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450餘中國人報名「火星之旅」:將有去無回(圖)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3-2-2 02: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小辣辣 於 2013-2-2 02:13 編輯

2013年02月01日 14:30 北京青年報

  

  2015年有望看到的居留地,每兩年有4名宇航員通過單程任務來到這裡(新浪科技配圖)

  

  這項任務開始時,2018年將會發射一顆登陸器,用來觀察這顆行星,尋找合適的登陸點(新浪科技配圖)

  「日前,荷蘭一家名為「火星一號」的公司宣布啟動計劃在2023年把4名宇航員送上火星的「單程之旅」。在目前收到的37000多個報名意向中,中國人達到了450多名。這些中國報名者只是說說而已還是認真地對待這一選擇?是什麼力量驅動他們參與這項不一般的冒險?」

  中國人參與願望強烈但知之甚少

  本報記者採訪到的4個報名者來自不同年齡段,從18歲到40歲,他們都清楚認識到這是一次單程之旅,依然表示願意前往。不僅如此,這些報名者都表達了希望被選中的強烈願望。來自昆明的王文明給記者發來自我介紹表達決心,還希望記者能幫他做申請視頻。

  擔心英語水平低成申請障礙

  三位報名者擔心英語是短板,會成為申請之路的障礙。四川都江堰的馬強表示,他一般使用英語翻譯軟體與對方溝通,文字難免出現偏差。

  《紐約時報》等外媒預約採訪

  記者在採訪的過程中發現,4人對這一項目的流程、使用的技術以及資金籌措的方式等具體情況了解得並不多。當問及項目的細節時,都表示還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報名之後,他們的生活已經在發生改變。四川的馬強已經接到了《紐約時報》的採訪預約,匈牙利的一家媒體則聯繫了廈門大學的小陳。

  「經歷了「5·12」地震之後,馬強看淡了生死,認為應該在有生之年「做些事情」。即使不成功,也希望做那個「拋磚引玉」的人。」

  馬強在四川都江堰經營一家「農家樂」,今天恰巧是他與未婚妻辦喜事的日子,但是,如果他能夠被選中參與該公司的登陸火星的計劃,8年後的他將離開妻兒,在火星上度過餘生。

  嚮往自由生活 「農家樂」里太落寞

  1月30日上午,記者走進馬強經營的「農家樂」,這是馬強目前唯一的營生。馬強說他喜歡自由和享受生活,去年7月份結束在寮國的生意回到都江堰,開辦了這個「農家樂」。

  「農家樂」里有些冷清,「旅遊城市,冬天沒有什麼生意,夏天才熱鬧」。他一一介紹自己設計的「主題餐廳」。第一間便是「軍旅」主題,是他專門為自己軍旅生涯的戰友們設計的聚會場所。門樑上紅底黃字寫著當年的番號,牆壁上掛滿了代表軍旅生涯的物件:模擬步槍、集體照片、軍功章以及軍衣和水壺。中間則是一張供二十人用餐的餐桌。馬強說自己的這家「農家樂」有一半是為了戰友而開,他們是這裡「三天兩頭」的常客。另外兩間餐廳供客人用餐和聚會使用。

  說起自己的農家院生活,馬強覺得太落寞,但只要有網際網路,在哪裡他都待得住,「不能讓我與外界失去聯繫,我是在外面跑慣了的人」,荷蘭公司的這一計劃就是他上外國網站時看到的。馬強稱自己現在對生活「看得很開」,雖然「平淡的生活也挺好的」,但是他覺得自己的本性就是「不安定」。

  早年四處遊歷 生存能力很強

  馬強稱,得益於自己早年經歷的鍛煉,他的動手能力和生存能力很強。1993年,他成為了中國第一批110巡警,走在大街上,「各種危險都遇到過」。四年後,他參與了中國對東南亞的援建項目,隨後一直在東南亞地區參與電站的建設。2004年,為了學習英語,他自費去了馬爾他,在島上生活了半年,他形容那是一個「如畫」的地方,適合生活,只是英文沒有學好。

  後來馬強從一家國企辭職,獨自去寮國做生意,在寮國生活的兩年時間裡,他已經能夠與當地人溝通,推銷中國汽車,還做到了公司的項目經理。

  經歷「5·12」看淡生死 只想「做些什麼」

  談起自己的經歷,馬強總是說繞不開「5·12」汶川大地震。地震時,他與戰友在室內聊天,感到樓宇震動后,他們迅速逃離,「幸虧是身手好」,馬強激動地說,樓層不高,跳窗后落在地面根本站不穩,路面劇烈搖晃,再看身後,房倒屋塌。

  他覺得自己幸運,但沒來得及回味,便加入了救援組織和愛心組織。那一段時間,他經歷過為了營救而砍斷孩子腿的場面,親眼目睹層層堆疊的屍體,「那個時候救人救到不知疲倦,直到疲勞駕駛在高速路上撞車」。

  經歷過這場災難的人,對生死多少都會有新的認識。馬強覺得人生是一次並不長的旅行,總是要抓緊「做些什麼」讓它有點意義,而「火星之旅」正是一次「做些什麼」的機會。

  新婚妻子很支持 戰友笑他「瘋癲」

  馬強這幾天沒有來照顧生意,原因是39歲的他要與小9歲的鄧女士結婚了,喜事就定在今明兩天。兩個人相識5個月,相戀3個月,用他的話說,「我們是閃婚」,因為彼此脾氣秉性都相投,相互獨立。

  當記者採訪時,鄧女士剛剛取回了婚紗和一套婚紗照。她表示對馬先生的這一選擇很支持。她說:「我們誰也不干涉誰。人是獨立的。沒有彼此,這麼多年也還是過來了。」她自己也十分喜歡到處走走,兩個人也是因為這個結緣的。前幾天她剛剛獨自一人駕車去西藏旅行。

  就在記者採訪的時候,馬強的兩位戰友走進了他的農家院。戰友對馬強報名要登火星的事情並不關心,還是相約吃吃喝喝,只是向記者介紹,他是一個「半瘋狀態」的人。

  在馬強看來,能登上火星也不僅僅代表自己,裡面有使命的色彩,「全世界其他國家有人能上去的話,中國人是不是也應該有人能上去?」

  對話

  很清楚自己是「小白鼠」 希望孩子為我驕傲

  記者: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滿意嗎?

  馬強:經歷了很多事,現在對生活看得比較開,年輕時想要的物質的東西現在很多都不想了,只是覺得人總是應該做些事情。如果這一次計劃沒能成,生活還是一樣繼續,我就是喜歡到處走,現在最想去美洲和南北極。

  記者:在看到這一個項目的時候,一下就吸引了自己,還是慢慢接受這樣一個計劃?

  馬強:第一個想到的是「這可能嗎」。然後開始覺得這樣一個「有去無回」的旅程反倒是自己的機會。因為要移民入駐火星,對於理智一些的人,尤其是年輕人來說,都不太可能去參加,如果別人不願意,自己的機會就來了。

  記者:想象過如果真的登陸了火星,後半生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嗎?

  馬強:我想在上面是要參與建設的,而不是閑著。我的動手能力很強,從小在水電站長大,當過兵,能使用各種輕重型武器,援建的時候也要會使用多種機械。

  記者:了解登陸火星可能讓志願者置身於什麼樣的危險中嗎?

  馬強:我很清楚。我覺得就像小白鼠吧,上去當試驗品了。說要命就要命了,因為這不是換個小區、換個國籍,而是換個星球,而且還得自己開發。

  記者:那是什麼驅使自己報名參加呢?不害怕嗎?

  馬強:我覺得「5·12」地震對我的影響是一個原因。看淡生死了,我覺得應該把力量放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想在有生之年做點事情。還有就是我這人「坐不住」,不是一個安分的人。另外,我認為這是一個好事情,我對自己現在信心不足,如果我最後沒能得到機會,我也希望自己是拋磚引玉的人。

  記者:親人怎麼辦?

  馬強:父母很通達,他們不跟我住在一起,我們都是互不影響,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決定。如果真的能去,也還有8年的時間,那個時候,家裡事務打理好了,孩子也長大了。我覺得到時候我的孩子更多的是為自己的爸爸驕傲。

  記者:了解項目的選拔和發射流程嗎?

  馬強:我的英文不好,都是藉助翻譯軟體與對方溝通的。技術什麼的我不懂。

  記者:了解它的研究力量和商業模式嗎?覺得這一計劃能實現嗎?

  馬強:只知道是一個私人的機構。仔細想來,如果沒有大的財團的支持,或者政府的背景,難度應該挺大的。只要能選上我就去,但是如果讓我自掏腰包去參加,我肯定不幹。

  記者:開始做相應的準備工作了嗎?

  馬強:我有在部隊時候的一套訓練方法,恢復身體狀態應該不成問題,但是畢竟年齡大了,不能跟年輕時候比。現在還有一個問題是英語,不過8年之後應該可以實現佩戴實時的翻譯機了。

  真人秀選拔

  志願者上火星

  「火星一號」計劃在2023年將首批4名宇航員發射升空,這些志願者將「只去不回」,在火星度過餘生。初選條件沒有對報名者提出什麼硬性要求,只要求年滿十八歲。

  這一計劃的各個階段,從宇航員的篩選到他們進行訓練,從無人火星航天器的發射到正式登陸火星和日常居住,都將通過電視廣播向全球播出。根據該公司的計劃,宇航員的篩選將是一場大規模的電視真人秀。

  根據此前本報記者對航天專家龐之浩的採訪,「只去不回」的航天之旅給宇航員帶來極大的風險,項目是否能夠被人類倫理學接受還未可知。並且,他認為這一項目成功可能性較低。

  廈門大學學生小陳:

  「想尋夢無奈父母命不可違」

  廈門大學學生小陳是通過「火星一號」項目的網頁了解到這一計劃的。他今年剛好18歲。小陳說自己從小就喜歡閱讀航空航天相關的知識,曾經最大的夢想是當飛行員,高中畢業時參加了相關考試,筆試的成績不夠,這一夢想擱淺了。他覺得參加這一項目是一個實現自己夢想的機會。

  報名以後他與父母商量,起初父母同意,但當得知「有去無回」時,父母再也不肯答應。小陳說不能違背父母的意願,現在正與父母積極溝通。

  記者問:如果真的選中了去參加全國電視選拔會去嗎?小陳說只要到時父母同意了就會去。

  昆明地質工程師王文明:

  「我去火星探險沒有後顧之憂」

  王文明稱「火星一號」計劃從網上出來的第一天他就看到並追蹤這一消息。他覺得這一項目是一次全新的探索,而他本人喜歡「探索的過程」。今年30歲的他,2005年畢業於昆明理工大學。畢業后從事地質勘察,目前在雲南一家地質礦業有限公司工作,擔任項目經理。

  他向家人說明要報名參加這個計劃,家人表示贊同。未婚的他有兄弟姊妹6人,父母可以由兄弟姊妹照顧,所有「沒有後顧之憂」。

  王文明說英文很不好,年齡也有些偏大,對於這次選拔信心不大,但是會盡全力。目前的任務是要製作一個個人宣傳視頻並準備提交到報名網站。

  他知道在送宇航員之前會進行8次不載人的發射,只有在這8次都成功的前提下才會載人,所以,他認為這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對項目的具體細節他表示並沒有深入了解。

  大學畢業生陳青云:

  「夢想經歷波瀾壯闊的人生」

  陳青雲是一名去年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學的是水利水電建築工程專業。他通過國內的電視媒體了解到這一項目。

  目前,他在一家國有控股公司做著白領,但平淡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他更希望度過「波瀾壯闊的一生」。他說地理大發現時代給他的心靈帶來一種「無比的震撼」,曾經夢想當一名水手,經歷那些大航海時代的先哲們航行在浩渺無際的大海中的情景。

  陳青雲覺得加入「火星一號」計劃能夠成就自己畢生探尋的夢想,認為這是自己的機會來了。他透露了自己對這一項目的充分信任,但是坦言自己並沒有對此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

  本版文/本報記者岳菲菲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沙發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3-2-3 01:02 | 只看該作者
都是勇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3
·八戒· 發表於 2013-2-4 22:2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八戒· 於 2013-2-4 22:25 編輯

整個一個騙錢公司 荷蘭啥時候一步能登火星了?中國人最喜歡被忽悠,也不問問荷蘭在地球的哪個角落

荷蘭總人口還沒北京人口多呢,GDP才七千億美元,去火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293

帖子

41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0
4
gpan523 發表於 2013-2-5 08:54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有可能的話,我想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7 00: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