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共任職人選有定數 只要是內部人 一夜暴富不是問題(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3-2-14 05: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Hanxin 於 2013-2-14 05:12 編輯

2013/2/13  消息來源:明鏡新聞  

1983年,王軍投入軍火工業,將中國由軍隊經營的軍工廠轉型成商業企業。王軍和鄧小平的女婿、同時也是解放軍少將的賀平都是保利集團的創始人之一。根據美國陸軍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發表的報告,該公司通過販賣武器給伊朗、緬甸和巴基斯坦賺取了數億美元的利潤。

  隨後保利集團涉足煤礦和拍賣行,與法拉利共同經營一家合資企業,為蘇丹建公路,以及在北京為海外外派人員建別墅。它同時還擁有一個旅遊電視頻道以及一家連鎖電影院。

  「八老」的親屬中至少有3人在保利工作。楊尚昆的女婿王小朝擔任高管。

  彭博社試圖發送傳真到保利集團位於北京的總部,表達採訪王小朝和賀平的意願,但沒有獲得回應。記者打了3通電話給王小朝助理也都無人接聽,最後,北京總部一位接電話的女士告訴彭博社,賀平已經退休了,聯絡不上他。

  「整個國家都在經商,無論黨、軍隊、法院、檢察官或警察」,美國芝加哥大學北京中心主任楊大利(Dali L. Yang)向彭博社指出:「內部的自己人能一夜暴富。」



  王震將軍的第三個兒子王之,從他僱主電子部那裡拿到30萬元人民幣製造個人電腦。他後來與比爾·蓋茨合作,開發視窗軟體中文版。

  王震的幼子王兵最早同長子王軍一樣都在軍隊任職,然後又先後進中信公司任職,王軍以中信總公司副總經理名義兼任中信公司深圳公司董事長時,王兵與吳小蘭(葉選平之妻)一度擔任過副董事長。

  1983年3月,中信公司、中國海洋航空公司、中國直昇機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南海石油聯合服務總公司和深圳通發實業公司等六大股東,合股成立了一個中國海洋直昇飛機公司(簡稱中海直)。該公司剛剛成立時,在深圳四川大廈14樓掛牌,當時的主要負責人叫馬相持。不久,王兵則接任了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的職務。

  王兵所領導的直昇機公司,表面上是發展旅遊事業,如開辦直昇機觀看深圳、香港市容活動,但收益甚差,直昇機公司真正的發財門路還是做買賣。中國大陸曾有一句話形容皮包公司,除了飛機大炮,樣樣都做」。而據說王兵的公司是「飛機大炮,樣樣都做」。言下之意是從事軍火貿易。

  在深圳,早就有這方面的傳聞,當地的有關部門也曾想摸摸「老虎屁股」,但當時尚未下手王震便到了深圳,把當地政要罵得狗血淋頭,清查王兵的打算也就再不敢有了。

  「這些有良好關係的人,能在80年代獨具優勢,一點都不令人驚奇」,《紅色資本主義:中國非凡崛起之下的脆弱金融基礎》(Red Capitalism: The Fragile Financial Foundation of China』s Extraordinary Rise)的作者之一弗雷澤?豪伊(Fraser Howie)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說:「問題在於,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還是掌握最好的資源,中國公平競爭的環境幾乎不存在。」

  1988年,國有企業逃稅和投機倒把的行為十分常見,以至於政府不得不採取行動。1989年8月,「五大」公司被政府調查,隨後被罰款,這包括中信公司和中國康華髮展總公司,康華旗下擁有數十家子公司,由鄧小平的兒子鄧朴方經營的慈善組織創建。

  因為太子黨的特權和財富使得越來越多學生和工人感到憤怒不滿,進而引起大大小小騷亂。雖然鄧小平大膽的改革為中國經濟帶來新活力,但1988年的通膨率高達18.8%,使人民的收入增長看起來微不足道。事實上,美國駐北京大使館也被這份不安影響。

  彭博社的報導指出,「六四事件」前夕,曾任中國人民銀行黨組副書記,現任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的陳雲長子陳元,利用他和白宮的關係為兒子爭取到美國簽證,讓他能前往美國就讀一所著名的私立寄宿學校。在那個時候,多數中國人是不被允許離開國內的。

  陳元接觸的對象是包道格(Douglas Paal),包是小布希政府時代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亞洲問題專家。包道格一口答應陳元,並求助於當時的駐華大使李潔明(James Lilley),但李告訴他,這種特權行為將引起大使館內中國員工的憤怒,包對此大感意外,說道:「我發現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尤其是中國人,極度憎惡撈盡好處的太子黨。」

  公眾的憤怒在1989年春天爆發。學生們走上街頭,湧入天安門廣場。在中國之外的觀察家們從電視上看見示威遊行,認為人民要的是民主,但楊大利指出,高幹的特權子女也是人們的目標。另外,根據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的「六四」相關著作,有示威者甚至膽敢挑戰於「文革」期間被打殘的鄧朴方,散發傳單指控其公司逃稅和走私。

  只是自從「八老」10年前押注經濟改革以來所面對的最大威脅。當年5月下旬,鄧小平召集黨內高層領導到他家開會,面臨一切可能毀於一旦的危機,鄧小平、陳雲和其他革命時期的老同志同意由軍隊恢復秩序,6月4日,坦克開入北京城區,民主運動被暴力粉碎。

  前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陳雲以保守派(左派)著稱,在鄧小平主政時,地位和權力僅次於鄧小平。

  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鄧小平主導的經濟改革,使中共黨內高層既得利益集團先富起來。失敗的物價政策持續讓中國經濟急速通貨膨脹,直接對民眾生活構成不良影響,舉國對政府和社會的強烈不滿,最令民眾忿忿不平的是特權階層貪污腐敗﹑官倒猖獗等。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去世后,對中共改革代表人物胡耀邦的悼念活動很快演化成以反官倒、爭民主為旗幟的學運。幾天後,天安門廣場出現藉悼念胡耀邦而進行示威抗議的學潮。

  中共官方禁止悼念胡耀邦,引發成千上萬大學生在天安門廣場集會抗議,學生提出7項要求,包括:公正評價胡耀邦的政績;徹底否定「清除精神污染與反自由化」;要求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其子女向全國人民公布財產狀況;開放報禁;提高知識份子待遇;取消限制示威遊行;對學運作出準確的報導。

  1989年5月6日,中共八老中的李先念﹑薄一波首先向鄧小平提出:「就目前形勢惡化發展,不能再等了,要採取果斷措施,恢復社會秩序。」之後鄧小平直接召集和主持會議作指示下命令。

  陳雲也和鄧小平站在一起,主張廢黜趙紫陽,把趙紫陽定性為「分裂黨」。

  1989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黨政軍幹部大會,宣布對北京部份地區戒嚴。戒嚴令是以國務院的名義決定的,由總理李鵬簽署發布。戒嚴的理由是北京發生了嚴重的動亂。

  在「六四」鎮壓前的關鍵時刻,1989年5月26日,陳雲親自主持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堅決表示:「現在是關鍵時刻,不能後退。如果後退,兩千萬革命先烈用人頭換來的社會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會變成資本主義的共和國。」「堅決擁護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

  據新華社報道,這次會議通過了「老同志一致擁護中央決議」的公告,其中包括薄一波、宋任窮、余秋里、劉瀾濤、楊得志等重要人物皆同意當局以強硬手段清場。另一批元老級人物彭真、李先念、王震等人亦公開表態支持中共中央的決定。

  6月初,中共高層開始下達一連串「重要」指示,最終促成「六四」屠城決定。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05: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