觸目驚心!
那麼,這些山民如何生存呢,估計是靠出外謀生了。
危險啦,中國--中國的農村、農民、農業。
進入安徽,情況稍好些。
一個國家,或這個國家的一個地區,它的生死,跟領導班子的好壞,大有關係。
怎樣能說明我不是造謠呢?怎樣能排除我的200多公里行程映像--湖北段,僅是一個可怕的孤例呢?
還記得兩會前,央視長篇累牘,連續5天,死勁介紹雲南某鄉鎮勞動局幹部死勁驅使全鄉農民背井離鄉的「先進事迹」嗎?
眼下正值春耕大忙季節,古今中外,可都是勸桑、勸耕啦!
也許這位幹部確實是大好人啦--因為毀林搶地,農村死了啊!
揣著糊塗裝明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7

主題

1250

帖子

345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不知所謂。

Rank: 4

積分
3452
3
 樓主| 坐看雲起時 發表於 2013-2-11 08:31 | 只看該作者
•雲南,地處雲貴高原西南,因得益於印度洋充沛的濕熱季風,降水充沛,乾濕分明,分佈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雲南光照條件也好,每年每平方厘米為90-150千卡。
新浪網友2012-03-16 09:37:38 [舉報]
•我不造葯--2
自然資源
 雲南省素有「動物王國」「植物王國」和「有色金屬王國」的美譽。全國162種自然礦產中雲南就有148種,其中銅礦、錫礦等有色金屬礦產產量居全國前列。
1、水資源:本省人均水資源超過10000立方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由於地形緣故,河流落差都很大,蘊藏有巨大的水能資源。雲南省參與的「西電東 送」工程大部分的電能都來自環保的水能發電。雲南省降雨充沛,河流眾多,年徑流量達到200立方千米,三倍於黃河。
 2、動植物王國:雲南幾乎集中了從熱帶、亞熱帶至溫帶甚至寒帶的植物品種。在全國約3萬種高等植物中,雲南已經發現了274科,2076屬,1.7萬種。主要特色物種:望天樹、跳舞草、麗江雲杉、橡膠樹、油棕、三七、馬尾松、雲南松等。
 雲南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形成了寒溫熱帶動物交匯的奇特現象。有脊椎動物1737種,脊椎動物中,獸類有300種,鳥類有793種,爬行類143種, 兩棲類102種,淡水魚類366種,昆蟲1萬多種。魚類中有5科40屬250種為雲南特有。鳥獸類中有46種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54種為國家二級保護 動物。主要特色物種有:滇金絲猴、綠孔雀、小熊貓、蟒、亞洲象、抗浪魚等。
3、礦產資源:雲南被稱為「有色金屬王國」。雲南已發現各類礦產150多種,探明儲量的礦產92種,其中25種礦產儲量位居全國前三名,54種礦產儲量居前十位.
雲南,自古以來,你雨水充沛,因該是四季如春啦--今天,你能在央視連續5天的報道里,看見幾棵樹,幾根草?
今天,「陰帝」鬧得它連續3年大旱啦!
因山林連續三年乾旱,枯枝敗葉,無人收檢,前五天,雲南又相繼兩處森林大火,無人撲救--百姓流離失所--就是有老百姓,也沒人捨命撲救--這雲南,這全國,好好的山林草原,財富道德,都毀在蚊「缺德的血液里」!
2012.04.29新聞聯播,西部地區素來相對富饒的寧夏,千里荒漠,開始大規模移民搬遷--因為相對富饒,從民國到到毛、鄧,大力營造和建設了西部重鎮/中心--銀川。
•我不造謠—3
•我瘋了,我還要說東北--
東北,自古以來,你雨雪充沛,因該是林海雪原,黑土千里啦--今天,你能在央視連續5天的報道里,看見幾棵樹,幾根草?
今天,「yin帝」鬧得它也是連續3年大旱啦!
今天電視,吉林大地,黃土枯裂--富饒的東北平原,自古以來都是沃(黑)野千里--今天,看不到樹,看不到莊稼,3000萬畝不能播種啊!
吉林,東北,可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區--中國糧食產量的1/4啊--發改委說:沒關係!
東北平原位於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之間,南北長約1000多公里,東西寬約400公里,面積達3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可分為3個部 分,東北部主要是由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沖積而成的三江平原;南部主要是由遼河沖積而成的遼河平原;中部則為松花江和嫩江沖積而成的松嫩平原。東北大 平原是一個山環水繞、沃野千里的平原。新中國成立后,大批轉業軍人、知識青年和幹部響應國家的號召,懷著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豪情壯志奔向」北大荒」,排 干沼澤,開墾荒原。如今這裡已發展成為中國主要的糧食基地之一。
再去看看重慶衛視,到處綠水青山,冬天雨雪不斷,多次樹掛千里--真正的是回到了70~80年代。
今天的中國,50%的糧食進口--去年末,在介紹我國入世十周年外貿結構時,電視上,相關官員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和食用油進口國。
•我不造謠—4
•2012.04.29新聞聯播,西部地區相對富饒的寧夏,千里荒漠,開始大規模移民搬遷--因為相對富饒,從民國到到毛、鄧,大力營造和建設了西北重鎮/中心之一--銀川。
在中國自然區劃中,寧夏跨東部季風區域 和西北乾旱區域,西南靠近青藏高寒區域,大致處在中國三大自然區域的交匯、過渡地帶。在中國國土開發整治的地域劃分上,寧夏位於中部重點開發區的西緣或西 部待開發區的東緣,是以山西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黃河上游水能礦產開發區的組成部分,北部和中部系「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的重點地段,南部屬於黃土高 原綜合治理區和「三西」地區的範圍。
被譽為「塞上江南」的寧夏平原,海拔1100~1200多米,地勢從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黃河自中衛入境,向東北斜貫於平原之上,河勢順地勢經石嘴山出 境。平原上土層深厚,地勢平坦,加上坡降相宜,引水方便,便於自流灌溉。所以,自秦漢以來,勞動人民就有這裡修渠灌田,發展了灌溉農業。2000多年來經 勞動人民的辛勤開發,這裡早已是渠道縱橫、阡陌相連的「塞上江南」。現為寧夏的商品農業基地。寧夏平原以青銅峽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青銅峽口以南叫衛寧 平原比較狹窄,寬僅2~10公里。坡度較大,不僅有利於灌溉,排水也比較方便。地面徑流及地下水均可順利排入黃河。地下水位較低,土壤鹽漬化現象較少。青 銅峽以北的銀川平原,地形開闊,有的地方竟達40公里以上。尤以黃河以西的地區。平原面積較廣。這裡坡度較小,引水雖便,排水欠佳,過去缺乏良好的排水系 統,積水彙集於注地。人為地增加了許多湖泊。由於排水不暢,地下水位抬高,土壤的鹽漬化現象嚴重。建國后加強了排水措施,鹽鹼灘被改造成為沃土,很多湖泊 被排干,墾為農田。現在平原上還有不少湖泊,這些湖泊已成為今日發展淡水養魚的重要場所。
西南、西部、西北、華北、東北,五大旱區新老連成一片,連年的旱災和山洪暴發,交替發作;
中南、東南、華東,水利連年失修,舉國拆遷,農民砍樹而逃;長江決堤,黃河見底--通常是幾百公里斷流--如山東全省斷流268tian,淮河有毒--
溫總,您什麼時候收手?!
•互打嘴巴--1
聯合國糧農組織向溫家寶頒發「農民」獎章
 這次,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達席爾瓦先生專程來到中國北京向溫家寶總理頒獎。在這枚為溫總理度身定做的獎章上,還引用了他經常說的一句話,「不懂農民就不懂得中國」。
 溫家寶總理說,他是代表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來獲此榮譽的。
 溫家寶說,中國糧食已連續9年增產,今年產量比9年前的2003年提高約1.5億噸。這不僅有力保障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也對全球糧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
以下我國農業部官方網站和達席爾瓦互打嘴巴
一季度我國農產品貿易逆差114億美元 同比增8成
 2012年05月04日 08:39 農業部網站
 2012年1-3月我國農產品(12.10,0.00,0.00%)進出口情況
 1-3月,我國農產品進出口總額為403.4億美元,同比增長24.1%。其中,出口144.7億美元,同比增長5.6%;進口258.7億美元,同比增長29.5%。貿易逆差為114.0億美元,同比擴大81.5%。
 一、穀物
 1-3月,穀物進口384.0萬噸,同比增長499.9%;進口額13.0億美元,同比增長379.9%。出口20.9萬噸,同比下降12.9%;出口額1.6億美元,同比增長1.0%。
 小麥[1]:進口112.4萬噸,同比增長344.5%。出口5.7萬噸,同比增長0.3%。
 玉米[2]:進口174.4萬噸,與去年全年的進口量(175.4萬噸)基本持平。
 稻穀和大米[3]:進口24.5萬噸,同比增長81.6%。出口10.8萬噸,同比增長3.4%;
 大麥:進口70.8萬噸,同比增長201.8%。
•互打嘴巴—2
•我國農業部官方網站繼續暴打達席爾瓦互嘴巴
揣著糊塗裝明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7

主題

1250

帖子

345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不知所謂。

Rank: 4

積分
3452
4
 樓主| 坐看雲起時 發表於 2013-2-11 08:31 | 只看該作者
二、棉花、食糖
 棉花:1-3月,進口161.9萬噸,同比增長75.5%;進口額36.9億美元,同比增長42.2%。
 食糖:1-3月,進口49.9萬噸,同比增長529.4%;進口額3.1億美元,同比增長484.1%。
 三、油料、食用油
 食用油籽:1-3月,進口1419.2萬噸,同比增長25.5%;進口額76.0億美元,同比增長14.8%。出口26.0萬噸,同比增長1.1%;出 口額4.5億美元,同比增長19.0%。貿易逆差71.5億美元,同比擴大14.5%。其中,大豆進口1330.7萬噸,同比增長21.4%。油菜籽進口 77.8萬噸,同比增長333.7%。
 食用植物油:1-3月,進口201.8萬噸,同比增長28.3%;進口額22.8億美元,同比增長31.4%。出口3.4萬噸,同比增長45.0%;出 口額5688.7萬美元,同比增長41.5%。貿易逆差22.2億美元,同比擴大31.1%。其中,棕櫚油進口141.1萬噸,同比增長31.1%。豆油 進口31.2萬噸,同比增長3.7%。菜油進口22.9萬噸,同比增長32.0%。
 餅粕:1-3月,進口26.6萬噸,同比下降51.6%;進口額5994.4萬美元,同比下降66.5%。出口19.5萬噸,同比增長48.0%;出口 額7639.4萬美元,同比增長39.6%。玉米酒糟蛋白(DDGs)進口40.9萬噸,同比下降17.0%;進口額1.2億美元,同比下降7.6%。
看點小技巧:
1.為什麼唯獨「 餅粕:1-3月,進口26.6萬噸,同比下降51.6%;進口額5994.4萬美元,同比下降66.5%。出口19.5萬噸,同比增長48.0%;出口額7639.4萬美元,同比增長39.6%。」呢?
因為地球人都知道,中國的皮鞋,不是豬與牛的奉獻;
因為地球人都知道,中國的奶製品,與羊、牛無關!
今天,只有瘋子,才回去專門飼養肉牛、奶牛什麼的!
•互打嘴巴—3
•中國海關暴打達席爾瓦嘴巴
邱 林
這個世界變化實在快。短短十多年時間,曾經令中國人引以為傲、以儲量或產量豐富著稱的糧食、棉花、大豆以及鐵礦石、石油、木材等商品,居然也登上了中國大 宗商品的凈進口名單。對於中國而言,隨著近年來對這些大宗商品需求的與日俱增,其緊缺的警鐘一刻也沒有停止過。
來自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中國糧食進口量達到164萬噸,是一年前的6倍,較2月份增加50%。今年1月至2月的中國玉米進口總量為126噸,較 去年同期增長400倍。中國約佔全球玉米消費的20%,僅佔全球玉米貿易的4%,但玉米購買量的突然增加令全球市場嚴重吃緊。
其實,中國2010年底至今的大規模乾旱,開始威脅今年夏糧產量,政府更加關注自身的「食品安全」問題,在連年提高糧食收購價的同時,也力保糧食生產面 積。但由於中國人口的增長和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對傳統上的「糧食自給自足」構成很大壓力,推高了糧食價格,並促使中國大量進口糧食。
相對而言,中國對進口糧食的依賴或許產生一種與進口高價棉花類似的狀況,這種狀況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們就一直在經歷。有數據顯示,中國2011年度 棉花進口規模相當龐大,累計進口達到324萬噸。由於需求的大幅度增長,中國棉花短缺愈演愈烈,每年至少缺口達350萬噸。
•薄暮渝州葉正綠,一夜風雨便成秋。朝天門前鹿為馬,觀音橋畔莫須有。婊子當街立牌坊,梨花帶雨不嫌羞。爾曹身與名俱裂,不廢江河萬古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 ... .html?tj=1#comment1
揣著糊塗裝明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5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3-2-11 08:47 | 只看該作者
改變環境是需要大家一塊努力的,比如,你能三餐不開火,只靠超市買來的麵包、生菜、腌肉(HAM)過日子,肯定對凈化環境有貢獻。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6683

帖子

316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61
6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3-2-11 10:54 | 只看該作者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3-2-11 08:47
改變環境是需要大家一塊努力的,比如,你能三餐不開火,只靠超市買來的麵包、生菜、腌肉(HAM)過日子,肯 ...

你國家沒人去負責制定一部有效的法律去管理約束人民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行為,又沒有一種宗教式的精神力量去支配人民讓他們自覺地約束自己,如何叫大家一塊努力?還是你有什麼高招叫大家一塊努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7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3-2-11 11:51 | 只看該作者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3-2-10 21:54
你國家沒人去負責制定一部有效的法律去管理約束人民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行為,又沒有一種宗教式的精神力量 ...

我可不敢讓人民努力,只是說「需要」人民大爺們的努力。不過,人民大爺們不可能改變飲食習慣,從早晨炸油條開始,一日三餐都需要掠奪空氣資源不是嗎?在美國,很多工業區根本沒有燒火的飯店供應。中飯基本上就是在排隊買一個三明治,晚上回家也很簡單,很多白人買房子幾十年,從來沒用過廚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6683

帖子

316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61
8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3-2-11 23:59 | 只看該作者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3-2-11 11:51
我可不敢讓人民努力,只是說「需要」人民大爺們的努力。不過,人民大爺們不可能改變飲食習慣,從早晨炸油 ...

中國人民吃油炸的東西有幾千年的歷史。從沒聽說中國的空氣是炸油條弄壞的啊。你的話有根據嗎?空氣中的PM2.5主要是炸油條造成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9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3-2-12 06:17 | 只看該作者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3-2-11 10:59
中國人民吃油炸的東西有幾千年的歷史。從沒聽說中國的空氣是炸油條弄壞的啊。你的話有根據嗎?空氣中的PM ...

要比較。以前鄉下沒人炸油條,早晨空氣就比城裡新鮮多了。你在國外就能發現,CHINATOWN的環境就比人家辦公區差,因為CHINATOWN餐館多呀。看看美國人的辦公室,大樓里的食堂(FOOD COURT)啥時候有油煙呀?大部分時間都是買那些在中國人眼裡不能當飯吃的炸薯片之類,只有在飯點才有人出來現包三明治,也不起油煙。
同樣的,火車上要起油鍋吧?火車的環境就比飛機差遠了。一句話,環境是靠口福換的,中國人中那麼多,每人省點口福,中國的環境就會極大改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6683

帖子

316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61
10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3-2-12 11:49 | 只看該作者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3-2-12 06:17
要比較。以前鄉下沒人炸油條,早晨空氣就比城裡新鮮多了。你在國外就能發現,CHINATOWN的環境就比人家辦 ...

你說這話不是無知就是偏見。
君不見,美國人雖然不吃炸油條,可他們吃起炸薯條來比中國人吃油條更厲害;因為建築設計的原因,美國人雖然在家裡少做飯,可家家幾乎都有室外烤肉爐,烤起肉來,油煙雖然不停留在家裡,卻是損人利己地飄向左鄰右舍,造成的污染並不比中國人在廚房裡做飯要少。
你怎麼知道以前鄉下沒有炸油條?你怎麼知道現在鄉下都在炸油條?做過統計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泰山石敢當 發表於 2013-2-26 01:36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人均消耗資源,在全世界都排不上名。
中國的污染,是因爲人口過於集中造成的。
中國的污染,也是全世界各國懶惰的人民,委託全中國勤勞的人民為他們製造各種各樣物美價廉的產品而造成的。
這説明,中國人需要再接再厲,移民到世界各個角落,這樣就能部分地解決大中國地區污染的問題。
釣魚島是中國的!小鬼子挑釁就堅決消滅它!
作爲一個國家,日本從各方面來説都是禽獸,必須以對待畜牲的方式對待它!

共匪、五毛、貪官、老憤 - 泰山石敢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1: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