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港媒稱:日本兵不厭詐,中國保持戰略主動不可不勝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3-2-7 18: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本善搞「詐術和詭道」,目前正在極力使用兵不厭詐、渾水摸魚的戰術,正在釣魚島、琉球群島、虛稱加入美國主導的TPP談判等多個落點上對中國施展一波又一波的「詐術」。

日本通過無孔不入的密集「公共外交」和「集體攻關」,發動長期以來積累的人脈和資源,推動在中國境內外的各界對日親善力量頻繁呼應,大張旗鼓或潤物無聲地進行貌似公允的戰略「遊說」。日本的各路媒體實際上均受到日本政府和國家的戰略節制,往往配合日本政府多路推進對華戰略和對外安全戰略,其媒體善於擾亂人心,其言論往往刻意製造虛虛實實、用盡欺瞞和誤導,甚至不惜造謠污衊,實際是非常不可信的。

日本施放大量煙幕彈與中國爭奪釣魚島主權和控制權。

日本施放大量煙幕彈與中國爭奪釣魚島主權和控制權,是出於多重目的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也是日本企求的底線——保住其竊據的琉球群島。日本的戰略設計是極力爭奪釣魚島這一戰略前沿,如果成功迫使中國後退,那麼日本可以趁機得寸進尺奪取整個釣魚島及其周邊海域的戰略空間控制權,並以釣魚島位於中國東海大陸架為戰略突破口,打出所謂「中間線」立場與中國強勢爭奪中國東海大陸架。可以說,中國與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勝負,將攸關中國東部海域幾十萬平方公里島嶼及海域的戰略安全、戰略空間,以及數不盡的資源寶藏和民族命脈,中國不可放棄、不可不爭、不可不勝!

當然,正如個別日本學者不經意間的透露所言,日本對爭奪釣魚島最終失敗也是有心理預期和心理底線的。日本很清楚自己對釣魚島的爭奪先天不足、情理法均不佔,自忖最終可能徹底失敗、鎩羽而歸。到未來中國發展強大並強勢收復釣魚島主權和控制權之時,日本服從強者的心態將再度出現,或將被迫退出釣魚島。因為日本清楚在釣魚島問題上最終可能無法得逞。

但日本的真正戰略目的是,如果無法成功實施「釣魚島戰略」,就必須保住其竊據幾十年、具有數千平方公里土地、涉及近百萬平方公里領海及專屬經濟區的琉球群島。這才是日本的戰略底線和戰略圖謀。日本很清楚,按照波茨坦公告第八條之規定和戰勝國協商處置原則,日本是根本無法獲得琉球群島主權和管轄權的。

1972年中日建交聲明中的一項重大條款是——日本重申承諾遵守波茨坦公告第八條。時間改變不了實質,從法理等許多方面看,日本的國土未經戰勝國集體允許,只能局限於本土四島,是否保留有關小島應當由戰勝國集體決定。可以說,琉球群島要麼獨立要麼回歸中國,最不應該最不可能由日本最終竊據。

即便按照日本人倍加推崇並宣揚、但中國大陸不予承認的所謂《三藩市合約》,其第三條也赫然表明,琉球群島處於盟國佔領和主權託管狀態,美國上世紀70年代未經與中國、蘇聯等盟國磋商而擅自把琉球群島管轄權以一億多美元的價格出賣給日本完全是非法和無效的。

中國清朝至今從未承認琉球群島主權屬於日本,追溯二戰後的國際法檔可以發現,從法理上琉球群島主權至今存在著巨大爭議,是完全未定的,根本不屬於日本。中國在這方面存在巨大的努力空間和戰略潛力,在非武力手段方面,老祖宗也說過有時候「戰略進攻就是最好的戰略防禦」,中國完全可以大膽穿插並製造戰略伏筆,借琉球群島問題化被動為主動,這方面讓中國人民發出正義之聲吧!

日本大打「釣魚島牌局」的同時,還利用「詐術」極力控制和主導東亞地區經濟合作主權權。日本國內市場極其狹小,根本抵擋不住美國等大國產品的潮水衝擊,尤其是日本的農業耕作者堅決反對日本加入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經濟合作計劃(TPP)談判。從自民黨到民主黨以及公民黨、其他政治力量,其內心也是順應民意、反對加入TPP談判的,以石原慎太郎為首的極右翼保守和強硬勢力、日本整體右傾保守的民意土壤自不待言,更是堅定反對加入TPP。

日本最終不會加入TPP。但是日本為了誘使中國儘快推動中日自貿談判並簽訂協定,讓政府始終牢牢引導和控制的各大媒體不斷渲染日本將要加入美國主導的經濟合作,其戰略意圖就是讓中國儘快上套上當。一旦中日自貿談判完成、日本繼續佔據對中國合作的技術和產業高端,日本就可以拿出一萬個理由搪塞美國的TPP計劃了。即便日本發展貌似處於低潮,但日本根本沒有放棄爭奪東亞經濟合作的戰略主導權,它絕不願意和容許這個主導權旁落到中國或者美國手中。

對此,中國可以拿出戰略耐心、保持戰略主動,用持續數年的經貿關係冷落,在付出一定代價的同時讓日本在下行軌道上持續跌落。從長遠和戰略看,作為一個歷史久遠、繼往開來的成長中的地區大國和世界大國,中國只能堅持獨立自主和自主創新,外來的助力不可奢求更不可倚靠。古今中外的經驗教訓莫不如此。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6: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