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祖師大德談四字念佛和六字念佛

[複製鏈接]

1635

主題

2471

帖子

8711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87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開心樹 發表於 2013-2-7 1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黃念祖大德談四字念佛和六字念佛


愈簡單愈好。這是密宗裡頭的,可以說很多繁節,這都是初步,但是最高的最簡單只一個字就解決了。更高一點,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簡單。你不要這兒弄那兒弄,又要燒火供種種的,種種的設備,也不要修種種的法,你只要這一句佛號。你可以念四個字,念六個字。人家問蓮池大師:你是念六個字還是四個字?六字調眾,四字自修,他自己念念四個字。所以六個字、四個字都是可以的,四個字更簡單了,所以愈高的愈簡單。


黃念祖居士與懺雲法師對話錄


念佛應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還是阿彌陀佛四字?(印光大師)
     念佛宜念六字。或先念六字,至將畢則念四字。始終念四字,頗不宜。以南無二字,即皈依、恭敬、頂禮、度我等義。人每圖快圖多,故多有念四字者。常聞有人主張專修之益,只令人念四字,發願禮佛,皆雲不必,則完全一門外漢。只知自己做功夫,不知求佛慈悲力。凈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彼只在行上講究。而行又去卻禮拜,其行便難十分懇切。久則涉於悠忽浮泛。


(文鈔三編卷一第二四一頁『復陳飛青居士書四』)


    念佛宜六字。四字亦可。如初念則六字,念至半,或將止,則念四字。若始終不念南無,便為慢易。經中凡有稱佛名處,無不皆有南無,何得自立章程。


(文鈔三編卷二復卓智立居士書四)


凈空法師談四字念佛和六字念佛


說到念佛,念佛的種類有很多,就是持名,持名也有許多種念法。你要問:哪一種正確?很難講,每個人的根性不相同。你明了一個原則就好,哪一種腔調你聽了很舒服,聽了你的心能靜得下來,這種腔調就最適合你。 念佛最重要的是:心口要相應!心裡頭真的有佛,真的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句佛號念起來才會得力。談到得生凈土,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這是持名念佛最重要的綱領,我們能不能得生,就是這一句我們是不是真正能夠做到!


世尊在經上,教導我們「執持名號」,名號只有四個字。「南無」是我們加上去的,南無是梵語,意思是皈依、歸命、恭敬。所以從前蓮池大師念佛念四個字,《竹窗隨筆》裡面有記載,這是他老人家自己筆記裡面寫的。


有人向他老人家請教:「你老人家教人家念佛,是怎樣教法?你自己念佛是怎麼個念法?」他就說:「我教人念佛,教他念六個字;我自己念佛,念四個字。」人家覺得奇怪,就問他:「為什麼你教人的跟自己念的不一樣?」


大師就說:「我自己對西方凈土有堅定的信心、懇切的願望,這一生是決定要去,非去不可,所以我就遵守世尊的教誡,執持名號四個字。我教別人,別人未必有信心,未必有這個願望,所以我教他念『南無阿彌陀佛』。」


換句話說,對這個世間還有留戀,還不想去的,加上「南無」好。客氣一點,跟阿彌陀佛結個緣,種種善根,這一生不能去,還有來生,還有後生,是這麼個意思。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恭敬禮敬阿彌陀佛,那是對一般人講的。



真正決心要生凈土,跟阿彌陀佛就不要講客氣,客套都不要,直截了當就是這一句名號。這客氣話不必要,愈簡單愈好,祖師給我們做了典範、給我們做了模範,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應當怎樣修學。


《阿彌陀經》上講執持名號,名號只有四個字,所以,蓮池大師在晚年,「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他老人家就是一部《阿彌陀經》,一聲阿彌陀佛。他念四個字,不念六個字,四個字比六個字簡單容易。


印光大師一生教人,教人念六個字,為什麼?看看芸芸眾生真想往生的沒幾個,念六字洪名跟阿彌陀佛結個法緣。你就曉得祖師教別人他用的是什麼心,你就明白了。堅定信願,一絲毫不懷疑,我這一生決定要去,那你真的得萬緣放下。這個例子太多了,你看《凈土聖賢錄》、看《往生傳》,看看現前,真正求往生給我們表演的。前幾年深圳的黃忠昌,他聽經,聽我們常常這樣講,他真覺悟了,大徹大悟!他這個大徹大悟不是明心見性,就是悟的「不越一念,頓證菩提」,他就是悟的這個。一切放下,每天念一部《無量壽經》,接著完全念佛號,剋期取證,訂了三年的時間,看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念到兩年十個月,預知時至,走了,沒生病,還差兩個月滿三年,到極樂世界就是作佛去了。我們在這個地方講經,示轉、勸轉,黃忠昌居士給我們作證轉,三轉法 輪全了,他給我們作證。由此可知,徹悟就是真放下。我們為什麼放不下?覺沒有到那個程度,真正覺悟他確實徹底放下。就像大經上講的,「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是佛法,佛法也不要了,就抓住一句阿彌陀佛。「頓證菩提,豈非大事」,作佛去了,兩年十個月的時間作佛去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3: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